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6404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化学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化学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化学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化学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

《化学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

化学水平考试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考试内容与要求

主干知识整合

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二、化学反应的分类

基础撞关

1.(2009年广东)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C)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2.(2010年北京春季)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C)

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CuSO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3.(2010年江苏)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B)

A.钠和水反应Na+H2O=Na++OH-+H2↑

B.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

C.三氯化铁腐蚀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

D.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CO32-+2H+=CO2↑+H2O

4.(2010年宁夏)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D)

A.H+、Na+、Cl一、CO32-B.Na+、Cl一、Ba2+、SO42-

C.H+、K+、OH-、SO42-D.H+、Al3+、Ag+、NO3-

5.(2009年湖南)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C)

A.SO3+H2O==H2SO4B.CaCO3====CaO+CO2↑

C.Zn+H2SO4==ZnSO4+H2↑D.AgNO3+HCl==AgCl↓+HNO3

知识归纳

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参见2009年要点解读)

⑴物质分类的方法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无固定组成和结构

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化学性质

②物质分类的多种角度

 

⑵化学反应分类的方法

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举例

表示式

化合反应

C+O2

CO2

A+B==AB

分解反应

CaCO3

CaO+CO2↑

AB==A+B

置换反应

C+CuO

Cu+CO↑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gNO3+NaCl==AgCl↓+NaNO3

AB+CD==AD+CB

②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④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与——离子反应和分子反应

【例题1】对下列化学反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①碳在氧气中燃烧;②硫在氧气中燃烧;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④铝粉在氧气中燃烧;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解析:

根据反应的特点及反应物质的类别等进行分类。

答案是:

分类标准1:

是不是化合反应。

反应①②③④是一类,都是化合反应;反应⑤为一类。

分类标准2:

反应物的特点。

反应①②为一类,都是非金属跟氧气反应,反应③④为一类,都是金属跟氧气反应,反应⑤为一类;分类标准3:

反应物的特点。

反应①②③④为一类,都是无机物(或单质)跟氧气反应,反应⑤为一类;……

2.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

⑴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⑵组成:

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分散剂——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

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

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溶液是一种分散系,其中溶质属于分散质,溶剂属于分散

剂。

悬浮液和乳浊液也是分散系,例如泥水中的水是分散

剂,泥土小颗粒是分散质,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

态,它们之间有9种组合方式。

9种分散系

⑶分类: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悬(乳)浊液

分散系粒子的直径

<1nm

1nm~100nm

>100nm

分散质粒子的组成

小分子或离子

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

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外观

均一、透明

大多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能否透过滤纸

一般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不能

不能

实例

食盐水、糖水

淀粉胶体、Fe(OH)3胶体

泥水

⑷胶体

①胶体的本质特征: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胶体是以分散质粒子大小为特征的,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如NaCl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可形成胶体。

可见,同种分散质在不同的分散剂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散系。

②胶体的性质

现象

定义

解释

应用

丁达尔现象

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大,使光波发生散射

区别溶液和胶体

布朗运动

在超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胶体粒子在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叫做布朗运动

水分子从各个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相同的

——

电泳现象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

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

分离蛋白质、氨基酸;血清电泳用于诊断疾病;电泳电镀

聚沉

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长大,形成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

胶体粒子带电,加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析出

制豆腐、果冻等

③胶体的分类

类型

分散剂状态

实例

固溶胶

固态

有色玻璃、烟水晶

液溶胶

液态

淀粉溶液、Fe(OH)3胶体

气溶胶

气态

烟、云、雾

④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

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所以胶体粒子带电。

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稳定存在。

一般说来,金属的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⑤净化胶体的方法——渗析法

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里,再将此袋放入水中,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从而使杂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

⑥胶体的应用:

土壤的保肥作用、制豆腐的化学原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明矾净水等。

注意:

①胶体中的分散质——可以是单个分子或离子或分子集合体

②胶体聚沉后一般情况下都生成沉淀,但有些胶体聚沉后,胶体粒子和分散剂凝聚在一起,成为不流动的冻状物,这类物质叫凝胶。

③电泳现象是由于胶体能带有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能向阳极或阴极移动。

而有些胶体如淀粉溶液,胶粒为中性分子,无电泳现象。

【例题2】“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

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不能透过滤纸B.有丁达尔效应产生

C.所得液体一定无色透明D.不稳定、很快会分层

解析:

纳米材料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因此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特性,如产生丁达尔效应,粒子可以透过滤纸等。

液态胶体在外观上和溶液相似,比较稳定、透明,但不一定无色。

答案是B。

3.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⑴.电离、电离方程式

①电离:

酸、碱、盐等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②电离方程式:

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化学方程式。

⑵.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定义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强碱、盐),强极性共价化合物

非极性共价化合物、弱极性共价化合物、大多数有机物

能否直接电离

溶于水或熔融时,直接能电离

溶于水或熔融时,不能直接导电

通电时的现象

溶于水或熔融时能导电

溶于水或熔融时不能导电

实例

H2SO4、HF、CaO等

SO3、NH3、CH4等

⑶.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相同点

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都能导电,与溶解度无关

电离程度

完全电离

部分电离

电离过程

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

表示方法

电离方程式用“==”

电离方程式用“

水溶液中微粒存在形式

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电解质分子

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

实例

绝大多数盐:

NaCl、BaSO4等。

强酸:

H2SO4、HCl、HClO4等。

强碱:

Ba(OH)2、Ca(OH)2等。

弱酸:

H2CO3、CH3COOH等。

弱碱:

NH3·H2O、Cu(OH)2等。

极少数盐。

【例题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D

ACaOH2==Ca2++2OHBFeCl2==Fe2++3Cl

CH2SO4==

DAl2SO43==2Al3++3

4.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多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同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等。

①离子反应:

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自由移动的离子之间的反应。

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物质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

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Ca2+与OH-、Mg2+与CO32-、OH-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

如NH4+与OH-,H+与OH-、CO32-、HCO3-、S2-、HS-、HSO3-、SO32-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生成弱电解质:

如H+与CH3COO-、CO32-、S2-、SO32-、F-等生成弱酸;OH-与NH4+、Cu2+、Fe3+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水也是种弱电解质)。

⑵.离子方程式

①定义: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②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不仅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如所有的强酸溶液和所有的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都可用H++OH-=H2O来表示。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

写: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拆:

将化学方程式中易溶解于水且能完全电离的物质拆写成阴、阳离子符号;而难溶于水的物质、气态物质和水仍用化学式表示;

删:

删去方程式等号两边重复的离子;

查:

检查是否满足元素原子守恒、反应前后电荷守恒等。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要正确,其规律是:

一般易溶于水的强酸(H2SO4、HNO3、HCl、HBr、HI)、强碱(NaOH、KOH、Ba(OH)2、Ca(OH)2)、大多数可溶性盐均写成离子符号(拆);而单质、氧化物、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极难溶于水的物质均写成化学式(不拆)。

微溶物有时拆,有时不拆。

例:

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

H++OH-===H2O(错误)

Ba2++SO42-===BaSO4↓(错误)

H++OH-+Ba2++SO42-===BaSO4↓+H2O(错误,不符合反应实际)

Ba2++2OH-+2H++SO42-=BaSO4↓+2H2O(正确)

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注意两守恒:

方程式两边的原子数、电子数必须守恒。

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须遵守得失电子守恒。

例:

铁与FeCl3溶液反应

Fe+Fe3+===2Fe2+(错误,电荷未平)

Fe+2Fe3+===3Fe2+(正确)

Ⅰ、离子反应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进行的反应,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亦即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例:

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混合加热,虽然也有离子和离子反应,但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只能写化学方程式。

OH—+2NH4+

H2O+NH3↑(错误,反应物是固体,虽是强电解质不能拆)

Ca(OH)2+2NH4Cl

CaCl2+2H2O+2NH3↑(正确)

Ⅱ、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弱酸(HF、H2S、HClO、H2SO3等)、弱碱(如NH3·H2O)等难电离的物质必须写化学式;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aCO3、BaSO4、FeS、PbS、BaSO3、Fe(OH)3等)必须写化学式。

例:

碳酸钙与乙酸反应(弱电解质、难溶物不能拆)

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错误,弱电解质不能拆)

CO32—+2CH3COOH==2CH3COO-+H2O+CO2↑(错误,难溶物不能拆)

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正确)

例:

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2H++Cl-+ClO-(错误,弱酸不能拆)

Cl2+H2O===H++Cl-+HClO(正确)

Ⅲ、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强酸的酸式根在离子方程式中要拆开写。

例:

NaHSO3溶液和稀硫酸反应为:

HSO3-+H+=SO2↑+H2O;

NaH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OH-==H2O。

例: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H++OH-===H2O(错误,HCO3—酸式弱酸根不能再拆)

HCO3—+OH—===CO32—+H2O(正确)

Ⅳ、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三种情况:

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如Ag2SO4、CaSO4、Ca(OH)2]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应写成离子的形式。

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应写成化学式。

例:

CO2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中:

CO2+Ca2++2OH-=CaCO3↓+H2O;

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O3溶液:

Ca(OH)2+CO32-==CaCO3↓+2OH-。

⑶与量有关的复杂的离子方程式

①NaOH溶液与少量Ca(HCO3)2溶液反应:

2OH-+Ca2++2HCO3-===CaCO3↓+2H2O+CO32—

NaOH溶液加入过量Ca(HCO3)2溶液反应:

OH-+Ca2++HCO3-===CaCO3↓+2H2O

②NaH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H++OH-+Ba2++SO42===BaSO4↓+H2O

NaH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OH)2溶液

2H++SO42+2OH-+Ba2+===BaSO4↓+2H2O

③FeBr2溶液通入过量氯水

2Fe2++4Br—+3Cl2===2Fe3++2Br2+6Cl-

FeBr2溶液通入少量氯水

2Fe2++Cl2===2Fe3++2Cl—

【例题4】有下列物质A.CO2;B.稀盐酸;C.BaCO3;D.NaOH;E.铜。

是电解质的有:

;写出B和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

本题能力层次为C,稀盐酸是混合物,铜是金属单质,CO2是非金属氧化物,它们都不属于电解质,答案是C、D;BaCO3+2H+=Ba2++H2O+CO2↑;

5.离子共存

下列几种情况离子反应能够发生,那么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

①生成难溶物质。

如:

Cu2+和OH-不能大量共存:

Cu2++2OH-=Cu(OH)2↓

②生成挥发性的物质。

如:

CO32-和H+不能大量共存:

CO32-+2H+=H2O+CO2↑

③生成水(难电离的物质)。

如:

H+和OH-不能大量共存:

H++OH-=H2O

离子共存题易错点:

⑴在题目中告知是无色溶液,应排除具有颜色的离子

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

⑵忽视因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共存

如:

ClO—与I—、SO32—、S2—,酸性条件下ClO—与Cl—,酸性条件下NO3—与Fe2+,酸性条件下SO32—与S2—,酸性条件下MnO4—与Cl—。

⑶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H+、OH—大量共存

HCO3—、HSO3-、

【例题5】(2010年江苏省)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A.

B.

C.

D.

6.氧化还原反应

1).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B)

⑴氧化还原反应:

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凡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⑵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判别方法):

化合价发生变化。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B)

⑴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实质:

化合价升高,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⑵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反应过程中有电子得失(或偏移)。

3).氧化剂和还原剂(C)

⑴定义:

①从化合价角度定义: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称为还原剂。

②从电子转移角度定义: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偏近)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偏离)的反应物,称为还原剂。

⑵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⑶价态与氧化剂、还原剂的关系:

①元素为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

I-,S2-等。

②元素为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

Fe3+,H+,S+6等。

③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如S、SO2,Fe2+,I2,H2O2。

⑷一般来说,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4).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方法

失去2×e-

双桥式:

箭头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中化合价有变化的同一种元素,标出“得到”“失去”及电子总数:

CuO+H2

Cu+H2O

得到2e-

单桥式:

在反应物间用箭头由失去电子的原子指向得到电子的原子,只标出电子总数:

2e-

CuO+H2

Cu+H2O

【例题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A.一种单质氧化另一种单质

B.一种单质氧化一种化合物

C.一种化合物氧化另一种化合物

D.一种化合物氧化一种单质

解析:

本题能力层次为C。

甲物质氧化乙物质时,甲物质得到电子,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乙物质失去电子,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参考答案是A.C+O2

CO2,B.2CO+O2

2CO2,C.MnO2+4HCl(浓)

MnCl2+Cl2↑+2H2O,D.CuO+H2

Cu+H2O。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A.液氯B.漂白粉C.盐酸D.碘酒

2.(2010年湖南)有关物质的分类中,说法错误的是C

A、KNO3属于硝酸盐B、CaO属于氧化物

C、NaHCO3属于酸D、Na2CO3属于钠盐

3.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①有尘埃的空气、②溴水、③蒸馏水、④沸水中加几滴FeCl3浓溶液、⑤淀粉溶液C

A.②B.②③⑤C.②③D.①②③⑤

4.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则该溶液是A

A.2mol/L的H2SO4溶液       B.2mol/L的NaOH溶液

C.2mol/L的MgSO4溶液       D.硅酸溶胶

5.加入NaOH溶液后,下列溶液中哪种离子数目会减少D

A.CO32-B.Fe3+C.SO42-D.H+

6.(2009年四川)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D

A.K+、NH4+、Cl—、OH—B.Na+、H+、SO42—、CO32—

C.Mg2+、K+、SO42—、OH—D.Ba2+、Cu2+、Cl—、NO3—

7.下列各组中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C

A.H+、Na+、SO

、Cl-B.Ca2+、K+、S2-、CO

C.Fe2+、H+、Cl-、NO

D.HCO

、Br-、OH-、SO

8.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C)

A.肯定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C.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9.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D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OH—+H+=H2O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

10.(2010年江苏省)高铁酸钾(

)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下列反应可制取

D

2

+3

+10KOH

2

+6KCl+8H2O

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钾元素化合价降低

C.

发生还原反应D.

是氧化剂

11.(2010年湖南)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C

A、锌和硫酸反应:

Zn+H2SO4=ZnSO4+H2

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CO2+H2O

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D、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CuSO4=FeSO4+Cu

12.根据反应式:

①2Fe3++2I-===2Fe2++I2;②Br2+2Fe2+===2Br-+2Fe3+,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B

A.Br-、Fe2+、I-B.I-、Fe2+、Br-

C.Br-、I-、Fe2+D.Fe2+、I-、Br-

13.(2010年东城区模拟)

(1)实验室利用右图来制备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氨气与水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含有少量杂质,请在空格中填上适宜的试剂将杂质除去,并写出相应的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物质

杂质

试剂

化学(离子)方程式

①CO2

HCl

②Fe(OH)3

Al(OH)3

③CH4

CH2=CH2

(1)2NH4Cl+Ca(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