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50069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

《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x

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1、节能减排的意义

  首先,纵观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式,节能减排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应对资源稀缺与环境日益恶化的必然选择,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在世界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对我国的发展状况而言,节能减排是各部门以及企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思想保证,是坚持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保证,是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就目前的形式,积极推动能源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是现代化国家稳定发展之路,节能减排成为未来企业化管理的总体趋势。

  最后,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化发展进程,对于能源的需求和使用量越来越大,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增多。

现阶段我国资源使用的情况来看,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的能源利用率、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尤为严重,是必要及时解决的阻碍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问题。

节能减排在各个企业之中的表率力量,响应国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理念,是客观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当前我国节能减排的现状

  2.1、节能减排的意识较为薄弱

  目前的发展来看,很多用能单位对节能减排这一重要思想没有充分的理解,在实行过程中也就出现了不能很好的贯彻和执行节能减排政策。

我国坚持可续发展,建设现代化社会,节能减排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举措。

如果各个用能单位对节能减排工作不重视,就会直接影响到国家节能减排活动的展开,就会造成各行各业节能意识较为淡薄,使得节能减排可有可无,缺少没有深入的观念以及思想,对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所以,各个用能单位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视以及有效贯彻实施在社会发展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部分用能单位仍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资源的使用逐渐的加大,但是在前期缺少较好的节能环保意识,只是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忽视了能源过度使用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同时产生大量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关于节能减排项目奖励资金的举措,虽然促使大多数用能单位增进了自觉节能减排的意识,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但是部分用能单位仍存在跑、冒、滴、漏;生产辅助设备“超龄服役”;使用国家命令淘汰类电机设备等现象。

因此,要完成节能减排事业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度及广度。

  3、推进节能减排的建议

  3.1、强化科技管理

  依照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总体部署具体要求,加强科技管理,提升科技管理水平,积极组织统筹科技资源,把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摆在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是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

围绕我国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目标,有机衔接科技支撑行动的各项重点任务,提高科技支撑行动的整体带动效应;积极推进节能优化设计,坚持应用先进技术与淘汰落后工艺相结合,坚持清洁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的理念开展各项科技工作;吸纳、聚集社会化的科技创新资源为我所用,提升创新服务能力与科技管理水平;从管理思路出发,从管理细节入手,加强科技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和管理素养的提升,增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创新意识,提高科技支撑转型发展的总能效。

  3.2、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和推广

  继续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集成攻关;加强节能减排降耗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和产业化工作。

依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技术中心,着力解决节能减排领域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开发。

以企业为主体,鼓励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加大创新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有效推广潜力大、应用性强、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

  3.3、拓展平台,凝聚核心团队

  完善机制,拓展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努力推进新技术和新产品在高耗能行业的企业推广、使用、再创新,加快产品、技术的更新进程;选聘、吸引节能减排专家,凝聚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专家团队,围绕行业科技发展重点,开展联合研究与开发,加强咨询指导的同时,培育真正为节能减排事业服务的创新团队和战略联盟;整合分散在企业中的大量技术创新资源,实现政府、企业与科技人才的交流及设备共享,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速度;发挥好科技部门的支撑引领作用,聚集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等科研人员,注重引进、吸收和再创新国外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经验,多种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在各个岗位,使用项目培养团队,以平台凝聚人才,着重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发,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本土化发展;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和科技知识普及,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4、从根本上解决节能减排意识淡薄的问题

  对节能减排工作应该逐渐重视起来,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是促进各个用能单位内部员工贯彻实施的重要保证。

因此,对于各行业用能单位来说,第一步要开展对内部员工基本节能意识的培训,从节能减排思想出发,加强成本控制意识,充分了解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企事业单位要做好表率作用,用实际行动向其他各行业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全面推动活动的开展,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3.5、继续对节能减排资金的控制和加大投入

  根据分析可知财务的管理在节能减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充分实现节能减排,达到良好的效果,从国家到各个用能单位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能力。

第一,要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机制,增强财务管理的控制和监督能力,根据基本情况制定科学的审批流程,制定相关行为规范,严格打击贪污犯罪等不法行为的发生;第二,要加强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和预算能力,对于日常活动制定相应的目标成本,奉为需严格遵循原则,设定一定的惩处措施,严格控制资金和能源的浪费,将成本与能源损耗降到最低;第三,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财务管理与控制能力,增强节能减排意识,更好的运用财务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第四、继续加大对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先进生产技术等节能项目的资金投入及奖励。

  3.6、进一步调高社会公众节能意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社会公众作为社会组成的必须要素,他们的力量往往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公众包括普通民众、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

社会公众不仅能够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身体力行的同时,还起到传播和监督的作用。

一些简单易行的改变,就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例如采取绿色出行、减少电器待机时间、改变用水习惯等都会减少能源消耗。

有资料显示每辆车每月少开1天车,每月将节油5.54亿升,减排122万吨CO2(按1248万辆车计算);不用电脑时,以待机替代屏幕保护,每台电脑每年可节省至少3.6度电,全年可节电4.5亿度,减排43万吨CO2(按7700万台电脑计算)。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地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总之节能无小事,众人拾柴火焰高,当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后,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我们的节能工作将会又上一个台阶。

  3.7、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产业发展。

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产品。

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方便和需求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在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同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技术和生产能力,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甚至要做到依法责令其停产或关闭的处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而提高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

进一步加大第三产业在三产中所占的比重,有经验数据显示第三产业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将下降约2%,因此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将大大有助于我国完成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

  4、结语

  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我国人民的生活环境而应该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设。

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进入冬季,各个采暖设备、天然气锅炉全部开启运行,锅炉使用量大面广,排放的有害烟气给城市造成一定的污染,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城市雾霾天气的形成。

燃气锅炉怎么样能安全节能环保运行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燃气锅炉系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通过多年的锅炉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发现,各单位为了环境保护的总体需要,都从燃煤锅炉改造过渡到天然气锅炉,而锅炉房的《设计规范》中没有考虑锅炉燃烧的专用进风口道。

  2、锅炉安装验收工作是由市级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和环保局来我院完成检测手续,技术监督局负责验收,相关锅炉厂家派人协调配合。

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负责锅炉受压部件的检测,环保局负责烟囱出口黑度和有害物质颗粒排尘浓度的检测。

各负其责,但是忽视了针对燃气锅炉燃烧情况的测试调控方面的技术指导工作,使锅炉设备长期处在不完全合理的模式下工作运行。

  3、从以往的工作中可以看到锅炉生产厂家和锅炉安装单位在锅炉运行调试时几乎没有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检测手段来严格进行锅炉燃烧调试工作,导致设备长期不在最佳经济状态运行。

  4、锅炉设备使用单位由于对锅炉燃烧设备技术管理有一定的认知缺陷,不能掌握锅炉最佳安全经济模式和环保运行的状态参数。

看到有相当一部分锅炉设备在封闭的锅炉房内运行,设备在关闭门窗的状态下燃烧。

由于没有专门的进风口转送足够的空气量供应锅炉燃烧使用,有可能使燃烧设备熄火.燃烧点火锁定,影响锅炉的热效率,产生不完全燃烧,排入大气一氧化物增多,进而影响四周的空气质量。

  建议改进措施:

  1、建议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在对锅炉工检测的同时利用科学仪

  器技术完成对锅炉燃烧部分的检测调试,或要求生产厂家和锅炉安装单位进一步落实措施,采用先进的仪器调试锅炉设备,发挥专业技术队伍的优势,传授设备安全经济环保的燃烧模式于使用单位操作人员。

  2、相关部门每一年至少检测一次锅炉燃烧情况,帮助锅炉使用单位经济环保地运行好锅炉设备,达到长期的有效管理和节约能源,以书面形式留档。

估计节约能耗3%--5%。

  3、各监督管理部门尽快修订锅炉房《设计规范》中的有关内容。

  4、有条件的单位也可使用锅炉排烟节能器,这样可吸收排烟中5%--10%的热能,也可冷凝部分烟气,减少对大气中的有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环境,利大于弊。

  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一)国家高度重视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发展

  我国高度关注和支持节能汽车技术的发展。

《中国制造2025》已明确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对油耗提出了阶段性明确的目标;2017年4月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提出将节能汽车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2016年10月26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正式发布,其中,混合动力技术引起了空前的重视。

技术路线图描绘了我国汽车产业未来15年发展蓝图,提出“1+7”的基本框架,其中节能汽车作为7大领域之一的重点领域,指出了“以混合动力为重点,以动力总成优化升级、降摩擦和先进电气技术为支撑,全面提升传统燃油汽车节能技术和燃油经济性水平”的总体思路。

此次发布的技术路线图还首次对混合动力汽车提出了“硬指标”,规划到2020年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比达到8%,油耗4L/100km;2025年占比提升至20%,油耗3.6L/100km;2030年占比提升至25%,油耗3.3L/100km。

  以混合动力为代表的节能汽车技术应用成为我国汽车产业降低能耗,实现国家碳减排承诺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和行业的内在发展需求。

从需求端看,相较于纯电动车,混和动力汽车无续航里程限制,在使用习惯上与传统汽车产品相容度最高,易被消费者接受;从配套设施看,混合动力汽车无需充电,不需要建立充电设施,可在短期内获得较快发展;从企业内生动力来讲,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是企业满足不断趋严的油耗标准法规的重要措施。

此外,混合动力技术未来在PHEV、HEV、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上仍然可以应用,具有良好的技术延展性。

  

(二)我国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获得较快发展

  在我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工作中,发展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则是近中期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之一。

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近年来我国汽车自主节能技术获得较快发展,生产成本快速下降,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阶段。

  一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平台,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等,建立了产学研的合作研发体系。

例如,科力远与吉利共同研发的CHS混合动力总成系统成功通过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成为国内唯一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混合动力系统,为多家整车企业的10余款车型进行CHS总成系统配置试验。

目前,CHS系统全面进入产业化阶段,并将应用于深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

  二是很多企业逐步掌握了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自主开发出系列化产品,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全面跟进。

尤其是在混合动力系统平台、车用电驱动技术、48V系统开发、启停技术等领域均有自主品牌的零部件企业实现了技术突破。

上汽捷能的双电机电驱变速箱已申请国内外近百项专利,与通用汽车、丰田汽车的电驱系统并列世界三大驱动系统。

与此同时,节能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全面跟进,生产配套能力显著增强。

主要电池及电机企业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积极完善产业链建设,为整车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节能汽车市场规模增大,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加快研发及产业化步伐。

2016年1-10月,我国混合动力车型累计销量已达6.27万辆,增长十分迅猛。

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已将节能汽车作为未来主流竞争型产品,在战略上高度重视,除吉利已有部分混合动力车型实现批量上市外,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奇瑞等企业都已完成了混合动力等节能车型的样车开发。

其中,吉利EC7混合动力汽车搭载CHS系统,搭载CHS混合动力系统的吉利帝豪HEV车型已实现NEDC工况下4.9L/100km的油耗,节油40%,整车排放达到国V标准。

  我国发展混合动力技术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一)主要市场被日系车企占据

  自2009年至2016年,我国混合动力轿车累计生产3.9万辆,其中丰田累计生产3.3万辆,占比85%,自主品牌中有5家生产混合动力轿车企业,累计产量3829辆,占比10%,产量较多的企业有上汽1028辆、华晨899辆。

2009至2015年,共有36款混合动力车型量产,油耗优于2016年开始实施的乘用车第四阶段标准目标值的车型有17款,全部来自丰田,其中油耗优于目标值18%以上的车型有10款。

2016年5月,日本丰田公司宣布,其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已经达到901.4万辆,并且拥有目前全球混合动力汽车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二)产业化初期成本压力较大

  随着混合度提高,混合动力成本随之不断增加,与传统汽车相比,产业化初期的混合动力汽车不具价格优势,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相比传统轿车,微混成本增加0.2-0.3万元,占整车成本3%左右;轻/中混成本增加0.5-1.5万元,占整车成本的6-15%;重混增加3-4万元,占整车成本的20%左右。

另外,制造成本偏高影响其商业化进程。

混合动力汽车采用两套动力系统并且配有复杂的能源管理系统,增加了许多电器元件及其控制件,配备了动力蓄电池,产量低,工时多,因此其制造成本要比同类型的传统汽车高出20%-30%。

国外的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也是通过多年的市场推广才形成了现有的规模。

而我国混合动力汽车还处于产业化初期,市场认同度都不高,这也将直接影响混合动力汽车的商业化进程。

  (三)动力系统技术革新成为重要突破方向

  总体来看,混合动力车的技术发展趋势是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来不断提高汽车环保水平、降低成本,而其中动力系统的技术革新是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从汽车动力系统的角度,其未来的技术路线有三种:

第一种路线是着眼于研发先进的内燃机,即借助汽车电子改善内燃机的燃烧效率和研究新的替代燃料;第二种路线是着眼于研发先进的电力驱动;第三种路线应该是第一路线和第二路线的结合,也就是研发先进的混合动力系统,其关键就是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优化集成。

  几点建议

  

(一)提高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创新主体,以协同创新为动力,以构建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自主研发及创新体系为目标,推动建设混合动力汽车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混合动力技术的研发并给予政策支持。

平台建设可以由电池、电机、电控、先进变速器、先进电子电器、整车、运营等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组成。

平台面向全行业开放,实现技术成果共享,共同推进中国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重点突破整车轻量化、混合动力、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制动能量回收、怠速启停、整车优化设计等节能汽车领域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标准制定、公共服务、人才培训、国际合作等工作,提升国内节能汽车技术研发及制造创新能力。

  

(二)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支持

  首先,继续完善乘用车燃料消耗管理制度。

在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的基础上,同步加强对传统节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引导和鼓励,建立和完善以积分管理为基础的消耗量管理制度,对混合动力汽车采取一定比例的积分折算优惠,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推动企业加快研发先进节能技术,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协同发展。

其次,进一步完善鼓励节能汽车产品消费的财税政策,对在用混合动力公交车给予一定运营补贴;同时,在自主品牌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研究制定以燃料消耗量为基准的汽车税收制度,引导消费者购买低油耗自主品牌汽车,从而实现通过消费端的拉动作用,促进企业加快节能汽车研发推广。

  (三)加强节能汽车的普及推广

  首先,建立以市场导向为主、税收支持为辅的节能汽车推广机制,进一步引导节约型小型节能乘用车开发和使用,提高节能型小排量汽车的市场占有率。

充分借鉴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推动节能汽车关键技术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节能汽车技术路径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引。

此外,以技术产业化为抓手,推动节能汽车行业推广与运营。

重点推动混合动力系统总成的产业化推广与运营。

在城市公交客车、出租车、网约车、物流运输车等公共出行市场推广应用混合动力系统的专用化设计、控制策略优化等技术,降低推广成本,提升消费者对节能汽车节油及经济性的市场认知度,从而培养和引导节能汽车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