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和重庆的民居.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0131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和重庆的民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和重庆的民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和重庆的民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和重庆的民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和重庆的民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和重庆的民居.docx

《四川和重庆的民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和重庆的民居.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和重庆的民居.docx

四川和重庆的民居

四川和重庆的民居

(一方水土多种特色、宅院风格及其他、成都等地的名宅)

一、一方水土多种特色

四川原称巴蜀,辖有重庆。

今重庆已从四川析出为直辖市,领有川西“巴”地。

但是从区域文化角度看,巴蜀仍为一个整体,故在此一并叙述。

川渝以巴蜀文化为底蕴。

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以四川盆地为范围。

《华阳国志·蜀志》:

“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国同囿。

蜀的本义是野蚕,蜀地有养蚕织丝之风气。

最早有蜀山氏,后有蚕丛氏王朝,还存在过鱼凫王朝(在广汉三星堆发现遗址)。

汉代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南方通道,从四川出云南,到东南亚。

唐代李白有诗《蜀道难》: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于秦塞通人烟。

蜀文化与中原文化、关中文化、汉中文化有频繁交流。

蜀与汉中关系最密切,史书有“蜀汉”之称。

蜀地平坦,物产丰富,人们闲雅松驰。

蜀地出文人,风雅之士多,如司马相如、扬雄。

巴文化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山区。

以涪江为界,东为巴,西为蜀。

近代有川东、川西之分。

巴文化有神奇色彩,有人说上古奇书《山海经》就是巴文化的奇葩。

上古有巴国,后来消失在大山中了。

巴国得名于巴山巴水。

巴地多山,人们以吃苦耐劳著称。

山地有很好的地下水,人们擅酿佳酒。

山地湿度大,人们喜欢吃酸菜,烹调讲究重味,以麻辣为特色。

俗语有“辣不辣,家乡人”。

川妹子辣爽,快言快语,做事麻利。

川味浓,人情味也浓。

巴地多矿藏,古代的青铜器十分精美。

巴地山转水绕,云雾弥漫;巴人笃信鬼神,保存巫术;有悬棺、石穴。

巴人喜唱山歌,一应一答,有“和”声;巴舞钢健有力。

巴人生活节奏快,讲义气,性急躁。

俗语有“巴有将,蜀有相”。

朱德、刘伯承、聂荣臻都是川东人。

巴地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人们从秦汉时代就开凿了栈道。

《尚书·牧誓》记载牧野之役有蜀、髟矛微、濮、彭等劲旅帮助武王伐纣,建立了功勋。

巴地范围一度很广,超出了今天的川东,包括今鄂西的巴东县、长阳县。

川渝历史悠久。

1951年在资阳发现人类头骨,说明川渝很早就有了人类,川渝的历史之谜很多,如大溪文化、三星堆文化、巴国、蚕丛氏王朝、鱼凫王朝都有待进一步考证。

川渝属于内陆省(市)份,以农耕为主。

地少人多,精耕细作。

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属农耕文化范围。

川渝气候暖和,人口繁衍快。

明朝初年有大批湖广人进入川渝,川渝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川渝在西南具有重要地位。

秦汉时期,民间开辟了南丝绸之路,成都是起始站,通过云南进入南亚,文化交流频繁。

川渝相对闭塞,特别是沿边的山区形成了浓厚的宗教文化,道教和佛教,还有各种民间宗教、巫术,都在川渝有一定影响。

从全国地理位置看,川渝稍偏,有闭塞之憾。

然而,在战争频繁的古代,这个缺憾正是它的优越性,可以免遭兵患。

何况川渝幅员辽阔、物产丰饶自给,可以独立发展。

在军事上凭藉山川形胜,进可攻,退可守,不失为一方宝地。

早在东汉末年,诸葛亮在襄阳隆中就看好了这里,认定蜀地可以作为复兴汉室的基地,《三国志》本传记载诸葛亮之语: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西汉末公孙述、三国蜀汉、五代十国的前蜀和后蜀都曾在四川建立割据政权。

川渝天险重重,战略地位重要,古代学者认为川渝在军事地理上占有优势。

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

“以四川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悖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

”川渝对长江中下游有居高临下之势,从重庆放舟,指日可达江汉平原,而从江汉平原欲进入川渝,则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近代学者梁启超很看重川渝的地理与文化,他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说:

蜀,扬子江之上游也,其险足以自守,其富足以自保,而其于进取不甚宜,故刘备得之以鼎魏吴,唐玄幸之以逃安史,王建孟知祥据之以数世。

然蜀与滇相辅车者也。

故孔明欲图北征,而先入南,四川、云贵,实政治上一独立区域也。

关于四川民居,一方水土必然形成一方特色。

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第五章把四川与云南进行比较,认为四川民居的风格是:

(1)楼房小而多用平房人字坡顶,城内瓦房不用筒瓦,只用板瓦,并常用雄大的挑山(即悬山),以防雨水淋湿墙壁;

(2)天井较云南及长江中下游为大;(3)因四川多竹,所以常用土墙。

(4)乡间用竹架草房及土墙也很多。

(5)平面布置仍是一颗印制度。

四川的平房天井大,显得安定稳重,墙壁多白灰夹泥墙或板屋,屋顶挑出大悬山,显得雄伟而轻快。

屋顶相交作出各种各样的衔接方法,使房屋风趣而不呆板。

二、宅院风格及其他

古代川渝的民居,我们很难看到一、二千年前的建筑了。

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文献,加之图画、雕刻等清楚地了解其结构和风格。

考古发现大批汉代画像砖瓦,在四川德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有雕刻的住宅庭院。

其布局是:

以栅栏为大门,分为左右两部分,左部分门内有前后两个大院,以回廊连接。

前院养有家禽。

后院有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悬山式房屋。

这是接待来客的地方。

右部分也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是厨房、水井、晒衣的场所,后院有个3层高的塔楼,底层有梯,中层有房,上层可了望。

据推测,这个庭院就应是有一定地位的官人或贵族的住宅。

川渝民居受地形制约而形成独自的风格。

由于盆地湿热,民居必须出檐以挡雨,又必须敞开门窗而使空气流通。

由于山地较多,民居建在山坡,横向并列,不宜纵深发展,因地制宜,不拘方向。

以务实为特色。

川渝有丰富的建材资源,街道或天井以大青石铺盖。

木材很多,以熟桐油刷在表面以防腐。

遍地是竹子,常以竹代木。

川渝民居流行穿斗式木架构,以柱承檩椽,很少用梁。

柱密,柱间穿插枋木。

这样,可以使较小的木材发挥作用,不必到深山老林砍粗树。

川渝西部古称“蜀”,蜀地是个大盆地,盆地中间的成都平原以农耕为主。

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江汉平原、太湖平原的情况大致相同。

大户人家的民居讲究中轴线,大门开在中轴线上,俗称龙门。

进了大门有二门,二门之后是正厅,正厅之后是祖堂,祖堂之后是后房,后房之后有花园。

大门口常有人围在一起滔滔不绝地谈天说地,俗称“摆龙门阵”。

一般民居都有天井,采用四水归堂的形式。

一院为一进,有的民居有五进七进。

房屋墙垣必得有进出之处,这就需要门。

古代的人在门两旁挂桃板作春贴,表示一种良好的祈愿。

《茅亭客话》说:

“蜀主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绘桃符一对,俾题‘元亨利贞’四字,此为桃符题字之始。

”《宋史·西蜀世家》说:

“蜀主昶末年,学士辛寅撰词以其非上,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些说明川渝很早就有了贴春联的习俗。

川渝居民,有许多是湖北、陕西等地的人迁来修建的。

《南溪县志》卷二记载明末战乱,对社会摧残严重,清初逐渐恢复。

“当时,故家旧族百无一存,人迹几绝,有同草昧。

民人多习楼居,夜偶不慎便为兽噬。

二十年后楚粤闽赣之民纷来占插标地掘垦。

”卷四谈民居建筑形式说:

“住者多随田散居,背高临下,其始犹村堡制也。

说者谓明末乱后,侨民占插始更今制,意或然与?

古时庐舍有制,下不得僭上,僭者有罪。

明制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不许造九五间数房屋,嗣变通架多而间少不在禁限。

清制士庶人惟用油漆,逾制者罪之。

故旧时庐舍至五进而止,数多三间,乡居或为五七间一列式,中产以上为三合式。

三合式者中为堂,两翼卧室庖氵鬲而下旁向为廊庑者也,下周以厅屋则为四合式。

有土筑、有木建、有砖砌。

土筑者饰垩,木建者饰油漆,土筑者多用草覆。

……民国以来营建无制,

筑屋者喜楼居较为高敞,间有用砖柱水泥模仿西式者,以今较昔,大概屋较高,窗较低,室较明,梁柱较小,雕文少而已。

”这段文字把川渝农耕地区明代以来的民居变迁描述了一个大概,为我们了解当地的民居提供了资料。

四川犍为县有个罗城镇,镇里的民居布局很有特色,即:

俯视如同一条起航的船。

镇子坐落在铁山北麓,镇周围无溪河,人们靠雨水生活,期望用船形布局引来充沛的雨水。

也有人说,这里的地形是两头小,中间大,老百姓自然地建成了船形镇。

只见街两头的房屋两端互相接拢,由两端向中间不断扩开,中间的古楼处宽达20米。

两侧的房屋如船舷,古楼如中仓,街头的“灵官庙”如舵叶,大山起伏、植被苍翠如同大海。

街面以青石板铺地,房屋多是前店后宅,覆以青瓦。

街两侧有长200多米、宽约5米的“凉厅子”,穿逗木结构。

四方的乡民来此赶集,节日在此耍狮子,玩龙灯,踩高跷。

罗城镇的建筑风格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注意。

西南建筑设计院按照罗城镇的样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以西24公里处设计了一处“中国城旅游中心”。

川渝的建筑材料很多,竹林丰富,也有花岗岩、青石。

川渝以汉族为主,盆地边缘住有苗、羌、回、藏、彝等族。

四川民居有多种形式,汉族人有院落式房屋,少数民族有碉房、干阑、帐篷等。

《蜀中广记·风俗记》记载川西北的乡民“叠石为巢以居,如浮图数重,门内以梯上下,货藏于上,人居其中,畜囿于下,高二三丈者谓之鸡笼,十余丈者谓之碉,亦有板屋土屋者,自汶川以东皆有屋宇不立碉巢。

”可见,即使在以碉房为主的西北也有板屋、土屋。

古代川渝的山区曾流行石碉房。

《后汉书》记载汉代“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以为汶山郡……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

”汶山郡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

四川的茂汶、汶川、松县等居住着羌族。

他们把平顶碉房称为“邛笼”,当地的工匠有丰富的建筑经验,建房不需要绘图和吊线,用乱石为料,以泥土为粘合剂,把房子砌得坚固而平整。

有的村寨砌了高达数十米的碉楼,用为了望台。

许多房顶都有一块乳白色石英石,居民把它作为天神。

据孙旭军等编的《四川民俗大观》介绍:

四川藏区藏房常见的有四种:

一是“孙根卡”,意即狮子口,房屋楼顶有缺口,凹形。

缺口实是一个平台。

二是“洛本卡”,意为直尺,房如直尺。

直尺的内角向阳。

三是“降桶卡”,意即打茶桶,天井式建筑,窗户在内壁上开设,沿边有长廊。

四是“贡贡”,意为方木箱,方形平顶如箱,向阳开窗。

有的藏房以原木对剖,一根根垒起,内平外凸,12根半为一层。

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汉、藏杂居,房屋的样式多。

清代时,头人居住的寨子称为官寨,礼佛场所称为转经楼。

民间盖房,先砌石作墙,然后架木为梁,再以杂木横搭,盖土于其上,筑之极坚,不怕倾盆大雨。

还有一些碉楼,用乱石砌成,远望如水裂纹,整齐如刀削。

上楼用的阶梯,是以独木截成锯形,凹处仅容半足,村民负重上下如飞。

《金川锁记》记载:

“碉楼如小城,下大巅细,有高至三、四十丈者,中有数十层,每层四方各有方孔,可施枪炮。

家各有之,特高低不一耳,顶上四围遍竖杂色布旗,旗各印佛经,以多为贵。

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寨民靠山建房,不用瓦,内无楹础,仅横施椽木,上栈以板,覆盖土,略倾斜,使雨水不停蓄。

房屋的下层置牛马,中层为灶房,贮粮食,设经楼。

房顶为场圃。

从房顶可望四方,亦可防范外来的劫掠者。

四川忠县境内,在长江北岸有石宝寨,这是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古寨,它的基址是在一座四壁如削的孤山上,寨门朝南,砖石结构,有“五龙捧圣”等浮雕。

寨身是12层塔形亭阁,依山顺势,扶壁直达山顶。

寨顶有古刹,平坦。

寨子四周有林木。

这里一直是宗族居住,环境既险要又优美。

古代四川流行干阑。

《魏书》卷一百一记载:

“僚者,盖南蛮之别种。

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在皆有,各类甚多,散居山谷。

略无氏族之别……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

干阑大小,随其家中之数。

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村寨的房屋有个明显的特点,即:

房顶无瓦,盖的是木板。

房屋大多是双斜面屋顶,盖以6尺长的木板,木板层层相压,盖住缝隙,不用钉子。

之所以这样盖房,是因为木材多,木板盖顶冬暖夏凉。

彝族人盖房,放弃平地,选择山坡。

一户一屋,一列三间,中间有厅,厅左侧有火塘,火塘用石块架锅,烘烤食物。

塘火终年不熄,严禁脚踏火塘。

客人来到家中,不得随便坐座,主人和客人的座位有严格讲究。

厅左是主人的内室,外人不得随便进入,右边放杂物。

室内的窗子小,或无窗。

有的房屋有围墙。

在成都十二桥发现一处商代遗址,其建筑墙体及屋顶用竹篾绑扎成方格网状及榫卯结合,有木桩为基础,据有关专家推测这是干阑式建筑。

20世纪,民居的样式有些变化,但仍很简陋。

四川绵阳地区的《安阳志》(民国二十七年石印本)记载民国时的居住情况:

“安县居四山之中,在昔木料价廉,且随地可以烧瓦,故以片瓦盖房。

但向时屋舍矮小,近则形式一变,有因屋起楼者。

城内皆瓦房,而城外草房亦有之,平均比较,不过百分之四、五。

此外,场镇如东乡之黄土场、花街场、界牌场内尽瓦房;场头、场尾、场后房,唯一贫民小贸自搭草房以居。

自民国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年间,土匪焚掠后,场中亦搭草房,至今尚未恢复原状,亦可见民力之薄矣。

三、成都等地的名宅

(一)名人故居

成都是我国西南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传说公元前4世纪前,蜀王开明氏的后代迁到此地,始建成都。

其后,名人辈出。

汉代司马相如、扬雄、严君平;蜀汉诸葛亮;

晋代左思;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玄奘;宋代苏轼、陆游、范成大;现代郭沫若、巴金等都在成都游历或居住过。

因此,成都有多处名人旧居。

成都市内的君平街道以西汉隐士严遵(字君平)在此居住而得名。

严遵一生不愿当官,闭门读《老子》,著《道德真经指归》。

成都的状元街,因明代宰相杨廷和曾在此居住,他的儿子杨升庵24岁时中了举人。

成都市双流县的黄龙溪古镇保存了许多清代建筑,街面用整齐的石板铺成,民俗特色很浓。

李白故居

在四川江油县青莲场。

唐代诗人李白自幼随父迁居于此,博览群书,吟诗作赋,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外出远游。

故居是清代建筑,殿宇四重,有陇西院、粉竹楼、太白祠、李白衣冠墓。

三苏故居

在四川眉山城内。

宋代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居住于此。

史载三苏是唐代武则天时宰相苏味道的后人,苏味道贬官为眉山刺史,遂落藉于眉山。

明代建有三苏祠,其后屡有扩建,

建有抱月亭、云屿楼、披风楼。

祠内供奉着三苏塑像,陈列着三苏全集,殿后有启贤堂,堂后有木假山堂,庭院西边有苏洵的洗砚处——瑞莲池,池上有百坡亭。

郭沫若故居

在四川乐山市东35公里的沙湾场正街。

故居是一座三进中式木结构小四合院,背靠绥山,前望沫水。

郭沫若出生在第一院的左侧房间,后院有一间厅房称为“绥山馆”,郭沫若四岁半时在此受启蒙教育,中院有郭沫若当年结婚的新房。

郭沫若早年在此写了《村居即景》等作品。

朱德故居

在重庆仪陇县城东36公里的马鞍场效。

1886年,朱德迁到琳琅山下的大湾居住,

后来在药铺垭私塾读书。

1982年,在此建成故居纪念馆。

(二)豪门大宅

四川民宅,刘致平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作过调查,试举几例:

陈举人府

在成都西效犀浦,宅主是举人,门前有两根旗杆。

房屋朝南。

前面是下厅房7间5架,中间开龙门一大间。

门是双挑坐墩出檐,门两侧用封火砖墙。

门内左右各有5间耳房。

宅内正面正厅房5间7架,行人由正厅左右山墙巷道出入通达内宅。

内宅前有宽大的天井。

正房总宽9间,中央5间9架特别高大,下用石裙墙。

正房后有后房9间。

宅右侧有花园,园内有八角亭、小桥、四面走楼、花厅。

整个宅院雕镂精良,在结构与规格上没有按照封建礼制规定的大小设计,表现出鲜明的个性。

李家寨子

在四川广汉东北十几里的乡间,大约修于清乾隆年间,有丈余高的城墙,周长约4里,墙厚三四尺,墙顶上加盖瓦桷像走廊。

寨门高大,下有圆洞门,上有望楼,楼上有射孔。

寨中有房,房顶平缓,木材粗壮。

这个寨子有古代坞堡的功能,遇有社会动荡,可以闭门不出,易守难攻。

雷宅

在四川夹江县,湖北麻城人雷某在明正德年间搬迁于此,盖此宅。

清乾隆年间又补修。

大门之内有正厅5间,进深9架,中堂作敞口厅式,大木用“五柱四”,即5柱落地,余4柱不落地而改用童墩。

正房有天井。

正厅后有左右耳房。

正厅左侧有一小院落。

李宅

在四川乐山市安谷乡,清末建造此宅。

宅中部是正房5大间,左右耳房各3间,带前出廊。

据说,盖房之初,有风水家说不能建得太规范,于是,故意把大门做得歪曲斜扭,门墙也都错落,结果很不协调,家道很快就衰败了。

郭宅

在四川威远县东南20多公里山峦起伏的坡地。

清同治年间建,宅内有大小天井50,门百余道,左右对称。

砖牌坊式大门。

以正厅为界,划分内外天井,外天井有左右耳房,设仓厨。

正厅后是家人寝处,有内天井。

宅雕精细繁富,使人眼花缭乱。

传闻当初建房时,天旱,宅主人为赈救饥民,让饥民打工,不计工资。

既救活了饥民,也廉价造成了这栋民宅。

张宅

张宅在南溪县李庄镇西3公里山上的板栗坳。

这是了解中国封建社会聚族群居的一个好标本。

清乾隆年间张氏迁于此,构屋数楹,经10代人而成为庞大的宗族,挨着修了大片房屋。

主要建筑有:

老房子,约建于乾隆十二年,有祖堂叫百忍堂,它是5开间的四合头房,下厅房正中是八字朝门。

其后有上老房。

上老房是清嘉庆年间修的张氏支祠,堂广3朋间,中部供神龛。

它地势高,也很宽敞,是聚会族人的地方。

在上老房左边第一宅是下老房宅,方方正正,正厅宏大,正房5间加左右抹角共7间,石板铺地。

上老房左边是田上宅,清道光年间建。

上老房左边第三宅是桂花坳宅,道光年建,楠木为梁柱,房架高大,天井明亮。

上老房右边第一宅是财门口,嘉庆年建,天井为梯形,门窗精细,有二层楼房。

上老房右边第二宅是牌坊头宅,道光十八年建,当时宅主在官府任职,财力雄厚,房子建得很高大。

由外面进大门要上20几步台阶,大门的砖砌的牌坊式,门内有抱厅、正厅,门窗都很精美,花厅后有戏楼院,还有花园。

除此之外,张氏还建有家塾,有5间。

又有文昌帝君阁,这是一座六方三层爪角顶的亭式建筑。

上层作望,中层祀文昌帝君,下层做碾房。

在山顶上还有字库,形同石塔,八方三级,用于焚烧垃圾,之所以建在山上,风水先生说板栗坳山象犀牛,住宅建在牛腹,字库象牛角,可以在万山丛里表胜,作为装点。

陈宅

四川彭山江日镇旁的山丛里有个陈宅。

陈宅在入山处,宅内有厅堂、卧房、厨房、仓库牲畜棚等。

宅后是山中盆地,栽了许多树,花架台榭绵延三里,山腰上有小房,背山向峦。

小房有3间,其中一间是书房,推窗可看见整个山庄。

广汉张宅

张宅是清中叶咸丰年间修建,位于今广汉城内西北。

张宅中部6进。

面对今营口路有头道龙门,门前有照壁。

进大门后,有二道龙门,门山墙左右各有小四合头房一座,旧时住仆人。

门后是正厅。

正厅后有祖堂,名“宗庐”。

后面又有一院,院中有花厅和回廊。

张宅后还有花园,园中有亭池山石。

(来源: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