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6931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6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汽车配件制造项目

2、项目类型:

新建

3、承办单位:

4、项目负责人:

5、建设地点:

6、建设内容:

为推动先进机械制造业发展,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福建汽车配件市场,***公司计划在***建设汽车配件制造项目。

项目新征土地117.9601万平方米(合1769亩),总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60万平方米、仓库25万平方米、研发中心15万平方米、办公及职工宿舍等15万平方米,配套道路、绿化、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7、项目建设投资指标

项目的投资容积率为0.97,建筑系数为96.5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占总占地面积5%,投资强度为每公顷1800万元(每亩120万元)。

8、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21228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5000万元。

拟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9、、项目编制依据

(1)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2)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3)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编制规范和要求;

(4)《莆田市统计年鉴》2010年。

10、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1)根据市场供求分析建议本项目的生产纲领规模;

(2)对项目在技术经济方面及社会效益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

(3)确定重点主要工艺原则及设备选型;

(4)对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工业卫生贯彻三同时方针,提出研究方案;

(5)根据物流工艺流程及生产纲领对园区进行规划,确定总平面布置;

(6)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

二、项目背景

1、背景分析

中国入世以来,伴随着中国汽车的“井喷式”增长,汽车配件业也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增幅超过了轿车、客车、载货车等行业,在12个小行业中居第一位。

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让全球汽车产业及相关领域的投资者都不能忽视。

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诱惑下,跨国汽车配件企业争先恐后地来到中国以各种方式进行投资合作。

特别是一些跨国汽车巨头在国外的配件配套商,纷纷紧随合作伙伴的脚步进入中国。

越来越多的汽车配件跨国集团选择在中国建立其亚太地区总部,更严酷的竞争已经来到中国汽车配件企业的家门口。

2005年中国汽车产销均超570万辆,据估计,未来中国汽车业将以高于国内GDP增幅的水平持续增长。

这使中国成为全球汽车配件厂商抢夺的目标市场。

另外,跨国公司将配件行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大量转移。

中国劳动力成本偏低的竞争优势,使国外的配件商向中国转移生产基地成为最可行的选择。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对中国市场需求总量的最新预测,国内汽车保有量将在2010年达到5669万辆,2020年将达到13103万辆,这个数据说明国内汽车市场被长期看好,也为配件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国家产业政策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中国汽车业也进入发展新阶段。

按照汽车业“十二五”规划草案,2015年,中国将促进汽车产业与关联产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从汽车制造大国转向汽车强国,预计2015年产销量达到2500万辆。

自主品牌汽车将成为中国汽车业做大做强的基石。

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将进一步扩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国内份额超过40%。

此外,中国汽车业将从依靠内需市场,转向大规模走出国门,2015年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产销量的比例超过10%。

我国各种汽车零配件行业要加大生产规模和品种,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进一步增强各种汽车零配件企业的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技术装备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支持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开发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重点发展适于高等级公路运输的重型全挂牵引车和专用各种汽车零配件、高附加值产品。

3、我国汽车工业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建成了第一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国产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95%,载货汽车品种和产量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随着资金的倾斜,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汽车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发展前景看,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将足以支撑我国汽车工业实现规模经营,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综合科技能力将有力支持汽车工业的自主发展,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和市场的国际化将为我们取得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因此,我国汽车工业有条件应对挑战,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

根据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可满足市场对汽车悬挂、簧支架、支腿等各种汽车零配件的需求,迎接入世后汽车零配件市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进一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项目的建设对于莆田市荔城区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项目单位概况

××××××

公司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愿与各界同仁共同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尽一份微薄之力,为莆田市的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奉献。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富民强区、发展地方经济。

汽车配件制造项目的建设,给荔城区的汽车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满足卡车终端客户的需要,适应汽车市场需求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配件销售、维修服务、信息反馈的基础上,从事汽车配件制造,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使更多的客户受益,带动荔城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顺应富民强区趋势的要求。

2、有利于增加荔城区税收收入。

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1000万元,增值税率按17%计算,城市建设维护税按增值税的5%提取,教育附加税按增值税的3%提取,所得税率取25%,项目年可实现利税13690.5万元。

将占荔城区税收收入的一定比例,对荔城区国民收入再分配做出积极的贡献。

3、给当地人民就业提供机会。

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建成后,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且也需要普通职工、杂工等。

当工作繁忙之时可以从当地就地用人,利用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本项目提出所购机械均为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且均为当前最成熟的机型。

既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又经过多年生产实践的推敲。

符合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

通过在开发区建设汽车配件制造项目,加大技术装备投入力度,确保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能力。

结合各种汽车零配件品种杂,规格多的特点,建立多条均衡流水生产线,在增强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确保生产优质底盘、轮毂等汽车零配件的能力。

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章建设目标与规模

一、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1、指导思想

深化改革,精细管理,以加强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建立贸、工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提升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建设目标

快速发展,做优做强汽车零配件产品,延伸产业链,创出国内汽车零配件名牌,力争在几年内跻身于国内同行业的前列。

二、建设规模

设计生产汽车底盘、轮毂等汽车零配件,实现收入71000万元,

新建厂房、仓库、办公等建筑约115万平方米。

建筑工程

单位

数量

设计规模

平方米

1150000

1、生产车间

平方米

600000

2、仓库

平方米

250000

3、研发中心

平方米

150000

4、办公及职工宿舍等

平方米

150000

第四章市场前景及预测

一、市场概述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1995年全国配件工业全年销售收入总额为339.6亿元,利润总额仅14.7亿元,而2003年全年销售收入1509亿元,利润总额为143.9亿元,两项指标年增长率分别达到20.5%和33%。

中国汽车配件市场的发展速度就是对众多海外配件厂商的最大诱惑。

来自中国海关发布的汽车配件出口数据,仅去年上半年,汽车配件出口总额就达到38.94亿美元,同比增长60.18%;汽车配件进口总额35.97亿美元,同比下降13.92%;汽车配件行业销售收入1605.73亿元,占汽车行业总收入的29%,同比增长16.37%;汽车配件行业利润总额91.09亿元,占汽车行业总利润的40%,同比下降29.21%。

英特华公司更是预测:

2010年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总额将达到88.4亿美元,平均年递增25%左右。

在福特和通用已经公开的目标中,至2010年,二者零配件采购总额分别为70亿美元和100亿。

不远的将来,特别是日本、韩国市场会更多的转向中国市场采购。

零配件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据统计,目前全球排名前100位的配件供应商中至少有70%以上都在中国开展业务。

所有在华进行汽车配件生产的外商独资或合资的企业达到近1200家,而且近年来数量增长很快。

从市场份额上看,目前中国轿车的整车配套市场(OEM)中,跨国企业的独资或合资公司约占50%以上的份额,其中包括德尔福、博世等在内的前十名的跨国配件供应商就约占10%至15%的市场份额。

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我国配件企业众多,规模小,集中度低,无序竞争严重。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定点配件生产厂家为2000家,而实际上超过了5000家。

这些企业规模小,80%以上的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年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只有130家,50万元以下的却高达2700家,从而导致生产成本高,行业整体效益低下。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的大多数配件企业还不具备生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能力,如电子产品、燃油喷射系统、主动、被动安全系统、转向系统、传感器、制动系统等,这些配件的生产无一不被国外企业所控制。

二、市场发展趋势

汽车工业能否真正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支柱产业,取决于汽车配件工业的发展。

我国加入WTO后,汽车配件工业的增长方式、发展途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主要表现在:

汽车配件工业比汽车整车生产更深地融入国际分工;汽车配件工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跨国公司日益把关键的配件生产转移到我国;我国汽车工业企业配件的配套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在中低附加值的汽车配件制造方面由于民营企业进入较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也在迅速增强;我国正在成为某些汽车配件的生产中心;我国汽车配件企业走向世界,在全球配置资源;在我国汽车配件工业中,正在形成专业化的配件产业集聚地区;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的规模、水平、效益正在稳步提高;我国汽车配件大规模走向世界汽车配件市场。

我国汽车配件工业在21世纪初的发展趋势是:

1、我国汽车配件市场的扩大将快于整车市场

市场扩大不仅表现为规模的扩大,而且表现为汽车配件产品结构的调整。

随着轿车在汽车工业中比重的提高,汽车产品的电子化水平提高,汽车配件产品将呈现出日益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的趋势。

由于市场扩大,我国汽车配件企业都面临着比较广阔的市场空间,包括民族资本的汽车配件企业。

2、汽车配件工业中大公司的影响将逐步加深

包括生产汽车配件的大跨国公司和民族汽车配件企业21世纪前10年,我国汽车工业中将出现能够与整车生产厂抗衡的汽车配件专业公司。

中小汽车配件企业将加速淘汰。

由于技术进步的加速,汽车配件行业的重新洗牌将快于整车企业。

随着生产汽车配件的大跨国公司进一步进入我国汽车工业,随着汽车配件企业群体中优秀企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分工日益加深,变化会逐步加速。

汽车配件企业在汽车工业中的地位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随着整车生产企业和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的地位变化,我国汽车工业中的市场游戏规则也会发生变化。

汽车配件企业被动地接受价格的地位将发生改变。

整车生产企业和配件生产企业将日益向着合作伙伴关系发展。

双方合作开发新产品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3、节能、环境保护、产品更新换代加速等因素,将对民族资本的汽车配件企业形成日益严重的压力,也将加速汽车配件工业的重组

我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技术更新加速期。

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将日益对汽车配件工业形成压力。

技术进步缓慢的企业生存将日益困难。

4、汽车电子配件的发展将日益加速

发达国家汽车装电子配件已经达到整车价值的30%左右,而我国汽车上的电子配件只占整车价值的15—20%。

随着我国汽车产品的高级化,消费者对舒适性、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电子配件必将迅速发展。

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制定汽车配件发展的专项规划,国家对此也已经予以重视。

汽车电子配件发展热已经出现。

5、中国汽车配件工业将逐步成为世界汽车部件生产基地之一

我国加入WTO时,在汽车配件领域做出承诺:

总体上说,汽车以及汽车配件的关税到2006年7月1日将分别降至25%和10%的平均水平。

我国汽车配件工业将从中低附加值产品做起,逐步成为世界汽车配件生产基地。

我国汽车配件走向世界的步伐将进一步加速。

6、汽车配件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将逐步提高。

7、随着汽车水平的提高,汽车配件水平的提高,管理制度的日益健全,假冒产品将逐步被赶出市场。

三、市场竞争力分析

世界汽车业巨头到2007年,在低成本国家的配件采购额累计将达到500亿美元,其中70%将来自中国,我国汽车配件生产和出口面临巨大商机。

目前,由于国内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配件产品主要用于国内汽车生产,出口多以国外维修配件为主,出口动力不足。

但汽车配件的出口符合我国汽车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汽车配件工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业附加值的70%是由配件产业创造的。

我国汽车配件生产正在加速本土化进程,配件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为我国汽车配件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我国入世后承诺轿车整车关税减让,中高档轿车价格将继续向下调整,而高档轿车本土化生产的浪潮也即将开始,已经开始配件国产化工作,并制定完善了国产化计划,目前国产化的配件主要有排气系统、车桥总成、车轮总成、座椅总成、整车线束、门内饰板总成、天窗总成等。

第五章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

一、建设条件

1、市情概况

莆田,福建省地级市。

因盛产荔枝,故又称“荔城”。

历史上称“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闽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83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地级市,下辖城厢区、涵江区、仙游县、荔城区、秀屿区。

全市陆域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2万人;常年90多万人在外经商办企业。

莆田地理:

莆田辖地西接德化、永春,东至南日岛,南至湄洲岛的乌丘屿,北至大洋乡。

从北到南有兴化、平海、湄洲三个海湾,大陆海岸线271.6公里,海岛岸线262.9公里,隔海同台湾省淡水港相对;西南隔湄洲湾与惠安县相望,陆地南接泉港、惠安,南安,泉州,洛江。

湄洲湾位置适中,航道顺直,水深港阔,不冻不淤,避风良好,被誉为“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

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大型深水泊位80多个,是目前全国少数几个能够建设30万吨以上深水泊位的海港之一,预计总吞吐能力可达4亿吨以上,建设国际性深水大港条件十分优越。

莆田经济:

莆田市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享受国家、省赋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81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6%,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2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4.3%,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0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1%,增长3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0亿元(新口径),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32.4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29.6%,增长38%;实际利用外资7.7亿美元(按可比口径),完成年计划的107%,增长17%;财政总收入78亿元,完成预算的107%,增长2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7亿元,完成预算的112%,增长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年初预期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6%,控制在年初预期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控制在年初预期7.5‰以下。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南日镇的南日鲍、莆田枇杷、莆田桂圆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已形成鞋革、电子、食品、机械、建材等支柱产业,“鞋城”、“电子城”、“啤酒城”、“工艺城”等称誉远播四方”。

工业外向度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成为莆田市经济发展的亮点。

2、项目所在地概况

项目所在地荔城区位于闽东南沿海中部,北接涵江区,西连城厢区,东临兴化湾,是莆田市的中心城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荔城区是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城区,辖西天尾、黄石、新度、北高4个镇和镇海、拱辰2个街道,共有118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辖区总面积269.66平方公里,总人口46.38万人。

完善的基础设施。

境内溪流纵横,木兰溪、延寿溪等贯穿全境,地下水蕴藏量大,淡水资源丰富,各镇均有日供水万吨以上的自来水厂。

全区共有11万伏变电站2座,35万千伏变电站11座,实现了村村通电。

市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全区所有镇(街)均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数据通信等邮电业务,并实现光缆数字传输,长途电话可直拨世界2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区内城市建设方兴未艾,胜利路、文献路、梅园路、八一二大街、迎宾路等主街道业已形成、荔园路、延寿路、东园路正在规划建设中,城区东扩北拓空间广阔,是未来莆田城区扩张的重点区域,城市排洪、排污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生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化面积达38%。

富饶的物产资源。

全区已形成了以蔬菜、畜禽、水果、水产为四大主导产业的农副产品生产格局,是福建省的荔枝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是莆田市主要的“菜篮子”工程基地,新度镇还是全国最大的禽苗生产基地,年可孵化禽苗1.6亿羽。

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可供长期大量开采。

  丰富的人文资源。

荔城区秉承原莆田县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本色,文化底蕴深厚,精神文明硕果累累。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闻名遐迩的南少林寺、规划建设中的壶公山省级森林公园、人流、物流集聚的步行街,风光秀丽的延寿溪荔枝林带,形成了“一寺一山一街一溪”的旖旎景色。

同时,区内还有三清殿、古谯楼、真武坛、九华叠翠、紫霄怪石、谷城梅雪、天马晴岚等著名景点。

坚实的发展基础。

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全区共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龙头企业各1家,还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在兴建。

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45个,面积7万多亩。

工业经济基础扎实。

目前为止,全区规模以上企业93家,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新兴行业和鞋革、食品、纸品包装等传统行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与鞋革、食品等主导产业相配套的鞋材、包装等中下游产南少林寺品门类齐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正在投资兴建的荔城工业区和黄石工业园区,环境优美、政策优惠,是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热土。

市场体系比较健全,商贸流通兴旺发达,房地产日渐升温,社区服务业正在加快发展。

同时,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有新面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新区建设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气象气候

气温

莆田各地年均气温在18~21℃,呈东南向西北递减,即东南沿海稍低于20℃;7月最热,平均气温是23~29℃,1月最冷,平均气温是7.2~11.9℃,年气温差一般在15.8~17.8℃,日较差6.2~8.8℃。

季风主要的方向有东北风和西南风;东北风有10个月左右控制在沿海地区。

冬、夏季风方向随季节交替而转换明显,冬季多为偏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而春、秋两季为风向转换季节。

常见的大风有两种,一种是由北方的冷空气南下而引起的东北大风,风力一般6至8级,最大达10级以上。

另一种是由台风侵袭而引起的大风,每年平均有4至8次,最多的年份达11次。

台风每年大多出现在7月中旬至9月下旬。

降水

本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2300毫米之间,自西北山区向东南沿海递减。

西北部山区达2300毫米以上,中部平原为1200毫米至1600毫米,东南部沿海和岛屿在900毫米至1300毫米。

全市一般可分为四个降雨季节:

春雨季节(3-4月),降水量为250毫米至300毫米之间,占年降水量的20%,雨日多、雨量少、强度弱是这一雨季的特点。

梅雨季(5-6月),降雨量为300毫米至600毫米,占年降雨量的32%至34%,雨区广、雨量多、强度大、雨时长是这一雨季的特点。

台风、雷雨季(7-9月),降雨量为270毫米至70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32%至36%,雨量多、强度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少雨季(10-2月),降雨量约150毫米至300毫米之间,占年降水量的10%至20%。

2、工程地质

地形地貌

莆田市城厢区胜利路(荔园路~规划1#路)沿线用地以居住用地和公建用地为主,靠木兰溪较近侧为林荫用地,道路西侧的用地大部分为旧民宅,进入了土地开发准备工作,道路东侧的用地现状为公共绿化用地,尚未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

拟建场地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最大值8.4m,最小值4.40m;属滨海堆积地貌单元。

地层地质

根据周边钻探深度范围内所揭示的地层,上部为杂填土、淤泥;中部分为粉砂、圆砾;下部为花岗岩及其风化层。

现将各岩土层特征由上到下综述如下:

(1)杂填土:

褐黄色、灰褐色,稍湿~湿,松散,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石,场地西侧局部有生活垃圾,堆填时间约5年。

层厚1.00~3.10m。

(2)粉质粘土:

褐黄色、褐灰色,湿,可塑,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切面光滑,摇震反应。

层厚1.10~2.90m;层顶埋深0.40~1.70m。

(3)淤泥:

深灰色,饱和,流塑~软塑。

以粘性土地为主,含腐殖质及粉砂,略有臭味;局部为淤泥夹粉砂,底部局部过渡到淤泥质粉质粘土。

干强度高,韧性中等,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

本层全场分布。

层厚2.90~4.90m;层顶埋深1.00~2.80m。

(4)圆砾:

褐黄色,饱和,松散~稍密。

母岩以火山岩和花岗岩为主,磨圆度好,风化程度大部分为中风化,一般粒径≤20mm,个别有10cm左右,含量约55%;充填物为中粗砂,胶结程序一般。

本层全场分布。

层厚0.70~6.10m;层顶埋深3.00~7.30m。

局部未揭穿。

(5)残积砂质粘性土:

灰黄色,湿,可塑~硬塑状,组织结构全部破坏,长石风化成土状,干钻易钻进,岩芯呈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和摇震反应。

层厚1.50~5.90m;层顶埋深2.60~4.70m。

(6)全风化花岗岩:

灰黄色、灰白色,饱和。

组织结构基本破坏,成份为石英、长石等矿物,有残余结构强度,岩芯呈砂土状,岩体结构为散体结构。

岩体极破碎,属极软岩。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

层厚2.00~6.20m;层顶埋深12.30~20.50m。

(7)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

灰黄色,饱和。

组织结构大部份破坏,成份为石英、长石等矿物,矿物成份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砂土状,岩体结构为散体结构。

岩体极破碎,属软岩。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

层厚6.60~8.30m;层顶埋深20.30~27.40m。

(8)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

灰黄色,饱和。

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成份为石英、长石等矿物,矿物成份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岩体结构为碎裂结构。

岩体破碎,属软岩。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

层顶埋深33.40~40.70m;最大控制厚度3.30m。

该层未揭穿。

水文地质

根据场地附近工程水位观测情况,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1.0m左右。

沿线地下水主要赋存于③残积砂质粘性土中的孔隙水及下部全一微风化花岗岩中的裂隙水,为潜水,赋水性及透水性较差,水量较小,主要受含水层的侧向迳流补给及大气降水的补给。

沿线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