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设计.docx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设计.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1课时 1、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1――4页,练习一的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谈话导入
(1)今天的气温是多少摄式度?
感觉一下现在的气温怎样?
(2)观察第2页的上、下两幅情境图,16℃的情境是怎样的?
零下16℃的情境又是怎样的?
2、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小结:
通过刚才对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16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16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板书:
零上16℃记作:
16℃
零下16℃记作:
-16℃
3、试一试:
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
4、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
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二、教学例2
1、教师让学生重点观察例2存折明细卡支出或存入一栏。
2、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这一栏的各数表示什么意义。
3、让学生明白原来我们学过的数像2000、500这些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而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支出的钱数。
板书:
存入2000元记作+2000元
支出500元记作-500元
4、结合具体的数据让学生体会它们的含义正好相反,进一步体会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板书:
一、表示两 零上16℃记作:
16℃ 存入2000元记作+2000元
种相反
意义的量 零下16℃记作:
-16℃ 支出500元记作-500元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
二、意义
板书:
1、像-16、-500、-
、-0.4……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2、像16、+500、
、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四、让学生讨论交流:
0是正数还是负数?
让学生明白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板书: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五、巩固练习。
1、课本第4页做一做。
2、练习一的1—3题。
3.你知道吗: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
4.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存折:
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
(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出了800元记作-800;存入了1200元记作1200元,还可以记作+1200元)
(2)电梯:
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
(以地平面为界线,地平面以上一层我们用1或+1来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层)。
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啊?
要到地下3层呢?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
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板书设计:
1、认识负数
一、表示两 零上16℃记作:
16℃ 存入2000元记作+2000元
认识负数
种相反
意义的量 零下16℃记作:
-16℃ 支出500元记作-500元
1、像-16、-500、-
、-0.4……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二、意义 2、像16、+500、
、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1、-
读作:
负八分之三
三、读、写法
2、+500读作:
正五百 35读作:
三十五
3、负二十四点零六 写作:
-24.06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2、认识数轴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第7页做一做的第1、2题,第9页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数轴。
2、会在数轴上表示数。
教学重、难点:
认识数轴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5.6+0.90-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师生一起画数轴。
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学生画完交流。
(3)师边讲解师生边画:
①画好直线,确定好方向(画上箭头)。
②确定好起点(原点)即是0。
③确定好单位长度,分成若干格。
(4)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
(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
(5)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6)总结:
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叫数轴。
(7)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A、从0起往右依次是?
从0起往左依次是?
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
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8)练习:
做一做的第1、2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四、全课总结
(1)数轴的结构是怎样的?
(2)在数轴上0右边的数是正数,0左边的数是负数。
板书设计:
2、认识数轴
1、数轴:
像 这样的直线叫
数轴。
2、在数轴上0右边的数是正数,0左边的数是负数。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3、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页,第7页做一做的第3题,第9页的第6题。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出示例4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
2、师生一起画数轴,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让学生比较他们的大小。
3、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4、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
板书:
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即越往右边的数越大)
5、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6、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正数越大,变为负数反而越小。
7、总结并板书:
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8、练习:
做一做第3题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6题。
2、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
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板书设计:
3、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1、例4:
-8<-6 -4>2
2、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即越往右边的数越大)
3、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4、正数越大,变为负数反而越小。
教学反思:
2、圆柱与圆锥
第1课时 1、
(1)认识圆柱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具、学具准备:
1、圆柱形物体一个。
2、教师、学生每人用硬纸做一个圆柱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
说说你喜欢圆柱的理由。
(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3)请同学说说第10页物体的形状。
(2)出示圆柱形实物图。
师边讲解师生边画圆柱体的几何图形,注意:
看不见的线画虚线。
师说明:
这样的图形就是圆柱体的几何图形。
2.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例1)
(1)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
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
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
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
(板书:
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大小一样。
周围的面叫做侧面,是一个曲面。
)
(3)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
思考:
圆柱有多少条高?
如果我们要测量的话量哪里的高最简单?
(板书: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柱有无数条高。
)
3.圆柱的侧面展开(教学例2)
(1)动手操作:
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
展开后得到什么图形?
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
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小结板书:
长方形:
沿高剪
侧面 正方形:
斜着剪 平行四边形
强调:
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
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板书:
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
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②想一想:
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板书:
正方形:
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
③引导小结:
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④ 动手操作:
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看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板书:
长方形快速转动得到一个圆柱。
二、巩固练习
1、第11页的做一做。
2、第15页练习二的第1――4题。
圆柱的基本特征
板书设计:
1、
(1)认识圆柱
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大小一样。
2、周围的面叫做侧面,是一个曲面。
3、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柱有无数条高。
长方形:
长=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圆柱的高。
沿高剪
4、侧面 正方形:
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
斜着剪 平行四边形
5、长方形快速转动得到一个圆柱。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2)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14页,练习二的第5、6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二)能力训练点:
能灵活运用求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