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模理综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6427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白城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模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吉林省白城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模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吉林省白城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模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吉林省白城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模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吉林省白城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模理综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白城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模理综化学试题.docx

《吉林省白城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模理综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白城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模理综化学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白城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模理综化学试题.docx

吉林省白城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吉林省白城市【最新】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

“绿矾形似朴消(Na2SO4·10H2O)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对此段话的说明中肯定错误的是()

A.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7H2OB.绿矾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

C.“色赤”物质可能是Fe2O3D.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

2.分子式为C5H12O的醇,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C5H10O2,则符合此条件的醇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最多有()

A.4种B.5种C.6种D.3种

3.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试剂

实验目的

实验装置

X

Y

Z

A

Na2SO3

稀HNO3

品红溶液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

MnO2

浓盐酸

KI-淀粉溶液

比较Cl2与I2的氧化性强弱

C

NaCl

浓硫酸

AgNO3溶液

证明酸性:

H2SO4>HCl

D

蔗糖

浓硫酸

溴水

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A.AB.BC.CD.D

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棉花、羊毛、丝绸的主要成分均为蛋白质

B.丙烷中的3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

中含有的官能团有3种

D.乙烯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5.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置于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仍有部分固体存在,过滤后得到固体X与滤液Y;②将固体X置于稀硝酸中无明显变化;③取滤液Y少许滴加到NaOH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2CO3、Al(OH)3B.AgNO3、NH4ClC.MgSO4、BaCl2D.CuCl2、Al(NO3)3

6.aX、bY、Z、W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相邻且a+b=15,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W形成的简单离子可表示为W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常见的氢化物的沸点:

Y>X>W>Z

B.简单离子半径:

W>X>Y>Z

C.Y与Z能形成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两种化合物

D.Z与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溶于水后,水的电离程度变小

7.KIO3是食用碘盐的添加剂,工业上制取KIO3的方法之一如图所示,其中阳(阴)离子隔膜只允许阳(阴)离子通过,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铁作阳极、石墨作阴极

B.装置中的隔膜为阳离子隔膜

C.当外电路中通过2mole-时,阴极上会有22.4LH2生成

D.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I--6e-+6OH-=IO3-+3H2O

二、原理综合题

8.锡(Sn)是IVA族元素,Sn2+易发生水解反应,且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1)镀锡铁又称为马口铁,镀锌铁又称为白铁,若分别用这两种材料制作水桶,则在相同条件下,前者耐用性弱于后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锡能形成SnCl2、Na2SnO2两类盐。

①配制SnCl2溶液时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盐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n(OH)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从物质性质的角度上看,Sn(OH)2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碱”、“两”、“酸”)性氢氧化物,向SnCl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产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3)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SnCl2溶液,没有固体物质生成,滴加2滴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4)以废锡渣(含有少量铜、铅金属杂质)为基本原料制备二氯化锡晶体的流程如下(已知常温下Ksp(PbCl2)=2×10-5,

=1.4):

①料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为使得到的二氯化锡晶体中不含铅元素,则料液I中的c(Cl-)至少应为____________mol·L-1。

已知:

当溶液中c(Pb)<10-5mol·L-1时,认为Pb2+沉淀完全。

②操作a具体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洗涤、低温烘干。

9.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比不可缺的,甲醇、甲醚(CH3OCH3)均是“清洁能源”,工业上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它们。

(1)以CO、H2为原料合成甲醚的过程中,在反应器中发生了下列反应:

a.CO(g)+2H2(g)

CH3OH(g)△H=-90kJ•mol-1

b.2CH3OH(g)

CH3OCH3(g)+H2O(g)△H=-23kJ•mol-1

c.CO(g)+H2O(g)

CO2(g)+H2(g)△H=-41kJ•mol-1

①选取适当的催化剂,在一定压强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H2和CO制备甲醚,测得的有关数据如图1所示。

则制备甲醚时较适宜的生产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通过理论分析得知反应c的存在能提高甲醚的产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CO(g)+3H2(g)

CH3OCH3(g)+CO2(g)△H,则△H=____________。

(2)用下列反应也可得到甲醚:

2CO2(g)+6H2(g)

CH3OCH3(g)+3H2O(g)。

已知TK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

则在相同温度下,当一恒容密闭容器中c(CO2)=2.0×10-2mol·L-1、c(H2)=1.0×10-2mol·L-1、c(CH3OCH3)=1.0×10-4mol·L-1、c(H2O)=2.0×10-4mol·L-1时,v正____________v逆(填“>”、“<”或“=”)。

(3)控制适当的条件,CO2与H2也可转化为甲醇:

CO2(g)+3H2(g)

CH3OH(g)+H2O(g)。

将CO2、H2按物质的量比为1∶3的比例加入到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

测得容器中n(CH3OH)在不同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的△H____________0(填“>”、“=”、“<”,下同)

②若温度T1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10,则温度T2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2____________10。

③下列数据能说明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气体密度保持不变B.n(H2)=0.3mol

C.CO2、H2的消耗速率比为1∶3D.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4)图3为某绿色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写出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0.NaOH在存放过程中会发生变质。

(1)久置的NaOH溶液中含有CO32-,请写出生成CO3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为确定某NaOH溶液的变质程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放人试管A中,然后加入BaCl2溶液,产生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表明NaOH溶液己经变质。

②取少量溶液放人试管B中,先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后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若溶液____________,则表明NaOH溶液是部分变质。

(3)同学乙经过思考认为,NaOH溶液变质后的产物可能含有NaHCO3。

确定有无NaHCO3生成的方法:

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然后过滤除去沉淀,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所用试剂与实验现象),说明没有NaHCO3生成。

(4)同学丙利用如下方法测定某固体NaOH的变质程度:

准确称取4.00gNaOH,配制成500mL溶液,然后取出25.00mL所配溶液放入锥形瓶中,用0.2000mol·L-1的盐酸进行滴定

①取用NaOH溶液的过程中涉及到排气泡的操作,其操作方式可用下图中的____________表示。

②滴定中使用了两种指示剂,先加入酚酞作指示剂,达到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amL,然后加入几滴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达到终点时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若此过程中消耗盐酸的体积为bmL(a>b),则样品中n(NaOH)∶n(Na2CO3)=____________。

四、有机推断题

11.一定条件下,CO2与NH3反应可制得重要的化工产品三聚氰胺:

3NH3+3CO2

+3H2O。

(1)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三聚氰胺的几种组成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三聚氰胺中氮原子、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NH3、CO2、H2O三种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3)上述四种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的是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存在多种类型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但这些化学键中不包括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α键b.π键c.非极性共价键d.极性共价键

(4)三聚氰胺的熔点为250℃,则其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又知硝基苯的熔点为5.7℃,异致这两种物质熔点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5)随者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已合成了由碳、氧两种元素形成的原子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晶体中氧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_。

②若晶胞参数为apm,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胞的密度是____________g•cm-3。

12.有机物H[

]是一种重要的液晶材料,工业上合成它的一种路线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不饱和烃,E的苯环上的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已知:

①RCH=CH2

RCH2CH2OH

②一个碳原子上连接有2个-OH时会自动脱去一个水分子形成一个碳氧双键。

(1)H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2)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B→C中的“一定条件”内容是____________。

(3)F→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C还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含有碳氧双键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

(5)现代物理方法中,能用于区分C、D两种物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6)以1—苯基乙醇(

)为基本原料制取苯乙醛,仿照C转化为D的形式,表示出合成路线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绿矾在加热时会溶解在结晶水中,然后发生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

Fe2O3+SO2+SO3+14H2O,铁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3价,S由+6降低到+4,所以绿矾分解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

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

综上所述B不正确,选B。

2.A

【解析】C5H12O的醇,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C5H10O2,则符合此条件的醇必须有两个以上

-H(官能团羟基所连的碳原子叫

碳原子,这个碳原子上所连的H原子叫

-H),符合此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1-戊醇、2-甲基-1-丁醇、3-甲基-1-丁醇和2,2-二甲基丙醇,共有4种,所以A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醇的氧化规律。

伯醇(有2个或2个以上

-H)可以被氧化为醛,遇强氧化剂可以进一步被氧化为羧酸;仲醇(只有1个

-H)可以被氧化为酮;叔醇(无

-H)不能被催化氧化,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3.D

【解析】

A.亚硫酸钠可以被稀硝酸氧化为硫酸钠,两者反应不生成二氧化硫,所以无法证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A不正确;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常温下不发生反应,所以无法制取氯气,B不正确;C.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是因为浓硫酸难挥发而氯化氢易挥发,并不是因为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强,所以C不正确;D.蔗糖与浓硫酸反应,首先看到固体变黑,这证明了浓硫酸的脱水性,然后看到固体开始膨胀,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证明了有二氧化硫生成,说明硫酸被还原了也就证明浓硫酸表现了强氧化性,所以D正确。

点睛:

实验题要注意实验条件,这往往是一些同学的弱项。

所以我们平时要及时对一些常见反应的条件进行归纳总结,特别是常见气体的制备。

4.B

【解析】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毛、丝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不正确;B.三点决定一个平面,所以丙烷中的3个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B正确;C.

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和醛基,C不正确;D.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发生了氧化反应,所以D不正确。

5.C

【解析】

【详解】

分析4个选项在每组物质,两者反应后能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沉淀的有B和C两组,但是过滤后,把滤液加到碱中还能生成沉淀的只有C,所以C正确。

B即使硝酸银过量、滤液中含银离子,与碱反应后生成的沉淀很快转化为黑色氧化银沉淀,所以B不正确。

答案选C。

6.B

【解析】aX、bY、Z、W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相邻且a+b=15,则X是7号N元素,Y是8号O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则Z为11号钠元素;W形成的简单离子可表示为W2-,则W为16号S元素。

A.这四种元素的最常见的氢化物中只有NaH是离子晶体,其余3种是分子晶体其沸点显然是最高的,所以A不正确;B.简单离子半径中硫离子电子层数最多所以半径最大,其余3种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随原子序数递增半径减小,所以B正确;C.Y与Z能形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两种化合物,它们的化学键类不完全相同,过氧化钠中有共价键,氧化钠中只有离子键,所以C不正确;D.Z与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硫化钠溶于水后电离成硫离子,硫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变大,所以D不正确。

7.D

【解析】由题意知以碘化钾为原料采用电解法制取碘酸钾,就是把-1价碘氧化为+5价碘的过程,所以阳极上的电极反应为I--6e-+6OH-=IO3-+3H2O,因此阳极只能用惰性电极而不能用铁作阳极,D正确、A不正确;阴极上水电离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理论上每转移2mole-,可生成1molH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22.4L,C不正确;只有使用阴离子交换膜,才能保证阴极区的碘离子定向移动到阳极区被氧化为碘酸根从而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同时阴极区可得到副产品氢氧化钾,所以B不正确。

8.镀层破损后形成的原电池中,马口铁中铁作负极被加速腐蚀掉,白铁中锌作负极、铁仍受到保护抑制Sn2+水解两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2∶1铜、氯化铅1.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解析】

(1).这两种材料的镀层破损后都可以形成的原电池,马口铁中铁比锡活泼,所以铁作负极被加速腐蚀掉,而白铁中锌比铁活泼,锌作负极、铁仍受到保护,所以白铁耐用。

(2).①配制SnCl2溶液时,因为Sn2+易发生水解反应,所以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盐酸,目的是抑制Sn2+水解。

②锡能形成SnCl2、Na2SnO2两类盐,所以从物质性质的角度上看,Sn(OH)2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因此向SnCl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锡,过量后沉淀会溶解转化为亚锡酸钠,所以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实验现象为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3).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SnCl2溶液,没有固体物质生成,滴加2滴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氯化铁被还原为氯化亚铁了,铁由+3价降为+2价,锡由+2价升高到+4价(第IVA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为+2和+4),由电子转移守恒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4).以废锡渣(含有少量铜、铅金属杂质)为基本原料制备二氯化锡晶体的流程如下(已知常温下Ksp(PbCl2)=2×10-5,

=1.4):

①铅和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而铜在氢之后,所以铅和锡可以与盐酸反应而铜不反应,由氯化铅的溶度积数据可知氯化铅溶解度较小,所以料渣的主要成分是铜和氯化铅。

为使得到的二氯化锡晶体中不含铅元素,则料液I中的c(Cl-)至少应为

1.4mol·L-1。

②操作a是从料液I中分离出二氯化锡晶体的方法,由于该晶体有结晶水,所以不能蒸发结晶,只能是蒸发浓缩到饱和后,冷却到室温结晶,过滤后向过滤器中加入少量冷水洗涤2~3次,低温烘干。

点睛:

解有关元素化合物的转化类的试题时,要注意联系熟悉的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类比。

如本题中锡可以形成两种盐,可以类比铝形成的两种盐,由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类推氢氧化亚锡也是两性氢氧化物。

9.550K〜560K反应c消耗了反应b中生成的水,有利于反应b向右进行-244kJ•mol-1<<

【解析】

(1)①从图上数据可知,在550K〜560K之间甲醚的产率是最高的,所以制备甲醚时较适宜的生产温度范围是550K〜560K。

反应c中CO消耗了反应b中生成的水,有效减小了反应b的混合体系中水的浓度,有利于反应b向右进行。

②a

得总反应,3CO(g)+3H2(g)

CH3OCH3(g)+CO2(g),所以

△H=2

=-244kJ•mol-1。

(2)用下列反应也可得到甲醚:

2CO2(g)+6H2(g)

CH3OCH3(g)+3H2O(g)。

已知TK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

则在相同温度下,当一恒容密闭容器中c(CO2)=2.0×10-2mol·L-1、c(H2)=1.0×10-2mol·L-1、c(CH3OCH3)=1.0×10-4mol·L-1、c(H2O)=2.0×10-4mol·L-1时,Qc=

=2>1,反应将向逆反应进行,所以v正

(3)控制适当的条件,CO2与H2也可转化为甲醇:

CO2(g)+H2(g)

CH3OH(g)+H2O(g)。

将CO2、H2按物质的量比为1∶3的比例加入到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

测得容器中n(CH3OH)在不同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①由图像可知,T2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但此温度下甲醇的平衡量较小,因为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所以T2>T1。

因为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H<0。

②对于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其化学平衡常数就越小,所以若温度T1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10,则温度T2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2<10。

③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可以根据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或体系中某变量不变来作出判断。

由于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所以随正反应的发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因此,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能说明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是恒恒温恒容,则密度是恒量;氢气的平衡量不可能是某个不变的数据,所以A和B不是;C中两个速率都是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C不是。

(4)由图3可知,该燃料电池中甲醚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电池中使用了质子交换膜,说明电解质是酸性的,所以甲醚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CH3+3H2O-12e-=2CO2+12H+。

10.2OH-+CO2=CO32-+H2O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色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后无沉淀生成c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a-b)∶b

【解析】

(1)久置的NaOH溶液中含有CO32-,是因为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钠,离子方程式为2OH-+CO2=CO32-+H2O。

(2)①若NaOH溶液己经变质,可以用氯化钡检验碳酸根离子,方法是:

取少量溶液放人试管A中,然后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证明。

②若NaOH溶液是部分变质,则溶液中既有氢氧化钠又有碳酸钠,可以分别检验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方法是取少量溶液放人试管B中,先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使碳酸根完全转化为白色的碳酸钡沉淀,证明有碳酸根,同时也排除了因碳酸根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的可能,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表明还有氢氧化钠,综合上述两种现象,即可证明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

(3)确定有无NaHCO3生成,就是检验碳酸氢根离子,要先排除碳酸根的干扰,方法是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把碳酸根转化为碳酸钡沉淀,然后过滤除去沉淀,再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后无沉淀生成,说明没有NaHCO3生成,因为碳酸氢钠会和氢氧化钡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OH-+HCO2-=BaCO3↓+H2O。

(4)同学丙使用的是双指示剂滴定法测定该固体NaOH的变质程度。

双指示剂滴定的原理是将滴定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先向待测液中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当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之内不变色时,氢氧化钠转化为氯化钠,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然后加入几滴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当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时,碳酸氢钠转化为氯化钠。

这个过程可认为共发生了3个反应,而且每个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都是1:

1。

根据两个阶段消耗的标准盐酸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固体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

①取用NaOH溶液的过程中涉及到排气泡的操作,碱性溶液是装在碱式滴定管中的,为了把气泡顺利赶出,通常要把橡皮管向上弯曲,所以其操作方式可用图中的c表示。

②由a>b可确定样品中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物质,因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分成两个阶段,而且两个阶段消耗的盐酸是相等的,每一步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bmL盐酸所含盐酸的物质的量就是碳酸钠的物质的量,而(a-b)mL盐酸所含盐酸的物质的量就是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样品中n(NaOH)∶n(Na2CO3)=(a-b)∶b。

点睛:

双指示剂滴定是中和滴定中的难点,其原理较复杂。

我们要知道氢氧根结合氢离子的能力最强,其次是碳酸根结合氢离子的能力比碳酸氢根强,所以碳酸钠在溶液中先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然后才是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11.

NO>N>C>Hsp2、sp2CO2>NH3>H2OCO2、H2Oc分子晶体三聚氰胺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硝基苯不能CO22

【解析】

(1)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3,所以电子排布图为

,三聚氰胺的几种组成元素中,因为N的2p轨道是半充满状态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N,一般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C>H。

(2)三聚氰胺中氮原子、碳原子都形成了一个

键,所以它们的杂化轨道类型都是sp2,CO2为直线形,键角为180

,H2O和NH3的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NH3分子中N有一对孤对电子而水分子中O有两对孤对电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