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3节 免疫失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925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3节 免疫失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3节 免疫失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3节 免疫失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3节 免疫失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3节 免疫失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3节 免疫失调.docx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3节 免疫失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3节 免疫失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第3节 免疫失调.docx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3节免疫失调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1.掌握过敏原的概念及过敏反应的过程。

2.识记自身免疫病及产生的原因。

3.了解HIV感染人体的机理及预防传播的措施。

1.生命观念:

构建概念图说出免疫失调的类型及含义。

2.社会责任:

理解免疫失调产生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并做好宣传工作。

一、过敏反应

1.概念:

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这样的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

2.过敏原:

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3.反应机理

(1)在过敏原的刺激下,B细胞会活化产生抗体。

这些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的表面。

(2)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最终导致过敏者出现皮肤红肿、发疹、流涕、打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4.特点

(1)有快慢之分。

(2)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3)有个体差异。

5.预防措施:

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二、自身免疫病

1.概念:

如果自身免疫反应时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称为自身免疫病。

2.实例:

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三、免疫缺陷病

1.概念:

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2.分类

(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①实例: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②原因:

该病是由与淋巴细胞发育有关的基因突变或缺陷引起的。

(2)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①实例:

艾滋病。

②原因:

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攻击免疫系统,使辅助性T细胞大量死亡。

③主要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④预防:

洁身自爱,不共用卫生用具等。

(1)抗原即是过敏原,能引起过敏反应。

(  )

(2)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还有遗传倾向及个体差异。

(  )

(3)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  )

(4)艾滋病主要是艾滋病病毒侵染细胞毒性T细胞。

(  )

答案:

(1)× 

(2)√ (3)√ (4)×

知识点一 过敏反应

1.过敏反应病理:

是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的,机理如下:

2.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

项目

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

激发因素

过敏原

抗原

反应时机

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

抗体分布

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

反应结果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

发展素养

过敏原与抗原概念等同吗?

说明二者的关系。

(生命观念)

提示:

不等同。

过敏原一定是抗原,抗原不一定是过敏原。

过敏原有个体差异,抗原无个体差异。

1.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

A.过敏有快慢之分   B.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C.一般存在个体差异D.消退较慢

答案:

D

2.(2020·内蒙古乌丹一中段测)给病人注射青霉素前要做“皮试”,即将少量的药液注射于前臂掌侧皮肤中,观察是否出现局部过敏反应。

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疗程内不会更换青霉素的批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敏反应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功能

B.首次“皮试”无反应的患者,再次“皮试”可能出现反应

C.对青霉素“皮试”有反应的人体内存在相应的抗体

D.对青霉素“皮试”有反应的人,其亲人中可能也存在此现象

答案:

A

知识点二 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

1.艾滋病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概念

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免疫系统异常敏感,“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两类: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发病

机理

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引起

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表面物质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的同时,也消灭正常细胞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

举例

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

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滋病等

发展素养

分析艾滋病的致病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会丧失一切免疫能力吗?

说明理由。

(科学思维)

提示:

不会。

可保留非特异性免疫和部分体液免疫。

因为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导致细胞免疫丧失,另外,体液免疫中需要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与B细胞结合作为激活B细胞的信号并分泌细胞因子,因此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体液免疫功能也将受影响,但仍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1.(2020·甘肃天水秦安一中高二期末)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的细胞,起着避免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机体的重要作用,其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下图)。

下列疾病最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过敏反应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D.艾滋病

解析:

选A。

Mcl-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当Mcl-1蛋白被抑制可能会导致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引发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过敏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不属于自身免疫病,C错误;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D错误。

2.下列关于HIV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对其他细胞也有亲和力,引起相关组织的破坏

B.当HIV侵入人体后,会被浆细胞识别,引发人体发生免疫反应

C.HIV的核酸逆转录后可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具有较长的潜伏期

D.HIV在体外生存能力极差,可用含淋巴细胞的培养液体外培养HIV

解析:

选B。

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对其他细胞也有亲和力,使得宿主细胞死亡,A项正确;浆细胞只能分泌抗体,不能识别抗原,B项错误;HIV是逆转录病毒,逆转录形成互补的DNA可整合到宿主细胞内的DNA中,具有较长的潜伏期,C项正确;HIV在淋巴细胞中增殖,可用含淋巴细胞的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D项正确。

核心知识小结

[要点回眸]

[答题必备]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2.过敏反应的特点:

有快慢之分、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自身免疫病指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

4.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5.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6.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

[随堂检测]

1.(2020·南昌联考)正常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肯定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将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B.有相应的过敏反应症状

C.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

D.非特异性免疫加强

解析:

选D。

正常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可能会引起二次免疫反应,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因此能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A、C不符合题意;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因此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症状,B不符合题意;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生来就有的,不会因为再次接触抗原而增强,D符合题意。

2.(2020·宝鸡高二检测)有一种疾病被称为“重症肌无力”,病人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而受到攻击,致使神经冲动传递速率低下、病人肌无力,其发病机理与以下列病症最为相似的是(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艾滋病

C.过敏反应D.骨质疏松症

答案:

A

3.下列对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

B.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C.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D.免疫反应对人体都是有益的

解析:

选D。

免疫对自身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如自身免疫病等。

4.(不定项)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表示的是浆细胞

B.方框内的吞噬细胞属于淋巴细胞

C.这种病属于过敏反应

D.红细胞的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

解析:

选BC。

分析题图可知,a细胞能分泌抗体,是浆细胞,A正确;吞噬细胞既可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属于免疫细胞,B错误;分析题图,根据免疫失调症的分类可知,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C错误;红细胞能与抗红细胞的抗体结合,说明红细胞的细胞膜上有针对该抗体的抗原物质,D正确。

5.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1年内,造成HIV的浓度明显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HIV刚侵入人体时,机体________(填“具有”或“没有”)细胞免疫功能。

(2)在第1年到第9年内,HIV的浓度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若不及时治疗,艾滋病患者将不能长时间生存,因为其________________基本丧失。

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________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3)辅助性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呈__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

答案:

(1)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 具有

(2)逐渐升高 辅助性T细胞减少和免疫系统被破坏 免疫能力 其他病原体 

(3)负相关

[课时作业]

1.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花粉、鱼、虾等不可能对所有的人都是过敏原

B.第一次打青霉素时不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C.产生过敏反应时,某些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会引起血管收缩、血管壁通透性变小等

D.过敏反应者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答案:

C

2.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  )

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发生免疫反应

B.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发生免疫反应

C.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发生反应

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

解析:

选B。

自身免疫病是由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人体正常组织当作外来异物进行免疫反应而引起的,B正确。

3.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解析:

选C。

题述两类疾病皆为自身免疫病。

此类疾病为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无传染性,非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B选项属于免疫缺陷病。

D选项为过敏反应。

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清除感冒病毒只需通过非特异性免疫

B.艾滋病病人的免疫系统受损可能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C.细胞毒性T细胞可直接杀灭抗原

D.过敏原首次侵入人体即引起过敏反应

解析:

选B。

人体清除流感病毒还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参与。

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导致自身免疫能力低下,难以及时清除体内癌变细胞,因此艾滋病患者易患恶性肿瘤。

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与靶细胞的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最终抗原因失去藏身之所而被抗体消灭。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5.下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HIV对人体辅助性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

B.HIV的增殖速率与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速率成正比

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D.艾滋病病人的辅助性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解析:

选D。

图中表示HIV与辅助性T细胞之间的消长关系,初期HIV攻击免疫系统时,辅助性T细胞受到刺激增殖,辅助性T细胞增多,HIV浓度降低;HIV攻击辅助性T细胞后,辅助性T细胞大量死亡,HIV浓度随之增长。

由此可看出,HIV刚侵入人体时,机体仍有细胞免疫功能;由图可知,HIV的增殖速率与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速率并不成正比;当辅助性T细胞因被HIV攻击大量减少时,免疫功能被破坏,其他病原体乘虚而入,最终导致机体死亡。

6.(不定项)往受试者皮内注射白喉毒素24~48h后,如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则说明受试者对白喉毒素无免疫力;反之,则说明受试者血清中含有足量的抗白喉毒素抗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说明受试者对白喉毒素产生了过敏反应

B.若受试者注射白喉毒素后皮肤没有红肿,则说明其机体内没有发生免疫反应

C.抗白喉毒素抗体的产生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参与

D.若受试者注射白喉毒素后皮肤出现红肿,下次注射不一定还会出现红肿

解析:

选CD。

皮肤试验是借助抗原、抗体在皮肤内或皮肤上的反应进行免疫学检测的方法,不属于过敏反应,A项错误;受试者若有免疫力,其血清中应含有足量的抗毒素抗体,能中和注入的毒素,则局部不出现红肿,B项错误;B细胞受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抗体,C项正确;受试者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说明其对白喉毒素没有免疫力,将少量该抗原注射到人体内,可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下次注射则不一定会出现红肿,D项正确。

7.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________。

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

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________________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人的免疫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癌细胞的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

解析:

(1)HIV的某蛋白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一种特殊的分泌蛋白——抗体;可用该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来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HIV。

(2)HIV营寄生生活,寄生在T淋巴细胞内,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因此少了辅助性T细胞,特异性免疫几乎全部丧失,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3)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监视的功能,可及时清除体内产生的癌细胞。

艾滋病患者的整个免疫功能缺陷,机体易发生一系列顽固性机体感染和恶性肿瘤。

答案:

(1)抗体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辅助性T(或T淋巴)

(3)监视

8.糖尿病有多种病因,下图中①②③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不同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不同受体主要分布在胰岛B细胞和靶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名称)上,体现了该结构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图中①所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__________________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3)图中②所示的自身免疫病,其患病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4)图中③表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5)在上述三种自身免疫病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自身免疫病为________(填数字)。

有一名青少年型(2型)糖尿病患者,经检查发现,其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________(填数字)。

解析:

(1)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受体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从而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2)据图可知,图中①所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3)图中②所示的自身免疫病,其患病机理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4)图中③表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结合,从而发挥不了作用,使血糖浓度升高。

(5)图中①②所示过程都是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所以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而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说明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类似于图示中的③。

答案:

(1)蛋白质 细胞膜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葡萄糖浓度上升

(3)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功能受损

(4)靶细胞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

(5)①② 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