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224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完整版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完整版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完整版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完整版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完整版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完整版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

本试卷分卷1和卷Ⅱ两部分;卷1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I(选择题,共47分)

注意事项:

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

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

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

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A.维生素B.油脂C.蛋白质D.糖类

2.图1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取用液体B.点燃酒精灯C.读取液体体积D.稀释浓硫酸

图1

3.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D.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氧分子----O2B.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C.氯酸钾--------KC1O3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5.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2所示实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6.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加稀硫酸

B

除去MnO2中少量的KMnO4

加热固体混合物

C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蒸发

7.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8.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9.图3所示实验中的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楼房着火时乘电梯逃生B.保存海鲜时用甲醛溶液浸泡

C.在高原上用高压锅煮饭D.雷雨时打着伞在开阔地行走

11.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晶体铝、冰、海波

B.绝缘体——塑料、橡胶、石墨

C.混合物—乙醇、海水、碳酸氢钠

D.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12.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

1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则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D.物体做匀这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则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14.图4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

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乙:

抽掉玻璃板后,两瓶内气体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丙: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D.丁:

不再蹬地,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5.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cmB.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C.一支普通圆珠笔重约为2N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4℃

1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响度分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

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

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千扰

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17.图5所示四个装置中工作原理与发电机相同的是()

18.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19.图6所示与惯性有关的做法中,属于防止因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20.如图7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40cm的位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将蜡烛放在1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

D.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

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21.如图8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v的速度匀速运动s。

已知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为物重的n分之一,不计绳重、轮与轴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该滑轮组一定省力

B.拉力的功率为2Fv

C.额外功为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是

22.如图9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a、b是电流表或

电压表。

当只闭合开关S、S1时,a、b的指针均明显偏转,将位于中点的滑片P向左移动,a的示数不变,b的示数有变化。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是电流表

B.只闭合S、S2,移动滑片P,则a示数的变化量与b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可能等于R1+R2

C.若将b换成另一种电表,只闭合S、S2,将滑片P向右移动,R?

消耗的功率一定变大

D.若将a与b的位置互换,只闭合S、S2,则a的示数与b的示数的比值可能等于R2

 

201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理科综合试卷

卷Ⅱ(非选择题,共73分)

注意事项:

1.答卷Ⅱ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Ⅱ时,将答案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23.家用电灯的开关要接到___________(选填“零线”或“火线”和泡之间。

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写一种即可)。

24.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

(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太阳“像”

(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______(选填“深”或“浅”)

(3)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而形成的虚像。

25.卫星是通过___________传递信息的,它从图10所示位置向近地点运行时势能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站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同步卫星静止不动,选取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

26.能源家族中,有煤、石油、风能、水能、核能、太阳能等,

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有:

电能是_________(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它可以使电动机转动,同时产生内能散失在空气中,但这些内能却无法自动转化为电能,该现象说明能量转化具有_________性。

27.图11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

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________________的接触面积。

(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

(3)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用天然气热水器(如图12所示)将质量为40kg、温度为15℃的水加热到40℃,完全燃烧了0.15m3的天然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

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需吸收_____________J的热量。

(3)热水器的效率为________%。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是3.5×107J/m3]

29.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幼儿及青少年缺______元素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3)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性。

(4)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__________。

(5)纯棉、涤纶和聚酯纤维三种布料中,__________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好。

30.根据图13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为蒸发溶液的实验。

加热时若不搅

拌,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

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2)乙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

红磷燃烧,产生_________________,放出大量热。

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3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G是重要调味品。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3小题6分,第34、35小题各7分,共24分)

32.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_____________上。

图15所示为质量分布均匀但形状不规则带有小孔的簿木板,请用细棉线、刻度尺、笔和铁架台来确定它的重心。

(1)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为簿木板的重心。

(3)实验中没有利用到的物理知识:

________。

(填写序号)

①二力平衡的条件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③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33.小明用如图16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

(1)小明利用图16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圆柱体合金块慢慢浸入水中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示数F示与合金块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17中①所示)。

实验过程中合金块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图17中画出F浮随h变化的关系图象。

分析图象可知,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水的体积成__________。

(2)将合金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某液体中(如图16乙、丙所示),比较图16甲、乙、丙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金块的密度为ρ金=___________g/cm3。

(4)若用此合金块制成一空心合金球,当合金球恰好能悬浮于图16丙所示液体中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cm3。

34.小明利用如图18所示的电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所用器材:

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池组(二节干电池串联,电压为3V)、电压表一块、滑动变阻器(10Ω2A)、定值电阻(Ro=5Ω)、开关三个和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9中的实物电路按照图18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滑片滑到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3)连接完电路后,小明只闭合S、S1时,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发生改变;只闭合S、S2时,移动滑片P,小灯泡不发光。

于是小明用电压表进行电路故障检测,把电压表并联在某电路元件两端,测试结果如右表所示。

则电路中一定存在的故障是。

(填写序号)

①灯泡L处断路②灯泡L处短路③开关S2处断路

(4)排除故障后,小明继续实验。

①只闭合S、S2,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V。

②只闭合S、S1,保持滑片P不动,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2.25V。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W。

(5)当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的一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_______(选填“>”“<”或“=”)

P额。

【拓展】小红通过课外学习知道,干电池有一定的电阻,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如图20所示)。

于是小红在小明完成步骤①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池组两端,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只闭合S、S2时,读出电压表示数为2.55V,则小明实验中所用电池组的电阻r是______Ω。

35.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

将镁条放入Na?

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

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l:

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作出如下猜想:

①氢气;②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1】取适量镁条、100mLNa?

CO:

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图2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

说明猜想①正确。

(1)反应装置A应选用图22中的________(填写序号)。

(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

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2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

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Ⅱ:

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2CO3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Na+、

外,还有OH-。

【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2】按图23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

而不是Na+、OH-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1)G中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III:

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3?

【实验3】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3。

试剂Y及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7分,第38小题6分,

共18分。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6.为测定某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50gCuSO4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一份样品均按图24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请计算:

(1)50gCu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g。

(2)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7.如图25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10Ω,R2=5Ω,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30Ω2.5A”,电流表A2选用0~3A的量程,电压表选用0~15V的量程。

闭合全部开关,电流表A1的示数为1A。

求:

(1)电源电压。

(2)若将表盘如图26所示的电流表A3接入电路,闭合全部开关,改变滑片位置,A3的指针恰好指在满偏的三分之二处,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可能值。

(3)用一个新的电源替代原来的电源,只闭合S,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源电压的最大值。

 

38.如图27所示,一轻质杠杆AB,长1m,支点在它中点O,将重分别为10N和2N的正方体M、N用细绳系于杠杆的B点和C点,已知OC:

OB=1:

2,M的边长l=0.1m。

(1)在图27中画出N受力的示意图。

(2)求此时M对地面的压强。

(3)若沿竖直方向将M左右两边各切去厚度为

的部分,然后将C点处系着N的细绳向右移动h时,M对地面的压强减小了60Pa,求h为多少。

 

201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

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给3分,选对但不全的给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给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23.火线短路(或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24.

(1)光沿直线传播

(2)浅(3)反射

25.电磁波减小地面

26.煤、石油、核能二次能源方向

评分说明:

第一空回答不全不给分。

27.

(1)面粉与空气(或面粉与氧气)

(2)机械能(3)氧气不足

评分说明:

(3)意思表达合理即可给分。

28.

(1)

(2)4.2×106(3)80

29.

(1)氧气(或O2)

(2)钙(或Ca)(3)吸附(4)减小(5)纯棉

30.

(1)液滴飞溅出现较多固体

(2)大量白烟气体膨胀冲开瓶塞没有

评分说明:

(1)第二空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给分。

(2)第二空意思表达合理即可给分。

31.

(1)NaCl

(2)复分解反应(3)NaoH+HCl=NaCl+H2O(4)生产玻璃

评分说明:

(4)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给分。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3小题6分,第34、35小题各7分,共24分)

32.几何中心

(1)用细棉线系住薄木板的一小孔,悬挂在铁架台上,用笔和刻度尺沿细棉线画出过小孔的竖直线l1;同理,画出过另一小孔的竖直线l2

(2)两条直线l1与l2的交点

(3)③

评分说明:

(1)意思表达合理即可给分,用作图法描述正确同样给分。

33.

(1)先变大后不变如图1(1分)正比

(2)浸没在液体中的合金块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4(4)400

评分说明: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给分。

4.

(1)如图2(1分)

(2)右(3)③(4)①2.5③0.75

(5)>【拓展】1.5

5.【作出猜想】碳、氢、氧(或C、H、O)

【实验1】

(1)D

(2)在B和C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实验2】

(1)对比

(2)NaOH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3】稀盐酸,有气泡产生MgCO3+2HC1=MgCl2+CO2↑+H2O

评分说明:

第三空、第四空、第六空、第七空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给分。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6小题5分,第37小题7分,第38小题6分,

共18分。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6.

(1)4.9……………………………………………………………………………(1分)

(2)解:

设50g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CuSO4+2NaOH=Cu(OH)2↓+Na2SO4………………………………………………………(1分)

16098

X4.9g

……………………………………………(1分)

……………………………………………(1分)

……………………………………………………………………………………(1分)

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分)

答:

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37.解:

(1)当开关全部闭合时,R1与R并联

则电源电压:

U=I1R1=1A×10Ω=10V………………………………………………………(2分)

(2)将A3接入电路,开关全部闭合,分析题意可知,有两种连接方法

①A3串联在干路中;②A3与R串联………………………………………………………(1分)

①当A3串联在干路中时,由于I1=1A,则A3选用0~3A的量程

由题意可知,干路中的电流:

I=2A

通过变阻器的电流:

Ip1=I-I1=2A-1A=1A

此时变阻器的阻值:

…………………………(1分)

②当A3与R串联时,A3可选用0~3A和0~0.6A的量程

A3选用0~3A量程时,Ip2=2A

此时变阻器的阻值:

A3选用0~0.6A量程时,由题意可知,Ip3=0.4A

此时变阻器的阻值:

…………………………(1分)

所以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可能是10Ω、5Ω和25Ω。

(3)只闭合S时,R2与R串联,由题意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max=2.5A、R两端的电压URmax=15V时,新电源电压最大………………………………………………………………(1分)

则R2两端的电压U2=ImaxR2=2.5A×5Ω=12.5V

新电源电压的最大值:

Umax=URmax+U2=15V+12.5V=27.5V…………………………(1分)

38.解:

(1)如下图…………………………………………………………………(1分)

说明:

只作出一个力的示意图不给分。

(2)由题意可知:

OC=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