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44463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

《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x

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科右中旗金鸡岭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兴安盟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2月

 

工程编号:

F9008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科右中旗金鸡岭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建设规模:

60万吨/年)

 

申报单位:

兴安盟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

编制单位:

中国冶金矿业鞍山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

王臣

项目负责人:

梁国喜

编制时刻:

2009年2月

 

参加设计人员名单

专业

姓名

职称

签名

采矿

梁国喜

高级工程师

机电

赵东平

高级工程师

经济

赵淑英

高级工程师

 

 

附件(附正文后):

一、《关于编制<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科右中旗金鸡岭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委托书》。

二、《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内国土资采划字〔2020〕0028)。

3、《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金鸡岭矿区铜矿补充详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内国土资储蓄字〔2009〕33号文)。

4、《<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金鸡岭矿区铜矿补充详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中矿蒙储评字[2009]27号)。

五、《方案编制人员名单》。

六、《工程设计证书》。

 

附图目录

顺序号

图名

比例尺

1

地形地质及矿区总平面布置图

1:

2000

2

开拓系统垂直纵投影图

1:

2000

3

13号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图

1:

2000

4

14-1、14号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图

1:

2000

5

15号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图

1:

2000

6

3勘探线地质剖面图

1:

2000

7

浅孔留矿采矿方法标准图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项目简介

受兴安盟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中国冶金矿业鞍山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科右中旗金鸡岭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制工作。

2020年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为兴安盟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科右中旗金鸡岭铜矿(以下简称金鸡岭铜矿)划定了矿区范围(内国土资采划字〔2020〕0028号),矿区范围分两个采区共由14个拐点圈定(各拐点坐标见表1-1-1),矿区面积约,一采区开采深度由350m至70m标高;二采区开采深度由372m至-120m标高。

矿业权范围拐点坐标表

表1-1-1

范围

拐点

编号

X

Y

拐点

编号

X

Y

一采区

1

.70

4

.09

2

.34

5

.73

3

.54

6

.43

开采深度由350m至70m

二采区

1

.96

5

.04

2

.62

6

.23

3

.37

7

.95

4

.30

8

.45

开采深度由372m至-120m

该矿矿权拟属于兴安盟精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为新建矿山。

方案编制依据的地质功效资料《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金鸡岭矿区铜矿补充详查报告》,由内蒙古龙旺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12月提交。

该报告已经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评审通过(中矿蒙储评字[2020]27号),并在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备案(内国土资储蓄字[2009]33号)。

截止2008年7月31日,金鸡岭铜矿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万吨,铜金属量122077吨,平均品位Cu%。

其中操纵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矿石量)593.6921万吨,金属量49697吨,平均品位Cu%;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万吨,金属量72380吨,平均品位Cu%。

其中伴生有效组份:

Ag:

(金属量),平均品位t;Au:

(金属量),平均品位t;S:

171058t,平均品位%。

依照矿山资源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外部建设条件,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推荐矿山建设规模为年采矿石量60万吨,年工作日300天。

产品方案为铜矿石。

推荐矿山采纳地下开采,下盘竖井开拓,对角式通风系统,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主体采矿方式为浅孔留矿法辅以干式充填法,矿山效劳年限约23年,投资利税率%,投资利润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年(不含基建期)。

地下开采的综合回采率90%,综合损失率10%,综合贫化率10%。

采出矿石品位Cu%。

方案编制深度按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98号)《关于增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的规定,及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内国土资字[2006]867号)《关于进一步增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及审查工作的通知》进行。

为矿业权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编制矿山设计提供推荐性方案,为主管部门对矿山进行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节矿区概况

一、矿区位置、交通

矿区行政区划隶属于科右中旗布敦花苏木管辖。

其中心点地理坐标为:

东经121°22′21″;北纬44°55′30″。

矿区北东距科右中旗旗政府所在地白彦胡硕镇17km,北西距S306省道1km;距通辽-霍林河铁路布敦花车站4km,交通运输便利。

详见交通位置图1-2-1。

二、自然地理

一、自然地理概况

矿区位于大兴安岭与松辽平原间过渡地带,地处大兴安岭中段,属中低山地丘陵区,一样海拔标高200~300m,最高达500m,整体属西高东低之山丘陵区。

二、气象条件

本区属北温带亚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20℃,年均降水量375mm左右,且多集中在7~8月间,年均蒸发量2200mm左右,相对温差38℃左右,每一年11月至翌年3月为风季及封冻期,主导风向西北风,最大风速23m/s,无霜期约130天,最大冻土层深度2.0m。

3、地震烈度

依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对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对照烈度为6度。

三、经济环境

区内地广人稀,居民以蒙古族为主,多从事农牧业生产,工业基础薄弱。

目前高压电线已通至矿区,矿山所需电力可依托区域变电所提供的35千伏的专用线路,供电条件良好。

第三节 矿山建设外部条件

一、交通

矿区北东距科右中旗旗政府所在地白彦胡硕镇17km,北西距S306省道1km;距通辽-霍林河铁路布敦花车站4km,交通运输较为便利。

二、供电

距矿区约7km(直线距离)有布敦花苏木110kV区域变电所一座,主变容量和出线距离目前可知足矿区35kV出线供电。

因此供电条件比较好。

三、通信

区域已形成较为先进和完善的通讯网络,条件优越。

四、供水

本区用水取自第四系潜水,本矿区拟在工业场地建水源井,能够知足矿区生产、生活用水条件。

第四节 矿山现状

本矿山为新建矿山,矿山在补充详查时期投入工程量探槽13900m3、钻孔89个()、在二采区施工2条探矿竖井245m(即竖井1和竖井2)、浅井、三个探矿中段1560m(中段标高为+295m、+265m、+225m)、穿脉工程,目前工业用电已接到矿区,电压品级为10kv。

第五节 开发方案编制依据

一、国土资源部《关于增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国土资发〔1999〕98号)。

二、2006年9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增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及审查工作的通知》(内国土资字[2006]867号)。

3、2020年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内国土资采〔2020〕0028)。

4、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金鸡岭矿区铜矿补充详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中矿蒙储评字[2020]27号)。

五、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金鸡岭矿区铜矿补充详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内国土资储蓄字[2009]33号)。

六、内蒙古龙旺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12月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金鸡岭矿区铜矿补充详查报告》。

7、方案编制委托书。

八、矿方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章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第一节市场需求现状

该矿产品方案为铜矿石,为有色金属的重要基础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007年全世界电铜产量达到1760万吨,同比增加%,铜精矿产量1534万吨,同比增加%。

2020年电铜产量达到1828万吨,增幅为%,估量09年铜求大于供。

供给方面,估量随着铜价的上涨,将刺激以后3-4年全世界铜矿的勘探和生产。

现有铜精矿的生产在2020年将达到顶峰,约为1600万吨,尔后受精矿品位下降及矿山资源枯竭等因素的阻碍,精矿产量将显现下降,估量2020-2030年铜精矿产量下降的年率约为%。

即便考虑到新增矿山的产量,估量2020年铜精矿的产量下降幅度将为年率%。

需求方面,估量铜需求到2020年增加率维持在年率%,其中来自国内的需求增加将维持在10%左右。

从铜的供需平稳看,2009年将铜需求量大于供给量,2009年下半年表现将更为明显。

 

第二节产品价钱分析

由于全世界精铜供不该求,加上美元汇率转变的阻碍和商品基金对铜价大幅上涨的推波助澜,LME铜价呈强劲涨势,2004年上涨至2685美元/t,到2006年上涨到3420美元/t,到2007年上涨到3510美元/t,2008年国际铜价平均为3600美元/t,以后国际铜价走势仍将维持高位震荡态势。

本矿产品方案为铜矿石,销往布敦花选厂,依照市场行情,矿山含税价钱为150元/吨原矿石。

 

第三章矿产资源概况

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

一、地层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位于大兴安岭隆起带中段东缘,其地层区划古生代属华北地层大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区,乌兰浩特-哈尔滨地层小区;中新生代地层属滨太平洋地层区,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乌兰浩特-赤峰地层小区。

出露地层要紧有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P1),大石寨组(P1d)与吴家屯(P1w);中生界侏罗系中统万宝组(J2w)与呼日格组(J2ha)及付子家组洼(J2f),上统宝石组(J3bs),第四系更新统(Q3)与全新统(Q4)松散沉积物广布。

二、构造

区内经历了华力西期及燕山期造山运动,构造活动持续时刻长,形迹复杂,以东西向构造与新华夏构造联合作用所产生的科右中旗联合弧形构造为主、次为东西向构造及新华夏系构造。

科右中旗联合弧形构造带以紧密褶皱及一系列冲断裂组成,要紧有呼和哈达-布敦花复向斜,布敦花背斜,拓荒地窝铺冲断层,草稿吐-查顺花冲断层及五九山冲断层等;东西向构造以孟恩套力盖-洮安挤压断裂为代表,为布敦花-敖都木铜(多金属)铁成矿带;新华夏构造体系以罕山向斜及通榆山冲断层为代表。

三、侵入岩

区内岩浆岩活动频繁、侵入时期以华力西期与燕山期为主,与构造关系十分紧密。

华力西期要紧岩石为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白云母斜长花岗岩,空间散布要紧受东西向构造操纵;燕山期要紧岩石为花岗岩类、花岗闪长岩类及派生的中酸性脉岩,空间散布要紧受联合弧形构造和新华夏系构造操纵。

第二节矿区地质概况

一、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较为简单,要紧为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中生界侏罗系中统万宝组(J2w)与呼日格组(J2hr)及第四系全新统(Q4)。

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

岩性要紧为变质砂岩、条纹状变质砂岩及云母石英片岩,为矿区内要紧含矿围岩之一;地层整体走向75~80°。

通榆山一带走向25~30°,倾角均在70°以上,总厚度427m,依照岩性组合可分为下上两个岩性段。

下段(P1da)属片岩段,岩石组成要紧为条纹状变质砂岩,第二为黑云母石英片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夹变质砂岩等;条纹状变质砂岩呈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要紧矿物成份为:

石英(含量40%)、长石(含量25%)、绢云母(含量15%)、黑云母(含量10%)及绿泥石(含量5%)等。

上段(P1db)为变质砂岩段,岩性要紧为变质砂岩,第二为条纹状变质砂岩夹绢云母石英片岩等。

变质砂岩呈变余砂状结构,块状、条纹状构造。

要紧矿物成份为石英(含量45%)、长石砂粒(含量25%)及少量绢云母、黑云母与绿泥石。

侏罗系中统万宝组(J2w):

岩石要紧由凝灰质砾岩、火山灰凝灰岩、砂岩、砂砾岩及砾岩等组成。

地层偏向南东,倾角10~20°;呈角度不整合复盖于大石寨组地层之上,为矿区内要紧含矿围岩,总厚度605m。

依照岩石组合可划分为凝灰质砾岩段(J2wa)、砂砾岩段(J2wb)、砾岩段(J2wc)及砂岩段(J2wd)四个岩性段。

凝灰质砾岩段(J2wa)岩性以凝灰质砾岩为主,夹有火山灰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及凝灰质砾岩等;砂砾岩段(J2wb)岩石以含砾砂岩为主,夹有砂砾岩,整体呈灰色,含砾砂状结构,厚层状构造,砾石含量5~25%;砾岩段(J2wc)岩石以砾岩为主,夹含砾砂岩及砂砾岩,砾石含量占50%以上,砾石成份有花岗岩、变质砂岩、片岩、闪长玢岩及石英等;砂岩段(J2wd)岩石以砂岩、细砂岩为主,上部见粉砂质泥岩夹煤线,整体呈黑-灰黑色,厚层状构造,砂状结构,矿物由石英、长石及岩石碎屑组成。

呼日格组(J2hr):

岩性组合为一套火山碎屑岩建造,由晶屑岩屑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及火山灰凝灰岩等组成,地层整体偏向北东,倾角20~30°,总厚度440m,呈平行不整合覆盖于万宝组地层之上;依照岩石组合分为酸性火山碎屑岩段(J2hra)与中酸性火山碎屑岩段(J2hrb)两个岩性段。

酸性火山碎屑岩段(J2hra)岩石由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晶屑岩屑凝灰岩,岩屑晶屑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及火山灰凝岩等组成,黄铁矿普遍发育,厚度240m。

中酸性火山碎屑岩段(J2hrb)要紧岩性为英安质晶屑岩屑凝灰岩,岩屑晶屑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夹流纹质晶屑岩屑凝灰岩等,黄铁矿化普遍,厚度200m。

第四系全新统(Q4):

岩性以松散沉积物为主,次为冲积、洪积粘土,砂砾层、亚沙土,残坡积碎石等;厚度1~20m不等。

二、构造

矿区构造大体上可分华力西初期与华力西中期与燕山期联合作用期,华力西晚期-燕山期。

华力西初期以南北向挤压作用为主,形成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华力西中期与燕山期联合作用期属科右中旗联合弧形构造运动期,东西向构造运动与新华夏系构造运动二者交汇部位发生构造联合作用,产生折衷性构造形迹-联合弧形构造;晚期-燕山期形成新华夏构造体系,以南北向直线扭动为主。

矿区内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构造成份有东西向构造,(F1~F4)为主压性面;南北向构造为主张性结构面,北西向构造F10~F18(现在应以315~325°方向为主)为一组扭裂面,展布方位较宽(315~330°),局部密集,成为容矿的有利因素。

扭裂面仅见北北西(F19~F21)一组张扭性裂面,与其共轭另一组扭裂面不明显。

目前尚未发觉对要紧矿体有较大破坏作用的断裂构造。

三、侵入岩

矿区内侵入岩以燕山期布敦花杂岩体为主,岩性由黑云母花岗闪长岩(γδ52

(1))、花岗斑岩(γπ52

(2))及斜长花岗岩(γoπ52)组成;黑云母花岗闪长岩(γδ52

(1))与花岗斑岩(γπ52

(2))呈岩墙状呈北东东向展布于矿区北侧;斜长花岗斑岩(γoπ52)隐伏于金鸡岭矿区,侵入于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及侏罗系中统万宝组地层,北与花岗斑岩(γπ52

(2))呈断层接触,呈岩基状产出,顶面北高南低,倾角约25~35°,倾南-南东,岩石呈灰白-灰色,中粒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由斑晶与基质两部份组成。

斑晶占岩石成份的40%,由斜长石(更中长石)、石英、微斜长石、黑云母及绿泥石组成。

脉岩以中酸性浅成超浅成脉岩闪长玢岩(δu)、安山玢岩(αμ)为主,次为酸性脉岩霏细斑岩、石英钠长斑岩等。

近矿围岩蚀变以绢云母化-硅化带为中心、向外依次为硅化-绢云母、绿泥石化带、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带;绢云母化-硅化带与矿化最为紧密。

第三节矿床地质特点

一、矿体特点

经系统探矿工程揭露,并辅以相应的取样和化学实验,金鸡岭铜矿矿脉为单脉型和复脉型,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豆荚状和矿脉带产出,整体走向315~330°,偏向北东,倾角45~60°。

矿区内共圈定铜矿体30条,其中一采区赋存5条矿体,编号为Cu二、Cu4、Cu4-一、Cu五、Cu6,二采区赋存25条矿体,编号为Cu10、Cu10-一、Cu10-二、Cu1一、Cu1二、Cu13、Cu14、Cu14-一、Cu14-二、Cu1五、Cu1六、Cu16-一、Cu17、Cu17-一、Cu1八、Cu18-一、Cu20、Cu20-一、Cu2一、Cu2二、Cu23、Cu24、Cu24-一、Cu25及Cu30号矿体。

其中Cu4及Cu10-1号为出露地表矿体,埋藏深度0~150m;其他28条矿体均为隐伏矿体,埋藏深度30~464m。

各矿体含矿岩石要紧为凝灰质砾岩、凝灰质含砂砾岩、变质砂岩、砂岩、粉砂岩、含砾砂岩、砾岩及斜长花岗斑岩等,其中以凝灰质砾岩、含砾砂岩、砾岩及砂岩含矿最好。

现仅对Cu13、Cu14-一、Cu14、Cu15号等主矿体矿体特点概述如下:

Cu13号矿体:

位于二采区,为隐伏矿体,呈脉状,局部呈复脉状产出,埋藏深度54~184m。

矿体整体走向329°,偏向59°,倾角平均49°,由8个钻孔(其中2孔未见矿,4孔见矿化体)三层坑道9个穿脉操纵,操纵矿体长度420m,斜深210m;厚度~32.26m,平均15.46m,厚度转变系数114%,矿体厚度稳固程度属较稳固类型,沿走向由19线向3线厚度明显变薄;沿偏向厚度亦有变薄趋势,具分支复合。

矿体品位~%,平均%,Cu品位转变系数为51%,有效组分散布均匀程度属均匀型。

Cu14-1号矿体:

位于二采区,为隐伏矿体,呈脉状产出,埋藏深度30~300m。

矿体整体走向326°,偏向56°,倾角平均为43°,由12个钻孔(其中3孔未见矿,4孔见矿化体)三层坑道18个穿脉操纵,操纵矿体长度580m,斜深270m;厚度~29.01m,平均,厚度转变系数91%,矿体厚度稳固程度属较稳固类型,沿走向及偏向局部呈豆荚状。

矿体品位~%,平均%,Cu品位转变系数为52%,有效组分散布均匀程度属均匀型。

Cu14号矿体:

位于二采区,为隐伏矿体,呈脉状或透镜状产出,埋藏深度62~330m。

矿体整体走向326°,偏向56°,平均倾角43°,由7个钻孔(其中2孔未见矿,3孔见矿化体)三层坑道11个穿脉操纵,操纵矿体长度350m,斜深255m;厚度~16.58m,平均,厚度转变系数74%,矿体厚度稳固程度属较稳固类型,矿体品位~%,平均%,Cu品位转变系数为40%,有效组分散布均匀程度属均匀型。

Cu15号矿体:

位于二采区,为隐伏矿体,要紧呈脉状,局部为分支状,埋藏深度30~212m。

矿体整体走向320°,偏向50°,平均倾角42°,由9个钻孔(其中3孔未见矿)三层坑道12个穿脉操纵,操纵矿体长度420m,斜深190m;厚度~20.21m,平均,厚度转变系数68%,矿体厚度稳固程度属较稳固类型。

矿体品位~%,平均%,Cu品位转变系数为36%,有效组分散布均匀程度属均匀型。

各矿体特点见表3-3-1。

 

矿体特点一览表

表3-3-1

顺序号

矿体

编号

空间分布

矿体产状(°)

矿体规模(m)

Cu品位(%)

变化系数(%)

控制情况

勘探线

矿体

形态

埋深(m)

走向

倾向

倾角

长度

延伸

厚度

厚度

品位

1

Cu2

19-23

脉状

94-170

324

54

62

100

136

/

/

2个钻孔(1个未见矿)

2

Cu4

19-23

脉状

0-148

320

50

53

110

290

个钻孔4个探槽(2个探槽3个钻孔未见矿)

3

Cu4-1

19-23

脉状

0-104

320

50

53

100

270

/

/

2个钻孔(1个未见矿)

4

Cu5

15-19

透镜状

126-222

321

51

38

300

300

个钻孔

5

Cu6

11-23

透镜状

170-240

323

53

37

260

未控制

个钻孔(2个未见矿)

6

Cu10

15

透镜状

90-180

325

55

60

100

44

个钻孔2个穿脉

7

Cu10-1

15

脉状

0-150

325

55

60

100

44

个探槽1个钻孔2个穿脉(2个钻孔未见矿)

8

Cu10-2

15

透镜状

80-180

325

55

60

100

44

个穿脉

9

Cu11

15

透镜状

54-150

329

59

60

100

44

个穿脉

10

Cu12

11

分支脉状

68-150

328

58

50

100

154

个穿脉

11

Cu13

3-19

脉状复脉状

54-184

329

59

49

420

210

个钻孔9个穿脉

(2个钻孔未见矿)

12

Cu14

3-11

脉状透镜状

62-330

326

56

43

350

255

个钻孔11个穿脉

(2个钻孔未见矿)

13

Cu14-1

3-11

脉状豆荚状

30-300

326

56

43

580

270

个钻孔18个穿脉

(3个钻孔未见矿)

14

Cu14-2

3-11

脉状

60-180

326

56

43

180

220

个钻孔5个穿脉

(2个钻孔未见矿)

矿体特点一览表

顺序号

矿体

编号

空间分布

矿体产状(°)

矿体规模(m)

Cu品位(%)

变化系数(%)

控制情况

勘探线

矿体

形态

埋深(m)

走向

倾向

倾角

长度

延伸

厚度

厚度

品位

15

Cu15

0-11

脉状

30-212

320

50

42

420

190

个钻孔12个穿脉

(2个钻孔未见矿)

16

Cu16

0-15

脉状

44-162

319

49

49

420

160

个钻孔8个穿脉

(4个钻孔未见矿)

17

Cu16-1

5-15

脉状、豆荚状

36-234

319

49

49

270

120

个钻孔1个穿脉

(2个钻孔未见矿)

18

Cu17

5-15

透镜状

58-154

319

49

46

270

60

个钻孔1个穿脉

(3个钻孔未见矿)

19

Cu17-1

9-15

透镜状

106-130

319

49

46

100

未控制

/

/

3个钻孔(2个未见矿)

20

Cu18

0-15

脉状

50-228

320

50

48

440

110

个钻孔4个穿脉

(2个钻孔未见矿)

21

Cu18-1

7-15

脉状

48-192

320

50

48

100

100

个钻孔(1个未见矿)

22

Cu20

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