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8831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定.docx

《高中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定.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定.docx

高中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定

高中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定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等,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如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更好的管理和有效的实施,使本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得到更好的贯彻和落实,这是各地特别是各校需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第一节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管理

一、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学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

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2003年4月,国家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

由此,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管理和教学模式将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国家将放宽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统一管理和硬性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体制。

三级管理体制既有利于国家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也有利于发挥地方和学校实施课程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从而真正体现课程实施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结合,这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家教育部统一制订《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和颁布的,是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性文件。

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具体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及内容标准等,并提出了教学与评价的建议,是国家管理与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编写教材、进行体育教学、评定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三、地方和学校因地制宜地制订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

我国地域辽阔,内陆与沿海不仅地形地貌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而且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各地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习惯各不相同。

因此,国家制订的《课程标准》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了各地区在经济、文化、生活习惯、民族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力求使《课程标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课程标准》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需求,提出了学生在水平五阶段的学习目标,而没有提出“事无巨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习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保证95%以上的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或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达成学习目标。

另外,《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实施建议也仅仅是建议性的。

所有这些都给了地方和学校很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

因此,地方和学校完全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和学生的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课程实施方案。

(一)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制订

地方课程实施方案具体地说包括两方面:

一是课程体系的建构。

地方应根据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结合地方的特点与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地方课程构成方案,其中应包括国家设置的基础课程和地方自设的课程,按国家规定的比例进行组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国家设置的基础课程,任何地方都不能取消,或以

其他形式取代。

二是每一门课程的建构。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国家的一门课程,其设置的目标体系是地方课程所不能更改的,但是,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法却是地方可以自行确定的。

这是因为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南北、东西差异极大,北方冬季较长,适宜于冰雪运动,而南方夏季长达数月,给学习游泳形成了良好条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时尚运动开展比较普遍,西部地区目前还比较困难,滑沙、攀岩等项目却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

因此,地方可以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订适合本地区的、有助于实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习目标的实施方案,供学校进一步选择。

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制订,对学校体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可以说,地方课程实施方案在课程的三级管理中起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然而,即使是在同一个地区,由于各校具体情况不同,各地的实施方案也只能是指导性和建议性的,而不应该是命令式的、强制式的,要充分考虑各校之间的差异,要给各校留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

(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订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从学校整体的课程设置来看,也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开设课程的整体规划。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精神,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中水平五阶段每周应该安排2节课,每名学生应获得学分,这是必修的课程。

学校还可以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精神,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学生需求等因素,按国家规定的比例设置一部分校本课程与选修课程。

如果某中学在设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每周2学时以外,再设置一节《形体仪表课》,这就是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中的自设课程,但绝不能以自设课程来取代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二是课程(学科)本身的实施方案。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到体育教研室和每一个体育教师身上,其表现形式是三种具体可行的教学计划:

水平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学时教学计划。

第二节教学计划的制订

一、水平教学计划的制订

《课程标准》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按水平划分学习阶段和按不同的学习内容设置学习目标。

下面主要讨论如何按水平五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标准制订水平教学计划。

(一)何谓水平教学计划

1.水平教学计划不是传统学年教学计划的简单合并

传统的教学计划是以,学年为阶段来划分的,现在以水平阶段来划分,是否简单地将过去两年或三年的教学计划合并起来就行了呢?

《课程标准》既然是以水平来划分学段的,那么在同一个水平中各学年之间就存在一种有机联系,在制订水平教学计划时就应该对整个水平阶段有一个整体的考虑,而不是仅对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考虑。

教师可以按照水平制订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教学计划,既要对《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群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把握,又要对同一个水平目标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以便水平教学计划更有助于学生达成相应水平的学习目标。

2.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制订水平教学计划时,我们又应该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呢?

一是明确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学习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相应水平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内容或活动建议。

二是认识到多种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例如,在实现运动参与方面的某个目标时,可能也同时实现了某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在达成运动技能方面的某个目标时,同时又实现了某个身体健康方面的目标。

因此,我们必须对目标群进行认真地分析,弄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作为制订水平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

三是考虑如何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手段,高中阶段选择一个运动项目中的哪些具体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并没有作具体的规定,每个教师都有选择具体教学内容的空间和余地,这样既可以发挥每一个教师的创造性,又能使教师充分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如场地、器材、学生的爱好等)。

但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所选的具体教学内容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二)水平教学计划的制订方法

水平教学计划制订一般可以分成两个步骤。

1.目标分解

《课程标准》设置了五个不同方面的学习目标,为了能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也提出了一些活动或内容建议,以“内容标准”的形式提供给教师参考。

制订水平教学计划时,可以对这些学习目标或内容标准做进一步的整理,按照平行的和递进的关系;将目标分为几个集合群,依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列出一组目标集合与另一组目标集合之间的排列关系,选择一些最适合实现某一个目标集合群的学习内容来进行教学。

2.单元组合

在全面理解《课程标准》的三级目标体系后,根据地方、学校特点,对能够实现各学习目标的学习内容进行选择,对选择出的内容项目做进一步的排列,以单元的形式来呈现,如足球教学单元、健美操教学单元、武术教学单元、投掷教学单元等。

通过这些教学单元的教学,全面实现水平五的学习目标。

总之,水平教学计划的制订,首先应该进行目标的分解,形成几个以目标集合群为特征的时间单元,然后再在各时间单元中选择最适合实现这个目标集合群的、以项目为主要特征的内容单元进行教学。

二、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

(一)何谓单元教学计划

1.单元教学计划是水平教学计划的细化

在水平教学计划中,许多地方是以教学单元来表述的。

所谓教学单元,是一种教学时间的集合,突出了单元的概念。

而单元教学是一种教学内容的集合,强调了教学的概念,即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组织一项或一组内容进行反复学习,以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

因此,两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根据以上的分析,单元教学计划很显然应该是一种教学内容集合的表述。

新体育课程强调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既要注意水平教学计划的整体构思,又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多维度学习目标的实现,因而更倾向于重视宏观教学计划的设计。

单元教学计划可以看成是构成水平教学计划的分子,由许多分子组成了完整的水平教学计划。

因此,单元教学计划是水平教学计划的细化。

单元教学计划不同于传统教学计划中的学期教学计划。

从概念上讲,单元教学计划小于学期教学计划,即在一个学期里可能出现2~3个单元不等。

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使教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这是单元教学最大的特点。

单元教学计划有三大优点:

一是单元教学计划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单元与单元之间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二是单元教学计划表现出一定的运动技术学习的系统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某一项运动技能的水平,同时,它的考核与评价方法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三是单元教学计划又是学时计划的主要依据,它能使学时计划成为一种连贯性的教学过程描述。

2.单元教学计划是制订学时教学计划的依据

其实,单元教学计划在水平教学计划与学时计划之间,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它一方面是水平教学计划的分解与细化,另一方面则是学时计划的主要依据。

一个单元教学计划需要用多少节课来完成,可以有一定的伸缩性。

由于教师、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的不同,同一个教学单元所设计的学习目标,可以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单元教学计划作为学时教学计划的依据,教学内容可以事先确定,但其时间的集合并不是固定的。

(二)单元教学计划制订的方法

具体采说,制订单元教学计划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目标统领内容”的思想

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虽然比义务教育阶段更偏重于一些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但在制订单元教学计划时,仍应注意将学习内容置于学习目标的管理之下,即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需尽量考虑如何实现多方面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进行篮球运动单元教学中,应考虑在提高学生篮球运动技能水平和增强学生体能的同时,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见案例1)。

案例1篮球单元教学计划设计

年级:

高二年级

学习目标:

提高篮球技战术的应用能力;积极参加校园篮球活动;增强自信心和情绪调控能力;培养组织能力、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学习内容:

进攻基础战术配合;跳投。

常规课堂教学

课外学习活动

集体活动

自选活动

1.知识点

策应与掩护

跳投

校园篮球活动

2.难点

传球时机

出手时间

组织工作

3.学习步骤

复习人盯人防守

前掩护

侧掩护

策应配合

实战中的话用

近距离定点跳投

中距离定点跳投

运球急停后跳投

多球的定点跳投

实战中的运用

发动与报名

组织与编排

裁判员培训

宣传工作

举行校园篮球赛

4.探究性学习

不同位置的策应;

小个子也能够打策应。

跳投出手时机与身高的关系;跳投出手力量

与距离的关系。

提高个人投篮准确性的练习方法。

5.有关资料的收

集、整理、阅读

和分析

以姚明为代表的外中

锋策应;

以巴特尔为代表的内中锋策应。

跳投的种类;

影响跳投命中率的因

素。

三对三篮球比赛

规则与正规篮球

比赛规则的不同。

8.学习效果检验

三对三实战中基础战术配合的应用能力

定点跳投比赛

参与校园篮球活动的情况

9.信息反馈和小

2.教学内容的安排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

新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强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如过去体操教学中的绳操、棍棒操被各种健身操与现代舞蹈所代替,单调的投掷项目被一些轻器材(如垒球、飞标、飞盘)投掷项目所代替,投掷方法也从单纯地“背后过肩”投掷转为不同形式的投掷。

总之,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必须注意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处处多考虑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尽量避免重蹈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单纯传授技术为主”的覆辙。

以上介绍了新体育课程教学计划中水平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的基本要求与方法,这两种教学计划与传统的教学计划具有巨大的差异,(见案例2)。

案例2两种教学计划的比较

传统体育课学年与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体育与健康课水平与单元教学计划

原则

以安排教学内容为主

以分配内容标准、形成学习目标为主

单位

以一节课为计量单位

以单元为计量单位

安排

将教学内容均衡分布于计划表内

在单元内设计学习内容

调节

一旦制订后缺少灵活性

有较大的灵活性

目标

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不挂钩

学习目标直接与学习内容联系

三、学时计划的制订

(一)何谓学时计划

在制订了水平与单元教学计划以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单元教学计划制订学时计划。

作为一种计划,它应该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能看到预期的结果,应该可以顺利地执行;同时,计划还应该具有后续性和灵活性,计划的内容不是终结性的内容,而应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余地,计划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不要把学时计划安排得满满的,让自己整节课都喘不过气来。

(二)学时计划构成的要素

l.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统领学习内容

新体育与健康课程坚持以目标体系统领教学内容,这是与传统的体育课程最大的本质区别。

传统的体育学时计划中也有教学目标这一栏,教师在备课时也都认真地填写。

从字面上来看,两者之间似乎并无区别,只是在传统的学时计划中,教学内容写在教学目标的前面。

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传统的学时计划中,教学目标实际是虚设的。

例如,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如果某一位教师准备上一节100米跑考核课,他很可能在内容栏里填写上“100米跑考核”,而在教学目标栏内填写上“发展学生速度素质,检查学生速度素质提高情况”。

但是,在这节课结束前,教师在进行小结时,最关心的是在成绩记录册上是否记下了每个学生100米跑的两次成绩,教师会问:

“某某同学,你怎么只跑了一次?

还有一次成绩呢?

”这说明教师关心的只是教学内容是否完成,而不是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就是虚设的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同样是这节课,教师在最后应该讲的是:

“从这节课所有同学的表现来看,你们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发展自己的速度,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每个人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有了进步。

进步了多少,甚至是进步不大,都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2)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

传统的学时计划频繁地使用了“教学目标’’这一概念,而《课程标准》中经常出现的则是“学习目标”。

这两个概念是否指的同一件事呢?

是否可以通用呢?

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师期望通过教学达到的结果,而学习目标则是每一个学生的期望。

例如:

在一个篮球教学单元中,教师可以为所教的班级设置一个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两项篮球运动基本技术”。

这就是说,教师期望每个学生都应掌握一两项基本技术。

如果教师在单元教学前,为学生制订了一个学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教学,掌握一两项篮球运动基本技术”。

学生在明确了这个学习目标后,可以根据自己原有的基础,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基本技术进行练习。

一个单元结束后,每个学生的收获是不同的,有人掌握了变向运球和急停跳投,有人掌握了背后运球和行进间低手投篮,有人只掌握了原地中距离投篮和运球急停急起……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掌握了一两项基本技术,都完成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当然,教师也实现了教学目标。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从表面上看只差了一个字,但反映了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观察角度。

《课程标准》提倡的是以学生为本的主体学习,因此,我们更偏重于学习目标的这种提法。

(3)学习目标的确定、

其实,单元教学计划已经将学习目标具体化了。

但是有一点应该特别注意,就是学习目标的主次应该分清。

也就是说,一节课可能会有多重目标,可能会涉及到多个方面,此时,最主要的学习目标应该写在最前面。

例如,某一节课中,一位教师采取了接力跑的教学手段,但是他的本意并不是利用接力跑来发展学生的速度,而是期望通过接力跑这样一种手段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那么,应该把“提高合作意识和能力”这样一个学习目标放在第一位。

其次应该注意的是尽量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的学习目标一股脑儿都写进学时计划。

应该知道,学习目标是可以向学生公布的显性目标,教师甚至可以在每一节课上都用小黑板把学习目标书写上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手段来实现目标。

如果教师设置了一大堆目标,学生就会不知所措。

2.学习内容

(1)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一旦学习目标确定,教师对整节课就会有一个全盘的打算,就是课的“设计”,随后完善课的细节,即所谓的“制订”。

教师在制订学时计划时,如果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接受能力的差异很大,就应该鼓励并允许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并取得不同的收获。

这正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

因此,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来达成学习目标。

这种在同一目标制约下,灵活地选取学习内容的学习方式,以后还将详细介绍。

(2)教师提供选择内容

在更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在制订的学时计划中主动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选择内容。

由于新体育课提倡采用目标统领学习内容的做法,学习内容是受学习目标制约的。

在同一学习目标下,确实存在着多种途径达成目标的可能性。

因此,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就应考虑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以便选择。

例如,在教师设计发展体能的教学单元时,就完全可以给予学生很大的选择权。

因为每个学生的体能基础状况有很大的差异,每个学生需要发展的体能是不一样的,有人位移速度差一些、有人有氧耐力差一些、有人肌肉力量差一些……《课程标准》倡导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制订学时计划时,应该考虑以类似运动处方的形式提供每个学生不同的练习内容;使他们各自进行不同的锻炼,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此外,即使是为了达成同一个学习目标,如发展位移速度,教师也可以提供学生更多的学习内容,如30—40米短距离跑、让位跑、下坡跑、顺风跑等,也可以通过其他活动形式来发展学生的位移速度,如在球类活动、在竞赛中发展速度等。

3.学习方式

(1)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通常采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并非一无是处,在适当的情况下仍然是必需的,但不应过于强调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方式,不要只是采用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

体育学习在许多情况下确实避免不了使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例如,一些健美操的动作学习,最初,学生需要模仿教师的动作去做。

学习武术也是如此。

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全盘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以提高学习效果。

(2)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尽量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例如,在学生对健美操有了一定基础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自编自练的机会,或者自编后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

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设计中,教师应该处于关心、指导、帮助的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自编、自练和展示这样一个过程,获得成就感,增强自尊与自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

体育学习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合作与帮助,在教学中、在竞赛中都需要合作意识,这将对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起重要作用。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发挥体育学习在这方面的功能与作用,组织好学生的合作学习。

例如,在设计有氧操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集体练习,促进学生形成互帮互动的学习方式。

在各种球类小型比赛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自订规则来促进学生的合作,如篮球比赛中,教师设计了一种不能运球的比赛形式,这大大增加了同伴之间的合作机会,因为此时只能通过传球来实现人在球场上的移动。

这种学习方式降低了“球星”的作用,合作的重要性也就突现了出来。

(4)探究学习

现代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有能力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

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可以适当地考虑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索未知知识的机会,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极有帮助。

此外,在新体育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强调了目标教学的原则,教师可以为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提供多种途径,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达成学习目标的途径。

探究式学习虽然在最初耗时较多,但随着运用次数的增多,将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对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给予足够的重视。

4.教学策略

现分析一下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策略上存在哪些不同(见案例3)。

案例3新、旧教学策略比较

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策略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策略

开始学段

集中注意力

目标认知学段

明确学习目标

宣布上课内容

吸引注意

准备学段

队列练习

激发愿望学段

激发兴趣

热身活动

产生动机

认识信息

回忆相关知识

示范

信息加工学段

粗略加工

讲解

信息交换

基本学段

练习

改进纠偏

指导与帮助

二次加工

程序式教学

反馈与效果展示

放松练习

效果评估学段

自我评估

结束学段

整体评估

知识的迁移

布置作业

再次激发

成就感与满足感

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策略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源自苏联,但经过几十年来几代人的加工与完善,已经具有中国特色:

学段分明,构思规范,程序不变,设计细致,因“材”施教,紧扣时间,独立性强等。

这里的“材”是指教材。

传统的教学策略是紧紧围绕教材而进行的,各个学段的设计既可以具有相关因素,也可以互不相关,例如,队列练习和热身活动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教师可以选择与基本教材无关的内容采热身,当然也可以作为前导性练习出现,结束学段中的放松练习也是如此。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程序化的教学策略是由工业生产转化过来的,它考虑的只是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并不太考虑人的心理活动变化,不太关心个体的差异。

因此,课的评价只是一种整体性的评估,即完成任务的人数比例是多少。

现代教学策略关注的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思维变化过程,强调课的结构的完整性与呼应性,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是连贯的,递进的。

例如,从学习目标引入,并围绕目标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少币生双方所做的一切活动都对实现学习目标起积极的作用。

同时,现代教学策略关注个体的进步,期望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能够各自获得成功。

最后,强调学用结合,关注各种能力的培养。

5.课时计划中的师生活动

在对教学策略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后,我们来看一看,师生在运用教与学的策略过程中,各自的活动是如何紧密联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