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基础 学习笔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8514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学基础 学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审计学基础 学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审计学基础 学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审计学基础 学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审计学基础 学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学基础 学习笔记.docx

《审计学基础 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基础 学习笔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计学基础 学习笔记.docx

审计学基础学习笔记

审计学基础课程学习笔记

网院学号:

_14011110430_批次:

_201410__辅修专业:

_会计学_姓名:

___

一、学习内容(30分)

(一)学习目标

第一章审计总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审计的概念及审计起源与发展的客观基础;了解审计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方法的演进过程及其各阶段的特点;重点掌握审计组织体系、审计职能及审计在经济监督系统中地位;重点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及其层次关系;掌握注册会计师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了解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以及注册会计师业务的范围;掌握学科的理论要素;理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行审计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法律责任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主要内容和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的基本内容;掌握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概念,掌握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框架结构。

初步理解审计准则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责任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主要内容和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的基本内容;掌握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概念,掌握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框架结构。

初步理解审计准则的基本理论。

第四章审计目标

本章为审计规范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责任的含义、内容及相互关系,审计法律责任的种类、成因及防范措施。

第五章审计计划

学习本章,掌握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内容;审计的前提条件、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含义、审计业务变更对业务约定书的影响;掌握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含义及主要内容;掌握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的含义及相互关系;掌握重要性的含义、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关系、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

第六章审计证据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审计证据的含义及其性质;理解获取审计证据的总体审计程序和具体审计程序;掌握函证的含义、函证决策的内容、函证的控制和评价;理解询证函设计的要点;掌握分析程序的含义、应用原则及要求;理解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分析程序的目的。

第七章审计工作底稿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性质、目的、控制程序、归档。

第八章风险评估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对风险评估的总体要求;掌握风险评估程序;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掌握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九章针对风险评估的风险应对

学习本章,掌握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总体应对措施;掌握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含义、性质、时间和范围;掌握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的含义、性质、时间和范围;理解发现某项错报后的处理方法。

第十章审计报告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审计报告的含义和基本内容;掌握标准审计报告的出具条件与格式;掌握非标准审计报告的类型、各自的出具条件与具体应用。

重点为标准审计报告的出具条件与格式和非标准审计报告的类型、各自的出具条件;难点是各种类型审计报告意见的确定和具体应用。

(二)章节重点及关键词

1.第一章审计总论

☆审计的定义☆

  1.审计的主体是“专职机构或人员”

  2.审计关系“接受委托或授权”

  3.审计对象是“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资料有关资料”

  4.审计对象的判断“按照经济法规和一定的标准”。

  5.审计的总目标“判明有关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效益性,并出具审计报告”。

  6.审计的特征—独立性、权威性。

  7.审计的最终目的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

☆审计的两个基本特征☆

独立性和权威性。

☆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1.审计职能:

(1)经济监督职能

(2)经济评价职能(3)经济鉴证职能

  2.审计的作用:

(1)制约作用

(2)促进作用(3)证明作用

2.第二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概念和性质☆

职业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必备指导,是衡量注册会计师职业质量的依据。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演进☆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建设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制定执业规则阶段(1991~1993年)

  2.建立准则体系阶段(1994~2003年)

  3.完善与提高阶段(2004年以后)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框架与结构☆

 

 

☆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

(1)注册会计师:

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有时也指该会计师事务所。

(2)责任方:

在直接报告业务中,对鉴证对象负责的组织或人员;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对鉴证对象、鉴证对象信息负责的组织或人员。

(3)预期使用者:

预期使用者是指预期使用鉴证报告的组织或人员。

☆质量控制要素☆

(1)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2)职业道德规范(3)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收与保持(4)人力资源(5)业务和执行(6)监控。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独立、客观、公正☆

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中的三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诚信2.独立3.客观4.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5.保密6.良好的执业行为

☆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第四章审计目标

☆审计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接受业务委托

(二)计划审计工作

(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四)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五)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审计目标☆

是指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审计组织和人员通过审计工作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结果,它包括审计总目标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两个层次。

即:

一、审计总目标:

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所要最终达到的境地。

二、审计的具体目标:

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一般根据审计总目标的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来确定。

☆注册会计师责任☆

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有利于提高财务报表可信赖程度。

为履行这一职责,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

☆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

发生及权利和义务:

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

完整性:

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

分类和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准确性和计价: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第五章审计计划

☆评估错报的影响☆

  1.评价审计结果时运用的重要性水平

  2.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

  3.评价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的影响

☆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

确保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才能;确保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确保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

☆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

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对应的质量控制程序;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

☆总体审计策略☆

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审计风险☆

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重要性☆

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不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和判断的错报及漏报的最大限额。

第六章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

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证明审计事实真相,形成审计结论的证明材料,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分析程序适用情形☆

a.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b.分析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c.分析已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值差异重大的波动或关系进行调查

第七章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

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它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可作为审计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形成审计结论的依据。

注册会计师审计术语之一。

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审计过程记录☆

a特定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

识别特征是指被测试的项目或事项表现出的征象或标志,通常具有唯一性,这种特性可以使其他人员识别该项目或事项并重新执行该测试。

b重大事项及相关重大职业判断。

重大事项通常包括:

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该结果表明财务信息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或需要修正以前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针对这些风险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导致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

c针对重大事项如何处理矛盾或不一致的情况。

记录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或不一致并不意味着需要保留不正确的或被取代的资料。

☆编制工作底稿目的☆

(1)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

(2)提供证据,证明其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审计底稿要素☆

(1)标题

(2)审计过程记录(3)审计结论(4)审计标识及其说明(5)索引号及编号(6)编制人员和复核人员及执行日期

第八章风险评估

☆评估风险☆

是指审计人员接受某审计项目后,在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审计手段,所评估的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

评估审计风险主要与被审计单位本身的各方面情况有关。

被审计单位的规模越大、经营性质越复杂、内部控制越弱、管理当局的可信赖程度越低,则评估审计风险也就越高。

☆风险评估程序☆

(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2)分析程序;(3)观察和检查。

确定特别风险时应考虑的事项:

在确定哪些风险是特别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考虑识别出的控制对相关风险的抵消效果前,根据风险的性质、潜在错报的重要程度(包括该风险是否可能导致多项错报)和发生的可能性,判断风险是否属于特别风险。

在确定风险的性质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事项:

风险是否属于舞弊风险;风险是否与近期经济环境、会计处理方法和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有关;交易的复杂程度;风险是否涉及重大的关联方交易;财务信息计量的主观程度,特别是对不确定事项的计量存在较大区间;风险是否涉及异常或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

a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

b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

c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

d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

是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还是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

☆特别风险的含义☆

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识别的风险哪些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九章风险应对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分派更有经验和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提供更多的督导;在选择进一步的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对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是相对风险评估程序而言,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实施控制测试的情形☆

a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b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实质性程序☆

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实质性程序的时间☆

注册会计师通常应当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若在期中实施,应考虑对剩余期间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第十章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

是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审计报告的性质☆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情况的全面总结汇报,说明审计工作的结果;审计报告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性文件;审计报告是一种公开的信息报告。

☆审计报告要素☆

(1)标题

(2)收件人(3)引言段(4)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5)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6)意见段(7)签章和会计师事务所地址(8)审计报告日期

二、知识掌握程度(30分)

(一)对一部分疑难问题的理解

1审计独立性

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工作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要保持超然独立性,才能得到正确、公允、可靠的结果。

因为涉及市场经济的利益公平,独立性被职业界视为审计的灵魂。

独立性的经济意义包含三个层次:

机构独立、经济独立、人员独立。

审计组织的权威性是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决定了审计的权威性。

审计人员以第三方的身份进行工作,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审计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根据相关的准则、原则和程序工作,保证了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审计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保证了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框架与结构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体系包括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业务准则是准成会计师执行各类业务所应遵循的标准;质量控制准则是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证各类业务的质量以及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在质量保证中的责任应当遵循的标准。

职业道德规范是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而出台的标准,它是为了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诚信建设、规范行业的道德行为、提高行业的道德水准、维护公众利益而制定的。

由于它并不是直接指导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因此职业道德规范不属于职业准则但又高于执业准则。

其中,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包括鉴证业务准则和非鉴证业务准则。

具体的结构关系如上图所示。

3鉴证业务

特点:

对相关对象进行鉴定之后给出鉴定报告

具体包括:

审计业务、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

如下表所示:

种 类

对 象

保证程度

报告的保证

审计业务

财务报表、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或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变更情况等

最 高

合理(积极)保证

审阅业务

历史财务信息

低于最高

(消极)保证

其他鉴证业务

例如预测性财务信息

最高或低于最高

合理或有限保证

4审计工作底稿复核中项目组成员实施的复核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规定,由项目组内经验较多的人员(包括项目负责人)复核经验较少人员的工作时,复核人员应当考虑:

审计工作是否已按照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重大事项是否已提请进一步考虑;相关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咨询,由此形成的结论是否得到记录和执行;是否需要修改已执行审计工作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已执行的审计工作是否支持形成的结论,并已得到适当记录;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足以支持审计报告;审计程序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为了监督审计业务的进程,并考虑助理人员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和胜任能力,以执行分派的审计工作,了解审计指令及按照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执行工作,有必要对执行业务的助理人员进行适当的督导和复核。

复核人员应当知悉并解决重大的会计和审计问题,考虑其重要程度并适当修改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

此外,项目组成员与客户的专业判断分歧应当得到解决,必要时,应考虑寻求恰当的咨询。

复核工作应当由至少具备同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完成,复核时应考虑是否已按照具体审计计划执行审计工作,审计工作和结论是否予以充分记录,所有重大事项是否已得到解决或在审计结论中予以反映,审计程序的目标是否已实现,审计结论是否与审计工作的结果一致并支持审计意见。

 

(2)自我评定与心得体会

这是我们在双学位综合考试前的最后一学期,时间可谓很紧凑,在暑假的专业实习过程中,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审计学。

对于审计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不像之前的课程,它的公式较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还有许多概念需要辨析,但是,只要肯花时间,就一定会有收获。

我已经将其中的基础问题掌握好了,目前所需要做的就是拓展练习,提高自身的综合学科能力,能够举一反三,和其他科目知识联系起来。

在扎实的学习过程中,我能体会到了学懂后的快乐,也收获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我懂得了:

要想学好这门课,就必须沉下心来反复的看着每一章的内容,同时结合光盘上老师的讲解打通每一块自己没弄懂的知识,遇到难点可以先放着,待看到后面将知识点串联下来,又会收获很多,若还是不懂,就应该求助老师、同学或者网络。

要敢于问和思考,此外,还应该拓展知识面,看看相关的书籍、资料。

我坚信自己会在双学位这条路上走得够远,够好!

三、思考题(40分)

请仔细浏览课程第三阶段导学重点,对材料中所列本课程的综合思考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独立完成,字数不少于500字。

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委派A注册会计师为项目负责人。

在接受委托后,A注册会计师发现甲公司业务流程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审计项目组成员均缺少这方面的专业技能。

A注册会计师了解到某软件公司张先生曾参与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工作,因此聘请张先生加入审计项目组,测试该系统并出具测试报告。

在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要求审计项目组成员相互复核所执行的工作,并在工作底稿的复核人员栏签字,在复核过程中,审计项目组成员之间在某个专业问题上存在分歧,A注册会计师就此问题专门致函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始终没有得到回复。

考虑到该项业务的高风险性,在出具审计报告后,ABC会计师事务所专门指派未参与该项业务的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实施了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要求:

指出ABC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审计项目组)在业务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提示:

存在5个问题)

ABC会计师事务所(包括审计项目组)在业务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业务承接不符合要求。

在业务承接时没有开展恰当的初步业务活动:

评价项目组专业胜任能力。

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应当开展初步业务活动,考虑是否具有执行业务所需的专业胜任能力。

在确定是否具有接受新业务所需的必要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考虑下列事项,以评价新业务的特定要求和所有相关级别的现有人员的基本情况:

(一)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是否熟悉相关行业或业务对象;

(二)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是否具有执行类似业务的经验,或是否具备有效获取必要技能和知识的能力;(三)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拥有足够的具有必要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四)在需要时,是否能够得到专家的帮助;(五)如果需要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否具备符合标准和资格要求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六)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能够在提交报告的最后期限内完成业务。

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没有做到充分的专业胜任能力评价,在接受委托后,A注册会计师才发现甲公司业务流程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审计项目组成员均缺少这方面的专业技能。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委托具有必要素质、专业胜任能力和时间的员工,按照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业务准则的规定执行业务,以使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2)项目小组成员不符合独立性要求。

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事务所及其人员,包括雇用的专家和其他需要满足独立性要求的人员,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在被审计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之前,审计项目组成员曾担任审计客户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特定员工,可能因自身利益、自我评价或密切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存在与否及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一)该成员在客户中曾担任的职务;

(二)该成员离开客户的时间长短;(三)该成员在审计项目组中的角色。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评价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并在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防范措施包括复核该成员已执行的工作等。

A注册会计师邀请某软件公司张先生,因他曾参与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工作,因此聘请张先生加入审计项目组,张先生是参与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工作的人员,如果参与审计工作对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评价,属于是自己评价自己的设计成果。

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审计的独立性。

会计事务所应该另外聘请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这方面的有专业技能的人来加入项目小组.

(3)项目组内部复核不符合要求。

5101号准则的第48条规定:

会计师事务所在安排复核工作时,应当由项目组内经验较多的人员复核经验较少的人员的工作。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根据这一原则,确定有关复核责任的政策和程序。

审计小组人员之间互相复核不恰当。

复核人员应当是拥有适当的经验、专业胜任能力和责任感,因此,确定复核人员的原则是,由项目组内经验较多的人员复核经验较少的人员执行的工作,这样才能够达到复核的目的。

A注册会计师安排项目组人员内部的交互复核,没有按照复核的要求选择恰当的复核人员,存在问题。

容易造成相互的妥协或舞弊。

应该由该项目现场负责人以及审计项目的最终负责人来复合才更为妥当,他们是承担风险的人。

(4)项目组意见分歧的解决不当。

5101号准则第58条规定: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处理和解决项目组内部、项目组与被咨询者之间以及项目合伙人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之间的意见分歧。

如果项目组内部、项目组与被咨询者之间、项目合伙人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之间出现意见分歧,项目组应当遵守会计师事务所处理及解决意见分歧的政策和程序。

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工作,有审计准则作为程序依据,会计准则作为评价标准,在执业人员专业知识、执业经验、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等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的审计结论应该基本一致。

如果意见分歧较大,则可能存在审计失败。

建立有效的审计意见分歧解决机制,是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途径。

在复核过程中,审计项目组成员之间在某个专业问题上存在分歧,A注册会计师就此问题专门致函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始终没有得到回复。

有了分歧之后,没有得到解决问题前,不能出具报告.应该经过充分的讨论,才有办法把意见分歧的解决,该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程序来解决分歧,还有在意见分歧问题得到解决之后,项目负责人才能出具报告。

如果问题还没有解决,项目负责人就出具报告,不仅有失应有的谨慎,而且会使报告不正确,难以合理保证实现质量控制的正确性。

(5)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不符合规定。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指在审计报告日或审计报告日之前,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对项目组作出的重大判断和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得出的结论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

1121号准则第33条规定:

对于上市实体财务报表审计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确定需要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其他审计业务,项目合伙人应当:

(一)确定会计师事务所已委派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

(二)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讨论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包括在项目质量控制复核过程中识别出的重大事项;(三)只有完成了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才能签署审计报告。

本案例中,进行项目质量复核的业务,应该要求在出具报告前完成质量控制复核。

且对于复核提出的重大事项得到满意解决的基础上,项目负责人才能出具报告。

甲公司的审计业务被评价为高风险业务,应该进行质量控制复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