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纲上编级.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4781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7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纲上编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史纲上编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史纲上编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史纲上编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史纲上编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史纲上编级.ppt

《史纲上编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纲上编级.ppt(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史纲上编级.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句话反映了,A.清政府的腐败B.鸦片输入的严重危害C.农民起义此伏彼起D.列强对华战争连绵不断,(B),2、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根据是:

A中国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B),3、有人说,英国是用三样武器打开中国大门的,其使用的先后顺序是,A.商品鸦片炮舰B.鸦片商品炮舰C.商品炮舰鸦片D.炮舰鸦片商品,(A),4、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A),5、19世纪40年代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妄图瓜分、灭亡中国。

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他们的这一图谋,其根本原因是,A.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B.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6、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土地公有和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之所以是一种空想,主要是因为,A.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实现平均分配是不可能的B.当时军事斗争紧张,不具备实施该理想的社会客观条件C.农民领袖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决心D.太平天国运动使其理想社会失去了实施的可能性,(A),7、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A开始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进程B初次实现了“师夷长技”的思想C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D促成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A),8、郑观应评价洋务运动时曾说过“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这实际上是指,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进程,(B),9、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A.薛福成B.马建忠C.郑观应D.冯桂芬,(D),10、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

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的“体”与西学的“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

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A.要不要社会革命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D),11、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的主要著述是,A.日本变政考B.仁学C.新学伪经考D.变法通议,(D),12、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介绍西学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是,A.梁启超B.康有为C.严复D.谭嗣同,(C),13、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粹主义,(C),14、使孙中山对军阀势力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得出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的结论是,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战争的失败C张勋复辟D护法运动的失败,(D),15、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辛亥革命,A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B以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C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D改变了中国的政体,(D),16、下列关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国内政局的表述,正确的是,A.全国各省区均已宣布独立B.清朝皇帝决定退位C.革命派掌握了各省的政权D.袁世凯已掌握清政府的实权,(D),1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宪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多项选择题1、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正当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这说明林则徐,A.对外商注意区别对待B.鼓励正常贸易,反对鸦片走私C.主张对外开放,反对闭关锁国D.坚持正义立场,讲究斗争策略,(ABD),2、列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的影响有,A.中国旧的经济结构加速解体B.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C.中国海关丧失保护民族工业的作用D.中国越来越多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BC),3、“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体现了太平天国,A.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B.具有理想主义色彩C.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和愿望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ABC),4、下列对资政新篇的正确评价是,A.太平天国实践的产物B.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产物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D.反映了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BCD),5、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进一步发展”是指,A.要求进行政治改革B.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C.由社会思潮发展成为政治运动D.与洋务派划清了界线,(BC),6、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论战围绕的主要问题是,A.要不要变法B.要不要社会革命C.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ACD),7、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口号是,A.扶清灭洋B.救亡图存C.振兴中华D.自强求富,(BC),8、辛亥革命对戊戌维新的继承和发展表现在,A.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B.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C.采取社会改良的办法达到目的D.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ABD),9、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进步运动,两者的共同点有,A.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B.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D.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ABD),10、1905年至1907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议题是,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社会革命D.要不要废科举和兴西学,(ABC),11、辛亥革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次革命,A.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重要原则B.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CD),12、为了防范袁世凯的独裁野心,1912年2月14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给临时参议院的辞职咨文中提出辞职的附加条件是,A.袁世凯承认共和B.临时政府设在南京C.新总统到南京就职D.新总统要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CD),13、下列关于辛亥革命正确的说法有,A.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C.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积极变化D.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ABCD),辨析(判断)题、问答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社会性质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同时,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因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代史的起点。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错。

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而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

3、洋务运动是一场由中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社会变革运动。

错。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官僚发动的以拯救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是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一种尝试。

洋务运动发生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尚未产生,中国资产阶级也未诞生,但它在客观上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起了一定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4、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为了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错。

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兴办近代军事、民用企业,这些企业虽然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又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买办性和垄断性。

洋务派作为清政府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学习西方的目的是为了继续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而不是真正想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5、戊戌维新运动不仅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而且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对。

维新派在民族危亡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维新派提出了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虽未能成功,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维新思想家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对封建主义传统进行了全面的冲击,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使中国文化从此进入了近代文化的领域。

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对。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由于原始积累不足,大多数规模小,设备落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束缚。

同时,民族资产阶级同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也决定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

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者在斗争中保持中立,但是缺乏革命的彻底性,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7、孙中山“三民主义”纲领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对。

因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张民族主义,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主张民权主义,但又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主张民生主义,但又缺乏使农民获得土地的具体内容。

所以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纲领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8、为什么说辛亥革命胜利了又失败了?

辛亥革命胜利了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失败是指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妥协,使袁世凯篡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权力,中华民国名存实亡,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9、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对。

辛亥革命以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为领导;有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作为思想指导;通过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所以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对。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相勾结,造成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因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的两个基本矛盾。

革命的任务是由社会性质和基本矛盾决定的,所以,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

11、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旧三民主义)的各自中心思想及其局限性。

(参考教材6162页),民族主义: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局限性:

既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民权主义: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局限性:

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

即“平均地权”,也就是社会革命,主张核定地价,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