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5636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docx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docx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f900f91a-715f-11ec-af2f-7cb59b590d7d

其他回答共1条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的参考依据:

目前,家用中央空调有如下四种基本方式:

1.分体式多联机空调系统

2、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3.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加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4、分体式风管机空调系统。

为配合我院《住宅设计导则》的编制,加强设计质量管理,提高住宅设计质量,特制定本导则。

希望暖通专业的设计同志在试验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数据,并反馈给总工办,以进一步完善本指南,力求完善,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在准备过程中,我们征求了周江翔、顾席等同志的意见,并感谢高级工程师Wuyoucho的审查。

家庭中央空调设计导则

1.0.1为保证家用(商用)中央空调设计质量,使设计满足安全、适用、经济、卫生、环保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江苏省和上海市的夏热冬冷地区的各类住宅建筑,以舒适性要求为主,制冷量在7~80kw的家庭中央空调的设计。

1.0.3除本指南外,空调设计还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0.1家用(商用)中央空调

用于住宅建筑和一般公共建筑。

制冷量在7-80kw之间。

这是一个舒适的空调系统,有集中的冷热源。

2.0.2空调风系统

空气经过冷、热、过滤等处理的送风和回风系统。

3.1室外气象参数

室外气象参数应根据《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j-19-87,2001年版)附录表和暖通空调气象数据集采用。

3.2室内空气质量

3.2.1冬季室内空调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温度18~22℃;室内工作区风速〈0.4m/s;新风换气次数1.0次/h;

3.2.2夏季室内空调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温度24~26℃;相对湿度〈65%;室内工作区风速〈0.5m/s;新风换气次数1.0次/h

3.2.3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应小于0.15mg/m3

3.2.4通风与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传至主要房间的噪声级应小于46db(a)。

4.1荷载计算

4.1.1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法估算确定。

(1)单层住宅冬季热负荷指数为80~105W/m2,多层及高层住宅冬季热负荷指数为45~70W/m2

(2)夏季空调负荷指标为:

80~90w/m2,在初步设计阶段,可采用分项简化计算,分项内容包括围护结构、人员、设备、灯光、食物和新风,其中围护结构负荷可按经验指标估算,也可按《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表5.0.5中的限值套用;

空调房间或区域的小时冷负荷应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计算,并应符合《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j19-87,2001年版)第5.2.13条的规定。

4.1.2每个房间的空调末端设备选择时,必须考虑邻室不空调时的内隔断形成的负荷。

4.1.3选择冷热源时,总冷负荷和热负荷不应包括内部隔板形成的冷负荷和热负荷。

4.1.4在一般情况下,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空调冷负荷均大于冬季热负荷。

因此,冬季热负荷可采用夏季冷负荷乘上经验系数而定,经验系数一般以0.5~0.7选取。

4.2系统设计

4.2.1每个住户必须单独系统,独立计量,独立控制。

4.2.2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必须配备新鲜空气。

新风量为1次/h。

4.2.3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变频或具有节能效果的变容量控制的空调系统,变频设备产生的高次谐波强度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4.2.4采用分体式多联机空调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2.4.1同一系统中,需同时供冷和供热时,应选择带有热回收的多联机空调系统。

4.2.4.2制冷剂管路其他部分的配置、系统控制设备的选择、系统施工、安装及质量验收应符合制造商的技术要求。

4.2.4.3在有强裂振动的房屋和有地震地区的住宅不宜采用分体多联机空调系统,当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时,必须将系统安装牢固和采取可靠的防振措施。

当制冷剂管道穿变形缝时必须设伸缩装置。

4.2.4.4设计多联机空调系统时,应遵循我院编制的《暖通空调设计统一技术要求一拖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总工办2002年版)的规定。

4.2.4.5当制冷剂采用r410a时,其管壁厚度应按产品要求,适当加厚。

4.2.4.6新风系统应采用铝合金显热回收的新风换气扇。

4.2.5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4.2.5.1适用于大中型住宅区、高层公寓和大型别墅。

4.2.5.1.1选择机组时应对设计状况(包括干湿球温度和进出水温度)的制冷量和制热量进行修正。

4.2.5.1.2水源热泵系统的循环水量应根据冷负荷和冷却水温差(5℃)计算确定,并考虑同时使用系数。

通常,同时使用系数可根据以下条件选择:

1、系统循环水量小于13l/s时,同时使用系数取0.9

2.当系统循环水量为13~19L/s时,同时使用系数为0.85

3、系统循环水量大于19l/s时,同时使用系数取0.65~0.7

4.2.5.2水源水温应在13~35℃之间,水量应满足空调负荷的需要。

水质符合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4.2.5.3当采用地下水时,必须遵循当地政府允许,并要注意回灌,保护地下水水质不被污染。

4.2.5.4使用江河、湖泊和海洋的水时,必须对水质进行处理,以确保空调系统和设备的运行安全。

4.2.5.5水源热泵机组应加强防振,隔声处理,对于隔声要求较高的房间应选用分体式水源热泵机组。

以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的有关规定。

4.2.5.6新风系统采用铝合金显热回收新风机。

4.2.5.7对于水环式水源热泵系统的冷却塔宜选用闭式冷却塔或开式冷却塔加板式热交换器和水过滤器。

4.2.5.8系统辅助供暖设备应优先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城市热网供暖。

冷却塔应为阻燃型冷却塔。

冷却塔应布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烟囱,避免浮水和噪声污染环境。

当太阳能加热不足时,应采用锅炉加热或电加热,并配备适当的自动控制装置。

当水温升高时≤14℃,应启动电加热或锅炉加热,以节省运行费用。

4.2.5.9循环水泵选择应根据系统水力计算决定,对于大中型系统应设备用泵,小系统可以不设备用泵。

4.2.5.10水管系统应按同一工艺设置。

当采用不同的工艺系统时,每条支管应配备流量平衡阀。

主管的水流速度应为≤1.2m/s,支管坡度约为0.6m/s,水管系统坡度为≥0.3%.最高处设排气,最低处设排水装置。

室内水管不得隔热。

闭式水系统应配备膨胀箱。

4.2.5.11当室内需设风管时,风管宜选用覆面为铝箔的复合玻纤风管,管内风速2~4m/s为宜,送回风口风速宜控制在0.8~1.6m/s

4.2.6使用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和风机盘管空调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2.6.1风冷热泵的制冷效率应大于2.8。

4.2.6.2风冷热泵机组必须具有低振动、低噪声,注意减振、隔音,尽量远离卧室。

4.2.6.3风冷热泵机组宜自带水泵。

4.2.6.4风冷热泵机组应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当设置在室内或阳台上时,应在排气口加弯头盖,防止排气与进气短路,要求产品排气余压为50pA~100Pa。

4.2.6.5风冷热泵的供电宜用220v,50hz。

4.2.6.6室内机的选择应与装修工程密切配合,满足室内空气的合理分布,避免强烈的吹风感,注意低噪声风机盘管的选择。

在选择带风管的风机盘管时,应注意室内净空和良好室内空气分布的要求。

风管内风速2~4m/s,风管采用铝箔玻璃纤维复合风管,送风口风速控制在0.8~1.6m/s之间。

4.2.6.7室内水管及凝水管必须保证不漏,不渗,不结露滴水,做好保温,保温材料宜用橡塑泡沫塑料(难燃b1级),管道穿墙穿楼板必须按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

4.2.6.8新风系统应选用铝合金显热回收新风机。

4.2.7采用分体式风管机空调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2.7.1选用低噪声空调设备,并采取防振、隔音、降噪措施。

4.2.7.2在建筑净空允许的条件下,宜设双风道系统,当净空不高,选用双风道有困难时,应注意回风畅通,尽可能按上送上回的通风方式布置。

4.2.7.3空调系统不宜过大,一根风管3~4个房间更为合适。

4.2.7.4风管采用复合玻纤风管为宜,风管内风送不宜太大,控制在2~4m/s为宜,风口风速控制在0.8~1.6m/s为宜。

〉4m的高大厅室,顶送风口风速需验算射流状况。

4.2.7.5新风量应满足1~1.5次换气的要求。

4.3空气处理与分布

4.3.1空调系统的新风和回风应经过过滤。

4.3.2室内空气分布宜采用上送上回方式,当采用侧送时,回风口宜布置在送风的同一侧下方。

人应处在气流的回流中,室内气流布置应均匀,避免死角。

4.3.3夏季送风温差不大于10℃

4.3.4房间空调空气循环次数不宜小于5次/h。

4.3.5送风口风速应根据送风范围、送风方式、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室内允许噪声、风速标准等因素确定。

对于有消声要求的地方,风速选择如下:

表4.3.5风速选择表(m/s)

室内允许噪声dB(a)主风管风速、分支风管风速、出风口风速(扩散器后)25~35≤2.≤1.6≤0.8

≤40≤3≤2.4≤1.2

≤45≤4.≤3.2≤1.6

≤50≤5≤4≤2

≤55≤6.≤4.8≤2.4

≤60≤7≤5.6≤2.8

4.3.6回风口不得设置在喷射区域或人员长期停留的地方。

可采用集中回风或走道回风,但断面风速不大于0.5m/s。

表4.3.6回风口风速选择表

吸入速度M/S

不靠近人经常停留的地方

靠近人们常住的地方

1.5~2.0

走廊回风

1.0~1.5

5设备、管道和布局

5.1一般规定

5.1.1设备和管道材料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法规和地方标准。

5.2设备材料选择

5.2.1优先考虑环保节能空调产品

5.2.2风管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当采用复合材料风管时,其覆面材料应为难燃b1级。

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

5.2.3矩形风管的纵横比不应大于4:

1。

5.2.4冷凝水管宜采用u-pvc塑料管。

5.3设备管线布置

5.3.1家庭中央空调的外机必须放置在通风良好,安全可靠的地方,严禁采用钢支架和膨胀螺栓挂装在墙上。

5.3.2安装在靠近道路的建筑物内的外部空调,支撑板底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

5.3.3室外机的出风口严禁朝向邻方的门窗,其安装位置距相邻方卧室门窗不得小于下列水平距离。

1.外部机器的装机容量≤2千瓦等于3米。

2、外机装机容量≤5kw的为4m。

3.外部机器的装机容量≤10千瓦等于5米。

4、外机装机容量≤30kw的为6m。

5.3.4外墙上的空调冷凝水管应有序排放。

5.3.5冷凝水水平管应〉0.5%的顺坡。

5.3.6空调冷凝水管采用间接排水。

当凝结水盘位于机组负压区时,必须在凝结水进口连接管处设置疏水器。

6防腐与保温

6.1.1所有非镀锌铁件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遍,非保温件外表面刷调和色漆两遍。

6.1.2管道支吊架处必须采用浸渍沥青防腐木垫。

6.2.1空调的送风管、回风管、冷热水供回水管、制冷剂管、冷凝管、膨胀水箱、蓄热(冷)水箱、热交换器、电加热器等有冷热损失或可能冷凝的设备、材料和部件应进行隔热。

6.2.2非闭孔性保温材料外表面应设隔气层和保护层。

6.2.3保温管道支架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防止“冷桥”。

6.2.4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应以《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gb/t15586)的防结露计算方法确定保温层厚度。

6.2.5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和不燃材料。

6.2.6穿越防火墙,变形缝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和风管型电加热器前后0.8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必须采用不燃材料。

6.2.7制冷剂管道的保温应按照制造商的施工技术要求进行。

6.2.8对於水温为7~65℃的冷热水管道保温,其保温层厚度不应小于表6.2.8

表6.2.8空调冷热水管道最小保温厚度(mm)

注:

1、仅适用于江苏和上海夏热冬冷地区,管内水温为7~65℃.

2.在20℃时,橡胶和塑料的导热系数为≤0.04(w/m.k),湿阻系数小于800

3、20℃时的离心玻璃棉管壳导热系数入≤0.042(w/m.k),密度为64kg/m3。

经复算,江苏的室外环境比上海的室外环境为好,计算出的保温厚度均小于上海市,故江苏可套用上海标准。

7监测和控制

7.1一般规定

7.1.1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应配备独立的监控系统,自动控制内容应在技术比较后确定,以简化、准确、可靠。

7.1.2自动控制方式宜采用电动式,并辅以手动功能。

7.2检测和信号显示

7.2.1在便于观察的地方,设置检测显示装置。

7.2.2显示参数如下:

1、室内空气温度,室外空气温度。

2.送风和回风温度。

3、空调系统耗能独立计量时的即时计量、累计计量和峰谷时计量。

4.回水温度。

5、风机、水泵、电加热器等设备运行状态显示。

7.2.3空调系统敏感元件和检测元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内外空气温度:

应远离有热源影响的地点,要有代表性。

2.回水温度按厂家规定安装。

7.3调节与控制

7.3.1空调系统的调节方式应根据用户的控制精度要求选择。

7.3.2空调的集中控制系统应具有如下监控内容:

1.设备启停控制系统及联锁控制。

2、设备运行状态监视及故障保护。

3.参数设置和显示。

4、执行元件的控制。

7.3.3设计时,系统监控内容的选择应根据使用要求和用户管理水平,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7.3.4当采用变水量系统时,宜采用二通阀及变频水泵方式。

7.3.5对于位于冬季可能结冰区域的新风机空调机组,水盘管应采取防冻措施。

7.3.6空调及通风设备宜采用独立的电源回路。

7.3.7风管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联锁。

送风机应具有延时停机功能,并应配备无风断电保护。

电加热器的风道应接地。

7.3.8自动调节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双向阀应具有等百分比特性。

2、水三通阀,宜采用抛物线特性或线性特性的。

3.调节阀进出口压差应符合制造厂的有关规定,并通过计算选择。

8消声与隔振

8.1.1消声设计应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和《城市环境噪声标准》(gb10070-88)的有关规定。

8.1.2防振设计应符合《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的规定。

8.1.3在设备选型和系统设计时,应采取以下降噪措施:

1、选择高效低噪设备。

2.必须先计算风量和压力的选择,剩余量不能太大。

3、风机宜采用直联式传动方式。

4.风机出风口和回风口处的风管不得转动和急剧缩小。

5、弯头三通处宜设导流片,尽可能少装或不装调节阀。

6.当无法满足消声要求时,应安装消声设备。

8.1.4风管内的风速宜按下表选用。

(见表4.3.5)

8.1.5空调机房应远离隔振降噪要求高的房间。

当机房对机房产生影响时,必须采取隔音、隔振、消声、吸声等措施。

8.1.6消声器宜设在空调机房外,消声以后的风管不应再受高噪声污染,否则应采取隔声措施。

8.2消声和隔音

8.2.1空调设备的声功率级,宜采用实测数值。

8.2.2选择消声器时,应根据系统所需消声量、消声器的噪声频率特性、声学性能和空气动力学特性,采用阻抗复合消声器。

8.2.3消声器宜布置在气流稳定的直管段上,必要时,也可在总管和支管上分别设置,以防止各房间互相串音。

8.2.4机房门窗采用隔声门窗。

8.2.5管道穿墙处必须用弹性材料密实填充其缝隙。

8.2.6风管的连接应避免突然膨胀或收缩。

三通不得采用T型连接。

支管与主管的连接应沿气流方向成45°,出风口与风道的连接应设置扩散管。

8.3.1风机、水泵、冷热源设备,空调末端装置以及风管水管的支吊架均应考虑隔振减振措施。

8.3.2当设备转速小于1500r/mm时,应选用弹簧减振器,设备转速大于1500r/mm

1500r/mm时宜采用橡胶减振器或隔振垫。

8.3.3选择隔振器时,应根据隔振器制造商的规定进行计算后确定。

隔振器与基础之间应增加一层弹性隔振垫。

8.3.4有振动的设备与系统连接的风管、水管、宜采用软管连接。

并注意防火。

8.3.5管道支吊架应采用弹性支吊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