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货币银行学》在线考核主观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6243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石油《货币银行学》在线考核主观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石油《货币银行学》在线考核主观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石油《货币银行学》在线考核主观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石油《货币银行学》在线考核主观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石油《货币银行学》在线考核主观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石油《货币银行学》在线考核主观题.docx

《中石油《货币银行学》在线考核主观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石油《货币银行学》在线考核主观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石油《货币银行学》在线考核主观题.docx

中石油《货币银行学》在线考核主观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2018年秋季

期末考试

《货币银行学》

学习中心:

_______姓名:

________学号:

_______

一、题型

简答题,3题,每题20分,共60分;分析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每个学生都必须按规定完成3道简答题和2道分析论述题。

二、题目

学生根据自己学号尾数完成相应的题目:

学号尾数为1、6:

简答题1、4、11;分析论述题5、6。

学号尾数为2、7:

简答题6、8、13;分析论述题1、5。

学号尾数为3、8:

简答题3、10、12;分析论述题2、4。

学号尾数为4、9:

简答题7、9、15;分析论述题3、8。

学号尾数为5、0:

简答题2、5、14;分析论述题4、7。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纸币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有何特点?

答:

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

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

其主要的特点:

1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应用货币。

无论是现金还是存款都是

国家对货币持有者的一种债务。

2纸币本位币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金准备制度,它只是流

通中商品价值的符号

3纸币本位币通过银行的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

4纸币本位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

5从世界范围看纸币本位制下的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的流通广泛发展,而

现今货币流通则呈现出日渐萎缩的趋势。

2、什么是信用货币?

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

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

不能与实物货币按某种平

价相兑换。

信用货币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现金和银行存款。

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

(1)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币本位货币,本

身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其为法定货币。

(4)国家可以

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

的重要手段。

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被称为继金属铸币、纸币之后

的“第三代货币”。

3、什么是货币制度?

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

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其构成要素有:

(1)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

(2)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3)金准备制度。

4、银行信用是如何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的?

答:

主要在规模和使用方向上

(1)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商业信用借贷双方都是企业,借贷的客

体是商品,借贷行为与商品买卖紧密联系,但它有规模和使用方向的局限性。

银行信用借方是企业贷方、是银行或金融机构,信用的客体是货币,且规模和使

用方向超出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2)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

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制度

的基础,因为商业信用先于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存在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同时企业在选择信用的时候优先考虑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是主导,

因为它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同时有了银行信用对商业票据的承兑和贴现,

也有利于商业信用的发展。

5、金融市场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

金融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有其独特的运作规律和特点,

使得金融市场具有多方面功能,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投

融资需求,促进资本的集中与转换。

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

(1)

有效动员和筹集资金;

(2)合理配置和引导资金;(3)灵活调度和转化资金;(4)

实现风险分散,降低交易成本;(5)实施宏观调控。

6、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有哪些不同?

答:

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存在以下不同:

1)特点不同。

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中长

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其特点是:

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长;交易的目的主要

是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资金借贷量大;市场交易工具有一定的风

险性和投机性。

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

金融通的市场。

其特点是:

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相对较低。

2)功能不同。

资本市场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

它有利于企业重组,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货币市场调剂资金余

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

它不仅为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为政策

调控提供条件和场所。

3)子市场不同。

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两大部分:

一个是银行中长期存

贷款市场,另一个是有价证券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

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

货币市场则主

要由同业拆借、商业票据、国库券以及回购协议等子市场组成。

7、什么是政策性银行?

它和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

1.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投资建立,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在限定的业

务领域从事信贷融资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业务经营目标是支持政府发展

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配合宏观经济调控。

2.与商业银行区别:

(1)不以

盈利为经营目标

(2)资金运用有特定的业务领域和对象。

(3)资金来源主要是国

家预算拨款、发行债券集资或中央银行再贷款,吸收存款不是主要资金来源。

(4)

资金运用以发放长期贷款为主,贷款利率比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低。

(5)不设

立分支机构,业务操作通常由商业银行代理,目的是降低营运成本。

8、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是什么?

怎样理解这些方针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

盾的一面?

答:

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是“三性方针”即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①盈

利性。

盈利是银行经营的基本目的能否盈利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是银行从事

各种活动的动力所在。

如果不能盈利股东权益将会受到损害银行的信誉与实力也

将大为下降甚至破产。

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服务于盈利这一目标这是由商业

银行的性质所决定的。

②安全性。

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使资产免遭风险的程度。

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会遇到许多风险如违约风险、市场风险、外汇风险、管理风险

等。

商业银行不能只顾追求利润而忽视其资产安全银行承担的风险过大除了危及

自身的资产以外还会失去信誉以及客户从而危及银行的生存。

③流动性。

商业银

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存款因此银行能否做到要求即付是银行信誉高低的主要标

志。

同时银行对客户提出的正常贷款要求也应予以满足否则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可能会永远丧失这个客户。

因此银行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性资产。

然而这三项原

则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矛盾。

例如收益性较高的资产往往安全性和流

动性较低而安全性和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往往又收益很低。

银行应当在兼顾三者的

基础上平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这三个目标的最佳组合。

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是“三性方针”,即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①盈利

性。

盈利是银行经营的基本目的,能否盈利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是银行从事

各种活动的动力所在。

如果不能盈利,股东权益将会受到损害,银行的信誉与实力

也将大为下降,甚至破产。

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服务于盈利这一目标,这是由

商业银行的性质所决定的。

②安全性。

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使资产免遭风险

的程度。

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会遇到许多风险,如违约风险、市场风险、外汇风险、

管理风险等。

商业银行不能只顾追求利润而忽视其资产安全,银行承担的风险过

大,除了危及自身的资产以外,还会失去信誉以及客户,从而危及银行的生存。

流动性。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存款,因此,银行能否做到要求即付,是银行

信誉高低的主要标志。

同时,银行对客户提出的正常贷款要求,也应予以满足,否

则,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可能会永远丧失这个客户。

因此,银行必须保持一定的

流动性资产。

然而,这三项原则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矛盾。

例如,收益

性较高的资产,往往安全性和流动性较低,而安全性和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往往又

收益很低。

银行应当在兼顾三者的基础上,平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这三个目

标的最佳组合。

9、中央银行独立性含义的实质是什么?

中央银行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独立

性?

答: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在中央银行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制定和执行货币

政策的自主程度。

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独立性,不可能是绝对独立性,这是

由于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这一性质决定的。

中央银行保持相对独立性,理

由如下:

(1)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应具有连贯性,不应受到政治的干扰,

才能收到效果。

(2)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稳定币值,如果受政府完全控制,

有可能成为政府推选通货膨胀的工具(。

3)中央银行的业务具有高度的技术性,

其操作方式不应受到任何干扰。

(4)中央银行与政府所处的地位不同,所在在

考虑一些经济政策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5)中央银行不仅对政府服务,还要

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服务,因此,中央银行不能完全受政府控制。

10、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哪些?

答:

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以下三个:

一是可测性,央行能对这些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加以比较精确的统

计。

二是可控性,央行可以较有把握地将选定的中介目标控制在确定的或预期的

范围内。

三是相关性,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着紧密

的关联性。

11、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所述的货币需求的构成。

答:

凯恩斯认为,利率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而货币供求量又基本取决于

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如果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货币数量就增加,当

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转弱时,对

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

①货币需求(Md)是收入的增函数,是利率的减函数。

②货币供给(Ms)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

③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所决定的利率为均衡利率。

1)利率决定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

因为货币最富有流

动性,它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为任何资产。

利率因此为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

决定。

2)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

在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导致货币需求曲线

移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收入增长引起更多的价值储藏,并购买更多的商品,

物价的高低通过实际收入的变化影响人们的货币需求。

3)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

凯恩斯假定货币供给完全为货币当局所控制,货

币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线,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就向右移动,反之,

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4)影响均衡利率变动的因素:

所有上述这些因素的变动都将引起货币供给

和需求曲线

的移动,进而引起均衡利率的波动。

5)流动性陷阱对利率的影响:

凯恩斯在指出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递减

函数的情况下,进一步说明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趋于无穷

大。

因为此时的债券价格几乎达到了最高点,只要利率小有回升,债券价格就会

下跌,债券购买就会有亏损的极大风险。

于是,不管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有多大,

人们都将持有货币,而不买进债券,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利率也不会下降。

这就

是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

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投资、就业和产出

都没有影响。

12、中央银行如何控制基础货币?

其控制力如何。

答:

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是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贷款。

第一、公开市场业务。

它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二级市

场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由于公开市场业务能够精确

地使得基础货币发生一定数量的增减,从而达到中央银行的预期目的。

所以,她

成为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最重要的手段。

第二、贴现贷款。

它是指

银行将它为客户办理贴现业务而收进的各种票据拿到中央银行再贴现,以获得暂

时的资金融通。

中央银行对银行的贴现贷款并不一定是以票据贴现的方式进行。

贴现贷款的增加直接表现为获得贷款银行的准备金增加。

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调整

贴现贷款的利率来影响银行的贷款需求,从而影响贴现贷款量。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缺乏完全的控制力。

13、商业银行的负债项目主要包括哪些?

商业银行如何扩大自身的负债能

力?

答: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银行不需动用自己的资金,而利用银行设置的机

构网点、技术手段和信息网络,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委托事项,收取手续费的业

务。

这些业务主要有:

①汇兑业务。

它是一种非现金结算方式。

客户将一定款项交付银行(承兑行),

再由银行代客户将现款汇至异地指定的收款人。

②租赁业务。

银行租赁业务是指银行垫付资金购买商品再出租给承租人,并

以租金的形式收回资金的业务。

它可以分为金融租赁与经营租赁两种形式。

③信托业务。

信托是指接受他人委托与信任,代为管理、营运、处理有关钱

财的业务活动。

银行的信托业务包括个人信托、法人信托以及保管业务。

④信息咨询。

银行利用自身的设备、人员、信息优势,可以向顾客提供有关

财务、金融、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咨询。

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是为了适应银行发展的需要。

商业银行的业务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资产负

债业务,随着经济发展,银行必须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

②是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据统计,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商业

银行中间业务盈利一般可达到总利润的60%一70%。

开展中间业务,提高盈利

水平,使盈利结构多样化,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一大趋势。

③有利于扩展资产负债业务。

中间业务的开展便利了客户,有利于扩大传统

业务.,例如发行信用卡,既有手续费收入,又可以增加低成本的活期存款。

④是为了适应同业竞争的需要。

面对日益激烈的银行同业竞争,商业银行需

要进行金融创新,而许多金融创新工具属于中间业务的范畴。

⑤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知名度,从而有利于吸引更多酌蕃户。

⑥是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发展中间业务可以提高自身

竞争能力,顺应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潮流,使自身在变幻莫测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占

有一席之地。

14、为什么中央银行被称作“银行的银行”?

答: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

地位。

中央银行的职能是宏观调控、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金融服务。

负责控

制国家货币供给、信贷条件,监管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保管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

“最后贷款者”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也是政

府干预经济的工具;同时为国家提供金融服务,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

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央

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服务,这是由中

央银行所处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

15、基础货币的定义是什么?

它对货币供给有什么影响?

答: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

它来源于金融当局的货币供应量,在经济社会

中以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流通中的通货两种形式存在。

实际的货币供应不但取决

于基础货币而且取决于货币乘数,一国的货币供给M=m×B。

基础货币量的增加

通过货币扩张机制使货币供给量增加,基础货币量的减少通过货币紧缩机制使货

币供给量减少,这是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和收缩来实现的。

因此,一国的货

币供应量最终取决于基础货币的发放量。

二、货币供给的演变与货币分层1、

货币层次划分的原则:

以流动性的大小为依据。

具体地说,是以某种金融资产

转化为现金或活期存款的能力作为标准。

其转换为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成本越低、

时间越短,则流动性越强,货币层次也就越高;反之,则货币层次越低。

(二)分析论述题

1、我们平时提到的“信用缺失”、“消费信用”,所指的“信用”

含义是否相同?

若不同,如何理解这些含义之间的关系?

答:

二者所指的“信用”含义不同。

“信用缺失”中的“信用”指的是道德

范畴,即诚信,是经济主体通过诚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消费信

用”中的“信用”指的是经济范畴,即一种借贷行为,表示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

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这两个范畴的信用密切相关。

诚信是交易、支付和借

贷活动进行的基础。

如果没有当事人之间的最基本的信任,就不会发生借贷活动。

诚信是借贷活动的基础。

2、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试举例说明之。

答:

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指在双本位制下,当两种铸

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逐出流通,即被熔

化或输出国外,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举例:

例如金银法定比价为1:

15,而市场比价则为1:

16,此时黄金的市

价较高,这时,金币的持有者将会熔化金币到市场上去兑换白银,一经熔化,即

可赚回1两白银,这样市场上持有金币的人越来越少,而白银的流通越来越多,

金币会退出流通领域。

反过来,若市场金银比价为1:

15而法定比价为1:

16,

白银市价高于法定比价,市场上的银币会退出流通领域。

这种现象被称为“劣币

驱逐良币”。

3、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

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答: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的原因:

1)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金币的面值与其所含黄金的价值就可保持一致,金币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

中的需要;2)金币可以自由兑换,各种代用货币就能稳定地代表一定数量的黄

金进行流通,从而保证币值的稳定;3)黄金可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这就保

证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兑换比价的相对稳定。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

不稳定货币制度的原因:

这两种货币本位制都没有金币流通,金币本位制中金

币自由铸造所形成的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并保持币值相对稳定的机制已不复存

在;银行券虽仍规定有含金量,但其兑换能力大为下降;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

国家,一般把本国货币依附于美元,并把黄金或外汇存储于美国,一旦美国经

济动荡不安,依附国的货币也将发生波动,使得金汇兑本位制具有很大的不稳

定性。

4、商业银行是如何创造信用货币的?

其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受哪些因素的

制约?

答: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证券投资等资产业务来创

造存款货币,即派生存款。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的前提是银行实行转账结算和

部分准备金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要受到原始存款额的大小以及法定存

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比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和活期存

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的比率的影响。

5、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几种?

它们分别是如何调控货币供

应量的?

其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

(1)存款准备金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

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不易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就其效果而言,它往往能迅速

达到预定的中介目标,甚至预期的最终目标,但它将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强有力

的冲击,往往引起经济的剧烈动荡,如频繁调整也将使商业银行很难进行适当的

流动性管理,因此它的运用往往产生较大的副作用。

因此,不适合微调,也不能

经常使用。

(2)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

规模和市场利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政策既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对信贷结构的调整也有一定效果,并能

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产生“告示作用”。

此外,中央银行

可以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防止金融恐慌,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相对稳

定。

但在运用此项工具时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这种决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

将决定于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该决策的反应;而且再贴现率的调整有时不

能准确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并可能会引起公众误解;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

政策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特别是

政府证券),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

行为。

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在于:

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

行,其操作规模大小完全由中央银行自己控制;可以灵活精巧地进行,可以适时

适量地按任何规模进行调节;具有极强的可逆转性;操作迅速,不会有延误。

然,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也有其缺陷,主要是对大众预期的影响

和商业银行强制性影响比较微弱。

6、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为什么?

答:

(1)垄断发行的原则。

这是指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

有利

于统一国内货币形式,避免多头发行造成的货币流通混乱,便于中央银行制定

和执行货币政策,灵活有效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还有利于中央银行加强自

生的经济实力,有利于政府完全得到发行钞票的经济利益。

(2)有可靠信

用作保证的原则。

这是指货币发行要有一定的黄金或有价证券作保证,以保证

中央银行独立发行。

这是因为现代不兑现纸币制度下,纸币的发行量与国民经

济发展水平、客观的货币需要量之间,必须保持相对适应的关系,否则将出现

通货不稳定,扰乱正常流通和生产的运行,以致引起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动荡。

(3)

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

这是指货币发行要有高度的伸缩性和灵活性,不断适应经

济状况变化的需要。

既要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避免因通货不足导致的经济萎

缩;也要严格控制货币发行数量,避免因通货过量供应造成经济混乱。

7、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哪几个?

中央银行在同一时间实行同一

种货币政策能否同时达到这些最终目标?

为什么?

答:

西方国家主要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四个: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

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同一时间实行同一种货币政策是无法同时达到这些政策目标,因为这四大目

标之间任何两个目标之间都有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较明显的如:

(1)稳定物价于充分就业之间,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增彼减

的交替关系。

(2)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之间,经济增长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往往也较高。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常常发生矛盾。

8、高利贷这一信用形式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与现代信用有何区别?

在现

代经济中是否还存在高利贷信用,为什么?

答:

高利贷的特点是利率极高,且不稳定,贷放者收取多高的利息,是根据借

债人的不同、时间季节的不同和地区的不同而有相当大的差异,贷放者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