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少年中国说节选完美版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509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少年中国说节选完美版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少年中国说节选完美版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少年中国说节选完美版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少年中国说节选完美版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少年中国说节选完美版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少年中国说节选完美版教学设计1.docx

《部编人教版少年中国说节选完美版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少年中国说节选完美版教学设计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少年中国说节选完美版教学设计1.docx

部编人教版少年中国说节选完美版教学设计1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胸怀壮志”板块,《少年中国说(节选)》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2、体会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和象征的写作方法的语言效果。

3、体会作者殷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和象征的写作方法对表现作者情感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殷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中国说》,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自由朗读一遍课文,意在梳理课文内容,培养语感。

二、挖掘写作技巧,练习诵读。

(一)体会排比句的节奏感渐强的特点。

1.找出排比句

2.感受比句逐渐递进的关系。

3.指导朗读(语气渐强)。

(二)体会四言韵语的象征意义。

1.找出四言韵语朗读,了解课文把哪些事物比作少年中国。

2.完成边线题,了解事物的象征意义。

3.体会作者选择典型事物来描写的方法。

4.指导朗读。

(三)感受对偶句对仗工整,节奏铿锵。

三、新旧中国的对比,体会作者思想,升华学生情感。

1.课件视频《屈辱的近代史》。

2.学生谈感受。

3.梁启超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戊戌变法的失败,自己又流亡国外,有家难回呀!

所他把希望寄托在谁身上了?

(引读:

故今日之责任……雄于地球。

4.作者的梦想实现了吗?

让我们看看今天的中国吧!

(课件视频《辉煌中国》)。

5.学生谈感受。

6.看了这段视频,老师也有话要说,这昌一句很时髦的网络语:

“厉害了,我的国。

”今日的中国,引读:

“红日初生……”

7.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少年*则国*”的句式表达出来,感受时代的召唤。

8.结合前段时间叙利亚被美英法等国轰炸一事,谈国际紧张形势,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9.呼号:

为发族之复兴而读书。

四、多种形势诵读。

1.这是一篇很有力量感的文章,我们可以尝试背诵下来,朗诵给更多的人听,激励更多的青少年用实际行动去爱国。

(指名朗诵)

2.怎样的朗诵才能震憾冲击到别人的内心呢?

(朗读技巧、表情动作等)

3.学生练习。

4.指名展示。

五、总结。

我们的国家已经列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我们不负众望,肩负起时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我们是中国少年(引读:

全文配乐朗诵)。

六、板书

少年中国说(节选)

实现排比

比喻象征

对偶

中国少年为民族之复兴而读书!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基本思想:

《少年中国说》是一片篇幅较长的政论文。

写于“百日维新”失败后的1900年。

当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帝国主义嘲笑中国为“老大帝国”。

作者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在文中将古老的中国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了鲜明的对比,极力赞扬少年用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

二、知识结构:

课文节选全文的最后一段,这段文字一宏大的气势,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无限希望,鼓励他们愤然而起,投入到改革就中国的战斗中去。

三、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3、体会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四、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五、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正值青春少年,你们是初升的太阳,你们是祖国的栋梁。

早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个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他就是梁启超。

今天一起来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节选)》

二、预习检测

1、组内汇报,小组成员互相纠正。

2、各组选派代表汇报。

过度:

作者笔下的少年中国究竟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

三、探究新知

1、读通课文

一读:

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节选)》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

二读:

学生放声读,自由读,读通课文,培养语感。

三读:

学生个别读,(饱满的感情,昂扬的语调)

过渡语:

同学们读得声情并茂,真好!

如果能理解每句话的含义相信你们读得会更好。

现在就请分组合作疏通译文。

2、分组合作,疏通译文。

1、学生合作疏通译文,组内成员以开火车的方式逐句翻译,遇到不理解的可以请组内同学帮助理解,如果都不理解可以提出来全班解决。

2、学生分组汇报。

(屏幕出示)

每组汇报一段,组内成员补充。

过度: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这是本文的中心句,也就是本文的论点。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让我们一同回忆过去那段屈辱的历史。

3、走进历史悟情诵读。

(1)播放《火烧圆明园》视频片段。

(2)看完后学生谈感受。

(3)梁启超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戊戌变法的失败,自己又流亡到国外,有家难回,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谁身上了?

(引读“故今日之责任......雄于地球”)

这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

师:

作者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雄”八个方面把少年和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每个少年理所当然感到重任在肩。

表达了少年与国家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4、面对我大好河山遭到践踏,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他心痛!

他希望少年中国在中国少年的努力下是什么样子?

(引读“红日初升......来日方长”)

探究活动

反复诵读这段话,再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小组内同学讨论交流,并将下列句子填到相应的位置。

A红日初升,其道大光;B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C潜龙腾渊,鳞爪飞扬;D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E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F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G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H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I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1、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

_________________象征少年中国的发展不可限量。

2、以________________的生动形象________________的巨大声威;以_________________的冲天气势比喻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

3、___________________歌颂了少年中国发展中的壮丽前景。

4、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刚刚磨砺的无比锋利的宝剑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少年中国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

6、__________________一指时间之长,二指空间之广,暗示了少年中国无比广阔的美好前途。

5、写法指导

(1)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或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例如课文中用“红日初升”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

“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的发展不可限量。

(2)运用典故

典故是古书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词句。

如本文中的“其道大光”出自《周易·益》,原文是“自上下下,其道大光”;“矞矞皇皇”出自《太玄经·交》原文是“勿登明堂,矞矞皇皇”;八荒出自《说苑·辨物》,原文是“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适当地运用典故可以增加文章的韵味,拓展文章的表现空间。

6、小结过渡:

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是一个生活美好,前程似锦的东方巨人。

想到这里不由得说......(引读:

美哉......与国无疆)

我们少年就要肩负起这样的责任。

(引读全篇)

7尝试背诵(配乐)能背那几句背几句。

作业:

在日记里写出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

少年中国——作者的理想

中国少年——实现理想的希望

盼望祖国繁荣富强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本的主题,辨别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二者之间的联系,感受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2.体会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语言效果。

3.体会作者殷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体会本文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

这篇课文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少年,如何让孩子们感受到那种悸动人心的力量,是学习本课的一大难点。

教学步骤

(一)复习词语及句子

大屏出示词语读一读

齐读课下注释

这节语文课我们继续学习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节选

齐读课题,少年中国指的是——年轻的中国。

同时板书“少年中国”

(二)内容研讨,品读课文,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感;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1.一百多年前,清政府昏庸、腐败、无能。

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帝国主义一再嘲笑我中国为“老大帝国”,意思是中国已经衰老,即将灭亡。

而此时梁启超的心中却有一少年中国在。

这个少年中国是他的理想、他的梦想。

他认为谁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希望呢?

这个重任落到了谁的身上呢?

(中国少年)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有怎样的联系呢?

默读课文,找一找,画出相关的语句。

指名读。

扭转国家命运是中国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读出责任在肩的庄严与严肃,试着读一读这段话。

指名读,喜欢他这样读吗?

(感情饱满、有感染力)就是这样的声音,齐读。

2.同学们有没有体会到这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排比)

几个分局由轻到重,由短到长,一气呵成,富于节奏感,语气逐渐加强,读出气势来。

指名读。

3.再看句子的构成,由什么句式构成的?

(引导学生用了“少年——则国——”的句式)把国家与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

跟老师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4.由此可见,少年中国命运的兴衰与中国少年紧密相连。

(课件填空)

5.梁启超理想中的少年中国又是展现了怎样的英姿呢?

从文中哪段话中能体现出来?

默读课文找一找、画出相关的语句。

指名读。

6.这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一股昂扬奋发的朝气,谁再来读一读。

7.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句子,一般都是押韵的,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哪些字押韵,并且都是四个字成一个词,这叫四言韵语,读起来铿锵有力,齐读。

8.边读边体会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排比、比喻、对偶)

作者把少年中国比喻成了哪些事物?

(初升的红日、伏流的黄河

······)

9.指名读,其他同学听读,边听边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部分文字展示给我们的画面。

10.这是一个蓄势待发、朝气蓬勃的少年中国。

这些喻体都象征着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朝气蓬勃。

11.梁启超先生理想中的中国,如今已成为现实,今天的中国已不容世人小觑,中国的发展速度,世界都为之震撼。

祖国历经百年的沧桑巨变,是谁改变了她悲惨的命运呢?

(中国少年)是啊,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少年为之浴血奋战、拼搏奉献。

此时你脑中出现了哪些人呢?

鲁迅弃医从文,从精神上唤醒麻木的中国同胞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直至被烧死也一动不动

谭嗣同用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诠释了他的爱国情怀,最终在有机会逃生的情况下却选择了为自己的理想而亡。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两弹元勋之父邓稼先,放弃国外优厚的物质条件,毅然回国,为国效力。

说不尽、道不完的中国少年们,让我们怀着敬意一起赞美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齐读最后一句。

这也是作者当年的夙愿。

他希望中国永远年轻,中国少年也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12.100多年前梁启超有梦想,今天的我们也要跟上时代步伐,也要有梦想,想一想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三)作业

写一篇题为“我的中国梦”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理想与天不老

中国少年希望与国无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