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培训讲义.docx
《新闻写作培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写作培训讲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写作培训讲义
新闻写作培训讲义
阳光集团首期写作知识实务培训班之新闻写作
培训讲义
主讲:
孙文
2009年6月6日
前言
参加今天培训的有各单位、机关各部室的特约记者、通讯员,这次培训的主题是首期写作知识实务培训班,重点和大家共同学习新闻写作常识,对于举办这次特约记者、通讯员培训班,我认为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意义。
为什么把这次培训叫做新闻写作实务培训?
就是给大家重点讲技巧、关键讲方法,我想尽可能地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使大家尽快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和要点要领;通过与大家分享我在长期新闻写作中掌握的一些经验和心得,让大家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报通讯员。
大家都知道,《阳光之窗》报、阳光之声广播从2001年创办至今,已经有8年历史了,我2001年从天津《津南报》社到阳光,《阳光之窗》第二期才开始筹备稿件,在各二级单位、各机关部室的大力支持和在座通讯员的共同配合下,经理办分管主抓的新闻宣传工作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好评,我们的《阳光之窗》报从当初委托外委进行排版到自行设计排版,从当初的单色印刷到现在的铜版纸彩色印刷,可以说无论从报纸质量上,还是从稿件质量上、发行数量上、版式设计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阳光之窗》报也由此得到了社会各界、内刊界同仁朋友的好评,在2004年山西省中小企业局、山西省工商联举办的内刊评比中,《阳光之窗》报被评选为“山西省优秀企业内刊”。
可以说,《阳光之窗》报、阳光之声广播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公司高层给予帮助支持、关心理解的结果,都是在座各位特约记者、通讯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借今天的这个培训机会,我代表经理办领导向在座的每一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什么要举办此次新闻写作专题培训?
我认为有三个目的:
一是着力提高我们的通讯员、特约记者的写作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提升我们的报纸、广播的采编水平,提高稿件质量(现在的稿件任务量各单位、各部室都能积极按照考核要求每月按时完成,但是在质量上我们和同类型的企业比,我们的内刊的稿件质量相对不高);三是通过培训,真正为我们公司建立起一支具备基本业务素质的通讯员队伍。
要通过今天的实务培训,使大家都能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懂得新闻写作的要领。
为了办好这次培训,确保培训的实效性,在培训开始前,先讲三点要求:
一是大家把手机关闭或调到震动状态;
二是希望不要喧哗或走动;
三是要记好笔记和要点。
培训讲完后,还要对大家进行新闻写作的测评,所以大家要仔细听、认真记。
下面开始正式培训。
一、什么是新闻(新闻的定义)
1.新闻的定义。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阐述开来可以理解为: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和传播。
这一定义体现了三个要点:
a.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的;
b.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真实的,且有价值的;
c.新闻必须是对事件(事实)的“报道”。
其它的定义还有很多比如:
“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比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等等,但是最贴切的我认为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
在新华词典中“新闻”的解释是①借助语言(声音/广播)、文字、图片(报纸/杂志/网络)、画面(电视)等,向公众传播的消息。
具有现实性、及时性、时间性、公开性和连续性等特点,以及传递信息、宣传鼓动、服务社会、提供知识等功能。
从事采集、传播新闻的专门机构有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
②泛指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
新:
刚有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
闻:
听见,闻听、闻讯。
2.新闻六要素=5W+1H。
既然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即对“5W”事件What、时间When、人物Who、地点Where、原因Why和“1H”How怎么样?
如何/结果)的报道。
5W+1H也称新闻六要素。
新闻六要素近年来在国内一些教材中得到认可,原来我们上学时的教科书里只有新闻五要素,即5W。
大家谁知道,一篇新闻报道中大家最关注的是什么?
是事件本身,其它五个要素都是围绕事件在讲述、在补充(图示)。
最后出现的是结果,有些新闻是没有结果的,比如新闻系列报道的单篇新闻,所以1H有时有,有时没有。
新闻六要素,就像一个人的脸一样,必须有鼻子有眼,有嘴巴又耳朵,缺一不可。
少了其中一项,就感觉不能让人信服,掌握了新闻写作的要素,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就知道如何写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我们就基本掌握了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
所以新闻5W和1H是写作新闻的纲领,必须记住下面这短话(20个字):
新闻六要素,
事时人地因,
有果必要写,
真实又及时。
3.新闻的基本特征。
接讲义第2页。
4.新闻价值。
接讲义第4页。
5.新闻与其它文体的区别。
接讲义第14页。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里认识新闻的定义,所以我们必须把新闻与其它相关文体学科在这里进行必要的区别,以更好地把握新闻的外延,从而更好地定位新闻。
a.新闻报道不是重复历史(旧闻)
过去的已知已发生的事实不是新闻,新闻是新近(近期)发生的未知事实,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
如:
比如3月份发生在车间的新闻,你4月份才去写,或者别人都知道了,你再写,就没有新闻报道的价值了。
所以说,新闻必须要及时。
b.新闻稿件不是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都是大家常见的,比如散文、诗歌、小说、剧本。
文学作品讲究修饰、形容,甚至虚构、夸大;但新闻重真实、明晰(尽量少用形容词、心理描写、合理想像,多用动词)。
新闻通讯是饭、文学作品是酒。
C.新闻不是公文
公文引经典,重重复,有倾向;新闻引“今典”,重差异,求平衡。
新闻有新闻的结构、公文有公文的格式。
…………
6.新闻语言的应用和表述。
在写新闻时,有的通讯员常用写散文或者写评论的方式写新闻,其实,它们之间的语言风格、语言要求是不一样的。
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评论语言是说理性语言,新闻语言则是表述事实的语言。
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独立的书面语体,它服务于事实的报道,具有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明快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讲求信息的运载量,使之适宜于社会的广泛传播。
新闻语言的特色可以概括为:
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
a.客观。
新闻语言的主要功能用于表达客观事实,而主观认识和感情的强烈外露,势必干扰读者(听众、观众)对事情原貌的了解和把握。
比如说,我们讲某某员工工作认真,某某领导身先士卒,则不如用一些事情把它反映出来,让读者去品味,而不一味去下结论。
b.确切。
确切,就是准确,贴切。
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要求精确性较高,力除消除语言的含混性,但并不完全排斥语言的模糊性。
新闻的模糊语言不是语言含混不清,而是相对于精确语言来说,其精确度较低,但又不失之确切。
比如,“近300人”比“几百人”,“300多米”比“几百厘米”要精确。
c.简练。
新闻以简练为贵,以烦冗为病。
新闻语言应简洁明快、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
写新闻提倡写短句,说短话,能用一个字表达的不要用两个字,强调简捷直叙,少曲迂回,尤其忌语言杂质,不要让复杂的结构和修辞手段、表情语言淹没事实。
比如,“在……的大好形势下,在……鼓舞下,在……的基础上”等等繁冗的句子都应尽量避免。
本来就是一个简讯不要写成消息,本来是一个消息不要写成通讯。
d.朴实通俗。
质朴无华、通俗具体、客观实在,这是新闻语言的又一特色。
新闻语言讲究朴实,就要“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
新闻语言的通俗,要求从读者(听众)的认识水平出发,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形式,即接近口语的书面语。
而不能用生僻字、生僻词。
在写新闻时,用语不以作者的认识标准为准,也不以行业内的认识为标准,而应是最广大的读者认识为标准,对一些特殊用词,或者专有名词,应加必要的注释。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基层员工稿件中有设备、工艺的特殊专用词,即使你写错了,我们编辑也看不出来,所以要求通讯员要进行必要的解释和注释。
另外,在新闻语言表述中,还应该把握“两多两少”,即:
“多用中性词,少用修饰语;多用陈述词,少用褒贬词”。
要对你想表述的事件客观地描述,而不要随便下结论,或者评论;如果要写评论,那就单独写新闻评论,而不能消息中夹带评论。
同时,新闻写作必须用第三者身份进行客观描述,而不是以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去下结论或发表感叹。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通讯员经常用“我选煤厂、我焦化厂、我车间”等进行表述,这说明我们没有把自己当成通讯员,应该改为“选煤厂、焦化厂、***车间”。
只有要把自己当成局外人、第三方,才能更客观、更真实。
二、新闻的分类
1.新闻的分类。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新闻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
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特写。
从写作规律和格式上:
新闻体裁主要分为三大类:
a.消息:
迅速及时和简要报道社会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用电报传递的称“电讯”,特别简短的称“简讯”、“简明新闻”。
比如阳光之窗的头版文章。
b.通讯:
一种比消息详细并能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动态的新闻体裁。
常见于报纸、刊物驻外地记者发回的专题采访。
多用于评介人物、事件,推广工作经验,介绍地方风情等。
c.特写:
以文艺手法写所报道的人物,真实再现场景和气氛,使之有强烈的感染力。
但要求完全符合事实,不容许虚构。
亦为文学体裁报告文学的形式之一,写真人真事,可以在细节上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但必须有高度的真实性。
消息、通讯和特写是新闻写作最常见、最多用的主要体裁,除此之外,常见的还有:
评论(言论、述评)、图片新闻、调查报告、工作研究等等。
2.消息与通讯的特点与区别
a.消息的特点
消息主要告诉人们发生什么事情(包括新的情况、经验、问题等),往往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详细的经过和情节,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按事实性质分类,可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按报道内容分,可以分为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人物新闻和政治新闻;
按写作特点分,可分为特写式消息、目击新闻、解释性报道和背景报道;
按篇幅长短分,可分为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
按写作形式分,可以分为动态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消息和述评性消息等等。
消息体裁的特征:
1)比较短,多为几百字,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2)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听众、观众);
3)叙事朴实,实在,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4)时间性强,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5)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而且多为概括的叙述;
6)结构严密,层次分明。
一般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最前面,然后再写次要的,更次要的;也可以依照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但要突出主要部分;
7)交代必要的背景。
写清楚被报道事物的历史背景,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环境,条件以及与其它事物的联系。
目的是通过比较、衬托,更鲜明的阐述事物的意义。
b.通讯的特点
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的生动报道。
它不仅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而且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的环境气氛。
通讯常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等。
工作通讯是反映并指导实际工作的一种通讯,它通过事实的报道,分析当前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去推动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理论色彩。
我们用得较多的是工作通讯,但目前,我们的工作通讯写得格式较死板,程式化太强,有必要注意切入角度,写得更鲜活。
通讯的体裁特征:
1)容量大,范围广,取材比较全面、完整;
2)展开情节,情景交融,还讲求结构的变化;
3)对事实的表达多样化,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
与消息相比较,通讯的描写偏多。
4)比起消息,通讯的文字篇幅稍为长一点,发稿时间也可以稍缓一些,但仍然要求尽可能短、快。
c.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1)在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
从内容方面看,消息大多是一事一报,而且只报道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如果有细节也是非常少的。
而通讯报道则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
同时,通讯十分重视细节的刻画,在一篇通讯中往往有大量的细节。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从结构上看,消息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都有常用的模式。
消息写作,很大程度上是按着固定的模式进行操作,创造性只体现在一些局部的地方。
通讯则不然,它的写作跟一般的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的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另外,消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都有一定的程式性,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别的表达方式很少。
在语言上,消息运用词语的直接含义,显得简洁朴素,循规蹈矩。
而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语言常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运用,显得溢光流彩摇曳多姿。
3)在写作技巧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
这里所说的写作技巧,含义较广,包括虚实相衬、对比烘托、铺垫弄引、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多种表现手法,也包括比喻、对偶、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
这些手法,消息也是要运用的。
但是,由于消息简洁朴实的文体本性所限制,消息对这些手法只在合适时偶尔一用。
通讯则不然,为了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它常常使用以上多种写作技巧。
比如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就有
4)在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
手法的不同自然会造成风格的不同。
消息一般没有文学性,朴素实用。
通讯则有比较强的文字性,生动活泼而富有文采。
在一期报纸上,两种文体相互映衬和补充,使新闻媒体更加完美。
5)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虽然有消息、通讯同时发表的情况,但一般来说,通讯的时效性是赶不上消息的,因为消息内容简略,篇幅短小,采访快,写稿快。
有时事发几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媒体就开始进行消息报道。
而通讯有大量的细节,篇幅一般比较长,采访需要比较详细,写稿时间也要长一些。
讲完消息的分类后,我们按类别一个一个分开讲:
三、如何写好消息
1.消息的结构。
结构分为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6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部分(标题新闻、简明新闻除外,比如阳光报的要闻简讯栏目),而背景和结尾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
a.标题:
接讲义第88页。
接讲义第92页。
标题的结构分为:
引题(肩题)主题辅题
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标题都应该准确、清楚、简洁、生动。
切忌空、偏、烦、板,努力做到求实、求准,求简、求活。
b.消息头(通讯员可以不写,单必须有新闻来源,您的名字其实就是您的消息头)
c.导语写作来自于电报。
导语是消息体裁的显著特征,也是写好消息的一大难点。
导语的写作非常重要,在新闻界有一个说法,报纸编辑最见功力的重要方面是制作标题;记者和通讯员写消息最见功力的是写好导语,导语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编辑对稿件的取舍。
生动的导语相对于新闻好像蝴蝶相对于花丛,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
导语写作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人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需要告诉人们是又是什么,并把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
2)从新闻内容中选择最重要点;
3)应有新闻事实,避免与主体内容的重复;
4)交待消息的来源和新闻的根据,给人以可信感;
5)文字精,表达巧,凝练、醒目、明快。
写导语的基本要求:
要实在,忌空话;要简练,忌冗长;要新颖多样,忌千篇一律。
导语的写作方法多样,可以有叙述式,评述式,描写式,设问式等,其中叙述式导语用得比较多。
1)叙述式导语:
又称直叙式导语,用直接叙述的方法,简要地写出消息中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
如:
“张宝顺”[叙述式]
2)评述式导语:
对消息的主要内容进行评论,说明意义,进行判断。
这类导语又可分成“结论式”、“评论式”、“提问式”三种类型。
还有描写式导语、摘要式导语等等。
……
四、通讯的写法
接讲义第154页。
70期阳光之窗,爱心在阳光流动
五、新闻特写怎么写
新闻特写,是新闻通讯的一种写作体裁,是报纸新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既可以寓事、理、情、景于一体,又能够以短小精悍、新短快活而见长的新闻体裁,新闻特写在增强报纸可读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何根据读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新闻规律的丰富发展,使新闻特写在新的历史时期展现出新的风采,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准确把握其“新”字的属性和本质,努力在“闻”字上挖潜力,不断在“特”字上下工夫,刻苦在“写”字上做文章,是新闻记者和广大业余新闻报道员应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比如82期第二版刊发的文章
写出“新”
新,是新闻的基本属性,更是新闻特写的特性和本质。
所谓“新”,在新闻特写上至少应体现三层意思:
一是所写内容是新近发生的故事,也就是新闻时效性强的事件,不是旧闻和陈年老账;二是所写内容是新近发现的新闻故事和新闻事件,虽然不是最近发生的,但却是最近才被发现的,过去不曾被人发现或注意的;三是写作方法、技巧、结构、语言上的独到之处,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没什么新意,就构不成其“新闻特写”了。
写出“事”
事,即故事、事件、事情。
没有故事,新闻特写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里的“事”,有几个属性:
一是真实的事。
报道事实是新闻规律的基本要求。
有些人以为新闻特写可以效仿文艺创作,可以虚构故事情节和内容,这是错误的。
新闻特写里的事,必须做到绝对真实、完全真实,无论时间、地点、人物、言行、环境,都来不得半点虚构和水份。
二是新鲜的事。
不能是陈糠烂谷子的事,必须是新颖、鲜活、有特点的事,也就是能令人耳目一新的事。
三是具体的事。
既然是特写,就要像电视特写镜头那样,有形、有影、有声,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决不能简单概括、一笔带过,要尽可能地详细。
写出“人”
见文不见事、见事不见人,这是许多新闻稿件的通病,更是新闻特写的大忌。
事是人为的,有事件,就会有人物,我们写新闻特写,应当以事烘托人、以人带出事,人事交融,融为一体。
主人公姓甚名谁?
有什么自然背景、家庭背景和历史背景?
个人爱好和特点是什么?
他在新闻事件中的地位、作用是怎样的等,只要条件允许,都要尽量给予交代。
写出“景”
景,场景,情景也。
写景就离不开情节和细节。
新闻特写在写具体事件时,应当尽量交代其事件发生的背景、情景、场景,如当时的自然环境、天气情况、附近景物、人物的具体动作等,有时候越细致就越有个性和可读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景,必须是真实的景、自然的景、原始的景,决不能是人为制造的景、合理想像的景。
景在新闻特写中也是重要的新闻要素之一,而不应当只是新闻修饰方法和手段。
因此,在新闻特写中写景,也应当严格遵循新闻规律。
写出“情”
情,是新闻特写的重要作料调味品,没有情感的特写就如同没有放油、盐、酱、醋的饭菜,让人嚼着毫无味道。
所谓写出情感,也就是要写出故事和主人公的感人之处是什么。
在“情”字上做文章,一要努力写出感情,稿件主人公有什么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
要通过具体事情跃然纸上,让读者感到他们是活着的,有血有肉的,而不是面无表情、千篇一律的;二要尽量写出人物表情和心情,写事就不能不写人,写人就不能不写情,写情就不能不写他们的表情和心情,而表情和心情,多是通过对五官的观察和描写来实现的,有时寥寥几笔,就能起到使文中人物与读者“对话”的作用。
写人的感情,要因人因事因具体境况而定,该直白的直白、该含蓄的含蓄,有的需要用语言表达,有的则需要用动作体现。
这里的情,必须是真挚的情、朴素的情、符合主人公身份的情,不能是虚假的情、作者强加给主人公的情。
写出“神”
神,即稿件主题所体现的精神、思想、灵魂。
同新闻消息、一般通讯一样,新闻特写也必须有思想性,也就是对人要有启发、教育、引导、借鉴作用和意义。
这里的神,应当是现代精神,有时代特点;应当是高尚精神,有教育意义;应当是创新精神,有启发作用。
有的新闻特写虽然故事很感人,但缺乏思想性,或者主题不明确、不集中,或辞不达意、不知所云,让人读后不能受到任何启发和教育,就没什么新闻价值了。
新闻特写的主题思想,可以通过标题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文中主人公的语言来体现,还可以用作者点题的方式来挑明。
但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特写的思想性不同于消息那样直白,要通过故事的自然流露,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让作者直接告诉读者。
这就需要作者在语言、结构和叙事艺术技巧上有真功夫、深功夫、巧功夫。
写出“特”
新闻特写,还应当体现出它的“特”性来。
它的特,就特在结构特别精巧、语言特别生动、文字特别优美。
文章结构要紧凑、短小、精致,不能拖泥带水,不能下笔千言还让读者吃不到“包子馅”;要尽量利用故事本身的发展经过突出其传奇性、曲折性和感染力。
除了结构和语言,文章的标题也要做得精美,要在准确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得生动、形象,有意境、有韵味、有哲理、有渲染效果,让读者回味无穷。
六、如何提高通讯员新闻采写能力
1.大家要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
简单说,它就是我们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
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
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
“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工作者。
”
新闻界有人把新闻敏感,称之为新闻“鼻”和新闻“眼”。
这是一种借喻,意思是:
新闻记者靠灵敏的嗅觉和锐利的眼光来判断一件事是不是新闻。
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练就的基本业务素质。
各单位、各车间、各部室每天发生的事很多,但大部分都构不成新闻,只有经过我们的观察、辨别、判断其中重要的、有价值事情,才能写成新闻。
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
这种敏感使新闻工作者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和发掘新闻题材,它是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锻炼培养出来的的特殊素质。
具有了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会兴奋地发现“工作生活处处皆新闻了”。
在上班下班、吃饭、出差旅游、住宿乘车等看似没有新闻的场合,都能发现新闻线索。
新闻敏感性的培养:
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然后一定要上升到理论的认知,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我们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
新接触新闻的通讯员和记者,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
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最后才能一定能够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
2.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我们要建造一栋房子,必须先备料,写作也是一样,采访了解的新闻素材越多越好。
作为一个基层通讯员,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
新闻素材是进入我们视野并被我们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进行新闻写作的问题。
新闻素材经选择、集中、提炼,其中一部分被记者写入新闻作品。
我们常说:
“收集材料要以一当十,使用材料要以十当一”。
采访到的材料多,稿子里使用的材料少,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但是,如果不想办法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让大量的、有生活气息的材料“烂”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初学新闻报道的记者,最常犯的一个毛病,就的不重视新闻材料的利用和选择,他们恨不能将自己的采访所得全部堆砌到新闻稿里去,或者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不知如何下笔。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呢?
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尽量把精彩的新闻素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