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传感器标准最终送审稿10年.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6085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PS传感器标准最终送审稿10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EPS传感器标准最终送审稿10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EPS传感器标准最终送审稿10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EPS传感器标准最终送审稿10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EPS传感器标准最终送审稿10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PS传感器标准最终送审稿10年.docx

《EPS传感器标准最终送审稿1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PS传感器标准最终送审稿10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PS传感器标准最终送审稿10年.docx

EPS传感器标准最终送审稿10年

ICS

备案号:

QC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实施

20××-××-××发布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传感器

Sensorforautomobileelectricalpowersteering

(送审稿)

QC/T××××—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C

1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技术要求1

5试验方法3

6检验规则4

前言

为了适应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传感器最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为了提高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传感器产品的质量、研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传感器产品、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统一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传感器的基本技术要求,在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国外企业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参与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传感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传感器的术语、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扭矩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8459传感器主要静态性能指标计算方法

GB/T17619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18655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A:

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B:

高温 

GB/T2423.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Ed和导则:

碰撞

GB/T2423.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Ed:

自由跌落

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

盐雾试验方法

GB/T2423.2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N:

温度变化 

GB/T2423.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Z/AD:

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QC/T29106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GB/T13306标牌 

QC/T238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

QC/T413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3术语定义和分类

下列术语定义和分类适用于本标准。

3.1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用传感器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输入的转向扭矩或(角)位移信号,直接或间接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专用传感器。

3.2传感器正常工作

在和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以下简称装置)进行试验过程中,传感器接好电源并与电动机、控制器正常连接,装置在台架上正常工作。

3.3分类

3.3.1按安装方式分类

a.独立封装传感器;

b.助力转向总成一体化传感器。

3.3.2按信号输出方式分类

a.扭矩或(角)位移单信号输出传感器;

b.扭矩和(角)位移双信号输出传感器。

3.3.3按内部结构分类

a.接触式传感器:

传感器全工作行程中,获取信号的敏感部件存在机械摩擦。

(如电位器原理结构,电刷与导电介质之间存在摩擦的传感器);

b.非接触式传感器:

传感器全工作行程中,信号通过磁耦合、电耦合、光耦合等方式获取。

(如线圈感应、巨磁(MR)桥路、电容电场等原理的传感器。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传感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技术文件制造。

4.1.2工作环境

在气压86kPa~106kPa和相对湿度不大于95%环境条件下,传感器应保证具有标称特性。

在-40℃~125℃温度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

4.1.3传感器供电或辅助工作电源

在各种等级的汽车标准蓄电池工作时,传感器供电均选用12V及以下的标准稳压电源。

4.1.4耐工业溶剂性能

传感器耐工业溶剂性能符合QC/T413中3.14的有关规定。

4.1.5表面防护性能

传感器表面防护性能符合QC/T413中3.15的有关规定。

4.1.6外观与尺寸检查

用目测法检查外观,传感器外观表面和标识应完整,塑料件不得有飞边、毛刺、裂纹及明显碰伤等缺陷。

用专用或通用量具检查产品安装及外型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4.2性能要求

4.2.1独立线性度

标称供电电压下传感器独立线性度≤±2.0%。

4.2.2重复性误差

重复性误差≤1%。

4.2.3信号对称度

输出应具有表征两侧行程方向的信号极性特征,或提供方向区别信号。

可确定对称点或位置零点情况下,两方向信号直接比值对称度≥97%。

扭矩和(角)位移双信号输出传感器可只针对转向主控信号。

4.2.4绝缘性能

接触式传感器绝缘电阻≥100MΩ(500VDC)。

若产品中装有电子元器件时,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4.2.5引出线抗拉强度

引出线抗拉强度试验后,不允许有断裂和脱开,试验后传感器满足本标准4.2.1~4.2.4项要求。

4.3温度环境要求

4.3.1高温试验

试验后传感器满足4.2项要求。

4.3.2低温试验

试验后传感器满足4.2项要求。

4.3.3高低温交变试验

试验后传感器满足4.2项要求。

4.3.4温度、湿度循环试验

试验后传感器满足4.2项要求。

4.3.5盐雾试验

传感器经96h的盐雾试验后,满足4.2项要求。

4.4电磁兼容试验

4.4.1无线电骚扰特性

符合GB18655规定的要求,应达到限值的Ⅰ级水平。

4.4.2电磁辐射抗扰性

符合GB/T17619规定的要求。

4.4.3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

符合GB/T19951规定,应达到A类要求。

4.5可靠性要求

4.5.1耐振动试验

产品应能承受X、Y、Z三个方向的扫频振动试验,对接触式传感器,要求在工作态进行扫频试验,试验后传感器满足4.2项要求。

4.5.2冲击试验

按照GB/T2423.6标准规定进行,试验后传感器满足4.2项要求。

4.5.3跌落试验

按照GB/T2423.8标准规定进行,试验后传感器满足4.2项要求。

4.5.4耐电源极性反接

电源极性反接试验后能正常工作。

4.5.5过压保护

电源过压试验后不损坏,能正常工作。

4.5.6短路输出保护

输出短路试验后能正常工作。

4.5.7耐久试验

传感器工作态往复运动200万次后能正常工作;或随转向装置整车工作≥20万公里。

4.5.8老化试验

传感器在老化试验后能正常工作。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温度偏差

本标准规定试验方法中的温度偏差为±2℃(另有明确规定除外)。

5.1.2试验电压

本标准规定试验电压为额定工作电压,另有要求时除外。

5.1.3试验用直流电源

可用汽车蓄电池或波纹系数不大于0.5%的整流稳压电源。

5.1.4传感器的安装和试验

独立封装的传感器所有项目均可单独进行试验。

与控制器有明确配合要求的,可连同控制器一起进行试验。

耐久试验、老化试验、环境温度试验和电磁兼容试验可与装置一起进行试验。

总成一体化的传感器试验与装置一起进行试验。

5.2性能试验

5.2.1独立线性度、重复性误差

按独立线性度、重复性误差定义实测数据,参照GB/T18459附录A2、C2计算。

5.2.2信号对称度

按传感器标识利用电工仪表检验极性信号。

均匀分布测取传感器全工作行程范围输入输出特性点≥10点,按传感器或总成的几何定位位置,或传感器电信号标定位置确定零点后,计算两方向信号直接比值对称度。

5.2.3绝缘性能

各互不连接的导电零部件对机壳之间施加50Hz、550V(有效值)正弦波电压,历时1min后检查绝缘,测试绝缘电阻值。

5.2.4引出线抗拉强度

沿引出线的方向加50N的力,历时2min,除去外力后,引出线没有损伤,连接不允许有断裂。

5.3温度环境试验

5.3.1高温试验

传感器正常工作,按GB/T2423.2中试验B:

高温试验方法进行。

在125℃温度下放置8h,在试验箱中直接进行5.2项性能试验,检查传感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5.3.2低温试验

传感器正常工作,按GB/T2423.1中试验A:

低温试验方法进行。

在-40℃±2℃温度下放置8h,在试验箱中直接进行5.2项性能试验,检查传感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5.3.3温度交变试验

传感器正常工作,按GB/T2423.22中试验N:

温度变化试验方法进行。

将被试装置放入温度控制箱,先降温至-40℃±2℃低温环境中保持2h,然后再提高至65℃±2℃高温环境中保持2h,往复5个循环,在试验箱中直接进行5.2项性能试验,检查传感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5.3.4温度、湿度循环试验

传感器正常工作,按GB/T2423.34中试验Z/AD:

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在试验箱中直接进行5.2项性能试验,检查传感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在-10℃~+65℃之间进行10个循环的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

每个循环为24h,每个循环周期中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见图5所示。

图1温度/湿度组合循环

5.3.5盐雾试验

按GB/T2423.17中规定的Ka:

盐雾试验方法进行。

5.3.6电磁兼容试验

5.3.6.1无线电骚扰特性试验

传感器正常工作,按GB18655的规定,分别进行以下两种测试:

a)零部件的传导发射和零部件传导骚扰限值的测定;

b)零部件的辐射发射和零部件辐射骚扰限值的测定。

5.3.6.2电磁辐射抗扰性试验

传感器正常工作,按GB/T17619的规定,采用自由场法在屏蔽室内进行测定,抗扰性电平限值为24V/m。

5.3.6.3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

装置正常工作,按GB/T19951规定的试验等级Ⅱ进行试验,无载荷运转,车速为8Km/h。

测量点应在电机、传感器及控制器接插件周围及壳体上表面边缘,被测点不少于10点。

5.4可靠性试验

5.4.1振动试验

传感器按QC/T413的规定,应经受X、Y、Z三个方向各3次8h的扫频试验。

扫频参数范围:

频率10Hz~500Hz,振幅0.75~1.5mm,加速度50~100m/s2,扫描速度1oct/min。

因振动可能导致工作信号输出异常时,应进行振动环境下带电工作态输出特性试验。

5.4.2冲击试验

试验条件:

半正弦波冲击、冲击幅度25g,冲击时间6ms。

重复次数:

±X、±Y、±Z共6个方向,每个方向200次。

5.4.3跌落试验

混凝土地面,1m高度跌落;要求:

±X、±Y、±Z共6个方向,每个方向2次。

5.4.4耐电源极性反接

加1.1倍传感器额定工作电压的反电压,持续时间1min。

5.4.5过压保护

将输出信号端、供电电源正端以及参考地引脚分别按用户要求施加相应电压,12V蓄电池施加+16V外部电源短接,持续时间1min。

5.4.6短路输出保护

传感器供电状态下,输出n.u伸性试验力控制信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输出信号、供电电源正端以及参考地引脚分别与相邻引脚短接,持续时间1min;将输出信号端、供电电源正端以及参考地引脚分别与外接连线断路。

5.4.7耐久试验

传感器正常工作,在不小于90%有效电气行程范围内,以60~300次循环/min完成200万次试验。

5.4.8老化试验

带有电子元器件的传感器,在完成温度环境试验项目后进行老化试验。

在+65℃温度环境下,传感器额定电压供电,在≥90%有效电气行程范围内,1次循环/s,连续工作24h。

6检验规则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检验项目见表1。

6.1出厂检验

6.1.1传感器经制造商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文件。

6.1.2每台控制器必须经过出厂检验

6.2型式试验

6.2.1在下列情况下之一时,制造商应进行型式检验。

a)传感器定型或改型时;

b)传感器转厂生产时;

c)因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时;

d)对传感器进行了重大改进而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e)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f)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要求并在合同中作了规定时。

g)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6.2.2抽样规则及检验方式

型式检验的传感器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3台做型式试验。

3台全部进行5.2.1~5.2.4的性能试验后,将其中1台进行5.3中的温度环境试验;1台进行5.3.6中的电磁兼容试验;1台进行5.4可靠性试验。

表1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试验

出厂检验

条款

1

性能试验

独立线性度、重复性误差

5.2.1

2

信号对称度

5.2.2

3

绝缘性能

-

5.2.3

5

引出线抗拉强度

-

5.2.4

6

9

温度环境试验

高温试验

-

5.3.1

7

低温试验

-

5.3.2

8

温度交变试验

-

5.3.3

9

温度、湿度循环试验

-

5.3.4

10

盐雾试验

-

5.3.5

11

电磁兼容试验

无线电骚扰特性试验

-

5.3.6.1

12

电磁辐射抗扰性试验

-

5.3.6.2

13

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

-

5.3.6.3

14

 

可靠性试验

振动试验

-

5.4.1

15

冲击试验

5.4.2

16

跌落试验

5.4.3

17

耐电源极性反接

-

5.4.4

18

过压保护

-

5.4.5

19

短路输出保护

-

5.4.6

20

耐久试验

-

5.4.7

21

老化试验

5.4.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