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红十字委员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多篇范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7617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红十字委员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多篇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医院红十字委员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多篇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医院红十字委员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多篇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医院红十字委员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多篇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医院红十字委员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多篇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红十字委员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多篇范文.docx

《医院红十字委员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多篇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红十字委员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多篇范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红十字委员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多篇范文.docx

医院红十字委员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多篇范文

医院红十字委员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高举人道旗帜架设博爱桥梁

倾情奉献红十字

——***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系***医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院红十字会秘书长。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同志倾情红会事业,乐于奉献,把红会工作与工会工作融为一体,把对特困社会群众纳入主要工作视角,视扶贫济困,排忧解难,虚寒问暖为己任,深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爱戴与社会各界的好评。

1986年5月,院红十字委员会在她的亲自筹备宣告成立,通过发展和动员,院红会成立伊始,全院500多名职工都加入了红会组织,为景市红十字会队伍增添了一支庞大的生力军。

同年11月。

在她的创意和精心组织下,市第一支红十字医疗救护队应运而生,为抗灾抢险、应对突发事件做了大量的工作。

红会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服务性很强的群众性活动,为使每一位会员都能充分认识到红会工作的社会意义,她通过多年实践反复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本院实情、会员乐意接受、深受群众欢迎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她根据医院当时的现有条件,利用小广播、黑板报、墙报等形式,广泛宣传红十字会性质、宗旨,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使全院会员深刻认识红会工作的社会意义。

而今,院红会已发展成一支拥有8个红十字分会,700余名会员的组织机构,担负起全市抗灾抢险,医疗救护等主要任务。

她个人也因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全市红十字先进个人,院红会也多次获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同志热爱红会工作,忠于红会事业。

在她积极倡导和努力下,***院在全卫生系统率先建立了职工因病住院探访制度和职工家中突发事件上门走访制度,每当有职工遭遇不测或生病住院,无论职位高低,无论困难大小或病情轻重,她都要组织慰问,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广大职工爱院如家、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为推动医院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每当职工的遇到特大困难时,余赛珍同志更是心急如焚,组织“献爱心”捐款。

如:

1992年,中医科***之子遭受70%面积的烫伤,募捐4000余元;1993年,医技科护士***的女儿患白血病,募捐5000余元;1998年,两次为门诊护士***之子募捐6000余元,为肾功能衰竭的患儿雪中送炭。

把组织的关怀、红会的善举送到困难职工的家中,深受他们的感激和爱戴。

自从开展无偿献血以来,她多次带头献血,至今医院会员献血人数已达百人以上,献血总量近三万毫升。

***同志善于在工作中推陈出新,锐意进取。

1992年,组织为全市驾驶员红十字医疗救护队授课20期,培训人员达数千人次。

从88年至91年,连续四年组织救护队员开展救护训练,并组队参加卫生系统市红十字救护技能演习比赛,曾多次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特别是XX年,我市红十字会举办了卫生系统红十字救护技能演习比赛,***同志别具一格地组建了一支由10名女会员组成的“女子战地救护队”,这支英姿飒爽的队伍经过奋斗拼搏,终以快速的反映能力、娴熟的专业技能、标准的操作手法,在全市九支市直医疗单位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四个技能项目总分第一名。

每年汛期临近,医院救护队员严阵以待,积极投入到抗洪抢险中去。

特别是’98特大洪灾发生后,她组织救护队员深入灾区为受灾群众治病防疫,并先后两次组织了医疗救护队远赴波阳灾区,支援当地的防疫救灾工作。

正是因为她的努力,医院当年被评为全市卫生系统唯一的“抗洪抢险先进集体”,有1人获全省先进个人,3人获全市先进个人。

开展医疗咨询、义诊义检活动是医院红会的主要工作之一。

每年的“5·8”期间,她都要亲自带领红十字队员上街搞义诊义检医疗咨询活动,并多次组织内、儿科专家到幸福院、边远贫困山区开展义诊、义检医疗咨询活动

***同志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法》,参加市红会举办知识竞赛,院红会也多次也举办相关知识竞赛,推动了群众性学法、知法、普法的活动。

为贯彻落实总会、省会有关文件精神,提高素质,推动红十字事业的健康发展,她积极参加市、卫生系统红十字工作研讨,撰写论文三篇,并在研讨会上交流工作经验。

热爱红会事业,认真做好红十字团体会费和红十字会员会费的收缴工作,每年的五月八日定为红十字会费收缴日。

****同志从事红会工作已有近20年的经验,她为之奋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真可谓“浓缩毕生精与力,倾情奉献红十字”。

第二篇:

医院红十字委员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医院红十字委员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系***医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院红十字会秘书长。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同志倾情红会事业,乐于奉献,把红会工作与工会工作融为一体,把对特困社会群众纳入主要工作视角,视扶贫济困,排忧解难,虚寒问暖为己任,深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爱戴与社会各界的好评。

1986年5月,院红十字委员会在她的亲自筹备宣告成立,通过发展和动员,院红会成立伊始,全院500多名职工都加入了红会组织,为景市红十字会队伍增添了一支庞大的生力军。

同年11月。

在她的创意和精心组织下,市第一支红十字医疗救护队应运而生,为抗灾抢险、应对突发事件做了大量的工作。

红会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服务性很强的群众性活动,为使每一位会员都能充分认识到红会工作的社会意义,她通过多年实践反复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本院实情、会员乐意接受、深受群众欢迎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她根据医院当时的现有条件,利用小广播、黑板报、墙报等形式,广泛宣传红十字会性质、宗旨,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使全院会员深刻认识红会工作的社会意义。

而今,院红会已发展成一支拥有8个红十字分会,700余名会员的组织机构,担负起全市抗灾抢险,医疗救护等主要任务。

她个人也因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全市红十字先进个人,院红会也多次获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同志热爱红会工作,忠于红会事业。

在她积极倡导和努力下,***院在全卫生系统率先建立了职工因病住院探访制度和职工家中突发事件上门走访制度,每当有职工遭遇不测或生病住院,无论职位高低,无论困难大小或病情轻重,她都要组织慰问,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广大职工爱院如家、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为推动医院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每当职工的遇到特大困难时,余赛珍同志更是心急如焚,组织“献爱心”捐款。

如:

1992年,中医科***之子遭受70%面积的烫伤,募捐4000余元;1993年,医技科护士***的女儿患白血病,募捐5000余元;1998年,两次为门诊护士***之子募捐6000余元,为肾功能衰竭的患儿雪中送炭。

把组织的关怀、红会的善举送到困难职工的家中,深受他们的感激和爱戴。

自从开展无偿献血以来,她多次带头献血,至今医院会员献血人数已达百人以上,献血总量近三万毫升。

***同志善于在工作中推陈出新,锐意进取。

1992年,组织为全市驾驶员红十字医疗救护队授课20期,培训人员达数千人次。

从88年至91年,连续四年组织救护队员开展救护

训练,并组队参加卫生系统市红十字救护技能演习比赛,曾多次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特别是XX年,我市红十字会举办了卫生系统红十字救护技能演习比赛,***同志别具一格地组建了一支由10名女会员组成的“女子战地救护队”,这支英姿飒爽的队伍经过奋斗拼搏,终以快速的反映能力、娴熟的专业技能、标准的操作手法,在全市九支市直医疗单位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四个技能项目总分第一名。

每年汛期临近,医院救护队员严阵以待,积极投入到抗洪抢险中去。

特别是’98特大洪灾发生后,她组织救护队员深入灾区为受灾群众治病防疫,并先后两次组织了医疗救护队远赴波阳灾区,支援当地的防疫救灾工作。

正是因为她的努力,医院当年被评为全市卫生系统唯一的“抗洪抢险先进集体”,有1人获全省先进个人,3人获全市先进个人。

开展医疗咨询、义诊义检活动是医院红会的主要工作之一。

每年的“5·8”期间,她都要亲自带领红十字队员上街搞义诊义检医疗咨询活动,并多次组织内、儿科专家到幸福院、边远贫困山区开展义诊、义检医疗咨询活动

***同志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法》,参加市红会举办知识竞赛,院红会也多次也举办相关知识竞赛,推动了群众性学法、知法、普法的活动。

为贯彻落实总会、省会有关文件精神,提高素质,推动红十字事业的健康发展,她积极参加市、卫生系统红十字工作研讨,撰写论文三篇,并在研讨会上交流工作经验。

热爱红会事业,认真做好红十字团体会费和红十字会员会费的收缴工作,每年的五月八日定为红十字会费收缴日。

****同志从事红会工作已有近20年的经验,她为之奋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真可谓“浓缩毕生精与力,倾情奉献红十字”。

第三篇:

医院女工委员会先进事迹材料

文章标题:

医院女工委员会先进事迹材料

[找文章到☆好范文(http: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

一、医院基本情况

郸城县公疗医院始建于1985年

6月,位于新华路中段,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医疗机构。

现有职工224人,其中女职工170人,占职工总数的76,为医院的建设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自觉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公疗医院在积极开展全院职工政治思想学习的同时,注重加强女工的政治思想教育。

坚持每周五为政治学习时间,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政治信念,从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培养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南丁格而为榜样,塑造了新时期女工的良好形象。

三、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苦练基本功

医院女工大多从事护理工作,常年在家庭、孩子、工作中进行选择,她们总是以工作为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业务上刻苦学习,技术上刻苦操练,掌握了过硬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能力。

工作中认真负责,服务热情,为病人挽回了无数的生命,为无数的家庭带来了欢乐,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为医院争得了无数荣誉。

具体让我们来拉近(本站推荐)距离,来看看她们平时的工作学习情况及她们身上的闪光点:

每周两次业务学习并考试,每月进行一次技术操作考核及护理业务查房一次,对疑难护理病人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XX年5月12日,医院护理人员参加全市卫生系统举办的《护理知识竞赛》,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在全院组织的知识竞赛中,院领导对取得好成绩的前五名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从而激发了女职工不断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体现了女职工自身的劳动价值,提高了女职工的综合素质。

另外,通过采取送出去及自学办法,已使12名护士获得大专或大专以上的文凭,从而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不但如此,女职工在工作中采取人性化服务,一年来已有几十余名女职工为病人打开水,帮残扶幼,当病人遇到困难时,为他们送衣送钱,帮助病人取药等,受到了广大病人的感谢,病人为她们送来感谢信计二十余封、锦旗十多面,同时院领导对她们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

四、积极开展送温暖、帮扶活动

关心爱护女职工的生活,积极为女职工排忧解难,为女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更好地调动女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女工委员会的宗旨。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工会领导除了在政治上信任女职工、生活上关心女职工外,每年坚持在重大节假日组织有关领导对女职工进行慰问。

“三八”妇女节为女职工发放福利、放假一天,特别是对困难女职工不但给予精神上的鼓舞,还从经济上给予帮助,医院退休老职工赵青梅家庭遭遇不幸,在医院女工委员会的号召下,职工踊跃为该同志捐款6180元,解决了她的生活困难,使该同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女工委员会的关爱。

五、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一心一意为女工服务

今年“5.12”护士节期间,医院举办护理人员演讲比赛,通过比赛选拔一批年富力强的女工走上护士长岗位,极大激发了她们的爱岗敬业精神。

公疗医院一直重视女工的文化活动,在硬件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投资几十万元建立了标准化的“职工之家”、大型会议室、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健身器械、各种棋牌、电视机、dvd、电脑等活动场地及设施,全年共举办三期“八仙过海”栏目、四次文艺晚会、两次舞蹈比赛等活动,丰富了女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医院女工委员会先进事迹材料》医院女工委员会先进事迹材料。

第四篇:

医院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男,汉族,生于1968年,××县××镇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

×××同志1990年毕业于××医学院,同年8月至93年10月在××新陂卫生院任医师,93年11月至98年12月任××县××卫生院院长职务,99年元月至XX年2月任××县二医院院长职务,现任××县人民医院院长。

×××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工作认真负责,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特别是在二医院任职期间,二医院的发展达到有史以来的最快的发展时期,业务收入以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由1998接任时的251万元增长到XX年的537万元,固定资产由原188万元增长到565万元。

医院历年来被县主管局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县文明委授予“文明单位”称号,个人则历年被县直属机关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县卫生评为“优秀院长”、县总工会评为“工会积极分子”,XX年被评为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市、县“十佳医务人员”。

该同志在任职期间,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无任何违法乱纪行为。

同志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农村卫生事业,遵纪守法,认真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努力实践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及办院方向。

早在1990年至1993年在××县新陂当普通医生时,他就一心一意扑在卫生事业上,在技术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常把荣誉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深得当地各级党政领导和群众的爱戴,以至于调离时出现当地主要党政领导多次要求卫生局就地提拔,群众联名上书要求他留下的情形。

1993年11月他刚到××卫生院任院长时,卫生院的固定资产仅有18.6万元,年门诊量只有2886人次,出入院病人560人次;卫生院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危房,典型的贫困老区落后卫生院的面貌,诊疗活动靠的是老三件,只能开展三大常规化验,即使有心解决群众的疾苦,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到任后,他不为困难所吓倒,带领全体职工艰苦创业,大胆改革,通过采取股份制筹资、个人贷款等办法,先后购进100毫安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等设备,提高了卫生院的诊疗水平;同时,选送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到南京、南昌等省内外的省一级医院进修普外、矫外,到县市医院进修麻醉、心电图、b超等技术,较好的提高了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针对卫生院危房多、就诊条件差的实际,从1996年起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30余万元用于卫生院的危房改造,至1997年底在全县卫生系统率先消灭了全部危房,卫生院的面貌焕然一新。

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就诊条件的改善,卫生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提高,1998年年门诊量完成11256人次,住院病人1416人次,业务收入达到46.8万元;卫生院拥有固定资产65.8万元。

已基本上能满足当地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需要,做到了让上级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1999年1月,由组织安排到××医院任院长。

当时,医院有职工74人,年门诊量为28134人次,出入院病人1108人次,年业务收入251万元,有固定资产188万元。

虽然基础较好,但却潜伏着相当大的危机,一是业务用房已相对紧缺,原先购置的设备大部分已陈旧或过时即将淘汰;二是职工的组织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淡薄;三是相当一部分职工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危机感,上进意识较差;四是人才流失严重,疏忽了人才管理;五是医院环境面貌和办公条件不尽人意,病人和职工不满意;六是护理质量缺乏有效的管理。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他广泛和职工交流意见,召开了座谈会、院务会,在摸清底细的同时结合医院具体实际,大胆进行了改革,并且完善了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了院科两级的分级管理体制,科主任向院长负责,各科职工向科主任负责;财务、总务、行政后勤及管理人员无条件为临床一线服务,明确了全院职工一切为患者健康服务的宗旨。

并加强了医院领导班子建设,选准选好了一批学科带头人,举贤任能,将年富力强、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具有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专业骨干选拔到了科室领导岗位上,并创造较宽松环境,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干,发挥最大潜能。

他主持召开院务会讨论并改革了医院内部人事及分配管理方案,建立并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

为逐步适应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的重大医药体制改革举措,及时采取了转变卫生经济增长方式,走质量效益发展的新路子。

首先,从思想上革新,果断地把发展的目光转移到加强内涵质量建设上来,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发展道路;然后在技术和管理方式上紧抓机遇,不断深化改革,走科技兴医的路子,积极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同时强化了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积极采取增收节支措施,仅1999-XX年就节约支出65万余元;实行了院科两级核算分配体制,实行职工工资与个人表现、考勤、工作实绩和贡献挂钩,彻底端掉了“大锅饭”。

通过利益关系的调整,极大的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他带领全院职工艰苦创业,采取医院挤出一点、职工集资一点、上面争取一点的办法,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步伐。

近几年来,投资新建了妇产科住院楼,装修了医院门诊部,整治了医院内部环境,同时添置了多功能麻醉机、麻醉监护仪、心电监护仪、生化分析仪、移动式x光机、新生儿暖箱、多功能手术床、b超机、血凝仪、血球分析仪等一批设备,投资建立了病理科,开展了病理检查业务,同时充分利用当前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并率先在全省乡镇一级医院引进了ct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诊治水平及病人的治愈好转率。

他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每年医院均安排近20人赴广州、上海、南昌、赣州、温州等省市一级医院进修深造及短期培训,从而使医院的人才梯队基本形成,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日益提高。

同时制订了完善的新技术、新项目的考核奖励机制,极大激励了医务人员求新意识及创新意识,每年医院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项以上,较好地促进了医院的快速发展。

他积极组织卫生院开展创建文明科室、文明家庭、文明职工等系列的创建活动。

他不仅率先以优良的医德风范获得患者及群众的好评,而且要求各科室、各职工紧紧围绕和结合“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做人民满意医务工作者”的主题,积极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围绕推行“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收费依据、公开缴费情况、公开处罚规定、公开服务承诺、公开监督举报电话”为内容的“六公开”公务公示活动,深入开展“加强行风建设,优化服务环境”竞赛活动,及“树江西卫生人员新形象”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强化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纠正了行业不正之风,树立了行业新形象。

在他及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医院于XX年获“县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并被推荐申报市级文明单位,多次在人大组织的评议中,获得优秀的成绩。

作为院长,医院在1999年以来,药品采购和设备购置费用就达1000余万元,很多企业和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明修栈道”,有的“暗度陈仓”。

但是,他早就已定下一条“铁规矩”,公事只能到办公室谈,大的项目必须有三位以上院班子成员在场,不管是谁绝对不给开家门。

从而节约了医院有限的资金,树立了勤政廉政的优良作风,加快了医院建设和发展。

XX年5月,医院为了采购ct设备,先后让北京、上海、深圳等有关公司的人员到医院洽谈,有的私下许诺给办加拿大移民或到国外旅游或以垂钓相诱,但他不为所动。

经过医院班子成员反复对比论证,报请主管局确定,选择了一家实力雄厚、信誉度好的公司,并且在主管局的领导下采取了艰苦的考察,吃快餐,住价廉旅馆,从而没有让对方公司“捆住手脚”,以相对他家医院一半的价格购买到同等质量且年代较新的ct设备。

医院的事业正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进步发展的。

但是,该花的钱他绝不吝惜,为解决医院用水严重缺乏、用电不正常的局面,先后投资近20万元,解决了自建院以来一直困扰着医院发展的瓶颈——水电问题;针对以往手术室在夏季因温度高用电扇而影响操作,在冬季因寒冷手术操作人员因生火升温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等事件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的情况,投资几万元为手术、产房等安装了空调,从而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手术质量;同时,解决了医务人员因工作加班误餐的生活实际问题;他大力提倡受的循环,他常说,领导把爱献给职工,职工就把爱献给患者,大家都把爱献给医院,医院就兴旺发展了。

多年的艰辛必将结下累累硕果,在他及同事们的努力下,医院的发展达到有史以来的最快时期,业务收入以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同1998年相比,业务收入由251万元递增到XX年的454万元,预计今年将达到530万元,固定资产由188万元增长到390万元,门诊人次则由28134人次增长到38653人次,住院人次由1108人次增长到3610人次。

医院则历年来被县主管局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医疗安全先进单位、防保工作先进单位、院容院貌整治先进单位,被县文明委授予“文明职位”称号;个人则多次被县直机关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县卫生局评为优秀院长,被县总工会评为“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XX年3月,受命于非常时期的×××同志在人们担心、期待的目光中任××县人民医院院长,此时恰逢全国“非典”疫情大流行。

他明明知道,作为××县人民医院,在这次抗击“非典”中被确定为定点医院,如果赴任,意味着必然卷入这场残酷的“战争”,极有可能染上病毒。

面对安逸和艰苦的决择,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正是凭着一股为党的事业献身的精神,凭着一腔为人民排忧解难的激情,毅然赴任的!

“抗击‘非典’,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时刻准备着。

”×××如是说。

正是有这种民族精神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柱,×××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工作,迸发出强劲的活力。

以致于在筹建传染病区中遇到资金、工程质量、医疗设备等方面的困难而被他一一排除。

他们的做法得到了来该县督查的省、市领导的肯定,认为该院在硬件建设方面属全市县级医院一流水平,

×××同志因此荣获全市卫生系统“防非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县人民医院虽然是全县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但随着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同样面临市场竞争。

×××院长深知,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与时俱变,有了新理念才能变了再变。

他组织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形成医院发展共识路:

医院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特色取胜,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方能有后劲,才能持续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人精我特”。

顺着这样的思路,医院出台了几项大举措:

一是调整医院收入结构,控制药品收入比例,大力开展技术挖潜,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总收入中的“含金量”,提高医疗性收入所占的比例,降低药品费用。

从XX年7月开始,医院采取果断措施,将147个价格高,有普药可替代的新药品种清理出医院药架,使医疗性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由XX年的40上升到XX年的43。

二是着力抓好人才梯队建设,做好科技兴院文章。

针对我院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断档的现象,医院加大了人才梯队建设的力度,重点培养专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医院选送了14位年青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选派了30位医务人员到外地参加短期学习。

三是创新服务思路,拓展发展空间。

医院今年在以医保科的基础上,调整医院的人力资源,创立集医保、社区服务、健康体检三位一体的社区中心,把医疗服务延伸到社区。

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单位,居民个人为中心,以健康促进为目标,向社区人群提供一体化服务,形成社区中心为医院发掘病人,住院病人康复期转至社区中心的新模式,放大医疗资源。

通过社区门诊、家庭出诊、家庭病床、健康讲座、周期性体检、健康咨询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护理、伤残康复、健康教育等卫生服务,走出了一条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能节省资源的发展道路。

XX年医院被县卫生局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一年多来,×××同志带领全院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