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5551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docx

《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docx

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

[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五年级下册科学基础训练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

1.食物到哪里去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

2.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是怎样的3.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哪些4.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潜官

观察实验

我的体验:

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等

我的交流:

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我的发现:

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复杂。

我的猜想:

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

我的方案:

取两支试管,倒入等量的稀淀粉液,在其中的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

然后向两只试管中滴入同量的碘酒,观察现象。

我的记录:

试管1

淀粉液、碘酒、试

不加唾液

变蓝色

试管2

加唾液

没有变化

我的发现:

唾液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填一填

1.食物在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需要的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等,食物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排出体外。

2.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遁色。

3.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大多要经过消化器官的通化,才能变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物质,食物的吸收过程主要在小肠内完成。

5.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有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选_选

1.下列各组食物中都含有淀粉的一组是(C)

A.鱼、白菜、米饭B.鸡蛋、牛奶、馒头C.馒头、面条、米饭

2.肝脏分泌的胆汁、胰液都要进入(B),帮助消化食物。

A.胃B.小肠C.大肠

生活中的科学:

食物的消化主要依靠哪两方面的作用

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2.我们的呼吸

我想研究的问题

2.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3.我们的呼吸器官有哪些4.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

器官观察实验

我的体验:

屏住呼吸。

我的交流:

不舒服。

我的发现:

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

我的猜想:

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

我的方案:

收集呼出的气体,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充满空气的杯子里。

我的记录:

火柴继续燃烧

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用打气筒通过橡皮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充气

石灰水没有变化

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

石灰水变浑浊

我的发现:

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

我的交流:

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我的发现:

呼吸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填一填

1.人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口腔。

2.人在呼吸时,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呼出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浮速。

3.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不吸烟、注意环境卫生、冬天戴口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小法官

1.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对)

2.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消化港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而释放出来的。

(对)

3.“人离不开空气”,这句话主要指生命离不开空气中的氧气。

(对)

4.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呼吸器官是气体的通道。

(对)

5.同龄人中,肺活量越大的人越健康。

(对)

6.冬季天气非常寒冷,教室里要关紧门窗来保暖,不能开窗通风换气。

(错)

3.心脏和血管

我想研究的问题

2.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3.血管的种类有哪些4.心脏的结构是怎样的

观察研究

我的猜想:

人在静止、轻微运动和剧烈运动时心跳不一样。

我的方案:

测同一个人静止、轻微运动和剧烈运动后的1分钟脉搏跳动次数。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

人在不同状态下脉搏跳动次数不一样。

我的猜想: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

我的方案:

观察心脏模型。

我的发现:

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我的交流: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我的发现:

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

填一填

1.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左侧,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它的内部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2.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3.心脏总是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

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4.在正常情况下,少年儿童每分钟心跳60一—100次。

5.略

小法官

1.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错)

2.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时,心跳不会明显加快。

(错)

3.心脏的四个腔是相通的,血液可以随便流动。

(错)

4.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它遍布人的全身。

(对)

生活中的科学

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不吸烟、不饮酒。

4.脑与神经

我想研究的问题

2.人的各种神经中枢的“职责”是怎样的

观察实验我的方法:

抓尺子。

我的发现:

反应速度越来越快。

我的交流:

脑主管着人体的一切活动。

我的发现:

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我的交流:

神经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报告给脑。

我的发现:

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我的交流:

脑和神经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人体活动。

我的发现:

脑和神经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人体活动。

我的收获:

1.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脑分为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视觉中枢。

3.社经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身体各部分。

4.为了保护大脑,必须注意科学用脑。

单元活动一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在人体内不断地被现、“燃烧”,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水、尿素等,它们和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幽二排汗、大小便等途径被排出体外。

(2)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3)血管遍布全身,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我们注射点滴时,药液流进静脉血管;摸手腕感到脉搏跳动的是动脉血管;划破皮出血的是毛细血萱。

(4)血液把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技和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5)呼吸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2.选一选。

(1)食物被消化后,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主要被(B)吸收。

A.胃B.小肠C.肝

(2)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火柴会(C)。

A.继续燃烧B.燃烧得更旺C.慢慢熄灭

(3)心脏位于胸腔的(A)。

A.左侧B.右侧C.中间

(4)在正常情况下,少年儿童每分钟心跳(C)次。

-120—90—100

(5)(A)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一切活动。

A.脑B.神经C.心脏

(6)属于呼吸器官的是(C)。

A.胃B.肠C.肺

(7)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主要器官是(C)。

A.口腔B.胃C.小肠

(8)人体消化食物的基本途径是(C)。

A.口腔一食道一小肠一胃一大肠一肛门

B.口腔一胃一食道一大肠一小肠一肛门

C.口腔一食道一胃一小肠一大肠一肛门

D.小法官。

(1)唾液、胃液、肠液、胆汁等,都属于消化液。

(对)

(2)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

(错)

(3)心脏不停地跳动,就能推动血液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动。

(对)

(4)唾液可以把淀粉变成糖,因此细嚼馒头会感到有甜味。

(对)

(5)大脑分为不同的区域,各个区域分管的工作是相同的。

(错)

(6)经常动脑想问题,可以使大脑发达、灵活,想的深,想的广,想的巧。

(对)

二、生活中的科学

1.晚饭时间到了,电视中正播放小明最爱看的动画片。

于是,他边看电视边吃饭。

小明的这种做法好吗说说理由。

答:

不好,这样做影响消化。

2.有些小朋友喜欢蒙头睡觉,这种睡眠习惯好不好为什么

答:

不好,这样影响呼吸。

3.如果不注意科学用脑,会感到头晕、头疼,头脑不够灵活。

这是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

因为大脑过度疲劳。

应该适当休息,科学用脑。

4.为保护心脏,睡觉时应尽量选择左侧卧还是右侧卧为什么

答:

右侧卧。

因为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右侧卧可以避免心脏受压迫。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5.凸透镜

观察实验

凸透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我的玩法:

用激光灯照凸透镜。

我的发现:

凸透镜改变了光的传播路线。

凸透镜的放大作用。

我的玩法:

用放大镜看字。

我的发现:

字变大了。

凸透镜的聚光作用。

我的玩法:

阳光下,在放大镜下面放一张纸。

我的发现:

纸冒烟了。

凸透镜的成像作用。

我的玩法:

用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做实验。

我的发现:

纸屏上出现倒立的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我的方案:

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一条线上,适当调节凸透镜与纸

屏的距离。

我的记录:

距纸屏近、距蜡烛远像倒立、缩小

距纸屏、蜡烛相等时像倒立、等大

我的发现:

利用凸透镜成像都是倒立的。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常用的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构成。

(2)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

(3)凸透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4)当凸透镜距离蜡烛近、距纸屏远时,形成放大的像。

2.小法官。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实验中,纸屏、蜡烛火焰、凸透镜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对)

(2)不能用凸透镜看太阳,也不能用激光灯照眼睛。

(对)

(3)照相时想把人照得大些、景照得少些,相机离人要远一些。

(错)

(4)凸透镜中间越厚,放大倍数就越大。

(对)

6.照相机和眼睛

观察实验

做个照相机。

我的方案:

用凸透镜、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等制作。

我的发现:

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

眼球的结构。

我的交流:

眼睛是由晶状体、视网膜、瞳孔、视神经构成的。

我的发现: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

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我的猜想:

我的交流:

我的发现:

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

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

我的收获

(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毯,它是由瞳孔、晶状体、视神经、视网膜构成的。

(2)眼睛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幽,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管头。

(3)人在观察物体时,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倒像。

人脑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

七保护眼睛

问题:

怎样保护眼睛

近视眼的成因:

我的猜想:

晶状体发生病变。

我的方案:

利用凸透镜做个模拟实验。

我的发现:

眼睛的晶状体凸度变大,能看见近处的物体,眼睛的晶状体凸度变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远近都能看清,近视眼的凸度变大,不能H由调节了。

我的收获:

1.眼睛常患的疾病有沙眼、近视眼、白内障等。

2.保护眼睛的方法主要有做眼保健操、不在抖动的车上看书、不在强光,弱光下看书、不躺着看书等。

3.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

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人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4.近视眼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疾,老花眼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疾,沙眼的特征是见风流泪。

5.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

生活中的科学:

1.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

长期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

2.预防近视、保护视力应该做到哪些方面

做眼睛保健操。

不在抖动的车上看书也,不在强光,弱光下看书。

不躺着看书,有强光要戴防护罩。

八,潜望镜的秘密潜望镜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

潜望镜的内部构造:

我的猜想:

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反射的原理制成的。

我的方案:

观察潜望镜。

我的发现:

利用潜望镜可以看到上面或是下面的物体。

制作潜望镜:

我的方案,利用牙膏盒,放上两面平面镜,倾斜45度角,两面平面镜要平行。

我的发现:

利用潜望镜可以看到眼睛不能直接看到的物体。

我的收获:

1.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反射、并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原理制成的。

2.潜望镜里有曲面平面镜,镜面是倾斜的。

3.制作潜望镜时,要使平面镜与盒子成倏度角。

9.神奇的眼睛

问题:

电子胃镜,CT扫描仪等有什么作用

认识显微镜:

我的交流:

显微镜可以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我的发现:

显微镜由目镜、物镜等构成。

水里面有什么

我的猜想:

水里有细菌,病毒,矿物质等,。

我的方案:

用显微镜观察水滴。

我的发现:

有很多微生物。

各种各样的眼睛:

我的交流:

显微镜,生命探测仪,CT扫描仪,电子胃镜,B超机。

幻灯机镜头,照相机镜头。

我的发现:

这些神奇的眼睛作用很大,应用广泛。

制作望远镜:

我的做法:

把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在一起。

我的发现:

望远镜可以看到很远处的东西。

我的收获:

1.一些微小的生物,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

2.使用单筒显微镜时,要养成用左眼观察的习惯。

3.神奇的“眼睛”有:

显微镜、电子胃镜、B超机等。

4.生命探测仪可以探测废墟下的幸存者。

单元活动

一填一填

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

眼球包括瞳孔、晶状体、视网膜和视神经等。

2.照相机镜头中装有凸透镜。

照相时,底柱相当于实验中的纸屏,实物相当于实验中的蜡烛。

3.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能力减弱时,就会形成近视眼。

二,小法官

1.凸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V)

2.近视眼的形成与看书时的姿势没有关系。

(X)

3.近视多见于青少年,大多是不正确的用眼习惯造成的。

(J)

4.人的眼睛看到的是物体正立的像,由此推断物体的像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像也是正立的。

(X)

5.照相机离拍摄的物体越远,物体的像照得越大。

(X)

6.在没有光的环境里,我们的眼睛也能看见物体。

(X)

三,选一选

1.制作潜望镜需要(A)

A.平面镜B.凸透镜

2.物体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后,会在(B)上形成物体的像。

A.晶状体B.视网膜C.瞳孔

3.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B)的像。

A.放大B.缩小

4.老花镜的镜片是(A),近视镜的镜片是(B)。

A.凸透镜B.凹透镜

四,

1.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上用到了凸透镜

老花镜、放大镜、照相机、显微镜等。

2.星期天,爸爸带小明到公园去玩。

小明想给爸爸照一张大一些的像,应该怎么办照相机距离爸爸近一些,照的像就大一些。

3.透明的玻璃杯内倒满水,透过杯子一侧发现字变大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玻璃杯是圆柱形的,中间凸起,起到了凸透镜的放大作用,所以字变大了。

4.你还了解生活中哪些神奇的“眼睛”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生命探测仪、望远镜、电子胃镜、CT扫描仪、电子验钞机

10、种子发芽了

观察与思考

我想研究的问题:

1、种子是怎样发芽的2、种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发芽3、种子

里面是什么样的4、种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种子的构造

1、花生或大豆种子

我的猜想:

种子的构造有种皮、子叶、胚芽、胚根

我的方案:

利用镣子、放大镜、小刀对花生或是大豆种子进行观察

2、玉米种子

我的猜想:

种子的构造有种皮、子叶、胚芽、胚根我的方案:

利用镣子、放大镜、小刀对玉米种子进行观察我的发现:

种子的构造有种皮、子叶、胚芽、胚根。

玉米有一片子叶。

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我的方案:

找2粒种子,1号种子放在有水环境里,2号种子放在无水环境中。

我的记录:

1号种子(有水)2号种子(无水)

第一天

种子变涨

没有变化

第二天

种皮有破裂

没有变化

第三天

种子长出芽

没有变化

、、、、、

我的发现:

种子发芽需要水。

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

我的方案:

选用2个泡过水的大豆种子,一个置于水中,一个置于空气中。

我的记录:

1号种子(置于水中)

2号种子(置于空气中)

第1天

种子泡大了,种皮破裂

种子变涨

第3天

种皮因水量过多,过分破裂

种皮有破裂

第5天

种子长出芽

、、、、、

我的发现:

在有一定水的条件下,种子发芽还需要空气。

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我的方案:

选用2个泡过水的大豆种子,1号种子置于室温中,2号种子置于冰箱冷藏

室。

我的记录:

1号种子(温度适宜)

2号种子(温度较低)

第一天

种子变涨

没有变化

第二天

种皮有破裂

没有变化

第三天

种子长出芽

没有变化

、、、、、

我的发现:

在有一定水的条件下,种子发芽还需要适宜的温度。

我的收获:

1.种子的构造分两大类,一类像蚕豆种子,一般由种皮、子叶、胚芽和胚根四部分组成;一类像玉米的种子,由种皮、胚乳、子叶、胚芽、胚根五部分组成。

2.种子发芽需要温度、空气、水等几个条件。

11、种辣椒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怎样种辣椒呢2、辣椒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辣椒(完整植株)的主要特征

我的交流:

辣椒的品种很多,有朝天椒、青椒、果椒等;颜色有红色、绿色、黄色等;辣椒的植株高度一般是40—60公分,在结出果实之前开花;辣椒的主根不发达,根系再生能力弱。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收集更多相关与辣椒的特征)

我的发现:

辣椒的品种多,颜色、大小不同,大部分辣椒具有辣味。

辣椒生长对环境的要求。

我的猜想:

辣椒的生长需要土壤、水分、适宜的温度、光照等

我的方案:

选择适当的种子,分别采用浸泡和不浸泡、有土壤和没有土壤的、有阳光和没有阳光的、室温和低温,进行对比实验,观察辣椒的生长过程。

我的发现:

辣椒的生长需要有适当的水分、光照、温度、土壤。

种辣椒

我的方案:

将催芽的种子种入土壤中,进行观察。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

我的收获:

1.影响辣椒生长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水分、光照和土壤等。

2.浸泡辣椒种子的水的温度通常在显C一团°C之间。

3.农民播种时,一般在大雨过后进行,因为这时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水会。

12、植物的花

我想研究的问题

1、花的构造是怎样的2、花的种类有哪些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花的构造

我的猜想:

花的构造有花瓣、花蕊等

我的方案:

小组合作,用镇子观察白菜花、桃花、百合花等,观察他们有哪儿部分组成,各部分的数量是多少。

我的记录:

花的名称

有哪儿部分

各部分数量

白菜花

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花萼4个、花瓣4个、雄蕊6个、雌蕊6个

百合花

花瓣、雄蕊、雌蕊

花瓣6个、雄蕊6个、雌蕊1个

桃花

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花萼5个、花瓣5个、雄蕊多个、雌蕊1个

我的发现:

不同的花由不同的构造组成的,有的花具有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有的花具有花瓣、雄蕊、雌蕊。

我的收获:

[桃花可以分为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

像桃花这样四部分都有的花,称为“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花,称为“不完全花”O

2.常见的完全花有白菜花、桃花等,不完全花有百合花、南瓜花等。

3.许多片花瓣组成花冠。

花萼和花冠合称为花被。

4.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

我想研究的问题

1、苹果是怎样长成的2、果实的特征有哪些

探究与体验

果实的特征

我的猜想:

果实的特征有果皮和种子

我的方案:

找一些花生、栗子、西瓜、黄瓜果实进行解剖观察,小组之间再进行交流讨论。

我的记录:

果实的名称

解剖方法

结构特点

横切

纵切

花生

(方式不唯

外面有果皮,里面有种

一)

栗子

(方式不唯

一)

有果皮和种子

西瓜

(方式不唯

一)

有果皮和种子

黄瓜

(方式不唯

一)

有果皮和种子

我的发现:

果实都是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

苹果是怎样长成的。

我的交流:

我的发现:

苹果的形成是先有果树开花提供成熟的花粉,花粉经过传粉传播到柱头上,花粉内的精子穿过花粉管与卵细胞融合,完成受精的过程,当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和其他结构发育成果实,就形成了苹果。

我的收获:

1.在自然条件下,植物传粉包括白花传粉、异花传粉两种方式。

传粉媒介主要有昆虫和风。

2.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都有果皮和种子。

3.在桃子、萝卜、地瓜、山楂、杏、黄瓜中,是果实的有桃子、山楂、杏;不是果实的有地瓜、萝卜。

4.果实里的种子是由磔发育成的,种子里的胚是由受精奥发育而成的。

子房和其他结构发育成果实。

14、植物的“分身术”

我想研究的问题

1、除种子外,植物其他器官可以繁殖后代吗2、植物是怎么繁殖的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

我的交流:

我们生活中有大豆、玉米、高粱、小麦等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我的发现:

用种子繁殖后代植物比较多。

用其他器官繁殖后代的植物

我的记录

植物名称

秋海棠

桂花

迎春花

金银花

繁殖方式

用叶来繁殖

压条繁殖

压条繁殖

压条繁殖

我的发现:

植物的分身术,使植物世界丰富多彩。

我的收获

1.植物不仅能利用种子繁殖,还能用茎、叶、根等器官繁殖。

2.用茎繁殖后代的植物有草莓、月季等;用叶繁殖后代的植物有秋海棠、玉米石

等;用根的繁殖后代植物有甘薯、山药等。

3.用茎繁殖常采用的方法有有插、压条等。

小法官:

1.植物都是用种子繁殖的。

(错)

2.植物的“分身术”使植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对)

15、生物繁殖新技术

我想研究的问题

1、克隆技术是怎么回事2、怎样进行克隆

探究与体验

观察实验

克隆技术

我的交流:

我知道克隆羊“多利”的来历。

我的发现:

克隆技术是走在了科技发展的前沿。

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我的交流:

克隆器官可以用来替换人体病变的器官;克隆技术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我的发现:

克隆技术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植物繁殖新技术

我的交流:

袁隆平院士发明了“杂交水稻”。

我的发现:

克隆技术不只是在动物中得到了应用,在植物中也早得到了应用。

我的收获:

1.我国科学院院士袁隆玉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利用克隆技术,不但可以制造完整的生物体,还可以制造生物的某些器官。

3.克隆技术既有直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4.科学家认为“多利”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1)从上往下的顺序:

胚芽、胚根、子叶、种皮

(2)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雌蕊、花瓣、雄蕊、萼片

2.小法官

(1)玉米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也可以发芽。

(错)

(2)克隆技术是一项完全对人类有利的科学技术。

(错)

(3)种子落在湿润的土壤里就能发芽,说明种子发芽一定需要土壤。

(错)

(4)油菜花不属于完全花。

(错)

(5)苹果、桃只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错)

3、选一选

用种子繁殖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