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县阳白乡泉岩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l论文二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5865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台县阳白乡泉岩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l论文二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五台县阳白乡泉岩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l论文二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五台县阳白乡泉岩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l论文二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五台县阳白乡泉岩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l论文二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五台县阳白乡泉岩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l论文二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台县阳白乡泉岩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l论文二稿.docx

《五台县阳白乡泉岩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l论文二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台县阳白乡泉岩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l论文二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台县阳白乡泉岩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l论文二稿.docx

五台县阳白乡泉岩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l论文二稿

前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建议中正式提出了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后中共中央连续三年出台三个关于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把新农村建设放到一个突出和重要的位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最响亮的口号和最热门的话题。

这是党中央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所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他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安定团结,他更是一项惠及九亿农民的战略性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整体要求,实事求是,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确实把新农村建设作成一项惠及九亿农民的“民心工程”。

结合泉岩村实际情况,特制订泉岩村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1.泉岩村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1.1泉岩村基本概况

1.1.1自然人口概况

泉岩村隶属于距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处的阳白乡,南与李家庄相望,北与田家岗村接壤。

整个村庄沿殿东线呈带状分布,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

泉岩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3℃,无霜期16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气候比较温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耕地总面积3200亩,水田面积134亩,退耕还林面积1682亩。

全村现有住户792户,其中低保户38户、五保户16户。

总人口2703人,其中劳动力有1650人,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1320人,占80%。

外出务工人员560人(其中包含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

1.1.2社会经济概况

农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种植业以玉米和水稻为主。

有一个养猪专业户,年存栏200头猪,农业比较效益太低。

有一个小型的奶牛养殖厂,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产奶量低,经济效益低下。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不到总劳动力的10%,尚未起到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2007年全村经济农业总收入280万元,人均农业纯收入1000元左右。

1.1.3其他概况

全村通电户率100%,有线电视用户700户,占总户数的88%。

主干街道硬化3.6公里,占总长度7.2公里的50%,电话拥有户数560户,占总户数的70%。

村级小学校建设达标,村民受初中教育人数600人,受高中及以上教育人数300人。

个体卫生所2个,医护人员3个,建筑面积70平方米。

农业机械总马力180马力。

交通运输业有小型卡车2辆。

2007年新农村建设又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是新增硬化街道(巷道)3.5公里,开始推广沼气,用户有10户。

退耕还林所栽种的山核桃和山杏开始有了经济收入,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1.2泉岩村新农村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现代化农业技术普及缓慢,农民缺乏基本的商品意识和质量意识,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

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

(2)泉岩村基础设施落后,“脏、乱、差”现象严重,人居环境急需改善。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该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3)村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够全面,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简单的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房建设和村庄建设。

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等、靠、要”的思想严重,领导的带头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好。

(4)农民的主体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广大农民群众是推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新农村建设是造福农民群众的一项民心工程,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农民群众。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是主体并未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还需要通过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工作等来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

1.3泉岩村新农村建设所具有的优势

1.3.1自然条件优势

泉岩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3℃,无霜期16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

气候比较温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适宜种植业的发展,可以种植多种农作物,如玉米、高粱、谷子、水稻等。

这些条件对于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3.2便利的交通

整个村庄沿殿东线分布,容易获得外界的各种信息,加大了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

为泉岩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可以促进泉岩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1.3.3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泉岩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既可以满足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需要,又有一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可以满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经济的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1.3.4村民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

他们已经切实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的利益,也意识到新农村建设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在调查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农民有愿望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的提高,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2.泉岩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规划

2.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的经济项目,培养农民的商品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步伐。

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把泉岩村建设成为经济显著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居住环境优美,家庭生活殷实,村务管理民主,安全民主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2基本原则

2.2.1从实际出发、工作务实

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泉岩村生产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使规划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可行且操作性强。

2.2.2尊重民意、以人为本 

规划方案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征求村民意见,使其符合村民意愿,从而最广泛地调动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新农村建设要根据本地的自然,经济特点,以及资源优势、历史因素因地制宜,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可盲目攀比。

注意保持地方特色,继承和弘扬地方的文化传统。

2.2.4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们追求建设的新型社会,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避免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要把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保护和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2.5远近结合、适度超前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考虑泉岩村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既要实事求是地制定近期目标,又要运用战略的眼光提出中长远发展目标,使泉岩村经济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快步迈上更高台阶。

2.2.6政府引导、主体参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农民物质和精神家园的建设,主体是农民。

政府的职责是千方百计的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来。

2.3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到十年的努力,使泉岩村基本达到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文明和谐的建设目标。

缩小农民收入差距,建设和谐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1)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宽裕。

到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9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元。

农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2)村容村貌更加整洁。

村庄街道主干道和60%的巷道到2012年全部实现硬化,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60%,垃圾实行集中处理,100%农户使用卫生环保型厕所,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实现村庄的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等“五化”目标。

完成自来水管道改建,使村民喝上安全,纯净的自来水。

(3)实现农村社会和谐,乡风文明。

村民邻里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勤俭自强。

农村文化体育活动有场所、有内容,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民安居乐业,农民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真正成为具有现代化素质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农民。

到2012年末,实现有线电视用户率100%,电话入户率达100%,移动电话入户率达90%,电脑入网用户率达80%。

(4)民主管理规范有序。

建立起完善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

实现村民自治,村民当家作主。

实现村务公开制度化,使农民对集体事务和村级财务的知情权、管理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村民对村级管理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3.规划实施的具体内容 

3.1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充分发挥泉岩村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改变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群体;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大力发展新兴特色产业,培植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增收项目主要有: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推进“一村一品”工程,根据本地特色发展金针(俗称黄花菜)加工工业,鼓励村民大力种植黄花菜;引进杂交水稻良种,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对水稻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与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政府财政加大对养殖户的资金投入,开办科技养殖辅导班,提高养殖户的科技养殖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通过对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扶植,使其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成为泉岩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针对泉岩村可以种植多种农作物,加大小杂粮村建设力度,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少量无公害蔬菜大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使村民吃到无农药、无污染的放心蔬菜,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办、自愿参加、自我管理”的原则,在全村扶持1-2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从猪、牛的科学养殖与经营到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示范和推广,开展一体化服务,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突出规模效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加快泉岩村富余劳动力向周边城市和小城镇转移,扩大就业,把外出务工作为泉岩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和支柱。

3.2建设村庄,改善环境

加强村庄治理,改善农村地区人居环境,实现城乡无差别化,或等值化。

(1)“三改”工作(改水、改厕、改路)通过此项工作,彻底改变我村“脏、乱、差”现象,开展自来水管道改建工程,使农民100%的用上纯净安全的自来水,全面推广无害化厕所,集体投资筹建公厕,实现安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切合实际对我村的道路(主干道和巷道)进行改建,但是不能超越实际能力,乱改乱建。

(2)“三清”工作(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在村中建造统一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组织群众清理卫生死角,消除各类垃圾和路障,实现村中心无成片暴露垃圾与路障。

(3)积极推进住房新型化建设,建造具有北方和泉岩村特色的居民住房,改变其落后性,实现庭院净化。

但并不是要鼓励农民无计划的大兴房屋建设。

(4)大力引导村民建造沼气池,到2012年使全村有条件的农户100%都建有沼气池。

 加大对清洁能源太阳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到2012年,全村有能力的农户100%的使用太阳能。

(5)村庄绿化。

绿化、美化村庄,改善泉岩村人居生态环境。

实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在村中“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树、花、草合理结合进行绿化。

把村庄绿化和经济发展统一起来,把泉岩村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新农村。

3.3扩大公益,促进和谐

(1)进一步发展泉岩村的教育事业,建设具有一定水平的新型的幼儿园。

在建设村幼儿园硬件设施的同时,着重提高其软件设施建设,从源头上抓好孩子的素质教育。

进一步提高泉岩村现有的一所六年制小学的教学质量,认真落实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争取上级财政提供专项资金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加大师资的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并逐步建立泉岩村初中、高中、大学入学奖励制度和奖励基金。

(2)加快发展泉岩村的卫生事业,建造具有一定水平和规模的村卫生所,购置必需的医疗卫生设备,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全村新型合作医疗筹资结构的基础上,村集体补贴由现在的10元/人·年逐步提高到100元/人·年(增加10倍),达到全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初级卫生保健覆盖率100%。

力争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医保”的村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制度。

建立养老院,保证老有所养,老年人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3)开办就业辅导与培训班,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必要的就业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加快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减少影响泉岩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不安定因素。

3.4培育农民,提高素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发挥主体的作用必须要培育新型的“四有”农民,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素质。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社会新风尚。

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重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村民开展“除陋习、去旧俗、树新风”、“文明户”“星级户”等评比活动,反对封建迷信,严厉抵制法轮功等反动势力的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并利用农闲时间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加大力度,关心弱势群体,全村要形成结对帮扶,共同致富的好榜样,在全村树立一股互助团结友爱的好风尚,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2)完善泉岩村文化娱乐建设,建立村级文化图书室、娱乐活动中心和科技培训中心,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搭建新的平台。

争取乡财政出资定期邀请农业专家来泉岩村进行科技辅导,努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同时加大教育投资,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科技经纪人,不断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农民民主意识,增强农民的政治认同感,强化农民的责任感,维持农村的社会稳定。

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努力创建平安、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5主体参与,民主管理

3.5.1主体参与

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鼓励广大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的条件,建设美好家园。

3.5.2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促进民主管理,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议事原则和决策程序,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二是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实行民主理财,规范农村集体财务收支的审批程序。

对村里的重要的,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做到事前公开,发扬民主,让村民参与决策;三是坚持和完善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定期选举制度,把办事公道的、群众拥护的、有能力的人选到领导岗位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实行由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的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四是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

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当家做主,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五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使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实现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团结,村民互帮互助,平等友爱,诚实守信,相处融洽的平安祥和的社会环境。

 

3.6农村其他配套设施建设

建设免费网络信息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各种所需信息服务。

免费网络信息中心要按照便民利民、实用有效的原则发展。

信息中心一般应基本设有村民购物、村民教育、农资供应、农技服务、文化娱乐、幼儿教育、计生医疗等信息。

扩大村民的视野,让村民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建立农村便民超市,在村中建立以服务村民为主的便民店,方便村民购物。

4规划实施的期限和步骤

4.1规划期限

五台县阳白乡泉岩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期限为五年,2008年----2012年。

4.2实施步骤

2008年根据以完成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各类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工作。

开始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和村庄绿化工作,主要是“三清”和“三改”工作。

初步改善泉岩村村容村貌。

2009年----2010年“三清”“三改”工作基本完成,村庄绿化取得显著效果,村里主干道全部硬化,基本改变了泉岩村“脏、乱、差”现象。

沼气和太阳能建设取得一定成就,实现全村有条件,有能力的住户50%使用沼气和太阳能,推广环保卫生型厕所。

建造具有一定水平的幼儿园和卫生所,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初步提高农民的素质。

村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建设取得成效,村级图书馆建成并开始投入使用。

2011年----2012年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得到彻底改善,全村有能力的住户100%使用沼气和太阳能,沼气和太阳能在全村的普及率达到95%以上。

环保卫生型厕所使用率达到100%。

文体设施(娱乐活动中心和科技培训中心)、社会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提高。

总结经验,力争把泉岩村建设成阳白乡新农村建设的模范村。

5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5.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建设新农村的整体氛围

按照“领导包抓、责任到人、村民自治、实惠到户”的原则,成立村干部和村民共同参与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和监督泉岩村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泉岩村干部、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作用,对项目建设实行责任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5.2广泛宣传,积极发动群众

要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宣传,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宣传车等各种宣传形式,组织力量深入农村院落、田间地头进行广泛发动和广泛宣传,制订激励机制。

切实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不断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体村民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5.3认真搞好调查研究

要结合乡情、村情、民情,突出自身的特色,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和设计。

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必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在尊重农民意愿的条件下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乡村共建的良好氛围。

5.4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建设

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切实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防止违背农民意愿;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广泛开辟资金来源,要通过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增加、银行贷款和招商引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投多元投入的方式,充分利用好、管理好建设资金,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

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村规民约等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一事一议”制度,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5.5加强指导,实施有效监督

加强村干部教育与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执政水平。

转变工作作风,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事关村民利益的,长远发展的大事;坚持量力而行,不增加群众负担,经常检查督促,严格考核奖惩。

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村民的监督作用。

5.6因地制宜,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在规划实施中要按照泉岩村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有步骤的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村民的实际利益为出发点,不要盲目攀比,不要违背农民意愿。

村干部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起好带头作用,确实发挥好领导表率作用。

要依托乡镇经济发展,逐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6总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一项繁重的历史任务和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了扎实稳步推进泉岩村新农村建设,把泉岩村建设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对泉岩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中短期规划。

通过对本村实际情况的调查,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建设中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参考文献

[1]中央一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2月21日

[2]中央一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1月29日

[3]中央一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1月30日

[3]唐骁鹏、林琳编著:

《中国新农村建设方略》,泰山出版社,2007年1月

[4]周广剩、渠丽萍编著:

《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5月

[5]瞿振元、王孝东主编:

《统筹城乡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5月

[6]朱朝枝编著:

《农村发展规划》,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8月

[7]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聚焦“三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

[8]郑新立:

建设新农村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1月28日

[9]孙亚范著: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1日

[10]温铁军:

如何建设新农村,中国改革论坛,2005年10月

[11]浦善新:

《走向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12]冯雷: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济南日报》,2005年11月28日

[13]姜作陪:

新农村建设必须防止和克服的五种倾向《人民网》2006年5月29日

 

致谢

忙碌但却充实的毕业设计终于写完了,本次毕业设计是在导师刘永兰副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撰写、修改和定稿与刘老师的细心指导是分不开的。

在此过程中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的感染和激励着我,并将积极的影响着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使我终身受益。

在此,谨向刘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同时也感谢在我论文设计中给予我帮助的同学,谢谢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