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沪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练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5781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科学沪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命科学沪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命科学沪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命科学沪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命科学沪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命科学沪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练习.docx

《生命科学沪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科学沪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命科学沪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练习.docx

生命科学沪教版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练习

生命科学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兰州西客站在建设中,使用了大量建筑材料.下列有关材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钢,其硬度小于纯铁的硬度

B.一些设施中使用的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建设过程中,废弃的金属材料必须回收利用

D.建设中使用了玻璃钢、碳纤维等材料,它们是复合材料

2.物质保存的方法取决其性质。

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氯化钠

D.浓盐酸

3.下图为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易拉罐和废弃的塑料瓶属于()

A.

厨余垃圾

B.

可回收垃圾

C.

其他垃圾

D.

其它垃圾

4.将一定质量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

根据实验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金属M可能为Fe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

C.滤液中一定含有AgNO3和Cu(NO3)2

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①Cl2(HCl):

饱和食盐水、过滤②CO2(SO2):

饱和Na2CO3溶液、洗气

③铁粉(铝粉):

NaOH、过滤④MnO2(KCl):

水、溶解后过滤

⑤碳粉(碘单质):

CCl4、分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

D.①④⑤

6.光敏电阻的特点是电阻值随照射光的强度增强而变小。

如图所示是某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为光敏电阻。

有人通过通道而遮蔽照射光线时,电路中()

A.通过R1的电流变大

B.监控装置两端电压变大

C.总电阻变大

D.R1消耗的功率变大

7.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

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

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8.如图所示,在四个相同的水槽中盛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现将电阻丝R1、R2(R1<R2),分别按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连接放入水槽,并接入相同的电路.通电相同时间后,水槽中水温最高的是()

A.

B.

C.

D.

9.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该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11.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

A.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碱溶液一定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3.有两只外形相同、灯丝长度相等的灯泡L1和L2,在它们的铭牌上只能看清“220V”字样,而看不清它们额定功率的大小.甲、乙、丙三位同学对它们进行了探究;甲同学发现L1的灯丝粗一些,认为L1的电阻小,所以L1的额定功率比L2小;乙同学把两灯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发现L2比L1亮,认为L2的额定功率大;丙同学把两灯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发现L1比L2亮,认为L1的额定功率大。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探究是正确的()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都不正确

14.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某种液体,将气球中的某种固体小心的倒入试管中,不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一组物质是()

A.氯化钠和水

B.铁粉和稀硫酸

C.生石灰和水

D.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15.在棉产区,每年秋天拔去地里的棉秆是农民的一项繁重体力劳动。

王刚仿照钳子的结构改制成的一种农具解决了这一问题。

如图所示,将小铲着地,用虎口夹住棉秆的下部,然后在套管上用力,棉秆就拔出来了。

该农具整体视为杠杆,则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对应下列位置正确的是()

A.转轴——虎口——套管

B.小铲——套管—一虎口

C.小铲——虎口——套管

D.虎口——转轴——套管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汽油机正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冲程,这个冲程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能.如果该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800r/min,则它每秒钟内活塞往复次_________,某次通过燃烧汽油,获得3.2×108J机械能的同时,损失了4.8×108J的热量,该汽油机的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7.如图电路中,火线与零线间接有一盏额定电压为220V电阻为484欧的灯泡,AB两点间有一只电阻

,魔术师小周闭合开关灯泡发光,之后他用手抓住火线裸露的线头B,今人惊讶的是他竟安然无恙!

(切勿模仿)!

请问:

(1)灯泡正常发光时,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________伏特。

通过灯丝的电流是________安培。

(2)为了安全,加在小周身上的电压不能超过________伏特,若通过人体的电流最大不能超过30mA,试估算人体的电阻________。

(3)魔术师为了自己的安全,AB间的电阻

阻值应该不小于多少欧姆?

________

18.小杨看了中央台《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向妈妈展示刚学到的厨艺,他点燃燃气灶,开始烹饪,供燃气灶燃烧的石油气是通过_____的方法液化成液态储存在钢瓶中的;石油气可以燃烧放出热量描述的是_____(选填“化学变化”或“化学性质”)。

19.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网球。

如图所示,在同一高度同时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乙球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抛出时两球机械能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甲球下落过程中的动能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0.如图用100N的力拉着物体A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若A受到的摩擦力是20N,那么连接A和滑轮的那段绳对A的拉力是____N,物体B受的摩擦力是___N,B的速度是___m/s;若运动前A、B相距10m。

经过2s钟A、B相距___m,在2s钟内拉力F对A做的功是_____,若物体A重98N,重力做功____。

21.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

(2)取实验

(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

22.向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要检验其是否存在,可加入_____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该物质存在。

23.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简单机械。

(1)如图甲所示,已知撬棒AD=1.2米,CD=BC=0.2米,石头垂直作用在棒上的力是360牛,若要撬动石头,则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至少是__________牛;

(2)如图乙所示,物体A通过某滑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8牛,(滑轮、绳子和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和摩擦忽略不计)。

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瓦。

24.下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②________   

(2)漏斗中的液面应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3)蒸发滤液时,玻璃棒起的作用是________

(4)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是______

A. 溶解、蒸发、过滤

B. 过滤、蒸发

C. 溶解、过滤、冷却

D. 溶解、过滤、蒸发

(5)硝酸钾(KNO3)、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有下列可供选择的操作步骤:

a.溶解b.结晶c.蒸发d.降温e.热水溶解f.过滤g.趁热过滤

要从氯化钠和硝酸钾(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氯化钠晶体,采用的操作步骤是:

________

三、探究题

25.为了探究某种淀粉酶的最适宜温度,某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操作。

请分析回答:

(1)(实验设计)

步骤1:

取10支试管,分为五组。

每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某种淀粉酶溶液和2mL浓度为5%的淀粉溶液。

步骤2:

将每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步骤3:

将装有混合溶液的五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

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

滴在多孔瓷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1分﹚

②此实验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即步骤2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

纠正该实验错误步骤后,进行正确操作。

一段时间后,当第3组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物开始呈棕黄色时,各组实验现象如表(“+”表示蓝色程度):

组别

1

2

3

4

5

处理温度/℃

15

25

35

45

55

结果

++

+

棕黄色

+

++

①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_________之间。

②为进一步确定最适宜温度,需要__________(简述后续实验操作)

26.小方做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电源电压6V,所用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20Ω 1A”,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V或3.8V的一个。

(1)如图甲所示,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发光较暗,电流表示数为0.16A,则小灯泡额定的电压为_________。

(3)小方在

(1)的基础上接着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图甲,将小灯泡取下,保证电路中其他元件不变,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如图乙所示的5Ω、10Ω、20Ω几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为了使这三个电阻都能为实验所用,电压表控制a、b间不变的电压值应该在__________范围之内选择。

27.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Na2CO3、Na2SO4、NaCl、Ba(NO3)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  化如图1所示;

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  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

(2)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足量稀HN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_______溶液,观察现象。

28.如图为教材中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改进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Ⅰ.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装好药品,先通一会儿CO,再点燃酒精喷灯;

Ⅲ.实验结束,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同CO直至玻璃管冷却。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可看到A处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说明Fe2O3转化为________(填化学式),B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Ⅲ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盛满石灰水的B装置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有下列说法:

①收集多余的CO    ②检验并吸收反应生成CO2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 和②

29.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对“NO2能否支持燃烧”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他们决定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发现了以下三种化学变化可制得NO2气体:

方法一:

浓硝酸受热分解:

4HNO3(浓)

4NO2↑+2H2O+O2↑;

方法二:

一些不活泼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如:

2Cu(NO3)2

2CuO+4NO2↑+O2↑;

方法三:

铜等金属与浓硝酸反应,如: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1)甲同学采用方法一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

向烧瓶中加入适量浓硝酸并加热,当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之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烧瓶中,发现木条火焰熄灭.由此他们得出“NO2不能支持燃烧”的结论.但马上有同学觉得这样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你觉得他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

(2)乙同学采用方法二,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加热、夹持仪器未画出)加热Cu(NO3)2进行实验,实验中发现当红棕色气体进入集气瓶后,带火星的木炭均能复燃,乙组同学由此得出NO2能支持燃烧”的结论.你认为这个实验所得结论是否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为了确认“NO2能否支持燃烧”利用方法三可以制取一瓶较纯净的NO2气体。

已知NO2气体剧毒能溶于水,易溶于碱溶液,排放到大气中会引起酸雨。

那么从气体发生装置制取NO2气体后选择图丙中的装置怎样连接才能制得一瓶符合要求的NO2气体,a→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30.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溶液(如图甲所示)。

为了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30克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

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请计算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1.如图所示,质量均匀分布的直木棒一端支在地面上,O为支点。

(1)请画出木棒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2)请画出使木棒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用在端点P的最小作用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32.如用所示,王老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水,用平滑的塑料薄片紧贴水面盖住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接着将倒置的杯子悬挂在玻璃钟罩内,封闭钟罩后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的空气,直至塑料片掉下。

已知杯中水和塑料片总质量为100g,倒置后杯和水与塑料片的接触面积为12.5cm2。

(不考虑分子间作用力)

(1)塑料片不掉下来说明了_____的存在,通过计算可知,当钟罩内气压降到_____Pa时,塑料片会掉下。

(g取10N/kg)

(2)王老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30kPa时,玻璃杯内出现了一些小气泡,继续抽气至钟罩内气压为8kPa时,塑料片就掉下了,请你对此时塑料片掉下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三、探究题

1、

2、

3、

4、

5、

四、简答题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