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度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外研版I卷 附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863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小学度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外研版I卷 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实验小学度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外研版I卷 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实验小学度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外研版I卷 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实验小学度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外研版I卷 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实验小学度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外研版I卷 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小学度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外研版I卷 附答案.docx

《实验小学度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外研版I卷 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小学度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外研版I卷 附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小学度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外研版I卷 附答案.docx

实验小学度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外研版I卷附答案

实验小学2019-2020年度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外研版(I卷)附答案

班级:

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

题号

基础检测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理解

作文

总分

得分

试卷说明:

1、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题满分120分。

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一、基础知识检测(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5分)

1、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的空格内。

陡()的悬崖胜利的()息俊()的姑娘()好的铅笔

弥漫的()烟畅()的商品()遥自在的生活元()佳节

2、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生气(指不高兴的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气(指生机、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给下面每个字组词语。

锈()燥()减()揪()乖()

绣()澡()碱()瞅()乘()

4、缩句练习。

1、小铭姥姥家的阳台上放着许多盆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脑里有许许多多看不完学不厌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到曹操,曹操就出现在你的面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古文名句。

(1)鲁迅先生说过:

“﹍﹍﹍﹍﹍﹍﹍﹍,俯首甘为孺子牛。

(2)﹍﹍﹍﹍﹍﹍﹍﹍,此花开尽更无花。

(3)﹍﹍﹍﹍必寡信。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4)但存﹍﹍﹍﹍,留与﹍﹍﹍﹍。

(5)大漠沙如雪,﹍﹍﹍﹍﹍﹍。

6、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写成语。

(1)写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

卧薪尝胆()破釜沉舟()

纸上谈兵()指鹿为马()

(2)与“小心翼翼”结构相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孔子教育思想有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知识积累运用(本题共计20分,每小题5分)

1、《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的活动,请欣赏下面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后面的两道题。

“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慈母手中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1)上述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在括号里指出所用的修辞方法。

2、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1、同学们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黑板。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说: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件事不能不问个明白。

(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教诲。

(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棵棵茂盛的榕树为同学们遮太阳,挡风雨。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鸟在树上鸣叫。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辨析选择。

1.下面的4个句子,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1)王平不知道老师是在批评他。

(2)王平知道老师不是在批评他。

(3)老师不是在批评他,王平不是不知道。

(4)老师是在批评他,王平是知道的。

A.

(1)

(2) B.(3)(4) C.

(2)(3) D.

(1)(4)

2.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

“_____________”……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应是(     )。

A.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

B.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

C.小虫子!

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

D.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3.“我们要学习文件”是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面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     )。

A.请做好准备。

B.请把电视机关上。

C.小说不要带来。

D.请你告诉小王。

4、根据提示填写诗句、名言警句。

(1)________,闻过则喜。

_________户枢不蠹,

(2)“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这是李清照的人生观。

“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是于谦刚正不阿的写照。

(3)什么是春夏秋冬?

古人用诗歌告诉我们:

春,就是高鼎笔下描绘的“__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

”的烂漫;夏,就是令辛弃疾惊喜的“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的热闹;秋,就是少年王勃吟诵的“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和谐;冬,就是岑参眼里的“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的纯洁。

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充满着诗情画意。

三、口语交际表达(本题共计10分,每小题10分)

1、学校的花草池里有一块牌子,上边写着“禁止摘花踏草”,可是同学老师看了很不舒服,你能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把牌子上的警示语换一下,使大家变得乐意接受吗?

试试看,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与理解(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10分)

1、古文欣赏。

伤仲永

<北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

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

“他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

“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行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xuàn)卖之事,母曰:

“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

“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译文>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

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

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

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

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

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

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1.“孟母三迁”这则故事广为流传,它可用一成语来说理,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孟母三迁”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请作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仲永的父亲和孟子的母亲的教育方法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外阅读。

孔子游春(节选)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

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

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子路问道:

“老师在看什么呢?

孔子说:

“我在看水呀。

“看水?

”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

子贡说:

“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使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一番宏论,无不惊讶,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絮语——_________________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思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温暖B.和煦C.广袤D.茂密

4、文中写到:

孔子遇水必观。

当你也看到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的样子时,一定会自然地联想到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文中写到: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孔子论水的这番话,你认为他的用意是什么?

你从中体会到了孔子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你知道吗?

”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

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

唉!

她死得好惨哪!

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瞅着了。

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

不愿意吗?

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桑娜拉开了帐子。

1、文中“熬”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再查()画。

2、以上短文选自俄国作家()的(《》)。

3、当渔夫看到已经在帐子里熟睡的两个孩子时,他会对桑娜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加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桑娜和她的丈夫有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题(本题共计30分)

1、写作文。

《风筝》一文以“风筝”为线索,记叙了与之相关的事情,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生活中,某一个玩具或其它物品,可能勾起了你的回忆,牵出了你的往事,也寄托着你的情感。

请以此为内容,写一件事。

注意抓住细节,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检测(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5分)

1、陡(峭)的悬崖胜利的(消)息俊(俏)的姑娘(削)好的铅笔

弥漫的(硝)烟畅(销)的商品(逍)遥自在的生活元(宵)佳节

2、略

3、答案不唯一

4、略。

5、补充古文名句。

(1)鲁迅先生说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3)轻诺必寡信。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此空答案不唯一,只要意思对即可)

(4)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6、勾践项羽赵括赵高

逃之夭夭、言之凿凿、神采奕奕等

学而不厌、有教无类、不偏不倚等

二、知识积累运用(本题共计20分,每小题5分)

1、

(1)比喻、夸张 

(2)(略)

2、1、去掉“的眼睛”

2、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3、这件事要问个明白。

4、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教诲?

5、一棵棵茂盛的榕树像一把把大伞为同学们遮太阳,挡风雨。

6、小鸟在树上唱歌。

3、1.C 3.C 4.B

4、知过必改流水不腐

生当作人杰粉骨碎身全不怕

草长莺飞二月天稻花香里说丰年落霞与孤鹜齐飞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口语交际表达(本题共计10分,每小题10分)

1、略

四、阅读与理解(本题共计30分,每小题10分)

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

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3.能够针对两人不同的教育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语句通顺者即可给分。

2、1.提示:

孔子带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时,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阐述水是真君子的道理的故事。

2.提示:

絮絮叨叨地说轻轻地述说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3.C.广袤D.茂密A.温暖B.和煦

4..提示:

滴水穿石持之以恒

5.提示:

举例谈出水的无私精神,无例子扣一半分。

6.提示:

教育他的弟子也要做真君子,具有真君子的品性充满智慧、循循善诱

3、略

五、作文题(本题共计30分)

1、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