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恐龙世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4636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课《恐龙世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八课《恐龙世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八课《恐龙世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八课《恐龙世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课《恐龙世界》教学设计.doc

《第八课《恐龙世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课《恐龙世界》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课《恐龙世界》教学设计.doc

《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石嘴山市胜利学校 祝玉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状态及年代,开阔眼界,增长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的基础上提高观察、想象、表现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与态度:

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激发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创作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行为与习惯:

培养学生爱观察、爱好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外部形态及生活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教学难点]

在绘画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

[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师范画、恐龙模型

学具:

搜集与恐龙相关的图片、资料、水彩笔、油画棒、纸张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摸一摸)

1.导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都装在这个“奇妙的口袋”里,谁来伸手摸一摸,感觉一下是什么呢?

2.请一名学生边摸边描述。

3.教师出示霸王龙、三角龙、腕龙等恐龙模型,学生初步感知恐龙的的外形。

(看一看)导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一起来认识恐龙。

4.板书课题:

恐龙世界

5.课件出示恐龙化石图片,学生观察。

(二)知识交流:

(说一说)

1.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恐龙的相关资料。

2.教师提问:

“恐龙是生活在什么年代的动物?

“曾经称霸地球一亿六千五百年之久的恐龙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你知道的恐龙有哪些?

学生汇报搜集的相关资料。

3.课件出示有关恐龙的相关说法,学生判断对错。

(1)恐龙的身体都很庞大。

(2)恐龙都是食肉动物。

(3)恐龙的表皮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和花纹。

(4)大部分恐龙都居住在山清水秀的地方。

(5)恐龙的性格都十分的凶暴。

(6)恐龙都不爱自己的孩子。

(7)恐龙的皮肤都很光滑,无甲无角。

(8)恐龙时代恐龙称霸水、陆、空。

(三)对比观察:

(猜一猜)

(播放课件:

从恐龙的外形结构、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四方面来认识恐龙)

1.外形结构:

导语:

“老师也找了一些恐龙的资料,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

看看这些恐龙的外形,你能够猜出它是什么恐龙吗?

师:

“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学生自由讨论)

三角龙:

食草性恐龙,头颅是最大。

简单认识剑龙、腕龙及鱼龙。

教师小结恐龙的外形特征,学生齐读两边。

体大、尾粗长,从头到脊椎呈流线,后退较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还长有甲、剑等生长物。

2.色泽花纹:

出示图片展示:

虎条纹、龟甲纹、剑叶纹、斑点纹。

学生观察并讨论。

3.表情动态:

主要是面部的变化。

师:

“你发现了什么?

4.习性环境:

学生在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构思恐龙的生活环境。

生1:

“恐龙生活在树木丛生、非常美的地方。

生2:

“恐龙生活在山青水秀的地方。

……5.师范画:

1.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2.在构图中要注意什么?

3.教师小结:

(五)构思创作:

1.学生回顾创作基本要求:

(1)先画主体,注意近大远小

(2)构图要饱满

(3)要突出恐龙的特点

(4)最后要添画恐龙生活的环境(第二课时完成)

2.教师示范剑龙的画法。

(鼓励学生画与老师不一样的恐龙)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引导。

鼓励学生大胆的运笔,画自己喜欢的恐龙。

(六)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学生自评、互评

2.拓展

结束语: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如果不注意保护它,相信千万年前恐龙灭绝的灾难一样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那么怎样做才是保护我们的生命家园呢?

大家一起讨论下。

五、板书设计:

 

       恐龙世界

绘画步骤:

1.铅笔起稿 (可以直接用水彩笔)

2.勾线

3.涂色:

平涂     (注意画面干净)   

(设计意图:

学生在以往的绘画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边铅笔起稿一边勾线,或者还有的学生一边画一边上色,等到最后,画面就比较的脏。

因此,教师的板书便于提示学生注意绘画步骤,在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绘画习惯。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及原因:

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成功之处在于采用摸一摸“奇妙口袋”的游戏方式,给学生营造了一种神秘感,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看一看课前收集的大大小小的三角龙、霸王龙、腕龙、鱼龙等恐龙玩具,让学生形象直观的看到它的外形特征引出《恐龙世界》,使得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恐龙走进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看得到、摸得着、想得起,分散了教学难点。

运用多媒体课件从恐龙的外形结构、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四方面来认识恐龙,将科学知识有效的整合在美术教学之中。

本课课教师通过大量的图片,使学生对这个遥远的动物产生了直观的认识,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了形象的“恐龙世界”。

在评价活动中,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审美鉴赏力。

“介绍你的恐龙让大家认识。

”“谁的恐龙画的最棒?

”“你最喜欢那幅恐龙画?

为什么?

”通过提问的交流方式使学生逐渐掌握评析作品的方法,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心中所想所感的勇气,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二)不足之处:

首先,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由于动物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学生的年龄小,估计个别学生在线条的流畅性及恐龙形态的把握上比较困难。

如:

教师要求在绘画时恐龙从头到脊椎呈流线型,会有个别学生掌握的不到位。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

其次,我觉得如果能将恐龙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听到恐龙的声音看到奔跑着的恐龙影像时就更能一下子就进入了恐龙时代,非常直观地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和不同恐龙的形态特征,就更好了。

(三)将会从以下方面改进:

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学生美术技能技法的训练,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教师演示与学生创作有效的整合呢?

在以往有人提出过为了培养发展学生想象能力教师最好不要演示,以免学生都照着老师画,可我感觉教师演示还是必要的,美术课不能失去学科本位。

当学生到达一定年龄阶段时,他会渴求绘画技法提高的,教师的演示过程正好让学生直观的学习了科学的绘画步骤与用线表现的技法,是有利于学生绘画技法提高的。

因而教师的示范画是给了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对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有很大的帮助,但有时也会给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定势,禁锢了他们的想像。

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

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