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精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5524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14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精品.docx

《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精品.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精品.docx

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精品

云南省XX县XX煤矿有限公司

XX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贵州XX项目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四月

 

附录

1、发利用方案的委托书;

2、《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昭通市XX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云煤整合[2008]41号)文件;

3、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云南省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滇)矿复[2010]第193号;

4、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云南省XX县XX煤矿补充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云国土资储备字[2011]57号)

5、《云南省XX县XX煤矿补充勘探报告》评审意见书(云国土资评储字[2011]47号);

6、XX县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

5300000830021);

7、云南省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

8、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9、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附图

1、矿井开拓方式平面图KF11001-109-1-1

2、矿井开拓方式剖面图KF11001-109-2-2

3、矿井总布置平面图KF11001-490-1-3

4、采煤方法平、剖、断面图KF11001-157-1-4

1矿区概述

1.1矿区概况

1.1.1任务由来

根据《《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昭通市XX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云煤整合[2008]41号)文件,XX县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以下简称:

XX煤矿)属于单独保留型矿井,设计生产规模30万t/a。

为推动煤矿行业的优化升级,更加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依据煤炭产业政策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以及XX煤矿的资金、技术及资源条件,XX煤矿提出了采矿权变更矿区范围申请,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于2010年10月8日以(滇)矿复[2010]第193号文件批复同意其申请(详见附录3),矿区范围由3.2743Km2增加到约4.86Km2。

为此,XX煤矿委托我公司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以办理采矿证变更手续,矿井生产规模仍为30万t/a。

2010年12月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编制提交了《云南省XX县XX煤矿补充勘探报告》,2011年3月经云南省国土资源厅评审备案(云国土资储备字[2011]57号),可作为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依据。

1.1.2矿区位置

XX煤矿位于XX县城北东85°方向,平距约10km。

属XX县泼机镇老包寨村管辖。

原XX煤矿采矿证(证号:

5300000830021)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3.2743Km2,开采标高2320—1510m,生产规模30万t/a。

2010年XX县XX煤矿向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变更矿区范围,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于2010年10月8日以(滇)矿复[2010]第193号文批复同意其申请,批复的矿区范围由11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为4.8636km2,开采标高2320~1510m。

XX煤矿原采矿证范围地理坐标(54坐标系统极值)为:

东经105°00′31″~105°01′44″;

北纬27°26′17″~27°27′53″。

XX煤矿新划定矿区范围地理坐标(54坐标系统极值)为:

东经105°00′15″~105°01′44″;

北纬27°26′17″~27°28′10″。

其扩界前、后的矿界各拐点坐标见表1-1-1、1-1-2。

XX县XX煤矿原采矿证范围拐点坐标表表1-1-1

点号

直角坐标(54坐标系统3度带)

地理坐标

X坐标

Y坐标

东经

北纬

矿1

3039177.00

35502198.00

105°01′20″

27°27′53″

矿2

3039066.00

35502680.00

105°01′38″

27°27′49″

矿3

3038296.00

35502736.00

105°01′40″

27°27′24″

矿4

3037010.00

35502591.00

105°01′34″

27°26′43″

矿5

3036939.00

35502856.00

105°01′44″

27°26′40″

矿6

3036231.00

35502260.00

105°01′22″

27°26′17″

矿7

3036668.00

35500855.00

105°00′31″

27°26′31″

矿区面积

3.2743km2

开采深度

由2320m至1510m标高

XX县XX煤矿新划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表1-1-2

点号

直角坐标(54坐标系统3度带)

地理坐标

X坐标

Y坐标

东经

北纬

矿1

3039177.00

35502198.00

105°01′20″

27°27′53″

矿2

3039066.00

35502680.00

105°01′38″

27°27′49″

矿3

3038296.00

35502736.00

105°01′40″

27°27′24″

矿4

3037010.00

35502591.00

105°01′34″

27°26′43″

矿5

3036939.00

35502856.00

105°01′44″

27°26′40″

矿6

3036231.00

35502260.00

105°01′22″

27°26′17″

矿7

3036668.00

35500855.00

105°00′31″

27°26′31″

矿8

3038216.00

35501683.00

105°01′01″

27°27′22″

矿9

3038360.00

35500906.00

105°00′33″

27°27′26″

矿10

3038950.00

35500420.00

105°00′15″

27°27′46″

矿11

3039702.00

35501043.00

105°00′38″

27°28′10″

矿区面积

4.8636km2

开采深度

由2320m至1510m标高

据本次调查,整合后的XX煤矿的相邻生产矿井有振兴煤矿、沟门口煤矿、罗汉关煤矿,XX煤矿与周边的各矿井无矿权重叠或交叉情况(见图1-1-1)。

XX县XX煤矿补充勘探矿界关系示意图图1-1-1

1.1.3交通

矿区与泼机镇有简易公路相连接,距XX县城公路里程约28km,距昭通市公路里程约261km,距内昆铁路彝良大寨站公路里程230km,距省会昆明市公路里程约659km,交通较方便(见交通位置图1-1-2)。

图1-1-2交通位置图

1.1.4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滇东北高原东南部,乌江上游,属构造侵蚀中山地形地貌,地形切割中等,主要山脉呈北东—南西向展布。

地势总体呈中部高,西北部、东南部低(冲沟沟谷地带),一般标高为1900~2300m。

最高点位于矿区东部矿界拐点3附近的金竹林山顶,标高为2324.90m;最低点位于矿区西北部矿界拐点10附近的上寨沟谷,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862.40m,相对高差462.50m。

1.1.5气象

区内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阴、雨天多,降雨量比较充沛,日照少,体现出山地气候和季风气候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是:

倒春寒、干旱、5~8月的低温冷害、暴雨、冰雹、大风、涝灾、寒潮、霜冻、凌冻等。

据XX县气象观测站资料,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1.3℃,月平均最低气温1.3℃(1月),月平均最高气温20.4℃(7月);历年最高气温34.8℃(1978年),历年最低气温-11.9℃(1983年);冬季有霜、雪和凌冻,无霜期为217天,11月至次年3月为霜冻期,年平均积冻10天;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5~10月为雨季,雨季降雨量772.1mm(1998年7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3.6%,旱季降雨量151.5mm;年降雨量688.9~1331.4mm,年平均降雨量923.6mm;近年来的日最大降雨量为153.4mm(2008年6月30日),连续降雨天数达3天(2008年6月30日至7月2日,降雨量达168mm);每年12月中下旬开始降雪,最大雪厚12cm;多年平均蒸发量1092.1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4%;年均日照1341小时;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和东南风,一般风速2.5m/s,最大风速11.0m/s。

1.1.6河流

区内地表水体主要为季节性山沟溪流,旱季干涸,雨季流量为0.12~4.50L/s。

分别为矿区西北部的上寨沟、西南部的关沟、东南部的龙家营沟。

这些沟溪汇入拉埃河,拉埃河流至泼机后改称泼机河,泼机河枯水期流量为0.54m3/s,雨季最大流量为115.00m3/s,区内最低河沟高程为1410.0m。

泼机河为六冲河的上游支流,属乌江流域,长江水系。

1.1.7地震

XX县处于川滇地震带中,历史上地震活动频繁,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抗震设防烈度属六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所属地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

1.1.8经济概况

矿区所在泼机镇面积约127.4km2,人口约6.62万人,居民多为汉族,杂居有苗、彝、白、蒙等少数民族,从事农业生产,耕地面积少,富余劳动力充足。

农作物主要有包谷、小麦,稻谷、烤烟、油菜待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木漆、核桃、天麻、杜仲等,主要矿产有无烟煤、铁和硫铁矿等。

泼机镇各村民委员会均开通有线程控电话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或中国电信等移动电话,通讯条件优越。

电网发达。

XX煤矿所处的老包寨村属贫困村,群众生活较为贫困,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000元,煤炭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矿区所在泼机镇面积约127.4km2,人口约6.62万人,居民多为汉族,杂居有苗、彝、白、蒙等少数民族,从事农业生产,耕地面积少,富余劳动力充足。

农作物主要有包谷、小麦,稻谷、烤烟、油菜待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木漆、核桃、天麻、杜仲等,主要矿产有无烟煤、铁和硫铁矿等。

泼机镇各村民委员会均开通有线程控电话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或中国电信等移动电话,通讯条件优越。

电网发达。

XX煤矿所处的老包寨村属贫困村,群众生活较为贫困,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1000元,煤炭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1.9矿山开采情况

XX煤矿建矿于2002年,2003年正式生产。

2008年1月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为其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

5300000830021,有效期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矿区面积为3.2743km2,开采标高2320~1510m;2010年XX县XX煤矿向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申请变更矿区范围,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于2010年10月8日以(滇)矿复[2010]第193号文批复同意其申请,批复的矿区范围由11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为4.8636km2,开采标高2320~1510m。

矿区主采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的C5b煤层。

C5b煤层厚1.73~3.10m,属中厚煤层。

煤层埋藏深度为23~390m,倾角约为3°,属水平煤层。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采矿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后退式回采,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巷道主要采用砌碹支护、木支架支护或者是无支护,局部出现冒顶、底鼓现象。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未发生过瓦斯、煤尘爆炸及突水事故,也未发生过大的冒顶、片帮等事故。

2003年投产至今,煤矿采用平硐开采,主要开采矿区东部C5b煤层+1890m~+1950m标高之间的煤炭资源。

经估算,2009年7月以前的采损量为D级储量45万吨;2009年7月至今的新增采损量为111b类基础储量8万吨,122b类基础储量4万吨,合计总采损量(D+111b+122b)共57万吨,形成的采空区总面积达18.60万m2。

累计采出原煤约44万吨,平均原煤产量约为6万吨/年,回采率为76%。

XX煤矿原煤产品供不应求,销售形势较好,生产成本180元/吨,销售价格,350元/吨。

1.2方案编制依据及设计原则

1.2.1编制依据

XX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的依据有:

1、XX县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关于编制本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委托书;

2、《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昭通市XX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云煤整合[2008]41号)文件;

3、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云南省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滇)矿复[2010]第193号;

4、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编制的《云南省XX县XX煤矿补充勘探报告》(以下简称“勘探报告”);

5、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云南省XX县XX煤矿补充勘探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云国土资储备字[2011]57号)

6、《云南省XX县XX煤矿补充勘探报告》评审意见书(云国土资评储字[2011]47号);

7、XX县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

5300000830021);

8、云南省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

9、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10、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11、《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

12、《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

1.1.2设计原则

本着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安全可靠、方便实用及有利于矿井建设的指导思想,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原则如下: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编制。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9年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结合矿井具体情况,根据矿井地质情况及煤层赋存条件,尽量采用与矿井相适应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使之达到正规的、安全的、稳定的生产,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尽量做到布局合理、生产集中、系统完善、环节畅通,使矿井能够实现以矿养矿,由小到大逐步发展的目的。

4、提高矿井技术装备水平,完善安全设施,充分、合理利用原有井上下工程、设备和设施,降低矿井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重视环境保护,采取必要措施,减少矿井生产对环境污染。

2产品需求及市场预测

2.1产品的性质及用途

XX煤矿矿权范围内有可采煤层2层,分别为C5b和C6a煤层。

C5b煤层为中灰分、低挥发分、中高固定碳、高热值、中高硫分、特低磷、一级含砷、较低软化温度灰无烟煤三号(WY03)。

可采煤层C6a煤层为低灰分、特低挥发分、高固定碳、特高热值、特低硫、特低磷、一级含砷、较高软化温度灰无烟煤三号(WY03)。

两个煤层均可作为一般动力用煤及普通燃料。

且原煤砷含量较低(平均值为1~1.57μg/g),经脱砷处理后,可直接作为食品加工燃料或烘烤食品用煤。

C5b煤层为中灰分、低挥发分、中高固定碳、高热值、中高硫分、特低磷、一级含砷、较低软化温度灰无烟煤三号(WY03)。

可采煤层C6a煤层为低灰分、特低挥发分、高固定碳、特高热值、特低硫、特低磷、一级含砷、较高软化温度灰无烟煤三号(WY03)。

两个煤层均可作为一般动力用煤及普通燃料。

且原煤砷含量较低(平均值为1~1.57μg/g),经脱砷处理后,可直接作为食品加工燃料或烘烤食品用煤。

2.2市场预测

2.2.1近年煤炭产量及需求量

云南省2006年原煤产量为7339万t,2007年原煤产量达7755.19万t,2008年原煤产量已达到8675.43万t。

根据预测分析,2010年前,云南省电力新增装机容量将主要以火电项目为主,根据《云南省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十一五”期间,化工、电力行业用煤量将大幅增加,冶金、建材等行业煤炭需求也会有所增加,另外煤炭洗选加工、以煤代薪用煤的用量也会增加。

随着我省“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战略的实施,火电行业煤炭需求量将从2005年的1900万t增加至2010年的4100万t;化工行业用煤增量主要是非焦化项目,将从2005年的583万t增加到2010年的2387万t;焦炭产品煤炭消费量也将在2005年980万t的基础上增加到2010年的1250万t;建材行业煤炭消耗将在2005年550万t的基础上增加到2010年的800万t。

为给“工业强省”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云南省政府提出:

到2011年,全省的原煤产量要力争达到1.1亿吨。

2.2.2产品的价格分析

根据业主多年的生产经营状况,矿井生产成本一般为192.05元/t左右,煤矿售价平均为350元/t左右,如达到30万t/a的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可观。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在没有新的能源替代之前,煤炭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保持能源的主导地位,价格处于上升趋势,市场前景看好。

3矿区地质及矿产资源概况

3.1地质工作简述

3.1.1以往地质工作情况

XX煤矿为以往XX煤矿区南部井田的一部分,区内地质工作开展较早,解放前就有地质工作者在XX县境内开展过1:

15万的地质填图工作。

解放后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先后有云南省昭通地区地质队、云南省地质局第二区测队、云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队、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云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云南地质矿业有限公司、云南华鹏爱地资源勘查有限公司等单位在本区开展过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矿区的主要地质工作概况如下:

1958年,云南省昭通地区地质队在XX-威信地区开展过较大范围的煤矿普查工作,工作范围涉及本区。

1974~1976年,云南省地质局第二区测大队开展了1:

20万XX幅区域地质测量,提交了《1:

20万XX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提供了较系统的区域地质资料。

1979年,云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队对该区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地质普查工作,完成1:

10000地形地质测绘50km2;调查老窑14个,编录老窑2674.2m;采集测试各类样品48件。

提交了《云南省XX——威信煤田XX煤矿区南部东段地质普查报告》,计算了C5b煤层的资源储量,获远景储量(D级)11239万吨,报告由原地质八队内部评审,所获远景储量已列入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

经查,XX煤矿矿区范围位于该普查储量计算范围内,占用其上表储量D级1202万吨,其中未采D级1146万吨,注销D级56万吨(2010年勘探报告注销45万吨,本次新增注销11万吨)。

2007年7月,受业主委托,云南地质矿业有限公司对矿区进行了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编制了《云南省XX县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估算并经昭通市通力资源服务中心(昭市通力矿评储字〔2007〕97号)评审及昭通市国土资源局(昭市国土资矿储备字〔2007〕97号)备案的矿界范围内C5b煤层122b+333+334?

类保有资源储量991.28万吨,其中122b类基础储量44.39万吨,333类资源量832.41万吨,334?

类资源量114.48万吨,另估算生产矿井累计采出和损失资源储量6.8万吨;C6a煤层122b+333+334?

类保有资源储量634.63万吨,其中122b类基础储量25.04万吨,333类资源量526.38万吨,334?

类资源量83.21万吨。

C5b和C6a两个煤层,122b+333类资源储量为1428.22万吨,122b+333+334?

类保有资源储量总计达1625.91万吨。

该资源储量未上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

2008年9月~2009年10月,受业主委托,云南华鹏爱地资源勘查有限公司对该矿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完成1:

5000地形地质测绘5.00km2;施工钻孔3个,总进尺960.93m,编录生产巷道3090m;采集测试各类样品54件。

2010年1月编制了《云南省XX县XX煤矿勘探报告》。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通过,并由云国土资储备资[2010]95号文备案,评审并备案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832万吨;注销原D级储量45万吨;保有的资源储量1787万吨,其中非影响带111b类589万吨,122b类982万吨,333类9万吨;村庄影响带331类35万吨,332类172万吨。

上述资源量已上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

该勘探工作由采矿权人林宗孝私人出资。

XX县XX煤矿属已生产矿山,在其生产过程中,为指导煤矿生产,该矿的技术人员曾对矿区的生产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并有较为翔实的地质编录资料。

上述地质工作,尽管研究程度及侧重点各不相同,但积累了宝贵的地质资料,为本次补充勘探奠定了良好基础。

3.1.2本次地质工作情况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接受XX县XX煤矿委托的补充勘探任务后,项目组于2010年10月15日进入矿区开展工作,2010年11月10日项目组完成了野外勘探工作,2010年12月中旬完成了报告的编写工作,并提交评审。

本次补充勘查是通过对矿区的新扩区进行补充地质填图、钻探以及生产矿井井巷编录、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等野外工作,综合完成各项地质勘查任务。

经过本次补充勘探,新扩区内的煤层、煤质、资源储量、地质构造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地质因素已达到查明或基本查明,地质工作程度基本符合勘探阶段的要求,为矿山建设、生产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地质资料,基本达到了补充勘探的目的。

本次补充勘探工作总计投入资金200万元,其中,测量费5万元,采样化验测试费7万元,钻探工程费45万元,巷探工程123万元,野外调查及报告编制费20万元,均为企业自筹资金。

根据《勘探报告》,截止2010年11月30日,矿权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2730万t,其中:

111b类1100万t、122b类495万t、331类562万t、332类172万t、333类437万t。

3.2矿区构造及地质特征

3.2.1构造

1.区域构造

XX煤矿区域构造分区属于扬子准地台(Ⅰ)滇东台褶带(Ⅰ3)滇东北台褶束(Ⅰ32)。

区域构造以断裂、褶皱为主,主要由XX复式向斜、青场向斜等褶皱以及与其相伴随的压扭性断裂组成。

构造线呈大致平行的雁行排列,展布方向为东北向。

2.矿区构造

矿区位于区域XX复式向斜南翼东段,为一北西-南东向延伸的单斜构造,地层总体倾向南西,倾角一般为3°,据本次调查,矿区内未发现断裂构造。

3.2.2地层

1.区域地层

区域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奥陶系(O)、二叠系(P)、三叠系(T)、侏罗系(J)及第四系(Q)地层。

各地层主要特征详见表3-2-1。

区域地层简表表3-2-1

代号

厚度(m)

岩性特征

新生界

第四系

Q

0~176

冲、洪积、残坡积之砂、砂质粘土及砂砾层

在沟谷、缓坡地带出露

 

 

侏罗系

下统

自流井组

J1z

211~584

暗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细粒石英砂岩,底部为砂砾岩。

矿区未出露

香溪组

J1x

105~138

黄绿、灰绿色夹紫红色粉砂质粘土岩,及薄层状粘土质粉砂岩

矿区未出露

 

 

上统

沙镇溪组

T3s

131~288

冲积相浅灰、黄灰色中至厚层状细至中粒粘土质岩屑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少量薄层状粘土质粉砂岩,产少量菱铁矿结核。

矿区未出露

中统

狮子山组

T2x

135~255

由白云岩、粘土岩和不纯灰岩组成,局部地区底部含膏盐,瓣鳃类化石丰富。

矿区未出露

松子坎组

T2s

34~327

由不纯的灰岩、白云岩及上部含膏盐假晶白云岩组成。

矿区未出露

下统

茅草铺组

T1m

376~580

岩性为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和溶塌角砾岩等组成

矿区未出露

飞仙关组

T1f

330~470

紫红、紫灰色粉砂岩、细沙岩夹灰绿色泥岩、粉砂岩,下部夹鲕状灰岩。

矿区中西部地区,大面积出露

卡以头组

T1k

16~70

灰绿色含钙质粉砂岩、粉砂质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