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史》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9629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史》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语言学史》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语言学史》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语言学史》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语言学史》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史》讲义.docx

《《语言学史》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史》讲义.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史》讲义.docx

《语言学史》讲义

皖西学院教案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第1本(共1本)

 

课程名称语言学史

授课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级01—04班

授课教师马启俊

所在系(部)文化传媒系

编写时间2010年9月

 

《语言学史》教案

 

主讲人:

马启俊博士

授课班级: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0801—0804(本科)

课程性质:

文科C组课程,任选课程。

使用教材:

《中国语言学史》,邓文彬著,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授课时间:

每周一上午第三、四节课、每周四上午第一、二节课。

授课教室:

D107

 

学期授课计划说明

本学期课时分配

(缺)

 

其中

16

4

4

16

14

2

16

教学大纲

名称、版本

马启俊执笔、语言学教研室主任黄克顺审核的《〈语言学史〉课程教学大纲》(2008级本科)。

选用教材

邓文彬先生著、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的《中国语言学史》。

 

主要参考书

名称、版本

[1]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2]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3]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4]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6]邓文彬.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成都:

巴蜀书社.2002年.

[7]石锋.海外中国语言学研究.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5年.

[8]赵世开.美国语言学简史.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9]杜道流.西方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年.

需实践器材

及设备

实习

场地

备注

《语言学史》课程2007年12月顺利通过院合格课程检查验收。

本次教学活动对推动本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课程将积极争取早日评为校级优质课程。

《语言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语言学史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级本科)

总学时(学分):

16学时(1学分)理论学时:

16学时实践学时:

0学时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语言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2008级本科培养计划中的一门文科C组课程和任选课程,它的具体教学目的和任务如下:

1、使学生了解中外语言学(主要是中国和欧美)的发展过程、发展成就和发展规律。

2、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中外语言学的基本方法等,为从事教师或其他职业准备基本条件。

3、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增加学生中外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进修语言学、从事语言学等相关教学和研究、推动语言学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

1、教学要求

(1)《语言学史》课的教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为指导,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注重联系和吸收当代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运用语言学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的实例。

(2)我校以培养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因此,《语言学史》课的教学应侧重于语言学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研究方法的运用。

(3)了解和研究语言学史,需要经常运用各种方法。

《语言学史》课的教学应坚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力求讲、学、用三者结合,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加强学生对中外语言学发展过程、发展成就和发展规律等基础知识的了解,明确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2)教学难点:

增加学生中外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进修语言学,从事语言学等相关教学和研究,推动语言学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教学建议

(1)《语言学史》课的教学要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紧跟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将语言学的民族性与国际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继承性与发展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与综合素质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正确地看待中外语言学研究历史,广泛地继承不同时期的语言学研究成果,为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服务,为推动学术研究服务。

(2)为了提高《语言学史》课的教学质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注意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真实、全面、丰富、生动,适应时代发展和学术进步的需要,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使教学取得实效。

(3)加强《语言学史》课教师队伍建设,逐渐形成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

通过脱产和在职进修培训,加强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课堂讲授和学生实践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把课内讨论、课外作业和课外研究结合起来,把知识学习与问题研究结合起来,把对语言学史的学习、了解与运用、发展结合起来。

使《语言学史》课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使优秀的语言学研究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新的发展方面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5)建议院、系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和教学基本建设落到实处,尤其要加大实践性教学专项经费的投入,保证实践性教学能够取得实效。

《语言学史》的教学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必要的图书资料、教学音像资料,用于师生语言调查和研究,用于聘请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用于教师进修培训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4、与培养计划中前后课程的联系

《语言学史》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级本科学生的第5学期开设,本门课程的学习与培养计划中开设的《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汉字学》、《汉语史》、《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专业基础课有直接的联系,又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古汉语语法研究》、《汉语修辞学研究》、《文言虚词研究》、《训诂学》等专业选修课有着直接的联系。

《语言学史》课对培养计划中前后相关课程如《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化概论》等专业基础课和《中文专业工具书》等专业选修课的学习也有极大的帮助,还可以指导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方言调查”、“语言文字规范化调查”等专业调查活动,在学生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的实施、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素质拓展与创新活动的开展上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语言学史》课和培养计划中开设的很多课程都有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都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需要学生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5、教材编选的原则

《语言学史》课推荐使用的教材是岑麒祥的《语言学史概要》,该教材由科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

该教材是国内高校最早使用的《语言学史》课教材,是目前涵盖中外语言学史两方面内容的极少数《语言学史》课教材之一,也是经过高校《语言学史》课教学实践的检验后得到广泛认可的优秀教材,在学术界具有很好的声誉。

该教材做到材料与理论、感性与理性、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教师使用和学生学习。

当然,教师还应该在所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参考其他同类教材,吸收《语言学史》课教学与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学生熟悉和关心的语言学问题,编写教案,自制课件,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音像教学,还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开列一些参考书目,提供相关学术刊物和专业网站的信息,便于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

(三)课程考核办法

《语言学史》课的考核类型是考查,采用的考核方法是开卷考试,由授课教师命题,学生在最后一次上课时随堂进行答题,2个学时内完成。

本课程成绩的评定方式是:

平时作业(两次)成绩占最后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最后成绩的80%。

分数登记采用百分制。

以上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方式要在第一次上课时向学生宣布,并提出相关要求。

二、讲授内容

绪论

教学目标及要求:

使学生明确语言学史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语言学史的顺序问题和分期问题,明确《语言学史》课的性质、开设目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要求、考核办法,便于今后开展教学活动,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课程结束后的继续学习提供引导,使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学时安排:

1学时

一、语言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二、语言学史的顺序问题

三、语言学史的分期问题

四、《语言学史》课程介绍

阅读书目:

[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8年.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

[2]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3]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4]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5]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6]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7]赵世开.美国语言学简史.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8][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年.

[9]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一至第四册.北京:

中华书局.1999年.

[10]王力.汉语史稿.北京:

中华书局.1980年.

[11]邓文彬.中国语言学史.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杜道流.西方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有关学术刊物:

1、《中国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研究所主办.双月刊.

2、《方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研究所主办.双月刊.

3、《古汉语研究》.湖南师大中文系主办.季刊.

4、《修辞学习》.复旦大学主办.季刊.

5、《语言教学与研究》.北京语言大学主办.双月刊.

6、《辞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主办.双月刊.

有关专业网站:

1、《中国语文》杂志网址:

2、《古汉语研究》杂志网址:

http:

//ihome.cuhk.edu.hk/~b3667241

3、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的网址:

http:

//www.usc.edu/dept/LAS/ealc/IACL

4、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网址:

5、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网站:

http:

//C

思考与练习:

1、在本学期或课程结束以后,尽量找到并阅读以上阅读书目所列书籍或其他相关书籍,增加对语言学的了解和认识。

2、课后全面浏览教材,了解教材编写体例、单元安排、学习内容、学习要求。

3、课后预习第一编第一章《上古时期的中国语言学》部分的内容,了解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

第一编中国古代语言学史

第一章上古时期的中国语言学

教学目标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先秦两汉语言学研究概况,尤其是其研究成果。

要求学生重点了解先秦时期诸子关于语言文字问题的讨论、中国第一部字书的出现和当时的文字研究情况,秦汉部分要重点了解秦代的字书和文字统一工作,以及汉代在训诂学、方言学、文字学、词源学的兴起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语言学

第二节秦汉时期的语言学

阅读书目:

[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8年.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

[2]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3]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4]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6]王力.汉语史稿.北京:

中华书局.1980年.

思考与练习:

1、谈谈先秦时期语言学研究概况。

2、谈谈荀子对语言学理论的贡献。

3、如何评价汉代以前的文字规范化工作。

4、汉代语言学成就突出,原因何在?

第二章中古时期的中国语言学

教学目标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语言学研究概况,对这一时期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和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有正确的认识。

要求学生了解这一时期在中国古代文字研究、训诂研究方面的继承与发展,重点了解语音研究的兴起和音韵学的发展,以及修辞学的产生。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一节魏晋至唐宋时期的语言学概况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学

第三节唐宋时期的语言学

阅读书目:

[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8年.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

[2]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3]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4]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6]邓文彬.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成都:

巴蜀书社.2002年.

[7]高小方.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8]王力.汉语史稿.北京:

中华书局.1980年.

思考与练习:

1、谈谈魏晋南北朝语言学成就。

2、谈谈唐宋时期的语言学成就。

第三章近古时期的中国语言学

教学目标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元明清时期的语言学研究概况,对这一时期语言学研究成果和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有正确的认识。

要求学生了解这一时期在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方言学、修辞学、语法学等方面研究的继承与发展,重点了解这一时期的语言学研究成果。

学时安排:

1学时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元明清时期语言学的继承与发展

阅读书目:

[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8年.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

[2]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3]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4]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6]邓文彬.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成都:

巴蜀书社.2002年.

[7]高小方.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8]王力.汉语史稿.北京:

中华书局.1980年.

思考与练习:

1、谈谈元明清时期语言学研究的概况。

2、谈谈元明清时期语言学研究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编中国现代语言学史

第四章建国前的中国语言学(1898—1949)

教学目标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1898年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的语言学研究概况,对这一时期语言学研究成果和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有正确的认识。

要求学生了解这一时期在汉语语法学、现代修辞学、现代语音学、现代文字学、现代方言学、现代词汇学、普通语言学等方面的建立与发展情况,重点了解这一时期的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学时安排:

1学时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现代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阅读书目:

[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8年.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

[2]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3]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5]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6]刘坚.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7]戴庆厦.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8]高小方.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9]林玉山.现代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年.

思考与练习:

1、谈谈建国前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建立情况。

2、谈谈建国前中国现代语言学研究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继承和发展情况。

第五章建国后的中国语言学(1949—2000)

教学目标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至2000年的语言学研究概况,对这一时期语言学研究成果和重要影响有正确的认识。

要求学生了解这一时期在汉语语法学、汉语修辞学、现代语音学、现代文字学、现代词汇学、汉语方言学、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语言学史研究等方面的发展情况,重点了解这一时期的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应用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五节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发展

第六节语言学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阅读书目:

[1]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3]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4]石锋.海外中国语言学研究.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5年.

[5]吕叔湘.中国语言学年鉴——1994年.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5年.

[6]编辑部.中国语言学年鉴(1995—1998)(上、下).北京:

语文出版社.2002年.

[7]刘坚.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8]戴庆厦.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9]高小方.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林玉山.现代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年.

思考与练习:

1、谈谈建国后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概况。

2、谈谈建国后中国现代语言学研究在研究领域上的拓展情况。

3、谈谈建国后对国外语言学理论的借鉴情况。

第三编国外古代语言学史(?

—18世纪末)

第六章上古时期的国外语言学(?

—5世纪)

教学目标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上古时期国外语言学研究的概况,对这一时期语言学研究成果和重要影响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要求学生重点了解古希腊、罗马、印度的语言研究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学时安排:

1学时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希腊古代哲学家的语言讨论和语法分析

第三节希腊古代语文、语言学家的语言研究

第四节罗马古代语文、语言学家的语言研究

第五节古代印度的语言文字研究

阅读书目:

[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8年.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

[2]赵世开.美国语言学简史.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3]杜道流.西方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思考与练习:

1、谈谈上古时期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概况。

2、谈谈古希腊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3、谈谈古罗马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4、谈谈古印度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第七章中世纪的国外语言学

教学目标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中世纪国外语言学研究的概况,对这一时期语言学研究成果和重要影响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要求学生重点了解中世纪欧洲和阿拉伯的语言学研究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学时安排:

1学时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欧洲中世纪的语言研究

第三节阿拉伯语言研究

阅读书目:

[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8年.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

[2]赵世开.美国语言学简史.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3]杜道流.西方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思考与练习:

1、谈谈中世纪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概况。

2、谈谈欧洲中世纪的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3、谈谈阿拉伯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第八章文艺复兴时期的国外语言学

教学目标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和十八世纪欧洲的语言研究,对这一时期语言学研究成果和重要影响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要求学生重点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于语言的研究和一

般语法问题的考察,以及十八世纪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于语言起源问题的认识。

学时安排:

1学时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对于语言的研究和一般语法问题的考察

第三节18世纪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于语言起源问题的认识

阅读书目:

[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8年.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

[2]赵世开.美国语言学简史.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3]杜道流.西方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思考与练习:

1、谈谈文艺复兴时期的国外语言学的发展概况。

2、谈谈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语言学研究及其成果。

3、请对18世纪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于语言起源问题的认识做出评价。

第四编国外现代语言学史(1800—2000)

第九章19世纪的国外语言学(1800—1900)

教学目标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19世纪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概况,对这一时期语言学研究成果和重要影响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要求学生重点了解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对各语系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和成果也要有所了解。

学时安排:

1学时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各语系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

阅读书目:

[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8年.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

[2]赵世开.美国语言学简史.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3]杜道流.西方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思考与练习:

1、谈谈19世纪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概况。

2、谈谈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3、谈谈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贡献。

第十章20世纪的国外语言学(1900—2000)

教学目标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20世纪的国外语言学研究概况,对这一时期语言学研究成果和重要影响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要求学生重点了解普通语言学和语言学不同学派的观点、发展情况和研究成果。

学时安排:

3学时(含随堂考查的2学时)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普通语言学的建立

第三节语言学中的众多学派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语言学

阅读书目:

[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8年.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

[2]赵世开.美国语言学简史.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3][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年.

[4]石锋.海外中国语言学研究.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5年.

[5]杜道流.西方语言学史概要.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