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学上山东科技版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6077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学上山东科技版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学上山东科技版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学上山东科技版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物学上山东科技版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物学上山东科技版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学上山东科技版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docx

《物学上山东科技版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学上山东科技版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学上山东科技版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docx

物学上山东科技版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检测题

满分:

100分,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同学用放大5倍的目镜与10倍的物镜组合观察到了一只清晰的草履虫,这时显微镜放大了()

A.5倍B.10倍

C.50倍D.15倍

2.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当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细胞体积和视野亮度依次有什么变化?

(  )

①变多②变少③变大④变小⑤变亮⑥变暗

A.②③⑥B.②④⑥

C.①④⑤D.①③⑤

3.(2015·山东潍坊)下图是某同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是③④②①⑤

B.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镜短

C.观察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

D.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

4.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A.④和⑤B.③和⑥C.①和④D.②和⑥

5.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暗淡、偏左上方,如何操作才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

()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6.(2014·山东东营)下面左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图像,则草履虫在临时装片上的状态是()

ABCD

7.右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8.(2015•湖南张家界)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

B.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

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D.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9.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物镜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A.目镜上B.物镜上C.玻片标本上D.反光镜上

10.一位同学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如下:

①擦拭盖玻片,②取材,③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④展平,⑤盖上盖玻片,⑥染色。

他的操作有哪些错误?

()

A.①中没擦拭载玻片B.②和③的顺序颠倒

C.③中不该滴生理盐水D.以上三项都是

11.(2014·江西)右图为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细胞得到的两个视野图,从甲图转变为乙图的第一步操作是()

A.换成高倍物镜

B.装片向左移动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调节光圈

1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同学们看到下图中甲、乙两种物像。

出现图甲结果的最可能原因是()

A.显微镜没有对好光

B.在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C.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盐水

甲乙

D.观察时细准焦螺旋没有调节到位

1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菠菜叶徒手切片,当他调节细准焦螺旋时,视野中有一部分细胞看得很清楚,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主要是由于()

A.物镜损坏B.反光镜未调节好

C.标本厚薄不均D.细准焦螺旋损坏

14.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B.盖盖玻片时,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C.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15.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③④①⑤B.④③②①⑤

C.③④②⑤①D.③④②①⑤

16.用显微镜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此时应使用()

A.平面反光镜、大光圈B.凹面反光镜、小光圈

C.平面反光镜、小光圈D.凹面反光镜、大光圈

17.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到的材料和用具有()

①镊子②生理盐水③稀碘液④清水⑤消毒牙签⑥刀片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

18.小刚两眼视力正常,惯用左手写字,他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应()

A.闭左眼,用右眼观察B.闭右眼,用左眼观察

C.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D.两眼睁开,用右眼观察

19.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操作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材料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

B.为了便于观察,可以用碘液进行染色

C.制作两种材料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都是蒸馏水

D.载玻片上多余的水分要用吸水纸吸干

20.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下列关于右图所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

B.位于最外层的结构[1]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结构[2]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结构[3]是遗传信息库

21.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其中具有细胞壁但无叶绿体的是()

A.菠菜叶肉细胞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C.人体口腔上皮细胞D.血涂片中的红细胞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物质并非都是自己制造的

B.所有物质都能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C.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D.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3.(2014·山东烟台)炒蔬菜时常会产生一些水而形成“菜汤”,水分主要来自细胞的()

A.细胞壁B.细胞质C.液泡D.细胞核

24.右图为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的结构名称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叶绿体B.②表示液泡

C.③表示细胞核D.④表示细胞膜

25.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而人体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

A.细胞膜和液泡

B.细胞壁和线粒体

C.细胞壁和叶绿体

D.细胞壁和液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8分)右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模式图,图中A~F指的是细胞的各种结构。

请据图回答:

(1)图是动物细胞模式图。

与该细胞相比较,人的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方括号内填字母,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不含有的结构是[]

(方括号内填字母,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3)甲、乙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27.(10分)下图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

(1)②是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方法是: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而影响观察。

(2)(填序号)表示染色的步骤。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⑤所示,应将装片向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

此时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是“10×”和“10×”,这些细胞被放大了倍。

(4)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结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来表示。

28.(8分)右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2)箭头a和箭头b分别表示什么过程?

a.,b.。

29.(6分)你已经很熟悉“多莉”了吧,与它的身世有关的母羊不是一只,而是三只。

“多莉”的出生过程见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多莉”羊的长相几乎和     羊一模一样。

(2)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储存在    内。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3)细胞的组成成分中,被称为遗传物质的是____________。

A.蛋白质B.脂肪C.核酸D.糖类

30.(18分)仔细观察右图,请根据你的观察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将稻草剪成1厘米左右的小段,放在盛有天然水的烧杯中,经过10天左右,水面出现一层灰白色的薄膜,揭开这层薄膜仔细观察水上层游动得很快的微小白点,这就是,在显微镜下它的形状就像一只。

(2)图中的结构[]具有运动作用,它在体表的分布是()

A.全身的表膜B.体表一圈

C.口沟内D.身体前段

(3)食物由[]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排出。

一个食物泡大约含有个细菌,所以草履虫对有一定的作用。

(4)[]能收集体内过多的含氮废物进入[],再由表膜上的小孔排出。

(5)吸入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的是[]。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检测题参考答案

1.C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该同学在观察草履虫时,显微镜放大了5×10=50倍。

2.A解析:

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

3.A解析:

①是换用高倍镜后,在视野中看到的较暗的物像;②是在低倍镜下把物像移到了视野中央看到的情况;③是还没有找到目标物像的视野;④是在低倍镜下发现物像在视野左下方;⑤是调节反光镜、光圈、细准焦螺旋后获得的清晰物像。

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④②①⑤。

4.C解析:

根据显微镜镜头的特点可知,图中的①②⑤为物镜,③④⑥为目镜。

物体的放大倍数为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该选择镜头①和④。

5.B解析:

观察到的物像暗淡,说明光线不好,应换成大光圈。

物像位于视野偏左上方,要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物像的移动方向是右下方,由于显微镜成的是倒像,所以装片应该向左上方移动。

6.C解析: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

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试卷旋转180°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都颠倒的图像了。

7.D解析:

因为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所以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由图可知视野①看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它移到视野②的位置,物像的移动方向是右下方,因此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左上方。

8.B解析:

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可以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选项正确。

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B选项错误。

移动玻片标本,目的是找到要观察的物像,C选项正确。

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D选项正确。

9.C解析:

转动目镜和物镜都未能把污点移走,说明污点不在目镜和物镜上;反光镜上的污点不会出现在视野中,所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

10.D解析:

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把要用到的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然后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再取材、展平、盖上盖玻片、染色、观察。

11.B解析:

甲图中的细胞在视野的左方,而且看到的细胞小,应先将看到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即向左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才能转变为乙图所示物像。

12.D解析:

如果显微镜没有对好光,视野会很暗或一片黑暗;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可能会出现气泡;如果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盐水,则细胞会有失水现象;细准焦螺旋没有调节到位会使图像模糊不清。

综上所述,D项符合题意。

13.C解析:

物镜损坏将没法观察到物像;反光镜未调节好会影响视野的亮度;标本厚薄不均会使观察到的各部分效果不同,较厚部分没法看到细胞的清晰结构;细准焦螺旋损坏可能影响整个物像的清晰程度。

综上所述,C项符合题意。

14.B解析: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的形态;盖盖玻片时,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再将盖玻片缓缓放平,盖在液滴上,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才能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15.D解析:

要明确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本题考查实验的部分步骤:

滴清水、取表皮、把表皮浸入水滴中并展平、盖盖玻片。

图中③表示滴清水,④表示取表皮,②表示把表皮浸入水滴中并展平,①表示盖盖玻片,⑤表示盖完盖玻片。

16.D解析:

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要求是透明的,由于口腔上皮细胞是透明的、颜色浅,所以对光时光线要暗些;而对于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则需要有足够的光线透射过标本,这样才能看清细胞的结构。

根据光圈和反光镜的特点,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才能使视野光照加强。

17.A解析: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①擦: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以防止其上面的杂质影响观察效果。

②滴: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刮:

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④涂:

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

⑤盖:

用镊子轻轻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⑥染: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避免滴在盖玻片上面),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据此步骤可知,正确选项为A。

18.D解析:

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一般是用左眼观察,右眼睁着辅助手画图,如果是左撇子,则正好相反。

因小刚惯用左手写字,所以应用右眼观察,左眼睁着辅助手画图。

19.C解析:

两种材料都是薄而透明的,并且细胞比较小,都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故A项正确。

为了便于观察,二者都需要用碘液进行染色,故B项正确。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清水,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盐水,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故C项错误。

载玻片上多余的水分要用吸水纸吸干,故D项正确。

20.D解析:

因为有细胞壁,可判断这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2是液泡;位于最外层的是细胞壁,起保护作用,控制物质进出的是细胞膜。

21.B解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质里有液泡,植物体的绿色部分的细胞一般还含有叶绿体。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一般不具有液泡。

菠菜叶肉细胞既具有细胞壁,又具有叶绿体;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但无叶绿体;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既不具有细胞壁,也不具有叶绿体;血涂片中的红细胞既不具有细胞壁,也不具有叶绿体。

22.B解析:

细胞中的无机物来源于它生活的环境;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3.C解析:

液泡中含有细胞液,蔬菜、水果汁中的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都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24.D解析:

正确识别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①表示叶绿体,②表示液泡,③表示细胞核,④表示细胞壁。

25.D解析: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除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还具有细胞壁、液泡等结构。

26.

(1)乙D细胞核

(2)C叶绿体(3)线粒体

解析:

解题时首先明确图中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图中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叶绿体,D是细胞核,E是液泡,F是细胞质。

然后明确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图乙是动物细胞模式图。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的细胞核在发育过程中逐渐退化消失。

洋葱鳞片叶呈紫色或白色,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内不含叶绿素,所以不含有叶绿体。

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植物细胞中还有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

27.

(1)气泡

(2)③(3)右下方100(4)点上细点

解析:

(1)为了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盖盖玻片时,要先使它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2)染色时,要将染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

(3)物像偏右下方,需要将物像向左上方移动才能便于观察,因为显微镜下成的像为倒像,物像移动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相反,故装片应该向右下方移动。

(4)画生物图时,阴暗处要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不能涂抹。

28.

(1)A细胞膜

(2)细胞产生的废物从细胞中排出外界的有用物质进入细胞

29.

(1)B

(2)D(3)C

解析: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属于核酸。

提供给“多莉”细胞核的是母羊B,所以“多莉”的长相与B羊几乎一模一样。

30.

(1)草履虫倒转的草鞋底

(2)3纤毛A(3)5口沟7胞肛30污水净化(4)1收集管2伸缩泡(5)4表膜

解析:

(1)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个体微小,外形像一只倒转的草鞋底,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其细胞结构。

(2)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全身的表膜上都有纤毛分布。

(3)5是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

一只草履虫一个小时大约能够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由此算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000个细菌,由此可见,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4)1是收集管,能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如含氮废物)收集起来并进入2伸缩泡,再排到体外。

(5)4是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是通过表膜完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