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讲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9206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8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8讲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28讲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28讲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28讲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28讲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8讲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

《第28讲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8讲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8讲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x

第28讲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28讲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考纲展示

考点扫描

切脉高考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

1.森林的环境效益及保护,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37题,2010年浙江卷第36题,2012年北京卷第39(3)(4)题等。

2.湿地的作用及保护,如2013年海南卷第13~14题,2010年山东卷第7~8题等。

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

1.常结合示意图或统计材料,考查森林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效益。

2.常结合城市绿地建设,考查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效益。

3.常结合树种的引进等,考查森林对地下水及其生物的影响。

4.常结合湿地面积的变化,考查湿地变化的原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措施。

 

一、森林资源作用与现状

1.森林的作用

(1)重要的自然资源:

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2)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2.森林现状:

急剧减少,原始森林破坏殆尽。

3.森林破坏的后果:

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巧记】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可归纳为七个字:

“水气净美无(物)尘沙”。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点睛】 热带雨林破坏与全球气候变暖存在因果关系:

热带雨林破坏→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的生态优势:

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

(2)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点睛】 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同样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因此可以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破坏原因

(1)直接原因:

人类的开发。

(2)根本原因:

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要求。

2.开发计划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当前背景下,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2.保护措施

(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森林的生态效应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

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定关系。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深度探究](教师用书独具,灵活使用)

森林的环境效益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是一回事吗?

提示:

森林的环境效益一般是指森林对局部地区的影响,如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护水土等;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指雨林对全球的影响,如维持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等。

(温馨提示:

若有时间请以2011年北京卷第39题巩固该探究点)

1.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读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简图,回答

(1)~

(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主要反映的是雨林平衡碳元素的功能

B.图示主要反映的是雨林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C.甲、乙、丙三环节构成了水循环

D.甲、乙、丙三环节表示的水汽量是相等的

(2)图中a处的50%,其作用为(  )

A.“地球之肺”    D.“地球之肾”

C.“天然空调”D.“天然加湿器”

解析:

(1)图中主要反映的是雨林在全球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甲、乙、丙三个环节不能构成水循环。

甲、乙、丙三个环节的水汽量关系应为甲=乙+丙×50%。

(2)乙为雨林的蒸腾作用,可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故选D。

答案:

(1)B 

(2)D

2.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2014·淄博模拟)2013年5月19日,巴西环境部举行情况通报会,介绍最近亚马孙森林砍伐监控情况。

会上,巴西政府表态,将进一步加强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

据此回答

(1)~

(2)题。

(1)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都格外关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它里面生活着世界上最奇特的生物

B.它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热带雨林

C.亚马孙热带雨林中的资源特别丰富

D.亚马孙热带雨林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巨大

(2)大多数环保专家认为保护热带雨林是目前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最有效和最廉价的手段。

这充分说明了热带雨林具有的全球环境效应是(  )

A.维护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B.维护全球的碳氧平衡

C.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D.是全球宝贵的生物基因库

解析:

热带雨林具有明显的全球环境效应,它维护着全球的碳氧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的水循环,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尤其是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十分巨大。

答案:

(1)D 

(2)B

地理景观演变示意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地理景观演变示意图通常展示同一地区在不同时间的景观变化,其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原因,也可能是人为原因。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

[信息获取]

从图中可以看出:

1.林地面积减少。

2.耕地(梯田)面积增大。

3.反映出的问题是毁林开荒,产生的环境问题应是水土流失,体现的地理原理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判读方法►————————————————————

 

地理景观演变示意图的判读方法如下:

1.读图名,明确景观所在地区。

2.读图例,明确景观所展示的主要地理景物。

3.读图像,明确景观图的变化特点。

如某种地理事物面积增大了还是缩小了等。

4.巧联想,分析景观变化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为产生的问题寻求解决措施。

典题例证►————————————————————

 

根据下图中信息,完成

(1)~

(2)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D.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获取解读信息]

1.从设问中获取信息

该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1)题的解题关键是从图中的三幅图中分析出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2)题较简单,它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从图中获取信息

【答案】 

(1)B 

(2)A

1.(2014·包头联考)在京包铁路内蒙古境内段,铁路沿线人工种植大量的小树,这些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    D.防风固沙

C.净化空气D.防止海风

解析:

选B。

在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的生态效益主要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下图示意1990~2000年、2000~2010年世界各大洲(除南极洲)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单位:

每年百万公顷)。

读图回答2~4题。

2.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近几十年世界森林植被减少最多的是(  )

A.亚寒带针叶林B.热带雨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3.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部分地区森林面积呈增大趋势,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素质高

B.虽然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正在不断下降,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C.2000~2010年与1990~2000年相比,各大洲森林面积减小速度均有所下降

D.森林面积减少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主要因素

4.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解析:

第2题,由图示信息可知,森林减少最多的地区是非洲和南美洲,这两个大洲的森林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

第3题,由图示信息可知,2000~2010年与1990~2000年相比,世界森林面积减少速度有减缓趋势,但是减少的面积仍然很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第4题,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的减少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碳氧平衡,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由此带来的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被淹没。

答案:

2.B 3.B 4.B

(2014·山东青岛月考)下图为我国历史时期森林遭破坏地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②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③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6.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

①沙尘暴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台风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第5题,a地区为东北的长白山地区,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b为我国东南林区,以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c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植被稀少;d为雅鲁藏布江谷地林区,而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在东北林区。

第6题,森林破坏在不同地区造成的环境问题也不同。

e地区为我国西南地区,这里山高谷深,地形复杂,若森林植被遭破坏,易诱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较易造成水土流失。

答案:

5.A 6.B

7.(2014·南京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2:

秘鲁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

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山地高原区和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

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

(1)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

(2)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小了约20%。

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小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发生的频率反而增大了,简述其原因。

(3)为了解决秘鲁粮食不足问题,有人建议在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大规模种植水稻,你是否赞成?

说明理由。

解析:

(1)题,热带雨林具有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促进全球水循环等多方面的生态效益。

(2)题,该地区的雨林被大量破坏导致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第(3)题,本问为开放性问题,回答合理即可。

答案:

(1)维持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

(2)由于植被破坏,植被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所以流入江河的水量增大,洪涝灾害增加。

(3)赞成。

理由:

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地势平坦,终年高温多雨,复种指数高,水稻产量大。

(或不赞成。

理由:

大规模种植水稻会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秘鲁劳动力不足,不适宜发展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

[双基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4·福建泉州一模)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

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

据此回答1~2题。

1.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  )

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

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

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

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

2.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

A.春季的东南丘陵 D.夏季的黄土高原

C.秋季的山东丘陵D.冬季的天山山脉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长,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

故C项正确。

第2题,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春季植被较密,所以截留降雨能力较强,地表受雨水冲刷较弱,故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

山东丘陵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秋季植被较稀疏而截留降雨能力弱,不利于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植被稀疏不利于水土保持。

答案:

1.C 2.A

3.(2014·浙江绍兴测试)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封沙育草,涵养水源

B.②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

C.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

D.④禁止超载过牧,退牧还草

解析:

选B。

①大小兴安岭地区,大力植树造林;②三江平原改善湿地;③阴山北部禁止超载放牧,退牧还草;④黄土高原植树种草,涵养水源;因此本题选择B项。

(2014·哈尔滨二模)下图示意某湿地公园示意图。

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湿地与旅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湿地开发旅游资源能保护生物和遗传的多样性

B.旅游不会对湿地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C.湿地旅游保护了生态环境,但阻碍了经济发展

D.湿地旅游能有效促进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

5.湿地的功能或用途是(  )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径流的调节系统

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大城区的理想用地

解析:

第4题,把湿地合理开发成旅游资源,不但能保护生物和遗传的多样性,而且还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不合理的开发,也会造成湿地的破坏。

湿地旅游主要是保护生态,并不能促进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

第5题,湿地被称为“蓄水池和水源地”,所以它有调节气候和径流的作用。

答案:

4.A 5.B

2013年12月6日开始,来自刚果(布)、赤道几内亚、中非共和国、加蓬和喀麦隆5国的森林部长在为期3天的会议期间讨论了如何加强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保护的问题。

读图,回答6~7题。

6.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7.与会国家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 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

A.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D.①②③

解析:

第6题,刚果盆地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是产生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

第7题,只砍伐名贵木材会导致这种物种消失,故④不正确;严禁砍伐树木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故⑤不正确。

答案:

6.C 7.D

(2014·昆明摸底调研)鄱阳湖被称为“长江之肾”“鸟类天堂”。

下图为近年来鄱阳湖枯水期水位时间统计情况,读图回答8~9题。

8.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位低于12米天数呈持续上升趋势

B.水位低于12米天数最多的年份,也是水位低于10米天数最多的年份

C.丰水期总体呈现开始晚、结束早的趋势

D.枯水期总体呈现开始晚、结束早的趋势

9.若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大闸,其作用主要是(  )

A.提高发电能力B.增加灌溉水源

C.改善航运条件D.调节河湖水量

解析:

第8题,从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水位低于12米天数呈波动性变化;从水位低于12米和10米的天数来看,枯水期在增加,因此可以判断丰水期总体呈现开始晚、结束早的趋势,本题选择C项。

第9题,注意题干是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大闸,主要应是调节河湖水量。

平原地区落差小,不是为了提高发电能力。

通过调节水量,可以增加灌溉水源,改善航运条件,但前提首先是调节水量,因此本题选择D项。

答案:

8.C 9.D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B.乙和丁

C.甲和丁D.乙和丙

11.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解析: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

人类对湿地破坏后,气候大陆性会有所增强,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会增大,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也会增大。

三江平原原来是“北大荒”,后来被开垦成为“北大仓”,就是建立在湿地被开垦的基础上。

答案:

10.B 11.D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8分)(2014·重庆二诊)图A、图B为世界两大主要的雨林分布地区略图,图C、图D分别为图A、图B中M、N两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A

图B

图C

图D

(1)比较M、N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12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植被破坏后对该地大气圈和水圈的不利影响。

(8分)

(3)刚果盆地原始森林茂密,林木蓄积量大,但是伐木业极不发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分)

解析:

(1)从两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可判断M、N地分别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获取图中信息可说出降水量的差异,运用气候成因可分析降水量不同的原因。

(2)对大气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空气温度、湿度和成分变化上,对水圈的影响主要是地表径流量的变化。

(3)伐木业除与原料丰富程度相关外,还与交通便捷程度、市场需求量等相关。

答案:

(1)差异:

降水量M地小于N地。

原因:

M地干、湿两季(或降水季节分配不均),N地降水年内分配均匀(或M地年降水量大于1500mm,分干湿两季;N地年降水量大于2000mm,降水年内分配均匀。

原因:

M地受赤道低气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N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径流量变率增大(或答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导致温差变大,降水量(或空气湿度)减小;导致大气碳氧平衡失调。

(3)四周地形崎岖(或答盆周多山地),陆路交通不便利;河流下游流速快(或海岸线平直),沿海无大型港口,水运交通不便;本地经济落后,市场狭窄(或木材需求量小)。

13.(28分)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和同江市境内,总面积198089公顷,其中核心区5.6万公顷,保护区于199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

东北地区湿地分布图。

材料2:

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

材料3:

25年来三江平原东方白鹤数量变化图。

(1)三江平原位于A、B、C三条江的汇合处,其中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三江平原分布有大面积湿地的原因是什么?

(8分)

(2)根据材料2,分析三江平原湿地减少和退化的原因。

(6分)

(3)材料3表明三江平原湿地萎缩造成什么问题?

除此之外,你认为还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6分)

(4)针对三江平原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请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8分)

解析:

本题以东北的湿地为背景考查湿地的成因、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1)题,要注意三江平原上三条江的位置关系,再从地形和气候角度探讨湿地的形成原因。

(2)题,从三江平原土地资源的开发和沼泽数量变化的角度分析湿地资源丧失和退化的原因。

第(3)题,材料3反映的是三江平原物种减少的问题,三江平原湿地的开垦还会引起风蚀加重、土壤局部沙化、盐碱化等现象。

第(4)题,从工程、管理、生物等方面回答湿地保护的有效措施。

答案:

(1)乌苏里江 松花江 黑龙江 处于中温带,冬季寒冷而漫长;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且多暴雨;有永久性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2)粮食等需求增加,对土地资源盲目地大量开垦造成湿地减少和退化。

(3)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位下降,生态失衡,湿地退化,湿地生态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

(4)协调湿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对三江平原进行综合整治规划;综合利用三江平原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牧、渔业生产;成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A.cB.d

C.eD.f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a、b生态功能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这些地区气候的大陆性强,温差大,但降水少,草原较少;b生态功能区位于河西走廊,地表并不崎岖;f生态功能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并不少;c、e生态功能区的晴天多,光照充足,但c地区多风沙;d生态功能区位于东北北部山区,g生态功能区位于东南丘陵地区,两地区气候都较湿润,且都是我国森林的主要分布区。

第2题,根据图中的相对位置可知,e生态功能区位于青藏高原上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区,该地区地势高,蒸发、下渗量较小,地表多湿地,将此地规划为生态功能区,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湿地、涵养水源。

答案:

1.D 2.C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据此完成3~4题。

3.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

A.耐湿B.耐旱

C.耐盐D.抗倒伏

4.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

A.化肥B.农家肥

C.农药D.淡水

解析:

第3题,沿海滩涂盐渍化严重,所以改造滩涂应种植耐盐植物。

第4题,由于滩涂盐渍化严重,引淡水淋盐可以有效缩短滩涂改造时间。

答案:

3.C 4.D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蓄积量137.21亿立方米。

据此回答5~6题。

5.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不包括(  )

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D.华北地区

解析:

选D。

我国的三大林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

6.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可行性措施包括(  )

①明确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②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工程 ③倡导义务植树活动 ④逐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