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化学模拟题汇编30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0342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模化学模拟题汇编3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模化学模拟题汇编3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模化学模拟题汇编3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一模化学模拟题汇编3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一模化学模拟题汇编3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模化学模拟题汇编30题.docx

《一模化学模拟题汇编3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模化学模拟题汇编30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模化学模拟题汇编30题.docx

一模化学模拟题汇编30题

2014房山一模

30.(2014房山一模)(5分)甲、X、Y、Z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气体单质,则甲是。

(2)若甲既可以作气体燃料,又可以用作还原剂冶炼金属铁。

则甲的化学式是;用其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若甲可以由Y与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得,且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Y与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质,所以需密封保存

C.向滴有酚酞试液的甲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最终为无色,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D.将少量Y加到甲的饱和溶液中,溶液变浑浊,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参考答案:

(5分)

(1)O2(或氧气)

(2)CO3CO+Fe2O3高温2Fe+3CO2

(3)AD(2分,漏答、错答均为0分)

 

2014丰台一模

30.(2014丰台一模)(6分)A、B、C、D、E、F、G七种元素中,A元素的单质能供给动植物呼吸;B的原子中没有中子;C是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人体骨骼和牙齿中;D是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E、F是组成食盐的两种元素;人体中缺乏G元素会患贫血病。

以下物质是由这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是由B元素组成的单质,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若甲由四种元素组成,甲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若甲、乙两物质敞口放置均会变质,且变质后配成的两溶液又会反应生成甲。

则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生成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甲能与不同类别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分别生成乙、丙,且乙、丙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参考答案:

(6分)

(1)2H2+O2===2H2O

(2)NaHCO3+HCl===NaCl+H2O+CO2↑

(3)2NaOH+CO2===Na2CO3+H2O;Na2CO3+Ca(OH)2===CaCO3↓+2NaOH

(4)Fe+2HCl===FeCl2+H2↑;6HCl+Fe2O3===2FeCl3+3H2O

 

2014海淀一模

30.(2014海淀一模)(5分)请根据下列表述回答问题:

(1)已知A、B、C、D均含有两种元素。

固体A中加入液体B,能放出大量热。

固体C中加入液体D,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只得到液体B和固体C。

①A跟B反应的生成物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或用于建筑材料等,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C跟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固体E、F和液体G、H四种物质中,任意一种固体与任意一种液体混合均有气泡产生。

E通过其它反应能生成F。

①若E为单质,E、F的化学式可能为(写一组即可)。

②若E和F均含三种元素,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固体E和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硅酸钠(Na2SiO3)和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常见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参考答案:

(5分)

(1)①CaO;②2H2O2

2H2O+O2↑

高温

(2)①Zn、Fe(合理即可)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SiO2

Na2SiO3+CO2↑(合理即可)

 

2014西城一模

30.(2014西城一模)(6分)实验小组对久置生石灰的成分进行分析,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资料:

Na2CO3+CaCl2=2NaCl+CaCO3↓】

 

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加水放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混合物B、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g滤渣。

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E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6分)

(1)CaO+H2O=Ca(OH)2

(2)Na2CO3+Ca(OH)2=2NaOH+CaCO3↓

(3)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再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4)NaCl、Na2CO3或NaCl、Na2CO3、NaOH(2分,写“酚酞”不扣分)

CaO、Ca(OH)2、CaCO3

 

2014顺义一模

30.(2014顺义一模)(6分)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由H、C、O、Cl、Na、Ca、Fe七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若A中盛有固体甲,从C放入溶液乙,打开K,观察到A中固体消失,B中有气泡冒出,则溶液乙是。

(2)若A中盛有固体甲,从C放入液体乙,打开K,观察到B中有气泡冒出,

一段时间后,B中液面下降,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中液面下降的原因是。

(3)若A中盛有物质甲,从C放入溶液乙,观察到B中溶液流入A中,并出现浑浊现象,溶液变浑浊的原因主要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若A中盛有固体甲,打开K,从C放入溶液乙,观察到B中溶液变浑浊。

关闭K,B又变澄清,则此时B中溶液的溶质可能是(写出所有可能组合)。

参考答案:

 

2014密云一模

30.(2014密云一模)(6分)A、B、C、D是初中化学涉及到的不同物质,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如图所示)。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由A能依次转化至D。

已知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C为常用的建筑材料和补钙剂.那么C的化学式为。

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由D能依次转化至A。

已知B、C、D均为氧化物,D为红色固体。

那么A的化学式为,C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至D相邻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已知A、B、C均为单质,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那么B的化学式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可能的化学式为(写出2个即可)。

参考答案:

(6分)

(1)CaCO3;CH4+2O2点燃CO2+2H2O

(2)H2,CO2+Ca(OH)2==CaCO3↓+H2O或CO2+2NaOH==Na2CO3+H2O;分解反应

(3)Fe+H2SO4==H2↑+FeSO4;H2、C(合理即可)

 

2014延庆一模

30.(2014延庆一模)(6分)①~⑥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其中只有D、E、M为单质,且D为最轻的气体。

H和L的组成元素相同。

①A+B→C②A→D+E③F→A+E④G+K→H+A

⑤G+M→L+D⑥Q+K→M+B

(1)则D为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C、F。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④    ;⑥    。

参考答案:

(6分)

(1)H2

MnO2

(2)H2CO3H2O2

高温

(3)2H2O2===2H2O+O2↑;Fe2O3+3H2SO4=Fe2(SO4)3+3H2O(或与盐酸反应)

3CO+Fe2O3====2Fe+3CO2

 

2014朝阳一模

30.(2014朝阳一模)(7分)下列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叙述回答问题:

(1)甲为银白色金属,能与溶液A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

(2)乙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可由A、B两种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得到,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3)固体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与D反应可得到B,则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上述物质间存在右图所示的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

E、F的物质类别相同,且F能与A溶液发生反应,则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将盛有饱和C溶液的小烧杯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并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C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组合是(填序号)。

①浓硫酸和水②镁和稀盐酸

③硝酸铵固体和水④氯化钠固体和水

⑤氢氧化钠固体和水⑥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参考答案:

(7分)

(1)Fe

(2)NaOH+HCl=NaCl+H2O;紫色石蕊溶液

(3)Ca(OH)2+Na2CO3=CaCO3↓+2NaOH

(4)Fe2O3+6HCl=2FeCl3+3H2O(合理给分)

(5)①②⑤⑥(2分)

 

2014燕山一模

30.(2014燕山一模)(8分)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题中字母所代表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1)A、B均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

①若A发生分解反应能生成B,则A的化学式为。

②若A发生化合反应能生成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D分别与不同类别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能生成A、B。

其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2)E、F、G均由3种元素组成。

E与F、E与G能发生化学反应,F与G能相互转化。

且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分类(酸、碱、盐、氧化物)。

则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E;F;G。

点燃

参考答案:

(7分)

(1)①H2O2;②2CO+O2=====2CO2;③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2)H2SO4Na2CO3NaOH(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014平谷一模

30.(2014平谷一模)(6分)依据表中的元素所组成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C

O

Cl

Na

Ca

(1)A、B组成元素相同,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B+C,则C物质是__________。

(2)D、E、F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F俗称小苏打,已知在溶液中D与F反应生成E和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某红色溶液中滴加D溶液,溶液颜色经历红色→紫色→蓝色的变化过程,且无气体、无沉淀产生。

则原红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D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向X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物质Y,溶液变混浊,在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变澄清、无气体产生。

则溶液变混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X是Ca(OH)2、加入的物质Y是CO2,二者发生反应生成CaCO3;

②X是Na2CO3、加入的物质Y是Ca(OH)2,二者发生反应生成CaCO3;

③X是Ca(OH)2、加入的物质Y是CaO,CaO与水反应消耗溶剂使Ca(OH)2析出;

④X是Ca(OH)2、加入的物质Y是CaO,CaO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不能再溶解;

⑤X是Ca(OH)2、加入的物质Y是CaO,CaO与水反应放热使Ca(OH)2溶解度减小而析出;

参考答案:

(6分)

(1)O2

(2)NaHCO3+NaOH=Na2CO3+H2O(3)稀盐酸,酚酞;NaOH(4)③④⑤(2分)

 

2014东城一模

30.(2014东城一模)(5分)初中化学常见白色固体甲由三种元素组成。

将10g甲与100mL水混合,得混合物A,再将A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得混合物B。

(1)若A中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沉淀溶解,且有气泡放出,则甲是。

(2)若A中有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沉淀溶解,且无气泡放出,则甲是。

(3)若A为无色溶液,将其分成两等分,第一份加入稀盐酸后有气体放出,第二份加入

(2)中的甲2g,有沉淀生成,此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第一份和第二份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参考答案:

(5分)

(1)CaCO3

(2)Ca(OH)2(3)Na2CO3和2NaOH

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OH)2=2NaOH+CaCO3↓

 

2014大兴一模

30.(2014大兴一模)(7分)老师从实验室带来了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下图所示),其中3、7号试剂瓶标签完全破损,4、5号试剂瓶标签部分破损。

根据查阅药品记录表可知,3、4、5、7号溶液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石灰水、CaCl2溶液中的一种。

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小组同学进行了下述实验。

(已知:

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分别取3、4、5、7号溶液于4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加1号溶液,发现3、4、5号溶液变红,说明这3种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由该实验可确定的溶液为(写出试剂瓶编号及相应的溶液名称)。

(2)分别取4号、5号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2号溶液,发现均有气泡产生,

小组同学利用上述试剂,经过下述实验最终确定了两份溶液的成分。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4号溶液是Na2CO3溶液,5号溶液是变质的NaOH溶液。

写出5号溶液中加入足量的2号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取3号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6号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过滤,则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为NaOH;Na2CO3;(将其他情况补充完整)。

(查阅资料可知:

Ca(OH)2+NaHCO3===CaCO3↓+NaOH+H2O

NaOH+NaHCO3===Na2CO3+H2O)

参考答案:

(7分)

(1)碱性;3号:

石灰水;7号:

CaCl2溶液

(2)实验操作及现象:

分别取适量4号、5号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入过量7号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分别向滤液中滴入1号溶液,4号滤液无明显变化,5号滤液变成红色。

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3)NaOH、Ca(OH)2;Na2CO3、NaHCO3;NaOH、Na2CO3(2分漏答1组给1分;错答、空答均为0分)

 

2014门头沟一模

30.(2014门头沟一模)(7分)标号为A、B、C、D、E、F、G七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为了探究物质组成做了如下实验:

 

(1)观察外观:

A为红色粉末,B为黑色粉,末其余均为白色固体。

(2)分别加足量的水振荡,A、B、F不溶,其他均成无色溶液。

(3)若向A、B、F中加足量的稀盐酸,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由此可知B在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填“氢之前”或“氢之后”)。

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另外四种物质的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试液,C、D、E显红色。

G中无变化,且G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G为_____________。

(5)为了进一步确定余下的三种物质,同学们查阅了资料:

CO2可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另取C、D、E中的溶液于三支试管中,用滴管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如右图所示,若出现_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试管中盛装的是Na2CO3溶液。

(7)若另外两种碱性物质分别是NaOH和Ca(OH)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

(包括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分)

(3)6HCl+Fe2O3==2FeCl3+3H2O;氢前金属;2HCl+CaCO3==CaCl2+H2O+CO2↑

(4)氯化钠

(5)CO2+H2O+Na2CO3==2NaHCO3

(6)试管底部有气泡生成,上升过程中小气泡变小或消失。

(7)分别向未知的两种无色溶液中通CO2气体,浑浊的是Ca(OH)2溶液,无变化的是NaOH溶液。

 

2014通州一模

30.(2014通州一模)(7分)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是由H、C、O、Na、Cl、Ca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均小于100。

(1)取少量A的无色溶液,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A的水溶液显_________性。

(2)向上述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气体B,无浑浊现象,且反应后溶液仍为蓝色。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

(2)所得溶液中加入一定量C的溶液,出现浑浊现象。

过滤后,滤液仍为蓝色。

由此推断,C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没有气泡产生,反应后溶液变为红色。

由此推断,D物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指示剂除外)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

参考答案:

(7分)

(1)碱

(2)CO2+2NaOH=Na2CO3+H2O

(3)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

(4)HCl;NaCl、HCl或NaCl、CaCl2、HCl(2分;少写,错写不得分)

 

2014昌平一模

30.(2014昌平一模)(7分)A、B、C、D、E、F、G表示的是7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7种物质均由H、C、O、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1)常温下A、B为液体,A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B和单质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

C的一种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和E均含有三种元素,且D中各原子个数比为1∶1∶1,G溶液分别与D、E、F溶液反应均可生成B和氯化钠。

①F属于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②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③一定量的E与G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F溶液,无明显现象。

由此推断,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出所有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分)

(1)2H2O2======2H2O+O2↑;答案合理即可,如医疗抢救、登山、潜水、宇宙航行等。

(2)①盐

②NaOH+HCl===NaCl+H2O;复分解

③NaCl或NaCl、Na2CO3(或Na2CO3、NaHCO3、NaCl或NaHCO3、NaCl)(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