天津市南开区届高三基础训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0424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南开区届高三基础训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天津市南开区届高三基础训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天津市南开区届高三基础训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天津市南开区届高三基础训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天津市南开区届高三基础训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南开区届高三基础训练化学试题.docx

《天津市南开区届高三基础训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南开区届高三基础训练化学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南开区届高三基础训练化学试题.docx

天津市南开区届高三基础训练化学试题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Ⅰ卷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3.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毎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理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子质量:

H-IC-12O-16Na-23Br-80

1.化学己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进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D.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答案】D

【解析】A.在日常生活中,电化学腐蚀是进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A错误;B.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C.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为葡萄糖,不能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C错误;D.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D正确,答案选D。

2.己知:

C(s)+H2O(g)=CO(g)+H2(g)△H=akJ·mol-1

2C(s)+O2(g)=2CO(g)△H=-220kJ•mol-1

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l-1,则a为

A.+350B.+130C.-332D.-118

【答案】B

【解析】已知①C(s)+H2O(g)=CO(g)+H2(g)△H=akJ·mol-1>0

②2C(s)+O2(g)=2CO(g)△H=-220kJ•mol-1

①×2-②得:

2H2O(g)=O2(g)+2H2(g)△H=(2a+220)kJ•mol-1>0,即4×462-496-2×436=2a+220,解得a=+130,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和化学键键能之间的关系,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关键。

注意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时,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同时注意:

①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ΔH的换算关系。

②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ΔH也应相应地乘、除以某一个数;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Δ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

③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ΔH的符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

④在设计反应过程中,会遇到同一物质的三态(固、液、气)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

3.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

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

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Na2O2与H2O反应、H2O2在MnO2催化条件下都能制取O2,二者都是固体与液体反应,可选用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正确;B、实验室制取氯气含有HCl和水分,常用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净化气体,错误;C、乙烯的密度与空气比较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D、二氧化氮与H2O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仍然能污染空气,所以不能用水吸收,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气体的制备。

4.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6,则a=b+1

B.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C.在Na2C2O4稀溶液中,c(OH-)=c(H+)+c(HC2O4-)+2c(H2C2O4)

D.0.1mol/LNa2CO3溶液与0.1mol/L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3c(Na+)=2

【答案】C

【解析】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电离,pH=a的氨水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错误;NaAlO2溶液和NaHCO3溶液,不反应,故B错误;;根据质子守恒,在Na2C2O4稀溶液中,c(OH-)=c(H+)+c(HC2O4—)+2c(H2C2O4),故C正确;;0.1 mol/L Na2CO3溶液与0.1 mol/L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根据元素守恒,钠元素与碳元素的浓度比为3:

2,则2c(Na+) = 3,故D错误。

5.电动公交车替代燃油公交车是节能减排、控制雾霾的重要举措之一。

Li-Al/FeS电池是—种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Li++FeS+2e-=Li2S+Fe,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Li+FeS=Li2S+Fe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l-3e-==Al3+

C.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是+1

D.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

Li2S+Fe-2e-=2Li++FeS

【答案】A

考点:

考查电化学原理的应用

6.下列解释实验过程或事实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普通石英坩埚:

SiO2+2NaOH

Na2SiO3+H2O

B.在海带灰的浸出液(含有I-)中滴加H2O2得到I2:

2I-+H2O2+2H+=I2+O2↑+2H2O

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或黑色)保护层:

3Fe+4H2O(g)

Fe3O4+4H2

D.“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和“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放出氯气:

ClO-+Cl-+2H+=Cl2↑+H2O

【答案】B

【解析】A.高温下二氧化硅和烧碱反应,则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普通石英坩埚,方程式为SiO2+2NaOH

Na2SiO3+H2O,A正确;B.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碘离子:

2I-+H2O2+2H+=I2+2H2O,B错误;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或黑色)保护层四氧化三铁:

3Fe+4H2O(g)

Fe3O4+4H2,C正确;D.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氯离子氧化为氯气:

ClO-+Cl-+2H+=Cl2↑+H2O,D正确,答案选B。

第II卷

7.己知X、Y、Z、M、G、Q是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Z、Q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与M同主族:

Z、G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Z、M、G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索符号)____________。

(2)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

(3)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

(4)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貭龙最小的物成是(写分子式)_____________,在实验室中,制取该物质的反应原理是(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M2Z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MX与水反应可放出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6)常温下,不能与G的单质发生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

a.CuSO4溶液b.Fe2O3c.浓琉酸d.NaOH溶液e..Na2CO3固体

工业上用电解法制G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若以石墨为电极,阳极产生的混合气体的成分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Al>C>O

(2).第二周期第VIA族(3).HClO4(4).C2H2(5).CaC2+2H2O→Ca(OH)2+C2H2↑(6).

(7).NaH+H2O═NaOH+H2↑(8).be(9).2Al2O3(熔融)

4Al+3O2↑(10).O2、CO2(CO)(合理均给分)

【解析】试题分析:

X、Y、Z、M、G、Q是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Y是碳或硫,由于Y的原子序数仅比X大,实验Y应该是碳元素;X、Z、Q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且X的原子序数最小,因此X是氢元素;X与M同主族,所以M是钠元素;Z、G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则Z是氧元素,G是铝元素。

Q形成的单质是气体,原子序数最大,则Q是氯元素。

(1)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Y、Z、M、G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Al>C>O。

(2)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

(3)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除了氧元素外,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因此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是HClO4。

(4)H与C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乙炔,分子式为C2H2;在实验室中,制取乙炔是用碳化钙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HC≡CH↑。

(5)氧化钠含有离子键,电子式为

;氢化钠与水反应可放出气体,该气体是氢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

(6)铝是活泼的金属,则a.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b.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但常温下不反应;c.铝常温下与浓硫酸发生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d.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e.铝与Na2CO3固体不反应,答案选be。

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O3(熔融)

4Al+3O2↑;阳极产生氧气,若以石墨为电极,则氧气在高温下能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因此阳极产生的混合气体的成分是O2、CO2(CO)。

考点:

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乙炔制备、金属铝的性质和冶炼以及电子式、方程式的书写等

8.室安卡因(G)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由下列路线合成:

I.

(1)己知A是

的单体,则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写出B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给C命名:

B:

_____________,C的名称:

____________。

(3)L是E的同分异构体,L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L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

(4)F→G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室安卡因(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能发生加成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d.属于氨基酸

(6)写出C与足量NaOH醇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II.H是C的同系物,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

按如下路线,由H可合成高聚物V:

(7)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N→Q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8)写出Q→V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羧基、碳碳双键

(2).CH3CH2COOH(3).2-溴丙酸(4).

(5).取代反应(6).a、b、c(7).

(8).

(9).消去反应(10).

【解析】A是

的单体,则A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OOH,A和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OOH,B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为CH3CHBrCOOH,C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D和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F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则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合成,明确有机物的结构及官能团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C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还发生中和反应,容易漏掉中和反应而导致错误,为易错点。

9.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上图所示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___。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_。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____________。

②草酸为二元酸___________________。

(4)草酸和草酸钠(Na2C2O4)可以在酸性条件下被KMnO4溶液、MnO2氧化,锰元素被还原为+2价。

KMnO4溶液和草酸钠溶液在稀硫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常用固体草酸钠测定KMnO4溶液的浓度。

准确称取0.2000g草酸钠,放入锥形瓶中,加入100mL稀硫酸溶解,用配制好的KMnO4溶液滴定,三次重复实验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分别是16.02mL、16.00mL、16.01mL,则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式是:

c(KMnO4)=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2(3).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4).F、D、G、H、D、I(5).CuO(6).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7).向盛有少量NaHCO3的试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8).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草酸的2倍(9).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10).

【解析】

(1)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2。

由于草酸易升华,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则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2)①由装置A、B出来的气体含有CO2、CO,容易想到用灼热氧化铜来氧化CO,进而检验其产物CO2。

但要注意到原产物中有CO2,故要设计除去CO2和验证CO2除尽的环节,所以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F(除CO2)、D(验证CO2被除尽)、G(干燥,这是气体进入加热装置的常规要求)、H(氧化CO)、D(验证H中生成的CO2来证明CO的存在)、I(尾气处理);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CuO。

②CO具有还原性,能还有氧化铜生成铜和CO2,则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①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的实验方案是向盛有少量NaHCO3的试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草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②要证明草酸为二元酸需要利用中和反应,即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草酸的2倍即可说明草酸为二元酸。

(4)根据原子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可知KMnO4溶液和草酸钠溶液在稀硫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

消耗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是(16.02mL+16.00mL+16.01mL)/3=16.01mL,根据方程式可知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式是

10.近年来,天津连续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及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

①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②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

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

n(HSO3-)

91:

9

1:

1

9:

91

pH

8.2

7.2

6.2

由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__________。

③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

再生示意图如下:

写出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

(2)用CH4催化还原NO2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160kJ•mol-1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kJ。

(3)工业上合成氨所需氢气的制备过程中,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H2O(g)

CO2(g)+H2(g):

ΔH<0

—定条件下,将CO(g)与H2O(g)以体枳比为1:

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O(g)与H2O(g)体积比为丨:

6,则平衡常数K=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2OH-+SO2═H2O+SO32-

(2).酸(3).HSO3-存在;HSO3-

H++SO32-和HSO3-+H2O

H2SO3+OH-,HSO3-的电离程度强于水解程度(4).HSO3-+H2O-2e-═SO42-+3H+(5).l.6NA(6).173.4(7).2.67

【解析】

(1)①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OH-+SO2=H2O+SO32-;②在溶液中主要以HSO3-存在,HSO3-的电离很微弱,所以n(SO32-):

n(HSO3-)<1:

1,根据表格知,当亚硫酸氢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亚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时,亚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亚硫酸氢根离子既能水解又能电离,亚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同时说明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③阳极上亚硫酸氢根离子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

HSO3-+H2O-2e-=SO42-+3H+;

(2)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574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160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2即可得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

n(CH4)=4.48L÷22.4L/mol,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0.20mol×8NA=1.60NA,放出的热量为:

0.2mol×867kJ/mol=173.4kJ;(3)同一容器中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设容器的体积为1L,加入的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水的物质的量为2mol,假设平衡时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则

CO(g)+H2O(g)⇌CO2(g)+H2(g)

起始量(mol)1200

转化量(mol)1-x2-6x1-x1-x

平衡量(mol)x6x1-x1-x

则:

(1-x):

(2-6x)=1:

1,x=0.2mol,所以平衡时,c(CO)=0.2mol/L,c(H2O)=1.2mol/L,c(H2)=c(CO2)=0.8mol/L,K=0.8×0.8/0.2×1.2=8/3≈2.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