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培训辅导材料理论3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7518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9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前培训辅导材料理论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岗前培训辅导材料理论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岗前培训辅导材料理论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岗前培训辅导材料理论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岗前培训辅导材料理论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岗前培训辅导材料理论31.docx

《岗前培训辅导材料理论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前培训辅导材料理论31.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岗前培训辅导材料理论31.docx

岗前培训辅导材料理论31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水产类专业

岗前培训辅导材料(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腹棱——指肛门的腹部,部分或整个腹中线隆起成稍锐尖的棱。

2、环片——骨鳞表面生有许多骨质的突起物,形似山嵴,称之为鳞嵴或称为环片。

3、陷器——分散在表皮细胞间的感觉细胞,低于四周的支持细胞.形成中凹的小丘状构造称为陷器。

4、侧线鳞——排列在侧线上,有小孔穿过的鳞片称为侧线鳞。

5、珠星——为白色的锥状物,是表皮角质化的产物,一般出现在繁殖期或在繁殖期变得更为粗壮,多分布在雄鱼的头部或胸鳍上。

6、红肌与白肌——红肌:

位于躯干表面水平隔膜上下方附近的肌肉,颜色暗红,又称浅层侧肌,由狭纤维组成(33~35mm),含有脂肪和肌红蛋白,血液供应丰富。

白肌:

组成大侧肌的主要肌肉,由宽纤维(60~70mm)组成,不含肌红蛋白,颜色淡白。

7、呼吸瓣——能协同呼吸的瓣膜为呼吸瓣。

鱼类的呼吸瓣有着生在上、下颌内缘的口腔瓣和着生在鳃盖骨后缘的鳃盖瓣。

8、鳃栅——鱼类在呼吸过程中,由相邻两半鳃的末端连接形成“V”形的结构称为鳃栅。

它能有效阻拦水流,使之从两侧的鳃小片间通过,提高呼吸效率。

9、鳃片与鳃小片——鳃弓外缘着生两列片状物,其由无数梳齿状物组成,外观排列紧密整齐,此片状物为鳃片。

鳃丝两侧排列着很多细小的片状突起,称为鳃小片。

10、半鳃与全鳃——每一鳃弓外缘有两列鳃片,每一列鳃片称为半鳃,每一鳃弓前后的两个半鳃,合为一个全鳃。

11、主性征与副性征——交配器、产卵管以及卵巢、精巢等构造,都是跟鱼本身的繁殖活动有直接关系的特征,叫做第一性征。

其它如个体大小、体形差异、体色、生殖孔向外开口和珠星等特征,则是跟鱼本身的繁殖活动无直接关系,仅显示着两性差别的特征,叫做第二性征或副性征。

12、婚姻色——许多鱼类在繁殖季节出现鲜艳的色彩,或者原有的色彩变得更为鲜明,特别在一些雄鱼体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并且在生殖季节过后即行消失,这种色彩叫做婚姻色。

13、水华——在一定的淡水水体中,某些藻类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颜色,或者形成肉眼可见的浮沫,这种现象叫做水华。

14、生殖周期——也称为性周期,指鱼类的性腺成熟随季节的变化而呈规律性周期变化的现象。

15、COD——化学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相当于氧的量。

16、现存量——指水体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生物有机质的重量。

17、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的统一体。

简言之,生态系统就是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生境)的总和。

18、初级生产力——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合作用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所合成的有机质的量。

19、鱼产力——水体在不施肥、不投饵,只依靠天然饵料的条件下,可能提供的最大鱼产量。

20、总含盐量——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之和,常用单位表示。

1000克水中溶解盐类的克数称盐度。

21、补偿深度——指水中光合作用的速率等于分解速率的这一深度。

22、饱和度——指溶解气体的现存量占所处条件下饱和含量的百分比。

23、碱度——是指水中所含的能与强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全部物质的总量。

24、日较差——溶氧日变化中,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日较差”。

25、氨化作用——氨化作用是指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的参与下降解产生氨的过程。

26、表面吸附——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通过分子间力所产生的吸附,又称为物理吸附。

27、水产业——是从事水生经济动物、植物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事业。

28、排卵——成熟卵母细胞从滤泡中解脱出来,成为游离的成熟卵子的过程。

29、产卵量——产卵量=产卵数/体重(kg)。

四大家鱼在人工繁殖条件下,一般为5~10万粒/kg。

30、夏花鱼种——鱼苗经18~22d饲养,养成3cm左右的稚鱼,此时正值夏季,故通称夏花鱼种(又称火片、寸片)。

31、人工放流——是对衰落或已被破坏的鱼类资源,采取人工繁殖的办法培育苗种,然后放流,使其自然生长,迅速加入现存资源量的行列。

32、移植——把某一地区特有的生物种类引入到其他地区,使它们在新地区的环境条件中能继续生活、生长和繁衍后代。

33、驯化——指被移植的种类,在新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生存适应,发展了某些适应性状,使它们适应于新的环境中生活和繁衍后代,形成相当规模的种群。

34、营养素——在动物体内消化吸收,供给能量,构成体质及调节生理机能的物质。

35、氮正平衡:

水生动物摄入的氮量大于排出的氮量时,称为氮的正平衡。

36、蛋白质互补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蛋白质通过相互组合,以弥补各自在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上的营养缺陷,使其必需氨基酸互补长短,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37、总能——鱼类的总能量需要量包括维持能量(基础代谢+活动所需的能量)和增重(生长)所需的能量。

即:

能量的总需要量=维持能量+生长能量

38、种群——就是占据某一地区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集合。

39、氮循环——水中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的过程。

残饵、尸体、粪便等水中有机物以及有机废物,在自然环境下首先会被分解并产生氨(NH3),接着亚硝化细菌将这些有毒的氨转化同样有毒的亚硝酸盐,最后硝化细菌再将这些亚硝酸盐转化为毒性小的硝酸盐。

条件合适的时候,这些硝酸盐会被分解为氮气释放到空气中。

这样即完成一个氨循环。

40、离水受精——若轻压雌鱼腹部卵子能自动流出,则一人用手压住生殖孔,将鱼提出水面,擦去鱼体水分,另一人将卵挤入擦干的脸盆中(每一脸盆约可放卵50万粒)。

用同样方法立即向脸盆中挤入雄鱼精液,用手或羽毛轻轻搅拌,约1-2min,使精、卵充分混合。

然后徐徐加入清水,再轻轻搅拌1-2min。

静置1min左右,倒去污水。

如此重复用清水洗卵2-3次,即可移入孵化器中孵化。

41、生物过滤——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分解水中的有害盐份的过滤工序。

这里通常是利用微生物培养基培养硝化细菌、光和细菌等有益菌种。

42、反硝化作用——反硝化(脱氮)作用就是在微生物活动的作用下,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被还原为N2O或游离氮的过程。

43、绿毛龟——绿毛龟不是一种单纯的龟品种,而是藻体在适宜条件下寄生在龟的背甲、腹甲等部位上,形成动植物有机结合的整体。

44、观赏渔业——与观赏鱼(金鱼、锦鲤、热带鱼、爬行类、水生哺乳动物等)有关的水族器材、饲料、药品及本身的生产、销售、经营等活动统称为观赏渔业。

45、新馆效应——良好的水质是养好鱼的关键。

但这一点在各海洋馆实际操作中,往往因条件的限制或种种原因,无法保证维生系统的熟化,造成鱼类大量死亡,这一现象在新开水族馆中尤其突出。

因此被称为“新馆效应”。

46、必需氨基酸——是指在动物体内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需从外界获得的一类氨基酸。

47、鱼载力——水体单位面积内所能维持的最高的鱼重量称为水体鱼载力。

48、氨基酸平衡——指日粮中各种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相互间的比例与动物体维持、生长和繁殖的需要量保持一致。

49、投饵率——每天所投喂饲料量占养殖对象体重的百分比。

50、营养级——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各占着特殊的位置(即食物链中各个不同环节),这些特殊位置就叫营养级(或营养水平)。

二、选择题

1、我国内陆土著淡水鱼类有A。

A、804种;B、904种;C、1004种;D、1014种

2、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养殖鱼类约有B。

A、40余种;B、50余种;C、60余种;D、70余种

3、中国现已查明有C种濒危水生野生动物。

A、60;B、70;C、80;D、90

4、三角鲂在D龄时生长最快。

A、1龄;B、2龄;C、3龄;D、l~3龄

5、草鱼在水温D时摄食强度最大。

A、25~30℃;B、25~32℃;C、27~30℃;D、27~32℃

6、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一昼夜C小时以上溶氧必须大于5mg/L,其余任何时候的溶氧不得低于3mg/L。

A、12h;B、14h;C、16h;D、18h

7、施用无机肥应选在晴天的B进行为佳。

A、8~12点;B、10~14点;C、12~16点;D、14~18点

8、在池塘中培养浮游生物时,氮、磷、氧化钾的施放比例以A较好。

A、2:

2:

1;B、2:

1:

2;C、1:

2:

2;D、1:

1:

1

9、鱼类的能量利用率比较高,这与鱼类将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B以氨的形式通过鳃直接排入水中有一定关系。

A、95%;B、80%;C、75%;D、65%

10、鱼苗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差,水温较低时会出现冷休克,生产上将B作为早繁鱼苗下塘的安全水温。

A、12.5℃;B、13.5℃;C、14.5℃;D、15.5℃

11、目前常用的塑料鱼苗袋(70cm×40cm),加水8~9L,若每袋装鱼苗10万尾,有效运输时间为B。

A、12h;B、18h;C、24h;D、30h

12、水温20℃时,黄豆浸泡D出浆率最高。

A、14~16h;B、12~14h;C、10~12h;D、8~lOh

13、网箱养鱼鱼种放养后A即可投饲。

A、1~2天;B、3~4天;C、5~6天;D、7~10天

14、水生动物的实际投喂量为B。

A、全饱;B、八成饱;C、半饱;D、半饥

15、苗种放养时水池平均水深一般为B米。

A、≤0.3;B、O.5~0.7;C、≥1.O;D、2.0

16、鱼在稻田中能消灭部分农业B。

A、益虫;B、害虫;C、孑孓;D、丝虫病

17、动物性饲料比植物性饲料的营养价值高,是因为其D。

A、蛋白质含量高;B、易消化吸收;C、粗纤维少;D、A+B+C

18、北方地区春季放养,以解冻后水温稳定在B时较好。

A、4~5℃;B、5~6℃;C、6~7℃;D、7~8℃

19、在晴天中午,一台3kW叶轮增氧机开机B分钟,就可以使0.33hm2鱼池的上下水层溶氧基本达到均匀分布。

A、10~20;B、20~30;C、30~40;D、40~50

20、鲢、鳙鱼种在Bcm以上时,才能免受全长50cm以内的翘嘴红鲌的掠食。

A、11;B、13;C、15;D、17

21、养殖水体偏酸时,调节PH值应选用A。

   A、生石灰   B、漂白粉   C、鱼藤精   D、巴豆

22、饲养水生动物时,若遇到“老水”可采取C才会改善池水。

A、施有机肥   B、加大放养密度

C、泼生石灰水   D、捕出部分鱼类

23、养殖水体在夏季C繁殖特别旺盛。

 A、硅藻   B、隐藻   C、蓝、绿藻   D、金、黄藻

24、用肉眼看不到的浮游动物为A。

 A、轮虫   B、枝角类   C、桡足类   D、底栖动物

25、鱼池中氧的消耗主要是B。

 A、鱼类   B、淤泥   C、藻类   D、水生生物

26、C养分含量高。

 A、绿肥   B、马粪   C、鸡粪   D、尿素

27、氮肥用作基肥时,大致为Bkg/666.7m2。

 A、0.5~1.5  B、1.5~3.0 C、3.0~4.5 D、4.5~6.0

28、池塘使用发酵好的肥粪是防止D。

 A、病菌带入   B、耗氧   C、养分带入   D、A+B

29、施有机肥后A的数量比原来增加数十倍以致数百倍。

 A、细菌   B、轮虫   C、枝角类   D、桡足类

30、动物性饲料具有补充植物性饵料B不足的优点。

 A、钙、磷   B、脂肪   C、粗纤维   D、糖类

31、青饲料中含有丰富的D。

 A、蛋白质   B、脂肪   C、糖   D、维生素

32、浮萍生长最适温度为C左右。

 A、15℃   (B、20℃   C、27℃   D、35℃

33、高温季节、夜间池水溶氧低,投喂的饲料应在前吃完。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半夜

34、投喂场所应离岸边C米。

 A、0.5   B、1~2   C、2~3   D、3~4

35、有些药物会因反复用药产生耐药性(resistance)。

耐药性的产生是C的,

C因停药而恢复对药物的敏感性。

A、先天性、会B、后天产生、会

C、先天性、不会D、后天产生、不会

36、每天D都要巡视池塘。

   A、早晨   B、午后   C、傍晚   D、早、中、晚

37、围栏水域要求水流速度在A米/秒之内。

   A、0.06   B、0.6   C、6.0   D、60

38、目前围栏面积多在B亩左右。

   A、0.5   B、5   C、20   D、40

39、水库控制一定数量的凶猛鱼类可以清除C。

 A、无经济价值鱼类   B、经济价值小的鱼类

 C、无经济价值或经济价值小的鱼类   D、瘦弱鱼种

40、阴天使用增氧机应A开。

   A、清晨   B、中午   C、傍晚   D、午夜

41、越冬池冰下水深应保持在C米左右。

  A、0.1~0.3  B、0.5~1.0  C、1.0~2.0 D、3.0~5.0

42、冰下水深1~1.5米时越冬密度为Dkg/667平方米。

  A、500~750 B、400~500  C、250~400 D、100~250

4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类脂质的为A。

A、胆碱B、固醇C、磷脂D、蜡

44、稻田养鱼水稻栽插方式以D为宜。

 A、宽行   B、窄距   C、条栽   D、A+B+C

45、南美白对虾学名B。

A、斑节对虾B、凡纳对虾C、基围虾D、刀额新对虾

46、网箱养殖青虾必须设置附着物供其附着,除了种植水草外还可以用A作为附着物。

A、网片B、废旧轮胎C、石块D、棕榈片

47、带水清塘时,生石灰用量一般为每100立方米B千克。

A、10~30千克B、20~50千克C、30~70千克D、70~100千克

48、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药浴浓度为10~20毫克/升时,C分钟可杀灭体表及鳃上的细菌。

A、5~10分钟B、10~15分钟C、10~30分钟D、30~60分钟

49、三氯异氰脲酸的杀菌力为漂白粉C倍左右。

A、10B、50C、100D、200

50、北方大型水库养殖家鱼一般的起捕规格为C公斤/尾。

A、0.5B、1C、1.5D、2~2.5

51、海水鱼养殖中,对防治寄生虫性疾病最常用、有效、安全的方法是A。

A、淡水浸洗B、抗菌素海水浸泡

C、口服抗寄生虫药物D、注射抗病毒药物

52、对虾传染性皮下组织和造血组织坏死病的简称为C。

A、BMNB、HPVC、IHHND、BP

53、细菌革蓝氏染色阳性呈A颜色。

A、紫色B、红色C、黄色D、橙色

54、制霉菌索是防治C病的药物。

A、细菌B、病毒C、真菌D、霉菌

55、不属于海洋致病的细菌是D。

A、溶藻酸弧菌B、杀鱼巴期德氏菌C、分枝杆菌D、肠炎沙门氏菌

56、缺乏肌醇,会引起养殖鱼类A。

A、肠道发白B、体色发暗C、运动失调D、皮肤出血

57、下列病原中C属固着类纤毛虫。

A、毛管虫B、车轮虫C、累枝虫D、贝尼登虫

58、温度低于时牛蛙要进行冬眠。

A、15℃B、20℃C、10℃D、5℃

59、下列哪一项不属水生动物检疫员的职责C。

A、对水生动物实施检疫

B、对检疫不合格的水生动物监督货主作无害化处理

C、对检疫不合格的水生动物予以没收

D、签发检疫单证

60、一天中最易发生浮头的时间是D。

A、中午B、下午C、傍晚D、凌晨

61、刺激隐核虫最适繁殖水温为D。

A、10~15℃B、15~20℃C、20~25℃D、25~30℃

62、下列D生物可能是白斑病毒的携带者。

A、鲈鱼B、鰕虎鱼C、卤虫D、天居后蟹

63、下列C寄生虫钻入寄主血液中。

A、车轮虫B、小瓜虫C、拟阿脑虫D、聚缩虫

64、双穴吸虫的尾蚴在D发育成囊蚴。

A、鸥鸟肠内B、鱼体肌肉内C、锥实螺D、鱼的视觉器官

65、血液涂片用A染色液染色。

A、吉姆萨B、鲁哥氏液C、苏木精D、硼砂洋红

66、金藻门中有些种类具有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C。

A、藻胶B、纤维素C、果胶质D、淀粉

67、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分布于A。

A、气管B、食管C、膀胱D、肠管

68、在鱼类的日粮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大致是B。

A、30%:

70%B、40%:

60%C、50%:

50%D、60%:

40%

69、下列氨基酸中属于鱼类必需氨基酸的一组是D。

A、缬氨酸、酪氨酸B、色氨酸、甘氨酸

C、脯氨酸、谷氨酸D、苏氨酸、组氨酸

70、一般来说,对糖类利用能力最低的鱼类为A。

A、肉食性鱼类B、杂食性鱼类C、草食性鱼类D、滤食性鱼类

71、以下是挺水植物的是A。

A、芦苇B、菱C、苦草D、金鱼藻

72、按照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可把生态系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水库属于A。

A、半自然生态系统B、人工生态系统C、自然生态系统

73、我国的高产池塘,浮游动物量大多数在10~20mg/L,但组成上C占绝对优势。

A、原生动物B、枝角类C、轮虫类D、桡足类

74、一般来讲,光合作用最强的地方出现在水体透明度的B倍处。

A、0B、1/2C、1D、2

75、冬眠和夏眠是动物对极限温度的一种C适应。

A、生理适应B、形态适应C、行为适应

76、低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与光强成B关系。

A、反比B、正比C、无

77、以活的生物为食,从绿色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的食物链称为A。

A牧食链B、腐质连C、分解链D、渗透营养

78、我国大部分的湖泊,在营养元素方面主要表现为明显的B限制。

A、NB、PC、KD、Ca

79、下面哪种鱼的性成熟年龄最高C。

A、黄颡鱼B、鳜鱼C、史氏鲟D、牙鲆

80、轮捕轮放利于加速D周转,扩大再生产。

A、鱼种B、池塘C、产品D、资金

8l、当前动物性饲料最容易掺假的种类为A

A、鱼粉B、骨粉C、血粉D、羽毛粉

82、当池水中浮游植物生物量达到C指标时为肥水。

A、5~lOmg/LB、20~50mg/LC、50~100mg/LD、100~200mg/L

83、一般认为,养鱼池溶氧的消耗,鱼类耗氧只占B。

A、1.5%左右B、5~15%C、80~90%

84、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C。

A、鲸鱼B、鳄鱼C、海龙D、娃娃鱼

85、通常情况下,虽然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很快,但由于水域的历史较短,因此,出现的种数一般较湖泊B。

A、多B、少C、相等

86、贝加尔湖地处高纬度寒冷地区,但其中动植物品种和数量很多,在不同深度共有1200多种动物,在水面或接近水面有约600种植物,其中四分之三是贝加尔湖特有的品种,是世界其他湖泊无法比拟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可能是B。

A、纬度高B、历史长C、面积大D、湖水深

87、鲤鱼须为B对。

A、1对B、2对C、3对D、4对

88、鲫鱼的尾鳍呈B。

A、新月型B、叉形C、平截型D、凹型

89、中国最名贵的金鱼B。

A、鹤顶红B、朱顶紫罗袍C、虎头龙睛D、珍珠鱼

90、B是全世界最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观赏鱼类,代表了未来观赏鱼的发展方向。

A、龙鱼B、海水观赏鱼C、花罗汉D、七彩神仙

91、C是世界上最早作为人工饲养观赏的一种热带淡水鱼。

A、孔雀鱼B、黑玛利C、中国斗鱼D、四眼鱼

92、C是中国长江特有的水生哺乳动物。

A、海狮B、海豚C、白鳍豚D、海豹

93、正常情况下,原尿中不含的物质是C。

A、葡萄糖B、氨基酸C、红细胞D、无机盐

94、鲢、鳙的雄性个性,其B上珠星分布明显。

A、头部B、胸鳍条C、腹鳍条D、臀鳍条

95、光合作用的产物为副淀粉的藻类是C。

A、甲藻B、蓝藻C、裸藻D、绿藻

96、生活史具世代交替的原生动物是。

A、有孔虫B、太阳虫C、放射虫D、沙壳纤毛虫

97、有头胸甲,但没有完全包被整个头胸部的甲壳动物是A。

A、毛虾B、磷虾C、糠虾D、钩虾

98、体内含淀粉的绿藻遇碘后即会。

 A、红褐色   B、紫黑色   C、黄色的球  D、不变色的反映

99、生殖腺位于鳔的D。

A、背上方B、两侧正中C、腹方D、两侧腹下方

100、晴天使用增氧机应B开。

A、清晨B、中午C、傍晚D、午夜

101、目前养鱼效益下降是由哪些因素影响的:

A、渔需物资价格上涨B、鱼价稳中有降C、投入少

102、解决池塘养鱼环境恶化问题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A

A、清淤泥B、修整池塘C、综合养鱼

103、下列维生素中,D为脂溶性维生素。

A、Vit.C;B、Vit.B1;C、Vit.B12;D、Vit.A

104、溶氧A,水产动物对药物的耐受性A;而当溶氧A时,则易发生中毒现象。

A、较高、增强、较低B、较高、减弱、较低

C、较低、增强、较高D、较低、减弱、较高

105、混养可以C产量成本。

  A、提高   B、增加   C、降低   D、稳定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投喂不同的饲料和肥料,水体会出现不同的颜色,施放牛、马粪,池水呈红褐色,水草、陆草投得多的池,池水往往也呈红褐色。

(√)

2、一般的精养鱼塘,“水呼吸”耗氧要占池塘水体一昼夜溶氧总支出的70%以上。

(√)

3、分子氨可使鱼类产生毒血症,pH越大、水温越低,水体总铵中分子氨的比例越小,其毒性也越低。

(×)

4、考核孵化工作优劣的指标不是孵化率,而是出苗率或下塘率。

(√)

5、水中铁含量在5mg/L以上时必须进行改良,因为高浓度的铁能在鱼鳃上沉积而妨碍鱼的呼吸,甚至引起窒息死亡。

(√)

6、在水中含有氨氮的情况下,加入漂白粉后,其水解产物次氯酸能与氨作用生成氯胺,氯胺具有消毒作用,所以水中含氨氮较高时,漂白粉消毒用量应减少。

(√)

7、采用有机肥与豆浆混合饲养法,每养成1万尾夏花鱼种通常需要黄豆3~6Kg,豆饼5~6Kg。

(×)

8、盐碱地鱼池忌用生石灰清塘,应采用漂白粉清塘,因为盐碱地鱼池的碱度、硬度和pH均比淡水高的多。

(√)

9、用茶粕清塘时,以常用杀灭鱼类的浓度会产生“茶粕清塘,虾、蟹越清越多”的结果。

(√)

10、在池塘条件下,由于缺乏某些的生态因素的刺激,家鱼性腺不能从相对静止状态的第Ⅳ期中期迅速过渡到产卵状态的第Ⅳ期末期,因此必须对鱼体注射激素催情。

(×)

11、捕捞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