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示范校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6394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示范校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国家示范校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国家示范校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国家示范校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国家示范校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示范校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

《国家示范校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示范校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示范校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docx

国家示范校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国家示范校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6年度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6年12月

 

国家示范校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发展与质量年度报告

(2016年)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位于即墨市文化路68号,1980年建校以来,经过30多年的探索发展,已发展成为占地216.4亩,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现有专任教师469人,全日制在校生近6000人的综合性职业学校。

学校开设现代农业类、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服装类和学前教育类6大骨干专业群20余个专业方向;建有中央及地、市财政支持的数控、电工电子、汽修等六大现代化实训基地,各类实验室51个,仪器设备总价值4250余万元。

学校在青岛海隆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即发集团、红领集团等4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近几年年均招生在2000人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2014年学校探索建立的3D打印和机器人专业团队不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社会广泛关注。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打造“四自一立”的特色德育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立德树人”被评为青岛市首批中职学校特色德育品牌。

学校深入实践“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取得重要突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服装制作与工艺专业成为青岛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近三年有700多名学生考入山东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高等院校,圆了“大学梦”。

学校坚持教师为本、人才强校,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近年来,有百余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和奖励。

我校学生参加青岛市“软控杯”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9个,二等奖24个,三等奖41个;参加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夺得一枚金牌、三枚银牌;2016年上半年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得2金1银1铜的好成绩;参加青岛市29届头脑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二等奖2个;参加全国头脑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

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学校需不断克服高尖端专业人才匮乏、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管理制度亟待健全等困难,紧密团结全校师生,争取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学生情况

1.招生规模:

2016年招生2169人,2015年度招生2069人;比上年度多100人。

2.在校生规模:

全校共5682人,其中:

2014级1576人;2015级1937人;2016级2169人。

3.毕业生规模:

2015届(2012级):

毕业生1471人,学籍数1947人,毕业率75.55%;2016届(2013级):

毕业生1539人,学籍数2003人,毕业率76.83%。

较上一年度有所提高。

4.学生结构:

开设现代农业类、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服装类和学前教育类6大骨干专业群20余个专业方向,男女比例基本上为1:

1;学生多为即墨本地生源,外地生源约300人,本地外地比例为18:

1;来自城区的学生和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为3:

7;加工制造类专业(数控、机电、汽车运用与维修、焊接)男生较多,学前教育、服装类专业女生较多。

5.巩固率:

2014级招生1742人,现学籍1576人,巩固率为90.45%;2015级招生2127人,现学籍1937人,巩固率为91.07%;2016年招生2169人,现学籍2169人,巩固率为100%。

6.培训规模(短训):

2015年学校培训了1079名农村会计;2016年即墨市在职骨干幼儿教师培训270人,现代农民培训306人。

(三)教师队伍

本年度生师比:

12.1:

1(6582:

469),双师型教师170人,兼职教师10人,专任教师全部本科以上,达标比例为100%,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17人,占专任教师的3.62%;专任教师中,文化课教师222人,专业课老师247人,高级教师67人,占教师总数的14.2%,比上年度下降1.8%。

上年度生师比:

14:

1,双师型教师170人,兼职教师10人,专任教师全部本科以上,达标比例为100%,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17人;专任教师中,文化课教师222人,专业课老师247人,高级教师75人,占教师总数的16%。

2015-2016年上半年安排领导干部、骨干教师、班主任参加省内外培训20多次,培训人数达150余人。

为了培养新岗教师早日成为教学一线的尖兵,同时也为了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学校在“135工程”的基础上又启动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37对。

挑选教师71人建立了6个名师工作室,2个青年教师工作室,名师对接青年教师,采取“传、帮、带”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现学校有青岛名师1人,青岛学科带头人1人,青岛市教学能手6人,即墨市名师8人。

 

(四)设施设备

本年度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4252.23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0.748万元,比上年增长481万元。

本年度实训实习工位数2105个,生均0.37个,与上年度持平。

本年度纸质图书数量18.38万册,比上年度增长814册。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1.思想政治状况:

学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大力推进“中国梦”系列宣传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围绕“四个文明”的创建,细化落实“四自一立”。

通过开展扎实细致的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广大中职学生成人成才。

一是突出养成教育。

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列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努力使之内化为潜在意识,成为一种自然的良好习惯。

二是突出感恩教育。

积极开展“鸿雁传书”活动,组织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演讲或征文比赛、参加省妇联、省家长学校组织开展的“我的感恩故事”比赛活动,引领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

三是突出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到校举办法制讲座,并通过举行模拟道德法庭、观看法律案例教育片等活动,增强学生学法、守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并设立了“知心姐姐”信箱,开展青春期和卫生健康知识讲座,营造宽松、和谐、健康的心理氛围,有效地配合和推进了学校德育工作。

四是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青岛市文明修身活动”的总体要求下,结合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创建和学校德育品牌创建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职教义工”志愿服务活动、“时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唱红歌、诵经典、背诗词、展才艺”“学守则、讲美德、争做文明中职生”等活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引领学生做到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勤劳好学、节约环保、团结友爱。

2.文化与专业技能合格率:

2015年12月,高二1636人参加青岛市文化课会考,通过率为100%。

计算机操作员考核:

2016年7月,2254人参加考核,1973人合格,合格率为87.5%;

专业资格证书考核:

2016年4月,我校有1398人分别参加数控、汽修、建筑、维修电工、金融服务师、营销师、电子商务师、服装、网络管理员、动物防疫、农艺工等专业(或工种)的专业技能证书考试,1150人通过,合格率为82.3%左右;

3.体质测评合格率:

体质测评总人数4527人,优秀91人,良好1386人,合格2858人,不合格192人,合格率为95.76%;

4.毕业率:

2016届(2013级):

有毕业生1539人,学籍生数2003人,毕业率为76.83%。

(二)在校体验

1.理论学习满意度:

2015年对102个班级61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满意票为584票,不满意票25票,空白1票,满意率为95.7%。

2.专业学习满意度:

2015年对102个班级610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满意票为591票,不满意19票,满意率为96.9%。

3.实习实训满意度:

实训、实习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我校2015年参与实习实训的学生共有1263人,采用分批见习和统一实习的方式,到即墨及青岛地区等各个联办单位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训练。

通过走访、电访等形式,了解到我校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对工作单位的环境、管理及学校的安排、技能训练等方面满意度较高,满意度为97.3%。

4.校园文化与文化活动满意度:

学校从2014年开始加大投入打造校园文化硬件设施,先后投资近40万余元把教学楼内的走廊,楼梯全部安装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宣传牌,每个班级标配“四表两栏”即“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班务栏、视力表、荣誉栏、作品栏”,学生宿舍有宿舍管理宣传栏,食堂、校园内都有相应的宣传栏。

社团:

学校现有4个社团和3支义工队伍。

分别是“舞蹈社团、声乐社团、话剧社、健美操社团”和环秀长江社区义工团队、无偿献血义工团队和曙光公益义工团队。

社团有专任老师指导常年开展活动,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舞蹈社团、声乐社团、话剧社,参加即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分获一、二等奖。

健美操社团在14年代表青岛参加全国健美操比赛扇子舞和全民健身操分获一等奖。

无偿献血义工团队和曙光公益义工团队分别成立了学校的中队,并进行了授旗仪式和多次的义工培训活动;长江社区义工团队三次到社区和敬老院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受到服务对象的热烈欢迎和环秀办事处领导的充分肯定。

2015年全校通过随机抽查,满意率为97.5%。

5.生活满意度:

学校近三年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学生宿舍、食堂、班级条件。

学生宿舍重新整修,每个宿舍安装暖气、吊扇、铺地面砖,极大改善了住宿条件。

另外学校又进行了标准化食堂改造且已达到青岛市标准。

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4批次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1927份,满意度为96.35%。

6.安全满意度:

重视学生安全教育,每学期定期开展消防逃生演练;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开展远离毒品签名活动;每学期召开安全教育大会。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开展好安全教育活动,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主线,突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主题,通过宣传教育,开展“安全伴我在校园”活动,使全体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各个班级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作用,大力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克服麻痹思想,让学生牢固树立“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安全第一”的思想。

每周五下午放学或其他休息日放假前十分钟,班主任都要进教室,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叮嘱和教育。

学校多次召开了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全校班主任会,要求各个班级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班主任做到书面教案完整,时时事事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和管护,做到认识到位、教育到位、措施到位,切实保证学生的安全和班级秩序的稳定。

2015-2016年经过学校组织问卷调查,满意度为96.6%。

7.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

2016年学校毕业生人数为1539人,其中503人升入高等院校,906人学校统一推荐安排工作,学校通过到园和电话回访两种形式的调查得出:

学生满意度较高,满意度高达到95.11%。

对不满意的学生,学校进行了重新安置。

(三)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落实资助政策,2015年到2016年全部在籍在校学生5327人享受免学费;另外有包括涉农专业等部分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2015年秋季人数为543人,金额为543000元。

2016年春季为539人,金额为539000元。

学校对比较贫困的30名学生免除住宿费共1800元,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校服和课本费减免。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2015年青岛市爱基金助学3名优秀学生,受助总金额为9000元。

(四)就业质量

本年度共有毕业生1539人,其中学前教育、机电技术、服装、数控、汽修、建筑、计算机类、会计类、商贸类专业等供不应求,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89.3%,初次就业平均起薪2723元,升入高等教育院校464人,比例30.15%,比去年多30人。

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毕业学生人数

就业学生人数

直接就业人数

就业率

对口就业率

就业学生中:

就业去向分组

(一)

就业学生中:

就业产业分组

(二)

就业学生中:

就业地域分组(三)

就业学生中:

就业地点分组(四)

就业学生中:

就业渠道分组(五)

去向

人数

去向

人数

去向

人数

地点

人数

渠道

人数

1539

1539

1075

100%

69.85%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

943

第一产业

0

本地

1075

城区

1062

学校推荐

1053

合法从事个体经营

22

第二产业

772

异地

0

镇区

12

中介介绍

0

其他方式

110

第三产业

303

境外

0

乡村

1

其他渠道

22

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

464

直接就业学生中:

就业合同签订情况(人数)

起薪情况

社会保险情况(人数)

未签

合同

1年及以内

1-2

(含)年

2-3

(含)年

3年

以上

平均

起薪

(元/月)

其中:

(人数)

没有

社保

享有

三险

享有

五险

享有三

险一金

享有五

险一金

1000及以下

1001-1500

1501-2000

2001-3000

3000以上

68

851

87

39

30

2723

0

6

147

794

128

321

0

605

0

149

毕业学生中:

资格证书情况(人数)

就业满意度情况(人数)

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无法评估

不满意

比较满意

满意

非常满意

1539

0

0

0

0

1539

0

专业

毕业生就业率

就业对口率

企业满意率

社会满意度

学生满意度

财经商贸类

100%

100%

92%

93.2%

95.2%

信息技术类

100%

75%

92.1%

90.4%

93.1%

建筑施工类

100%

92%

91.3%

86.6%

90.9%

现代农艺种养殖类

100%

68%

90.6%

91.8%

89.3%

汽修机电电子类

100%

93.7%

96.2%

95.1%

92.3%

服装类

100%

100%

96.7%

96.2%

95.2%

(五)职业发展情况

根据近几年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从各种渠道得到的反馈信息,虽然中职学校学生的推荐就业率相对较高,但由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普遍较差,错失优质单位和岗位的情况屡见不鲜,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方面的评价较低,这就制约了学生在职业道路上的持续发展。

因此我校加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做好职业发展,使中职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就业时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对此,学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与企业实习并行,以岗位所需的工作能力为本,重视实践教学;同时应邀请企业参与学校培养学生的全过程,实行广泛的校企合作,使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交替进行。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为出发点,并围绕职业活动组织教学、开发课程、实施考核,使学生掌握职业技能促使他们其他各项职业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在实训教学上,结合岗位工作的过程与要求进行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为学生创设职业情境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基础文化素质(包括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探索能力等)的培养,加强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

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危机感、责任感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理论向实践倾斜,加强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

理论课的讲授以“够用”为度,同时适当拓宽专业适应范围,让学生有更大的职业选择余地。

开展社会实践,学校提供各类仿真实验实习场所及各种与工作环境实际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悟职业要求。

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在学生入学之初,组织学生参观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让学生初步认识企业、了解专业;其次,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性、实务性的见习或实习,让学生逐步熟悉企业的管理要求,并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再次,学校采用招聘会等形式,通过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接触,让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差距,为学习增添动力;最后,利用毕业实习机会,让学生全面接触企业,在适应单位管理要求的同时,锻炼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同时,在校园里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

各专业应届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良莠不齐,有部分用人单位反映80%的学生,能够根据工作所需,进行学历、职业资格证、专业上的各种培训等的再学习,学习能力较强。

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在工作中能举一反三,较快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质量较高的完成课堂教学。

但也有20%的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不是太高,包括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专业知识、专业实践技能创新能力、教学技能以及公共关系能力等。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2016届毕业的学生1539人中,涵盖了我校开设的现代农业类、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服装类和学前教育类6大骨干专业群20余个专业方向。

学校本着“市场定位专业、岗位决定课程、内容服务学生”的专业建设理念,主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建立了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建设机制和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

一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建立起完善的专业建设调研论证制度。

“请进来”是指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定期座谈,了解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人才需求状况;“走出去”是指坚持开展“企业调研工作”,走进市场,走进经济发展的一线,获取最实际的市场信息。

二是建立起“提出—调研—论证—审批—开设—跟踪—完善”的专业设置及调整机制。

从专业的发展来看,信息技术类专业因为市场对中职的需求量不大,再加上师资力量、设备等的制约,招生数量有减少的趋势,学前教育、服装、现代制造业类专业发展迅速,学校通过市场需求调研后,迅速做出专业调整,从2013年起,减少了对计算机应用等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招生,使专业设置得到合理调整。

今年开始招收五年一贯大专班,是青岛市首批五年贯通培养试点专业,我校经过层层选拔、答辩,顺利通过审核,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编制青岛市五年制高职教育贯通培养《2016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考核合格,毕业后领取中专和大专的毕业证书。

目前,学校已设各专业基本适应我市及相关行业现实与发展趋势的需要;在建设新专业和改造老专业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专业名称规范;能够严格贯彻执行教育部、省教育厅颁发的相关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认真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正确处理毕业生就业与升学的关系,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定位准确,岗位指向明确具体。

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培养要求表述明确,基本能适应行业发展对相关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加大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各专业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领导小组。

制订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课程教学标准。

教学内容的选取范围、教学组织的顺序应基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的分析;教学内容陈述的方式应以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的形式来叙写,尽可能地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去理解每一个工作任务。

现在学校采用“冠名班”、“订单式”教育模式,目前,数控技术、服装专业正在进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并已列为青岛市的试点项目。

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有利保证。

1.公共基础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德育、心理健康、体育、艺术、计算机基础等课程;

2.专业课程:

各专业都开设7-9门专业理论课程,开设1-3门专业技能课程,课程的开设均以山东省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标准。

3.师资队伍:

本年度专任教师469人,其中文化课教师222人,专业课(包括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教师247人。

每年学校根据需要通过即墨市教体局招聘和引进急需的专业课教师,从社会聘请部分能工巧匠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详见《即墨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指导方案汇编》。

5.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用计算机2200台,电子白板156台,建有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及学校网站,基本实现多媒体教学。

6.实训基地:

建有中央及地、市财政支持的数控、电工电子、汽修等六大现代化实训基地,各类实验室51个,仪器设备总价值4000余万元,与企业建成校外实训基地39处,基本满足教学需求。

7.教材选用:

严格按照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要求所用教材版本,文化课选用山东省职业教育教研室统编教材,专业课多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

(三)教师培养培训

1.2015年10月9日——2016年1月5日,孙彩芳老师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学前教育、朱本毅老师在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机电技术应用、周永红老师在天津大学参加建筑工程施工、刘岩老师在山东交通学院参加汽车运用与维修、张宝慧老师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数控技术应用、黄文渊老师在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参加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国家级培训。

2.部分骨干专业教师参加省级培训人员情况。

序号

所在学校

姓 名

性别

所学专业技能水平

所教专业

报名培训点及专业

备注

1

即墨一专

袁伟

中级

国际贸易

商务

2

即墨一专

周艳艳

中级

电子商务

商务

3

即墨一专

王鹏

高级

数控

3D打印

4

即墨一专

王维娟

高级

计算机

3D打印

5

即墨一专

张建勋

高级

计算机

3D打印

6

即墨一专

李金龙

高级

数控

班主任培训

7

即墨一专

禚献智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数控铣工二级

数控

上海工业技术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

8

即墨一专

栾旭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车工高级

机械制图

上海工业技术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

9

即墨一专

张宝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数控车工二级技师

数控技术应用

上海工业技术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

10

即墨一专

陈宝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数控车工高级

数控铣实训

上海工业技术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

11

即墨一专

孙丁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车工高级

机械制图

上海工业技术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

12

即墨一专

史先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数控车工高级

数控

上海工业技术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

13

即墨一专

孙艳

一级

信息技术

互联网+网络技术培训

14

即墨一专

李素霞

二级

信息技术

互联网+网络技术培训

15

即墨一专

黄文渊

二级

信息技术

互联网+网络技术培训

16

即墨一专

王珍芳

一级

信息技术

互联网+网络技术培训

17

即墨一专

冷丽丽

二级

信息技术

互联网+网络技术培训

18

即墨一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