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图形与变换.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9188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图形与变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图形与变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图形与变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图形与变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图形与变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图形与变换.docx

《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图形与变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图形与变换.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图形与变换.docx

数学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图形与变换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图形与变换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教科书第37~47页的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判断角与直角。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

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教材都是从现实生活实例入手,抽象出数学概念,最后,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体现了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生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使学生通过看、说、百、分、画、互问几互答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直角、锐角、钝角。

  2、知平移、旋转现象。

  3、画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

  单元课时安排:

约3教时

  第一课时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

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

  2、新课的导入。

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

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

  3、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4、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

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

  教学重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张

  学具准备:

学生三角尺,纸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

  1、复习内容。

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

  出示角。

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角)

  角是怎么组成?

请你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

  出示直角。

这是一个什么?

(直角)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

小组讨论汇报

  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两组:

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

(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

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的回忆,调动学生发挥认知能力,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本课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导入新知的学习。

  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

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

并进行板书。

  ①、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

(板书锐角和钝角)

  ②、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

(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

(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

  ③、按照学过的方法请学生分别在锐角和钝角字样上方板演两个直角。

  ④、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

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⑤、读一读,加深记忆。

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

  ⑥、抢答。

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

活跃课堂气氛。

  例:

A、锐角比直角()B、比直角大的是()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清晰地把握锐角和钝角的本质属性,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正是新课标倡导的全新学习方式。

  三、巩固实践阶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1)请大家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折出一个直角。

  

(2)请在大家再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3)请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

  2、自由活动:

找一找!

  老师带我你们去小海龟的家。

瞧!

小海龟的家都是由我们学习过的图形组成的,有锐角,钝角,还有直角。

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

哪些角是锐角?

哪些角是钝角?

并说出原因。

  3、出示两道判断题:

(课件板演比较的方法)

  A、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

B、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钝角?

  ②、写有最的方形宝盒。

  出示两部分的内容。

(课件板演)

  A、用角描述图形。

如:

红领巾是有2个()和1个()组成的。

  B、用同样的方法描述教室里的物品。

如:

黑板是有4个直角组成的。

(小组自由发言,限制发言的时间为1分钟)

  4、小组合作完成三部分内容,限制时间。

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A、拼一拼。

把小组内所有小朋友的三角尺集中在一起,拼出大小不相等的锐角和大小不等的钝角。

  B、画一画。

以固定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

  C、折一折。

用纸张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巩固强化,使学生能比较牢固地建立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同时感受角的分类以及三种角之间的变化联系。

  四、总结,深化阶段。

  ①、小组内讲解什么样的角是锐角?

什么样角是钝角?

  ②、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经常有两臂的运动,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

  五、课堂练习作业p39第1、2、3题,小组校对

  第二课时平移和旋转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43页授课日期__年__月__日__星期__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具准备:

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带大家到游乐园学习数学知识平移和旋转。

(看课本第37页的彩图)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二、新授课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1)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

  

(2)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

  (3)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类?

怎么分的?

  (4)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难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1)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A:

平移:

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这种运动就叫做什么?

  B:

旋转:

大风车、摩一轮等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什么?

  

(2)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了解平移、旋转特征。

  (3)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

  小结:

通过观察,举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物体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建立对平移的多角度感知,建立比较丰满的表象基础,为揭示概念做好准备。

  3、练习(课件出示P41页方格图)

  

(1)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

(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2)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会移吗?

  (3)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们会移吗?

(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4)教师演示,学生回答。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5)教师演示,学生回答。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6)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们会移吗?

  (7)判断哪一条小船是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

(课件出示课本P43页第一题)

  (8)哪几条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

(课件出示课本P44页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并说一说,比一比,这样手脑并用,学生效果就更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