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辽宁省抚顺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8006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辽宁省抚顺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辽宁省抚顺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辽宁省抚顺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辽宁省抚顺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辽宁省抚顺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辽宁省抚顺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辽宁省抚顺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辽宁省抚顺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辽宁省抚顺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辽宁省抚顺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抚顺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K39Fe56Cu64Ba137

第I卷(42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活中有机化合物随处可见。

以下生活中提到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蚕食被中含有的蚕丝B.大豆油、猪油中含有的油脂

C.五谷杂粮中含有的淀粉D.棉质衣服中的纤维素

【答案】B

【解析】A.蛋白质属于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C.淀粉属于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D.纤维素属于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

2.实验室现有一瓶标签右半部分已被腐蚀的固体M,剩余部分只看到“Na2S”字样(如图所示)。

已知固体M只可能是Na2SO3、Na2SiO3、Na2SO4中的一种。

若取少量固体M配成稀溶液进行下列有关实验,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有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iO3

B.往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2,若有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O4

C.用pH试纸检验,若pH=7,则固体M不一定是Na2SO4

D.只用盐酸一种试剂不能确定该固体M的具体成分

【答案】A

【解析】A.往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有白色沉淀,是硅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硅酸白色沉淀,则固体M为Na2SiO3,故A正确;B.往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2,若有白色沉淀,此沉淀可能为BaSO4或H2SiO3,则固体M可以为Na2SiO3或Na2SO4,故B错误;C.亚硫酸钠溶液呈碱性,硅酸钠溶液呈碱性,硫酸钠呈中性,用pH试纸检验,若pH=7,则固体M一定是Na2SO4;故C错误;D.盐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以检验Na2SO3、Na2SiO3、Na2SO4,故D错误;故选A。

3.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同素异形体:

活性炭,C60,石墨,金刚石

B.酸性氧化物:

CO2,SO2,SiO2,Mn2O7

C.混合物:

铝热剂,纯净矿泉水,液氯,漂白粉

D.非电解质:

乙醇,四氯化碳,氨气,葡萄糖

【答案】C

【解析】A.活性炭、C60、石墨、金刚石均为碳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正确;B.CO2、SO2、SiO2、Mn2O7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C.铝热剂、纯净矿泉水、漂白粉是混合物,而液氯是纯净物,故C错误;D.乙醇、四氯化碳、氨气、葡萄糖均为非电解质,故D正确;答案为C。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Fe在0.1mol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1molCnH2n+2分子中含共价键数目为(3n+1)NA

C.含NA个氧原子的O2与含NA个氧原子的O3的质量比为2∶3

D.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答案】B

【解析】A.0.1molFe在0.1molCl2中充分燃烧生成FeCl3,但铁过量,实际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A错误;B.每个CnH2n+2分子中含共价键数目为(3n+1),故B正确;C.含NA个氧原子的O2与含NA个氧原子的O3的质量比为1∶1,故C错误;D.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OH-的浓度为0.1mol/L,含有的OH-数目为0.1NA,故D正确;答案为B。

5.某溶液只含下表离子中的几种,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水解)。

阳离子

K+、NH

、Fe2+、Mg2+、Cu2+

阴离子

OH-、Cl-、CO

、SO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必要时可加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A中可能含有K+

B.沉淀B中一定含有Mg(OH)2

C.由沉淀A推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D.原溶液中只含有NH

、Fe2+、Cl-、SO

【答案】D

【解析】根据实验现象可知:

试液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SiO32-;再向加入硫酸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得到了气体A、滤液A和沉淀A,气体A只能为NO,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则一定不存在OH-、AlO2-、CO32-,沉淀B为硫酸钡,由于加入了稀硫酸,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滤液A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得到气体B、滤液B和沉淀B,气体B为氨气,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已经确定含有的阳离子为Fe2+、NH4+,而阴离子只能含有Cl-、SO42-,结合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K+、Mg2+、Al3+、Cu2+,所以沉淀B为氢氧化铁,滤液B中含有氢氧化钡,通入二氧化碳后生成了沉淀C碳酸钡;A.滤液A中含有Cl-,但一定不存在K+、Al3+,故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沉淀B为碳酸钡,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镁离子,故B错误;C.由于开始时加入了稀硫酸,通过沉淀A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故C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为NH4+、Fe2+、Cl-、SO42-,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解离子推断题应掌握的基本原则:

①互斥性原则:

互斥性原则就是当我们利用题给实验现象判断出一定有某中离子时,应立即运用已有的知识,将不能与之共存的离子排除掉,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哪种离子.如判断Ag+是否存在,但其不可能与题干中已有的S2-、CO32-、SO32-、SO42-共存,即可排除Ag+;②进出性原则:

进出性原则就是在进行离子检验时,往往要加入试剂,这样就会引进新的离子,那么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就无法判断,与此同时还会有一些离子会随着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沉淀或气体而离开,有可能对后续的实验造成影响;③电中性原则:

电中性原则就是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总电荷数是守恒的,即溶液呈现电中性.在判断混合体系中某些离子存在与否时,有的离子并未通过实验验证,但我们仍可运用溶液中电荷守恒理论来判断其存在.如已经判断出溶液中含有AlO2-、S2-、SO32-三种阴离子,且已排除Ag+、Ba2+、Fe3+三种阳离子,但是溶液中如果只有AlO2-、S2-、SO32-是不可能的,根据电中性原则必须有阳离子,故可判断溶液中Na+是一定存在的。

6.亚硝酸钠(NaNO2)俗称“工业盐”,其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有毒,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和肉类食品的发色剂。

已知亚硝酸钠能与氢碘酸(HI,具有强酸性)发生如下反应:

4HI+2NaNO2===2NaI+I2+2NO↑+2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误食亚硝酸钠中毒时,不可以服用氢碘酸解毒

B.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向反应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和亚硝酸钠,I-不可能转化为I2

D.当有2molHI被氧化时,转移电子数是2NA(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C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HSO4溶液中加Ba(OH)2溶液至中性:

Ba2++OH-+H++SO

===BaSO4↓+H2O

B.往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

NH

+OH-===NH3↑+H2O

C.往醋酸酸化的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的双氧水:

2I-+2H++H2O2===I2+2H2O

D.氢硫酸里通入氯气:

H2S+Cl2===2H++S↓+2Cl-

【答案】D

【解析】A.NaHSO4溶液中加Ba(OH)2溶液至中性发生的离子反应为Ba2++2OH-+2H++SO

===BaSO4↓+2H2O,故A错误;B.往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NH

+HCO3-+2OH-===NH3↑+2H2O+CO32-,故B错误;C.醋酸是弱酸,不可拆分,故C错误;D.氢硫酸里通入氯气发生的离子反应为H2S+Cl2===2H++S↓+2Cl-,故D正确;答案为D。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条件下,苯酚可以和甲醛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

B.聚丙烯酸钠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强的吸水性

C.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在光、热、酸、碱、重金属离子、乙醇等作用下会失去活性

D.淀粉溶液、肥皂水都是胶体,都有丁达尔效应

【答案】A

【解析】A.一定条件下,苯酚可以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故A错误;B.聚丙烯酸钠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C.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在光、热、酸、碱、重金属离子、乙醇等作用下因变性,而失去活性,故C错误;D.淀粉溶液、肥皂水均为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答案为A。

9.已知还原性:

SO

>I-。

向含amolKI和amolK2SO3的混合液中通入bmolCl2充分反应(不考虑Cl2与I2之间的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a≥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O

+Cl2+H2O===SO

+2H++2Cl-

B.当5a=4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4SO

+2I-+5Cl2+4H2O===4SO

+I2+8H++10Cl-

C.当a≤b≤

a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为amol≤n(e-)≤3amol

D.当a<b<

a时,溶液中SO

、I-与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a-2b)∶2b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己知还取性:

SO32->I-,当a≥b时,只发生离子反应为:

SO32-+Cl2+H2O=SO42-+2H++2Cl-,故A正确;B.依据SO32-+Cl2+H2O=SO42-+2H++2Cl-、2I-+Cl2=I2+2Cl-可知,当5a="4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4SO32-+2I-+5Cl2+4H2O=4SO42-+I2+8H++10Cl-,故B正确;C.当a≤b≤

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为2amol≤n(e-)≤3amol,故C错误;D.当a

时,溶液中amolSO32-全部转化为amolSO42-、剩余氯气进一步氧化I-生成单质碘,剩余碘离子(3a-2b)mol,故溶液中SO42-、I-与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3a-2b):

2b,故D正确。

故选C。

考点: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名师点睛】根据离子方程式的计算,多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考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等相关物理量的转化关系,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或产物的产率的计算,同时还可以融入多种化学解题思想,比如极值法、差量法、守恒法、讨论法、特殊值法等,是历来高考的重点内容。

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以便快速准确作答,题目难度中等。

当一种氧化剂同时与几种还原剂混合时,要注意首先判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顺序,还原性强的首先参加反应,若氧化剂过量,再与还原性若的参加反应,据此进行计算。

10.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

碳酸氢钠药片

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碱治疗咳嗽

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麻黄能“止咳逆上气”,则麻黄具有治疗咳嗽的作用,可以制作咳嗽药,故A正确;B.醋中含有乙酸,能和氢氧化铝反应,从而降低疗效,故B错误;C.该标志为放射性物质标志,对环境及人有危害,所以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故C正确;D.该标志为循环回收标志,所以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故D正确;故答案为B。

11.为了避免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方程式:

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

现有由amolNO、bmolNO2、cmol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恰好被VLNaOH溶液吸收(无气体剩余),则此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B.

mol·L-1

C.

mol·L-1D.

mol·L-1

【答案】D

【解析】由钠离子守恒可知:

n(NaOH)=n(NaNO3)+n(NaNO2),根据N原子守恒可知n(NaNO3)+n(NaNO2)=n(NO)+n(NO2)+2n(N2O4),故n(NaOH)=n(NO)+n(NO2)+2n(N2O4)=amol+bmol+2cmol=(a+b+2c)mol,故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

mol/L,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属于字母型计算,侧重解题方法与思维能力的考查,注意利用守恒思想解答。

解答本题要学会用守恒法解题,根据钠离子守恒和N原子守恒能够很快解答。

1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mol•L﹣1NaAlO2溶液:

H+、Na+、Cl﹣、SO42﹣

B.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中:

Fe2+、MnO4﹣、NO3﹣、Na+、SO42﹣

C.水电离的H+浓度为10﹣12mol•L﹣1的溶液中:

Cl﹣、CO32﹣、NO3﹣、SO32﹣

D.pH=11的溶液中:

CO32﹣、Na+、AlO2﹣、NO3﹣、S2﹣、SO32﹣

【答案】D

【解析】A.0.1mol•L-1NaAlO2溶液,显碱性,与H+反应生成沉淀,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B.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可能显碱性,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Fe2+,故B不选;C.水电离的H+浓度为10-12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O32-、SO32-,故C不选;D.pH=11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选;答案为D。

点睛:

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是:

(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即生成沉淀,气体,水、弱酸、弱碱等难电离物质);

(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如:

Ca2+和SO42-;Ag+和SO42-);(3)能完全水解的离子之间,如多元弱酸和弱碱盐的阴、阳离子(如:

Al3+,Fe3+与CO32-、HCO3-、AlO2-等);(4)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H+、NO3-;S2-、ClO-;S2-、Fe3+等);(5)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

(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

(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13.分子式为C5H10O的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种类数是(  )

A.4B.3C.8D.6

【答案】A

【解析】分子式为C5H10O且能发生银镜,说明此物质为戊醛,戊醛中除去醛基-CHO外,剩余丁基,丁基有4种,故此戊醛也应有4种,故选A。

14.已知I﹣、Fe2+、SO2、Cl﹣、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

SO2>I﹣>H2O2>Fe2+>Cl﹣,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2Fe3++SO2+2H2O═2Fe2++SO42﹣+4H+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H2SO4═SO2↑+O2↑+2H2O

D.2Fe3++2I﹣═2Fe2++I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

还原剂大于还原产物。

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发生反应产生具有弱氧化性和弱还原性的物质。

A.若反应2Fe3++SO2+2H2O=2Fe2++SO42-+4H+可以发生,则还原性:

SO2>Fe2+,与题意吻合,A正确;B.若反应I2+SO2+2H2O=H2SO4+2HI可以发生,则还原性:

SO2>I-,与题意吻合,B正确;C.若反应H2O2+H2SO4=SO2+O2↑+H2O可以发生,则还原性:

H2O2>SO2,与题意不吻合,C错误;D.若反应2Fe3++2I-=2Fe2++I2可以发生,则还原性:

I-大于Fe2+,与题意吻合,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及应用的知识

【名师点晴】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是解答的关键,例如

(1)守恒规律:

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

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电子得失总数相等。

(2)强弱规律:

具有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具有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具有较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具有较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3)转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先后规律:

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优先与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优先与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反应。

第Ⅱ卷(58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5-19五个小题)

15.常见有机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变化中,某些反应条件及产物未标明)。

A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在相同条件下,G蒸气密度是氢气的44倍。

(1)D的名称:

_____________。

(2)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A转化过程中有B生成,先中和水解液,再需要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4)某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D、F之和,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是5∶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X不溶于水,与苯互为同系物B.X性质稳定,高温下不会分解

C.X的同分异构体可能存在4个甲基D.X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1).乙烯

(2).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3).新制氢氧化铜(或银氨溶液)(4).C

..................

点睛:

确定G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结合反应特点利用顺推法、逆推法相结合进行推断,A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B,B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C和F,所以A为(C6H10O5)n,B为C6H12O6,G蒸气密度是氢气的44 倍,即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D与水加成得C,所以C为CH3CH2OH,F为CO2,则D为CH2=CH2,D氧化得E为CH3COOH,C和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为CH3COOCH2CH3,据此分析解题。

16.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盐X(仅含有五种元素,且含有结晶水)的组成和性质。

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另将生成的气体甲与过量灼热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两种单质,再将产物通入浓硫酸洗气后测得标况下的气体乙为0.224L。

请回答如下问题: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2)溶液2中通入过量气体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气体甲与过量氧化铜还能发生另一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气体乙在标况下的体积仍为0.224L,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实验证明无机盐X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H4)2SO4·2FeSO4·2H2O或(NH4)2Fe2(SO4)3·2H2O

(2).H++NH3===NH

(3).Fe2++2NH3·H2O===Fe(OH)2↓+2NH

(4).2NH3+6CuO===3Cu2O+N2+3H2O(5).取少量无机盐X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少量氯水,若溶液出现血红色,则证明存在Fe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1)无机盐X与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得到气体甲为氨气和固体1,说明X中含有铵根离子,固体1中加入过量盐酸过滤得到固体2为硫酸钡沉淀,证明X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溶液2中加入过量气体甲氨气和过量盐酸反应,生成铵盐,和金属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洗涤灼烧得到固体3为1.60g,将生成的气体甲与过量灼热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两种单质,再将产物通入浓硫酸洗气后测得标况下的气体乙为0.224L,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氮气、铜和水蒸气,通过浓硫酸得到气体为氮气,则依据氮元素守恒,n(NH4+)=2n(N2)=2×

=0.02mol,固体2为硫酸钡,n(SO42-)=n(BaSO4)=

=0.03mol,硫酸铵中硫酸根离子为0.01mol,则金属形成的盐中硫酸根离子为0.02mol,洗涤灼烧得到固体3为1.60g为氧化铁质量,物质的量为

=0.01mol,含铁元素0.02mol,X的化学式是(NH4)2SO4·2FeSO4·2H2O;

(2)溶液2中通入过量气体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氨气和过量盐酸反应,生成铵盐,和金属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NH3=NH4+,Fe2++2NH3·H2O═Fe(OH)2+2NH4+;

(3)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气体甲与过量氧化铜还能发生另一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气体乙在标况下的体积仍为0.224L为氮气,氨气还原氧化铜为氧化亚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6CuO═Cu2O+N2+3H2O;

(4)无机盐X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为亚铁离子,依据亚铁离子检验方法,加入KSCN溶液雾变化,滴入氯水变红色证明,取少量无机盐X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少量氯水,若溶液出现血红色,则证明存在Fe2+。

17.有M、N两种溶液,经测定这两种溶液中含有下列12种离子:

Al3+、Cl-、Na+、K+、NO

、OH-、Fe2+、AlO

、CO

、NH

、SO

、H+。

(1)完成下列表格中实验①的结论和实验②的实验内容以及现象:

实验内容以及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N溶液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无沉淀产生

_____

②______

确定M溶液中含有Na+,不含K+

③用pH试纸检测M溶液,pH试纸呈蓝色

_____

(2)根据

(1)中的实验回答:

NO

存在于________溶液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