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搭配艺术.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6244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饰搭配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服饰搭配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服饰搭配艺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服饰搭配艺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服饰搭配艺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服饰搭配艺术.docx

《服饰搭配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饰搭配艺术.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服饰搭配艺术.docx

服饰搭配艺术

第一章概述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服饰的含义以及发展的历史。

2.明确在当今社会中服饰搭配的重要性。

3.掌握服饰搭配艺术中的内容与要素。

4.了解服饰搭配过程中应遵循的美学法则,并学会怎样把形式美的法则运用到服装的搭配中去。

二.教学重点:

掌握服饰搭配美学法则,了解服饰搭配中的要素。

教学难点:

服饰搭配中没学法则的应用。

三.教学课时:

4课时

四.教学准备:

1.教师:

教学课件、服装图片资料

2.学生:

资料收集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服饰的内涵

一、服饰的相关含义

1、服饰的含义

(1)狭义的服饰是指附着于服装之上或为服装主体进行搭配、修饰的装饰物的总称。

(2)广义的服饰是指服装与饰品,即穿着者及配件的总称。

2、服饰搭配

服饰搭配是指着装构成中上装与下装、里装与外装、衣着与装饰物在材质、色彩、款式、风格方面的组合关系。

3、服饰形象

服饰形象是通过服饰之间的搭配与组合,注重于着装者的外在形象、内在气质形成统一与融合的关系,从而增强服饰造型的魅力,给人视觉以舒适感和美的享受。

二、中国服饰的发展历史

1、先秦时期

中国的衣冠服饰历史上可追溯至三皇五帝时代,大约在夏商时期服饰制度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

当时的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而有所不同。

商周时期,服饰形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裳用间色,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混合色。

服装以小袖为多,衣长通常在膝盖部位,腰间则用条带系束。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一种名为“深衣”的新型连体服饰。

深衣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服饰样式,故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用作常福、礼服,且被用作祭服。

在战国时期,胡服的诞生打破了服饰的旧样式。

胡服的短衣、长裤和革靴设计,善于骑射,便于活动,广为盛行,“胡服骑射”成为佳话。

2、秦汉时期的服饰

秦汉时期,男子以袍为贵。

袍服属汉族服装古制,秦始皇在位时,规定官至三品以上者,绿袍、深衣。

平民穿白袍,都用绢制作。

汉代四百年来,一直用袍作为礼服。

秦汉,仍遵循古代帝王臣僚参加重大祭祀典礼时戴冕冠之规章不改。

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

袍的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部分收的很小,称之为祛,全袖称之为袂,领口、袖口处绣方格纹等,大襟斜领,衣襟开的很低,领口露出内衣,袍服下摆花饰边缘,或打一排密裥或剪成月牙弯曲之状,并根据下摆形状分成曲裾与直裾。

禅衣为仕宦平日燕居之服,禅为上下连属,样式与袍略同,但无衬里,可理解为穿在袍服里面或夏日居家时穿的衬衣,也可以解释为罩在外面的单衣。

古裤有二:

一为裤;一为恽(裈)。

为袍服之内下身所服,早期无裆,后来发展为有裆之裤,称裈。

将士骑马打仗穿全裆的长裤,名为大袴。

西汉士儒妇女仍穿无裆的袴。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

这一时期老庄、佛道思想成为时尚,“魏晋风度”也表现在当时的服饰文化中。

宽衣博带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饰。

男子穿衣坦胸露臂,力求轻松、自然、随意的感觉;女子服饰则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表现出优雅和飘逸的风格。

同时,民族间战乱频仍,却也给了各民族在服饰上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机会,各民族服饰相互融合。

4、隋唐五代的服饰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

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后,就是唐代盛行的缠枝图案。

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

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5、宋辽金元时期的服饰

宋代衣冠服饰总的来说比较保守,式样变化不多,色彩比较素雅,给人以质朴、洁净和自然之感。

宋代男子服装以襕衫为主,为百官公服。

首服主要是由隋唐时期的幞头演变而来的帽子,有“直脚”、“曲脚”、“交脚”等制,而一般文人儒生则又恢复古代的幅巾。

宋代妇女,上衣有襦、袄、衫、背子、半臂、背心等形制。

背子在宋代男女皆穿,而尤盛于女服之中。

以直领对襟为多,中间不施衿纽,长度多过膝。

下裳多为裙,时兴“千褶”、“百迭”裙,裙幅多在六幅以上。

另外也穿裤。

妇女发髻以高髻为尚,常高逾尺,一般掺有假发或用假髻,另有“冠梳”习俗。

宋代妇女仍饰面妆,但程度不及唐。

因为缠足之风盛行,故多穿鞋。

辽代契丹服饰,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

长袍一般左衽、圆领、窄袖,袍上由纽袢,袍带系于胸前下垂至膝。

男子袍内着衫袄,领露于外,穿裤,裤管放于靴筒之内;女子袍较男子的长,袍内着裙,女子亦着长筒靴。

辽代除皇帝和大臣可戴冠帽及裹巾外,其他中下级官员和平民百姓均不可私戴,只能科头露顶。

男子多髡发,妇女也有作髡发者,还有高髻、双髻、螺髻等髻式,或有披发者。

金女真族男子的常服,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头裹皂罗巾,身穿盘领衣,腰系吐鹘带,脚着乌皮靴。

因女真族属游牧民族,以狩猎为生,所以服装多用环境色。

材料多采用皮毛,以挡御寒冷。

年轻女子喜穿黑色、紫色或绀色的团衫,其制为直领、左衽。

下穿黑紫色襜裙,裙上绣全枝花纹,并施以数道折裥。

腰间则用红黄巾带系扎,双垂于足下。

金代男子辫发垂肩,女子辫发盘髻,耳垂金银玉首饰。

元代服装,也以长袍为主,其样式较辽制为大。

男子公服多从汉俗;燕居穿“辫线袄子”;内廷大宴,上下都穿织金织物——“纳石失”制成的质孙。

元代汉族男子的巾帽,公服多用幞头,平民百姓多用巾裹。

蒙古族男子则戴一种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或戴棕帽及笠帽。

蒙古族人辫发的主要特点是左右两侧头发编成辫子,结环下垂至肩。

蒙古妇女服饰,亦以袍服为主,多左衽,袖口较为紧窄。

下体则穿裤,无腰无裆。

贵族妇女戴“顾姑冠”。

汉朝妇女仍以襦裙为主,多梳发髻,很少戴冠。

这时的鞋履,汉朝仍采用唐宋遗制。

北方少数民族,不分男女,多穿皮靴。

6、明代时期服饰

明朝服饰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在经过元代蒙古人统治之后,明朝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

明代许多男子流行的发式都是明太祖首创的。

比如「网巾」,有象征国家法令齐全的意思,「四方巾」象征国家太平,还有「瓜皮帽」,它几乎被现代的西方人当作中国典型的帽子了。

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

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

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

7、清代时期的服饰

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

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

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

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八旗服饰随朝代的变更冲进关内。

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广大的中原地区。

清初统治者把是否接受满族服饰看成是否接受其统治的标志,强令汉民剃发易服。

清代服制改变,从公服开始逐渐推向常服。

8、近代时期服饰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衣冠服饰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服装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山装”,对后世的影响已远远超出衣服本身。

改良旗袍成为20世纪20~30年代大城市的繁荣景观,收腰、高开叉的旗袍把女装的发展推向高潮。

三、现代生活中服饰搭配的重要性

1、服饰搭配是塑造个人服饰形象的前提与保障。

2、服饰搭配反映一个人的修养与审美水平。

3、完美的服饰搭配显示社会身份,表达服饰礼仪,赢得社会尊重,成为社交的必要手段。

第二节服饰搭配中的要素与形式

一、服饰搭配中的要素

1、色彩的搭配美

2、造型的元素美

3、材质的质地美

4、配件的装饰美

5、易容的装扮美

6、自身的人体美

7、流行的元素美

8、个性的张扬美

二、服饰搭配中的三种形式

1、服饰自身的搭配要具有统一与协调美

2、服饰和着装者的搭配要协调与统一

3、服饰与时间、场合、环境的搭配要协调统一

第三节服饰搭配的美学法则

一、美的原理与法则

1、比例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2、对称与平衡

均衡是指几种不同形态之间互相保证均衡状态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空间关系,其具体表现在对称与平衡两种形式。

3、节奏

节奏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统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4、对比与统一

事物要素在对比中相反相成,使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或多方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反相成的关系。

5、和谐与整体

和谐是指审美对象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处于矛盾统一、相互协调的一种状态。

六课外补充

赏析时装发布会,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七作业:

 

第二章服饰搭配中的造型元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服饰搭配中构成造型美的内容。

2.明确服装款式造型中外轮廓、内轮廓与局部设计表达的服装风格与特点。

二.教学重点:

掌握服饰搭配美学法则,了解服饰搭配中的要素。

教学难点:

服装外轮廓设计与局部设计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课时:

8课时

四.教学准备:

1.教师:

教学课件、服装图片资料

2.学生:

资料收集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服装款式造型构成

一、服装造型的定义

服装的造型美是指服装的款式、风格所展现的美感。

二、服装造型美的构成要素

1、服装款式造型中的外轮廓

服装的外轮廓是由服装的廓形线显现出来的被抽象化了的整体外形。

分类:

(1)H形:

指宽腰式的服装外形。

肩、腰、臀、下摆的宽度大体上无明显差别,整体造型如筒形。

(2)A形:

上部收紧,下不宽松,呈现上小下大的外轮廓形。

(3)V形:

也称倒三角。

此类服装上宽下窄,通过夸张肩部收紧下摆的廓形,体现洒脱、威武、奔放的服装风格。

(4)T形:

强调和修饰肩部。

(5)X形:

夸张肩部,收紧腰部,扩大底摆,又称“沙漏型”。

(6)O形:

这一廓形的重点在腰部,通过腰部的夸大,强调肩部弯度及下摆收口等手段,使躯干部位的外轮廓呈不同弯度的弧线,整体风格圆润可爱。

(7)S形:

又称紧身适体型。

这是一种忠实于体型原有特征的外轮廓,它通过结构设计、面料特性等手段达到显示人体曲线美的目的。

(8)挂覆式:

以肩为支点,把服装材料披挂于人身上的形式。

(9)缠裹式:

用布把人的身体缠裹起来的形式。

(10)垂曳式:

上下连在一起的全身衣,长长地垂下的形式。

(11)贯头式:

又称套头式、钻头式。

用两块布合起来,肩部固定或用一块布在中间挖洞,头可以从中间穿过来。

(12)包裹式:

指有袖子,前开式的全身衣,在衣服前方用扣系或带子的闭合方式。

2、服装款式造型中的内轮廓

服装的内轮廓即是服装内部结构造型。

它体现在服装的各个拼接部位,构成服装的组织结构,使服装各部件有机结合,从而形成服装的增体美。

分类:

(1)省道线:

省道是服装内部轮廓设计中根据人体结构起伏变化需要,围绕着人体的突出部位,将多余的布料裁剪或缝褶起来,制作出适合人体形态,显示人体曲线的服装。

(2)剪辑线:

服装的剪辑线又称分割线,是指体现在服装的各个拼接部位,构成服装整体的线。

(3)褶裥:

褶裥是将布料折叠缝制成多种形态的线条状,外观富于立体感,给人以自然、飘逸的印象。

3、服装款式造型中的局部

分类:

(1)领子:

领子处于服装的上部,是人的视觉中心。

根据领的结构特征,可以分为领线、立领、翻领和翻驳领四种基本领型。

(2)袖型:

袖型的变化元素包括:

袖肩、袖长、袖身等元素。

(3)肩型:

上装肩部的造型是决定人体美和修饰人体肩部的重要部位。

肩型可以分为自然肩型、平款一字肩型、掉肩型和狭肩型四种风格。

(4)门襟:

门襟即上衣前中部位的开口,又称为服装的门户,它不仅决定上衣的穿脱方式,而且又是上装的重要装饰部位。

(5)胸型:

胸部造型可分为适中型、加强型和减弱型。

(6)背型:

北部造型是除胸型以外,能显示性别差异与人体特征的重要造型部位,可以分为普通背型和装饰背型。

(7)腰型:

腰型造型包括两个方面,对于上装来讲主要涉及腰部的松度,可以分为宽腰型、适中腰型和紧身腰型。

上装中如果腰节部位有分割,则腰位有三种选择:

高腰、中腰和低腰。

(8)裤型:

裤装的造型由腰型、臀型、立档、中档、裤长、裤身来决定。

裤型如:

烟管裤、热裤、百慕大短裤、阔脚裤、七分裤等。

(9)群型:

裙装的外形风格由裙长和裙身决定。

不同的长度适合不同的年龄层次和场合。

裙身可以分为直身造型、喇叭造型、蚕茧造型、塔身造型、鱼尾造型、郁金香造型等。

六课外补充

赏析所收集的网络图片,分析其款式造型。

七作业:

1、选择一种轮廓造型绘制一款服装。

2、绘制领子、袖子、肩部造型等局部设计。

 

第二章服饰搭配中的造型元素

一.教学目标:

1.通宵人体的基本结构,了解各种形体的特点,能够较准确地进行人体体型的分类。

2.重点掌握服装款型与体型的搭配技巧,能够利用服饰搭配中的造型元素弥补体型不足。

二.教学重点:

掌握人体体型分类与特征。

教学难点:

体型与服装款型的搭配技巧的娴熟应用。

三.教学课时:

8课时

四.教学准备:

1.教师:

教学课件、服装图片资料

2.学生:

资料收集

五.教学过程:

第二节人体基本结构与外形特征

一、人体的基本结构

1、人体的基本构造

人体由206块骨头组成骨骼结构,骨骼外面附着有600多条肌肉。

从造型上看,人体是由三个相对固定的腔体、一条弯曲的、有一定运动范围的脊柱和四条运动灵活的肢体所组成。

2、体型的三要素

体型是指人体最外表的型。

构成体型的基础是骨骼,骨骼上附着肌肉,肌肉上覆盖着皮肤,皮肤与肌肉之间沉积着脂肪。

骨骼决定人的高矮,肌肉和皮肤左右着人的胖瘦。

二、体型分类与特征

1、成年男性与女性标准体型特点

成年男性骨骼粗壮突出,颈部较粗,喉结明显隆起。

肩部平宽浑厚,胸廓较长,胸肌健壮,、腹部扁平。

脊柱曲度小,腰节低,凹陷稍浅。

骨盆高而窄,臀肌发达,皮下脂肪少。

整个躯干扁平,外轮廓呈倒梯形。

成年女性骨骼纤小,体型圆润平滑。

颈部较长,肩部较窄且向下倾斜,胸廓较窄、短小。

乳房丰腴隆起,腹部圆浑,脊柱曲度大,腰节高,凹陷较深。

骨盆较低,臀部丰满宽大,由于胸、腰、臀的围度差异大,整体外形富于曲线变化,呈X形。

2、体型分类的参数与依据

人体比例:

保准体型为~8个头长;

女性:

肩宽为头部宽度的3倍,也可以是头长,腰宽为一个头长,臀宽为头长,与肩宽相同。

男性:

肩宽为2~个头长,腰宽为1个头长,臀宽为个头长。

人体体重:

女性:

身高(厘米)-105=标准体重(千克)

男性:

身高(厘米)-100=标准体重(千克)

胸围与腰围差数值将人体体型分为四类:

男性:

Y体22~17厘米,A体16~12厘米,B体11~7厘米,C体6~27厘米.

女性:

Y体24~19厘米,A体18~14厘米,B体13~9厘米,C体8~4厘米.

3、不同体型的特征

女性体型的分类:

沙漏型、V型、梨子型、H型、S型。

男性体型的分类:

V型、直尺型、西洋梨型、水桶型、苹果型、豆芽型。

第三节体型与服装款型的搭配技巧

一、体型与服装款型配套的法则

1、修正弥补法

2、淡化转移法

3、烘托美化法

二、女性体型与款型搭配的具体运用

1、“沙漏型”体型

2、“V”型体型

3、梨子形“A”形体型

4、“H”形体型

5、矮瘦型

6、胖高、健壮型

7、矮胖型

8、腰长腿短型

9、四肢粗壮型

10、前凸后蹶型

11、躯干扁平型

六作业:

分体同桌属于什么体型,穿着搭配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第三章服饰搭配中的色彩配比与局部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色彩的理论知识。

2.掌握色彩属性的特点。

3.学会服饰色彩的搭配法则及流行色的把握与运用。

二.教学重点:

掌握服饰色彩的感情密码及象征。

教学难点:

依据服装色彩的配色原则进行丰富完美的服饰搭配。

三.教学课时:

4课时

四.教学准备:

1.教师:

教学课件、服装图片资料

2.学生:

资料收集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色彩的理论知识

一、色彩的理论基础

有彩色的三属性:

1、色相:

即色彩的相貌,是色彩的主要特征。

三原色为红、黄、蓝,最初的基本色相为红、橙、黄、绿、蓝、紫。

2、彩度:

即颜色的饱和度或彩度,它代表着自身的纯净程度。

3、明度:

即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亦称亮度,它可用高中低来表示。

二、色彩的感情密码

1、色彩的冷、暖感

暖色:

红、红橙、橙、黄橙、红紫等

冷色:

蓝、蓝紫、蓝绿等

中性色:

绿色和紫色。

2、色彩的轻重感:

这主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

3、色彩的软硬感:

其感觉主要也来自色彩的明度,但与纯度亦有一定关系。

4、色彩的前后感

5、色彩的大小感

6、色彩的华丽与质朴感

7、色彩的活泼、庄重感

8、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

三、色彩的象征及联想

1、红色:

感觉活跃、兴奋、爱情、热情、积极、希望、忠诚、健康、充实、饱满、幸福等向上的倾向。

在服装领域红色适合休闲装,用来满足热情活动的特性。

2、橙色:

感觉富饶、充实、友爱、华丽、豪爽、辉煌、跃动、炽热、温情、甜蜜、愉快。

橙色是服装中常用的甜美色彩,也是众多消费者,特别是妇女、儿童、青年喜爱的服装色彩。

3、黄色:

黄色是所有色相中明度最高的色彩,给人以智慧、忠诚、希望、喜悦、轻快、光辉、透明、活泼、辉煌、功名、健康等印象。

米黄色、浅黄色是很好的休闲自然色,常用在休想服饰中。

4、绿色:

绿色有着深远、稳重、沉着、睿智、公平、自然、和平、幸福、理智、幼稚等含义。

含2的绿,如土绿、橄榄绿、墨绿等色彩,是人们广泛选用及军、警规定的服色。

5、蓝色:

表示自信、沉静、冷淡、永恒、理智、高深透明等含义。

6、紫色:

具有神秘、权威、尊敬、优雅、高贵、优美、庄重、奢华的气质。

7、黑色:

给人感觉沉静、神秘、寂寞、恐怖、消亡、罪恶等消极印象。

8、白色:

给人印象为神圣、纯洁、无私、朴素、平安、诚实、卫生、恬静等。

9灰色:

灰色是中性色,其突出的性格为柔和、细致、平稳、朴素、平淡、乏味、休息、抑制。

10、光泽色:

是指质地坚实,表面平滑,反光能力很强的物体色。

象征荣华富贵,名誉忠诚;银色雅致高贵,象征纯洁、信仰,比金色温和。

第二节服饰配色法则及视觉效果

一、不同色彩属性搭配

1、色彩的分类

(1)根据不同的色相属性分为不同色色系:

红色系、黄色系、绿色系等。

(2)根据不同的冷暖属性分为暖色调和冷色调、中性色调。

(3)根据色彩的明暗程度分为浅色调、中性色调和暗色调。

2、色彩的配色原则

(1)在整体搭配中,色彩切忌种类过多,一般3~5种最为合适。

(2)在几种色彩搭配中,选择一种主色调、一种辅助色调和一两种辅助点缀色调。

(3)在整体色彩搭配中,选择一种主要的冷或暖色调作为全身的调子。

(4)在服饰色彩的层次上选择合适的明暗色调。

三、色彩的配色方法

1、无色彩配色:

黑色、白色、灰色三种色的配色。

2、无彩色配色:

任何一个颜色与黑色、白色、灰色搭配。

3、同种色服饰搭配:

指一系列的色相相同或相近,由明度变化而产生的浓淡深浅不同色的色调。

4、相似色服饰搭配:

指色环大约在90°以内的邻近色。

如红与橙黄、橙红与黄绿、黄绿与绿、绿与青紫等。

5、互补色服饰搭配:

指两个相对的颜色的配合,这种配色可采用各种对比色,但要确定一种⑦主导作用的主色。

六课外补充

赏析所收集的图片资料,分析搭配中的配色。

七作业:

1、色彩的感情密码有哪些

第三章服饰搭配中的色彩配比与局部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服饰色彩的搭配法则及流行色的把握与运用。

二.教学重点:

掌握服饰色彩的感情密码及象征。

教学难点:

依据服装色彩的配色原则进行丰富完美的服饰搭配。

三.教学课时:

4课时

四.教学准备:

1.教师:

教学课件、服装图片资料

2.学生:

资料收集

五.教学过程:

第三节流行色在服装中的应用

一、解码流行色的产生

1、流行色定义:

所谓流行色即“时髦色彩”,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中在一定的时期和区域范围内受到广泛爱好的色彩与格调。

它是一段时期内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

2、流行色的形成:

1963年,十多个国家联合成立了国际流行色委员会,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3、流行色的形成原因:

时代论、自然环境论、色彩视觉的生理和心理论、流行色的地区性和民族性。

4、流行色的周期:

始发期、上升期、流行高潮期、逐渐消退期。

二、把握流行色的应用

1、确定主题色调

2、确定适合自我的色彩

第四节服饰色彩搭配的个性选择

1、服饰色彩的个性特点

“色不在多,和谐则美”,正确的配色方法,应该是选择一两个系列的颜色,以此为主色调,占据服饰的大面积,其他少量的颜色为辅。

作为对比,衬托或用来点缀装饰重点部位。

2、服饰色彩的个性选择

在服饰搭配中,要根据自己的服色、气质、体质和性格等方面综合考虑。

东方人的皮肤大都呈偏黄色,暖色系能让服色看起来更加健康。

绿色或灰色调的衣服,会使皮肤更黄,甚至出现“病容”。

蓝色或浅蓝色的服装,能衬托出皮肤的洁白娇嫩。

紫色和黄色是对比色,穿上紫色的服装会让肤色更黄,就会适得其反。

浅淡的颜色同样适合黄种人。

色彩的映衬作用能够使肤色看上去很健康。

咖啡色系的服装和肤色比较接近,不太适合亚洲人穿着。

选择多个颜色搭配时,也要强调色调,色彩要明快、浅淡、以暖色为主。

六.课外补充

赏析2011秋冬时装发布会资料、模特日常装及瑞丽杂志资料,分析不同身材、肤色、地域的人群穿着的色彩搭配不同点与共同点。

七.作业:

分组进行服饰大培练习,3人为一小组,选出模特一名,自备服装、饰品,根据模特自身特点进行造型搭配设计,要求配以适合的发型及妆容。

并附注设计说明:

1、分析模特身材、肤色、气质特点

2、分析模特所适合的风格造型

3、描述此次模特所塑造的风格造型

4、对此次搭配的服装、面料、图案、饰品做简要说明

5、分析此次,搭配的优点及缺点,在此次设计的基础上该如何提高

 

第四章服饰搭配中的材料选用与组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服饰材质的类别,明确各种服饰材质的用途及主要特

性。

二.教学重点:

服饰材质的分类。

教学难点:

掌握服饰材质的特性。

三.教学课时:

4课时

四.教学准备:

1.教师:

教学课件、服装面料小样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材质的分类与特性

一、服饰材质的分类

1、根据材质原料的来源分

(1)天然纤维材质

(2)化学纤维材质

(3)新型纺织纤维材质

(4)裘皮与皮革

2、按织物的原料构成分

(1)纯纺织物

(2)混纺织物

(3)交织物

3、根据服饰材质的组织结构分

(1)机织物材质

(2)针织物材质

(3)非制造物

(4)复合织物

4、按织物的风格分

(1)棉型织物

(2)毛型织物

(3)中长型织物

(4)长丝类型织物

(5)麻型织物

5、根据材质的染色情况分

(1)原色织物

(2)素色织物

(3)印花织物

(4)色织织物

三、服饰材质的特性

1、棉纤维织物:

手感柔软,吸湿透气性好。

不易产生静电,弹性较差。

耐水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