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649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doc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doc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课后题(带答案)

1、 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力的大小)有关。

(力)越大,小车运动得就越快。

2、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

(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1、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会感到费力,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被拉动的物体(重),摩擦力大;被拉动的物体(轻),摩擦力小。

1、距杠杆尺中心一样长,两边的钩码挂得(一样多),平衡;杠杆尺左右钩码挂得一样多,距离(一样长),平衡。

2、天平是根据杠杆尺的(平衡原理)制成的。

主要结构包括(托盘)、(指针盘)、(游码)、(底座)以及(砝码)和(镊子)等附件部件。

3、天平是称量物品质量的仪器。

称量物品时,(左盘)放被称量的物品,(右盘)放砝码。

取用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

1、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2、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能产生弹力的物体还原有(皮球)、(皮筋)、(海绵)、(拉力器)等。

1、磁铁一般有(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等,这些名字是根据它们的(形状)起的。

2、磁铁有(磁)性,能吸铁;磁铁隔着纸也能吸(铁)。

3、磁铁两端吸大头针多,因为(磁铁的两端磁性强)。

4、磁铁有指示(南北)的性质。

不论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分别:

(南)极,(s)表示:

(北)极,用(N)表示。

1、指南针是根据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2.指南针由(底盘)、(指针)构成。

3.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祖先用磁石制成了(司南)。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4.(司南)、(罗盘)、(指南针)等,都可以帮助我们辨识方向。

5.自制指南针时,要用磁铁沿(同一)方向摩擦缝衣针。

6.使用指南针测定方向时,首先要把指南针(放平)。

1.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

它的年龄大约有(50亿)岁了,估计它的寿命还有(50亿)年。

2.太阳表面温度大约是(6000)摄氏度,内部温度大约是1500万摄氏度。

3.太阳是一个旋转的高密度炽热(气体球),大部分气体是(氢气),其次是(氦气)。

4.太阳表面经常会出现(太阳黑子)、(耀斑)、(日珥).

5.太阳的直径约为(139)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

1.产生影子的条件是(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2.一天中,(中午)我的影子最短,(早晨)和(傍晚)我的影子最长。

3.早晨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4.物体的影子总是在物体(背)光的一面。

1.人们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了计时仪器,叫做(日晷)。

2.日晷由(指针)和(圆盘)两部分组成。

3.从古到今,人们计时的方法有(沙漏)、(日晷)、(水钟)等。

4.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包括(圭)和(表)两部分。

古人利用圭表度量正午的(影长)来判断(冬至)、(夏至)及其他节气。

5.天色计时法的黄昏大约是现代的(19)——(20)时。

1.现代现代计时工具主要有(钟)、(手表)、(电子表)等。

2.人们根据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发明了现代计时工具(石英钟)。

3.沙漏是测量(时间)的仪器。

4.我制作的沙漏大约能计时(10【不一定】)分钟。

1.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开关)、(导线)、(电器)4部分组成。

1.在同一电路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首尾相连这种电路叫(串联)电路。

2. .在同一电路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各个用电器都用不同的开关控制,这种电路叫(并联)电路。

3.连接两节电池时,必须把一节电池的(正)极和另一节(负)极相连。

4.在电池节数相同的情况下,两只灯泡成串的连接在电路里发出的光(暗),并列地连在电路里发出的光(明)。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例如(金)、(吕)、(铁);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例如(干木头)、(塑料)、(橡胶)。

2.电从电线、开关等物体流过,这种现象叫(导电)。

3.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

4.干木材,塑料梳子,陶瓷,都是(绝缘体)。

1.当有较大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使人(休克)或(死亡)。

所以,我们要注意(安全用电)。

2.电工可以用钳子掐断电线,我们可以用手按开关,因为(有塑料和橡胶绝缘)。

3.不能在电线上晾湿衣服,因为(因为湿衣服有水,水能导电)。

4.使用家用电器前,要认真(阅读说明书)。

1.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4部分。

2.人的皮肤下面有(肌肉)和(骨骼)。

胸腹部有(心)、(肺)、(肝)、(脾)、(肾)、(肠)、(胃)等器官。

3.人体是一台复杂的“机器”,身体的各个部分和器官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保持高度的(协调)性,构成统一的(整体)。

1.人体由(206)块骨组成,人体的骨架叫(骨骼),人体骨骼可以分为(头骨)、(躯干骨)、(四肢骨)3部分。

2.骨骼具有支撑(人体)、保护人体(内部器官)和(运动)的作用。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骨骼才能(强壮)。

4.科学研究表明,儿童补钙以(食补)为好。

每天喝500ml牛奶,能供600毫克钙。

1.骨大多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骨在关节处可以(活动)。

2.(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对人体伤害极大的疾病。

3.如果不慎摔倒,或用力过猛,可能会造成关节脱开,这就是(脱臼)。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关节更(灵活),更(牢固)。

5.人体内较大的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

其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是(踝关节)

1.人体的主要肌肉有(胸大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腹肌)、(腓肠肌)。

2.肌肉的两端分别长在不同的骨上。

肌肉有(弹性),能(收缩)和(舒张),能牵动着(骨)运动。

3.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

4.当提起脚跟时,(肌肉)收缩;当放平脚跟时,(肌肉)舒张。

5.人体各种运动都是由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1.蚂蚁、蜜蜂、蝴蝶等动物的共同特点是:

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像这样的动物,我们称之为(昆虫)。

1.像鸽子、鸡、喜鹊这样,身体表面有(羽毛)的卵生动物一般都是(鸟)。

2.我国现有鸟类(1200)多种,约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4)%。

3.为了保护鸟类,我国从(1982)年开始开展“爱鸟周”活动。

此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得926种鸟受到法律保护。

1.像猫这样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的动物,一般都是哺乳动物。

2.鸭嘴兽又叫“(鸭獭)”,虽然用(卵)繁殖后代,但是,幼兽吃妈妈的(乳汁)长大,所以,它属于(哺乳)动物。

3.水中游的哺乳动物有(鲸鱼)等,空中飞的哺乳动物有(蝙蝠)等。

1.像鲤鱼、鲫鱼,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用(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里),用(卵)繁殖后代的动物都是鱼。

2.像乌龟、壁虎、蛇,身体表面有(鳞片)或(甲),腹部贴地滑行,用(肺)呼吸,用(卵)繁殖后代的动物,都是(爬行)动物。

3.像青蛙、蟾蜍,身体表面裸露,用(卵)繁殖后代,小时候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长大后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这样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

1. 小法官。

(1)不同的小车从同一座桥上往下冲,冲出去的距离是一样的。

(×)

(2)鞋底上设计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

(3)把一个条形磁铁从中间分开,就会形成两个只有一个磁极的磁铁。

(×)

(4)使用指南针时,必须让指南针和底盘上表示南北的方向刻度重合。

(√)

2.我会选。

(1)在水中的磁铁(A)铁制品。

A.能吸引     B.不能吸引     C.有时能,有时不能

(2)下面材料能做成小磁针的是(B)。

A.塑料片     B小铁钉        C铜丝

(3)指南针是根据磁铁(B)的性质制成的。

A.吸铁       B指示南北      C.隔着东西能吸铁

(4)在衣服拉链上涂石蜡,为了(B)A.增大摩擦力   B.减小摩擦力    C.不生锈

(5)磁铁的磁力(C)A.分布均匀     B.中间最强      C.两极最强

1.填一填

(1)太阳的结构层次,由核心开始,依次是(日核)、(辐射层)、(对流层)。

(2)在研究太阳与影子的方向的关系时,我们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用铅笔代替(不透明物体),用手电筒的移动相当于(太阳的移动)。

通过实验知道太阳运动的方向和影子的方向(一致)。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的发生变化。

日晷与圭表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计时器。

(4)人类根据在一定的的装置里,水能保持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了(水钟),用来计时。

2.小法官

(1)黑子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之一。

(√)

(2)对于太阳表面的现象,我们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

(√)

(3)在同一时刻,阳光下任何直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都是相同的。

(√)

(4)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

(×)

(5)沙漏是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的。

(×)

(6)一天中,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由东向西移动。

(×)

3.我会选

(1)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B)千米。

A.1.5万      B.1.5亿         C.1.5

(2)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A)倍。

A.130万        B.30万         C.33万

(3)古代人民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A)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4)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 C)时辰。

A.36          B.24          C.12

(5)用水流计时时,主要应解决(B)问题。

A.盛水多少     B.水流量       C.水质处理

(6)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与(B)无关。

A.漏水孔的大小 B.容器的颜色 C.滴漏中的水位

1.填一填

(1)电的来源很多,我知道的有(电池、发电机)。

(2)把两只灯泡(并列)连接在一个电路里,可分别控制每一只灯泡的亮灭。

(3)意大利物理学家、发明家(伏特)发明了能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电池——伏打电池。

(4)干电池有两个电极:

(正)极和(负)极。

(正)极带正电,(负)极带负电。

2.小法官

(1)干电池外面包的纸和膜,具有防潮和保护作用。

(√)

(2)把两只灯泡成串联接在电路里,,一只灯泡灭后,另一只还亮着。

(×)

(3)电线是导体,它的外壳是绝缘体。

(√)

(4)当发现有人触电时,要先把电源切断,再打120求救。

(√)

(5)钳子把手用塑料包裹,是为了美观。

(×)

3.我会选。

(1)手电筒的金属外壳相当于电路中的(B)。

A.电源    B.导线      C.开关

(2)发现有人触电,不要(A)。

A.去拉他     B. 拨打110      C.断开电源

(3)电器着火了,正确的做法是(C)。

A.用水灭火   B.用湿布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