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碱煮调试措施概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669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碱煮调试措施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锅炉碱煮调试措施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锅炉碱煮调试措施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锅炉碱煮调试措施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锅炉碱煮调试措施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碱煮调试措施概要.docx

《锅炉碱煮调试措施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碱煮调试措施概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锅炉碱煮调试措施概要.docx

锅炉碱煮调试措施概要

河北沈丘环保电力有限公司

#1锅炉分系统调试措施

(锅炉碱煮炉)

河北沈丘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〇年五月

 

1、编制依据6

2、碱煮炉目的6

3、设备概况6

1.碱煮炉应具备的条件7

1.碱煮炉工作过程

........................................................................

...........................8

6.碱煮步骤8

7.碱煮炉注意事项9

6.碱煮炉合格标准10

7.废液处理10

8组织分工10

6职业健康因素控制措施11

7环境因素控制措施11

8危险点、危险源安全控制措施11

13、附件12

1、编制依据

1.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

1.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031。

1.3《火电机组锅炉减煮炉导则》(电力工业部)2002年

1.4《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2009版)》及相关规程

1.5《全国地方小型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规程》SD250-01

2、碱煮炉目的

2.1锅炉在制造、运输、保管、安装过程中,过热器及蒸汽管道中存留各种沙子、灰粒、

氧化铁锈及油污垢。

为防止锅炉投入运行后影响蒸汽品质,和提高锅炉的安全性、经济性。

因此首次运行的锅炉必需进行碱煮炉清洗和蒸汽管道吹扫,以去除油污和铁锈。

同时锅炉在

整套启动以前,必须进行锅炉的蒸汽严密性试验和安全门校验,以确保锅炉正常安全运行。

2.2按《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T794-

2001中3.5.1条新建锅炉的清洗范围:

“…

压力在9.8MPa以下的汽包炉,当垢量小于150g/m2时,可不进行酸洗,但必须进行碱洗或

碱煮”。

3、设备概况

河北沈丘环保电力有限公司#1锅炉为四川川锅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制造的中温中压高温水冷旋分离循环流化床锅炉。

型号为:

CG-70/3.82-

MXLJ,采用单汽包自然循环、单炉膛、平衡通风、半露天布置。

锅炉采用床下热烟气点火方式,高压#0柴油通过启燃室内的点火装置点火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并与冷风混合成800~850℃来加热床料,达到快速启动的要求。

本锅炉为400t/d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配有布袋除尘器和烟气净化装置。

炉渣由输送带送至渣库,烟灰由正压式气力输灰装置被送至灰库,灰渣与烟灰再由汽车装运至综合利用。

锅炉规范

一、焚烧炉的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

单位

参数

1

2

3

4

5

6

7

8

9

额定蒸发量t/h70

额定蒸汽压力Mpa3.82

额定蒸汽温度℃450

给水温度℃150

连续排污率%2

冷风温度℃20

1次风热风温度℃145

2次风热风温度℃255

一、二次风比例6:

4

10

11

12

13

炉膛净空高度m23

炉膛出口温度℃900左右

排烟温度℃165

设计热效率%81.5

二.锅炉本体水容积:

(M3)

名称

水压试验m3

正常运行m3

锅筒16.37.8

水冷系统27.327.3

过热器8.0/

省煤器6.56.5

总计58.141.6

煮炉范围:

锅炉本体:

包括省煤器、水冷壁,汽包,下降管,水冷壁上下联箱的连接管道等。

煮炉药品

锅炉煮炉药液为:

主要由氢氧化钠(NaOH或Na2CO30.3~0.6和磷酸三钠(Na3PO4构成。

按《电力建设施工验收技术规范》(锅炉篇)的规定,锅炉采用碱煮炉时,加药量为每立方米水加氢氧化钠(NaOH或Na2CO30.3~0.6和磷酸三钠(Na3PO4各3至5千克(按100%纯度)。

4.碱煮炉应具备的条件

4.1低温烘炉和锅炉冷态调试工作已结束,且已验收合格。

4.2

能连续供应足够数量的合格的除盐水,除盐水箱的液位处于高水位。

4.3

锅炉已经过水压试验,汽水系统和阀门严密不漏,锅炉进水冲洗直至冲洗合格。

4.4

锅炉的加药系统安装完毕,并且管道畅通,具备加药投用条件。

若无条件,从汽包顶部

或汽包倒门加药液。

4.5备好煮炉的药品:

氢氧化钠(NaOH0.3~0.6%或Na2CO3

0.3~0.6)200Kg,磷酸三钠

(Na3PO40.5~1.0%)300kg,(按锅炉的水容积41.6m3计算)。

4.6

确定煮炉有关操作的人员,分工要明确,各负其责,并要求全体人员熟悉煮炉操作要求

及安全注意事项。

4.7

准备好加药工具、设备,并准备眼镜、胶手套、胶围裙等防护用品,防止加药时药物伤

人。

4.8

将计算所需的煮炉药品在溶解设备中溶解成药液,通过加药设备(不允许将固体药物直接

加入炉内,药品用热水溶介后)将药液一次性注入锅筒内。

4.9

若无加药设备时可考虑人工加药方法,药品放在容器内加热溶解后,从汽包顶部备用蒸汽阀门注入(但必须考虑好防护措施)。

4.10准备化学分析所需的仪器、用具和药品。

4.11

煮炉时锅炉仅使用汽包就地双色水位计,锅炉电接点水位计不准投用,水位电视能够清楚看到就地水位计的读数。

5.调试工作程序

锅炉碱煮炉工作可按如下所示流程图进行:

给水管道及炉本体冲洗确认

碱煮炉安全注意事项

碱煮炉加药及煮炉步骤

碱煮炉数据分析及整理

碱煮炉完成后的冲洗检查

碱煮炉药品的准备确认

碱煮炉技术交底

调试应满足条件的确认

调试技术方案确认

6.碱煮步骤

6.1锅炉先上水,其水温或加热到<90℃,并控制进水温度与汽包壁温差<50℃,上下壁温差<40℃。

上水时间夏季不得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3小时。

开启锅炉空气门和向空排汽门,启动给水泵(或疏水泵向锅炉上水,上水至汽包水位-

50mm后停止上水,浸泡15分钟以后放水冲洗。

如此往复至到放水澄清为止,即锅炉水冲洗合格。

6.2锅炉升温升压根据:

<0.98Mpa时:

汽包升压速度:

0.03~0.05Mpa/min

汽包升温速度:

0.5~1.℃/min

>0.98Mpa时:

汽包升压速度:

0.05~0.15Mpa/min

汽包升温速度:

1.0~1.5℃/min

过热器升温速度:

2~3℃/min

6.3.1碱煮炉升温升压曲线(见附图一。

6.4整个煮炉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6.4.1

第一阶段:

缓慢升压,在2.0MPa时保持~8h煮炉,若汽包水位降低,向锅炉补水。

碱煮期间每~4小时分析一次炉水碱度和磷酸根浓度。

6.4.2

第二阶段:

继续维持汽包压力2.5MPa时保持~8h煮炉,若汽包水位降低,向锅炉补水。

碱煮期间每~2小时分析一次炉水碱度和磷酸根浓度。

6.4.3

第三阶段:

在汽包压力2.5MPa时保持~8h煮炉,若汽包水位降低,向锅炉补水。

碱煮期间每~1小时分析一次炉水碱度和磷酸根浓度。

6.5煮炉期间排污时,每次即开即关(~0.5min),检查定排有无堵塞。

6.6当碱度<45毫克当量/升或PO43-

<1000mg/l时,用加药泵补加碳酸钠和磷酸三钠,维持碱度。

碱煮结束时(即炉水中磷酸根变化不大且趋于稳定),锅炉熄火后待锅炉压力下降到<0.5

MPa时带压放水,排尽垢物;然后开始进水、换水至到排出的水水质透明,化学分析PH值降到≤9.0,。

6.7煮炉总计时间大约~36小时。

按煮炉曲线(见图)进行。

6.8

煮炉结束后不停的大量换水,至炉水合格后进行放水。

停炉放水后必须打开汽包人孔,进行内部检查,清除堆积于锅筒沉积物、污水和壁面附着物、铁锈,然后封闭;抽查水冷壁下集箱。

7.碱煮炉注意事项 

7.1.本次煮炉主要采用闷煮方式,控制汽包压力在2.5MPa以下,控制方式通过过热器集箱疏水

或向空排气。

7.2水位控制根据汽包壁温,在水温低于120℃,压力小于0.1MPa时,采用底部反上水方式其余通过给水系统进行。

7.3.在碱煮炉过程中,按烘炉曲线维持煮炉要求,严格控制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不高于535℃。

汽包壁温到达60-

70℃,从汽包顶自用蒸汽门处加药,然后进行炉膛、返料腿、旋风分离器等处烘炉,当炉膛出口烟气温度达350℃或汽包压力1.5MPa时,锅炉进入煮炉阶段。

7.4碱煮炉期间,必须安排专人监视汽包就地水位计,炉水应保持在高水位,并注意不得让药

液进入过热器内。

7.5碱煮炉期间,首先要求取样点处的液体是不断流动的,定期从锅筒或水冷壁下集箱取炉水

分析,当炉水碱度低于45毫克当量/升时,应补充加药(用加药系统)。

7.6压力升至0.05-

0.1MPa时,应冲洗水位计一次,以后应定时冲洗防止水连通管堵塞,出现

假水位现象而造成缺水事故。

汽压升至0.1-

0.15MPa时,关闭空气门,应冲洗压力表的存水

弯管,检查压力表可靠性,以后均要定期校验与冲洗。

汽压升至0.3-

0.4MPa时,关闭过热器

疏水。

当汽压升到0.293MPa时,通知检修人员对各人孔,手孔,管道法兰、阀门等的螺栓进行热紧,严禁在高于此压力下热紧螺栓。

7.7煮炉期间解列电接点水位计,煮炉结束后进行冲洗。

7.8碱煮炉期间,锅炉前后,左右对称地进行排污。

在升压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各部位的变化情

况及膨胀情况,运行人员应在锅炉上水前后、汽包压力分别为0.1MPa、1.0MPa、2.0MPa、

2.5MPa或按运行规程要求抄录锅炉各部位的膨胀指示值,如发现异常,应停止升压,待查明

原因,处理完善后,再继续升压。

7.9碱煮炉期间应经常检查受压元件,管道,风烟道的密封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10碱煮炉期间,应经常注意过热器及尾部烟道各点烟温,如有异常,则采取相应的措施及

时处理。

7.11碱煮炉后期,检查炉水中的碱度和磷酸根浓度,如趋于稳定,即可结束煮炉。

7.12碱煮炉结束后,待炉水冷却至70℃以下时,排污换水后炉水合格即可以准备锅炉吹管。

7.13其它未提及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运行操作,请参照电厂编制的《锅炉运行规程》执行。

8.碱煮炉合格标准

8.1

金属表面油脂类的污垢和保护涂层已去除或脱落,无新生腐蚀产物和浮锈,且形成完整

的钝化保护膜。

8.2

同时应清除堆积于锅筒、集箱等处的垢物。

清理干净锅筒和集箱内壁上的附着物和污水

后,擦去金属表面锈斑。

9.废液处理

清洗前将工业废水处理站的非经常废水池打空备用,清洗后将化学清洗废液用管道直接

排入机组排水槽,再经正式管道排入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处理合格后再排放。

用酸、碱调节

废水PH为6~9,并将废水进行澄清处理后排放。

10.组织分工

化学清洗工作在电厂工程试运指挥部统一领导,由电厂、调试、安装、监

理等单位共同协助完成。

9.1电厂

9.1.1组织成立化学清洗领导小组,并承担协调的职能;

9.1.2协调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完成清洗工作;

9.1.3化学制水、供水、供电、供汽;

9.1.4负责清洗过程的组织工作;

9.1.5负责组织化学清洗中、清洗后的化学监督和清洗质量评定、签证;9.1.6电厂运行人员负责正式系统的操作;

9.1.7负责清洗过程中化验工作;

9.1.7化学清洗过程中的急救药品的准备;

9.1.8负责药品的采购和药品的验收。

9.2调试单位

9.2.1提出化学清洗方案,编制化学清洗措施。

9.2.2清洗前的系统检查、技术交底、模拟试验;

9.2.3对化学清洗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及清洗效果检查;

9.2.4对化学清洗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提出应急应对措施,保证化学清洗过程的完成和清洗质

量。

在化学清洗中,认真贯彻已批准的措施,协助安装和生产单位做好各阶段工作。

9.3安装单位

9.3.1临时设施的制作安装和系统恢复工作;

9.3.2设备与系统的巡视、维护、检修和消缺;

9.3.3清洗阶段临时系统的操作;

9.3.4清洗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

9.3.5清洗后的割管检查;

9.3.6参与清洗效果的检查与评定;

9.4监理单位

9.4.1系统试运条件的检查及确认;

9.4.2清洗过程中质量监督和见证;

9.4.3组织清洗效果评定。

11职业健康因素控制措施

10.1碱洗前应组织参加清洗工作的全体人员学习本方案中有关部分,明确各自分工,熟悉清

洗工艺过程和清洗系统,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

10.2清洗现场需挂贴“注意安全”,“严禁明火”,“有毒危险”,“请勿靠近”等标示牌,并做

好安全宣传工作。

10.3参加配制药品的人员应穿好防护工作服,戴防毒口罩,橡胶手套,胶皮围裙,防护眼镜,

穿胶雨鞋时尤其注意应将裤脚套在鞋外。

10.4清洗现场的工作人员须戴安全帽,以防被落物打伤。

10.5加固碱时速度不能过快,蒸汽加热溶解时应缓慢,防溅。

配药过程中防止塑料袋等杂物

落入除盐水水箱。

10.6对清洗现场有关扶梯,孔洞,盖板,脚手架进行安全检查,并妥善处理,消除隐患。

10.7配药地点应备有自来水 毛巾 急救药品。

10.8清洗现场应有医护人员,并备有2%的硼酸和1%的醋酸。

10.9当发生强碱溅至皮肤或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以0.2%稀硼酸溶液洗眼睛,或用

1%醋酸洗皮肤,伤势严重者在作上述处理后立即送医院。

12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11.1经辩识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清洗废液的排放。

11.2化学清洗废液用管道直接排入机组排水槽,再经正式管道排入废水集中处理系统,用酸、

碱调节废水pH为6~9,并将废水进行澄清处理后排放。

13危险点、危险源安全控制措施

12.1炉前系统碱洗危险源主要有:

12.1.1现场平台不平整、沟盖板不全导致人员跌伤。

12.1.2楼梯平台护栏不全导致人员高空坠落。

12.1.3管道内高温高压介质,保温不全导致人员烫伤。

12.2针对危险源所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12.2.1清洗现场配备医务人员及防止酸碱灼伤、高温烫伤的急救药品。

12.2.2清洗现场必须设置围栏与警示标志,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12.2.3清洗现场必须配紧急冲洗水源。

12.2.4场地清理干净,沟盖板完整。

12.2.5加药人员配置口罩、防护面罩、耐酸服及胶鞋等劳保用品。

12.2.6加药站扶梯、栏杆与平台安全可靠。

12.2.7清洗现场照明充足。

照明不足应安装临时照明或备有手电。

12.2.8清洗服务场所正确着装,防高空落物和烫伤。

12.2.9清洗过程中进行自我和相互监督,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12.2.10现场配备灭火器,工作人员能熟练使用。

14、附件

附图一碱煮炉升压曲线

碱煮炉曲线(汽包压力)

压力

(MPa)

4

2.5MPa恒压8h2.5MPa恒压8h

3

2.0MPa恒压8h

2.0

1.0

0

6121824303642时间(h)

锅炉煮炉升压曲线

附表一、煮炉记录表格

陕西万泉咸阳环保电力有限公司

#1锅炉煮炉化学分析记录

       日期:

   年  月  日

时间

汽包压力MPa

磷酸根

碱度

备注

化学分析员:

技术交底单位:

技术交底人:

技术交底时间:

参加人员签到:

单位

电厂

安装

监理

调试

技术要点:

1、碱煮炉的必要性;

2、碱煮炉的方法;

3、碱煮炉应准备的药品;

4、碱煮炉的安全注意事项;

人员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