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5456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 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贵州省贵阳市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贵阳市2019年高三适应性考试

(二)

语文

2019年5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名号、座位号镇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和合”理念具有重要价值

陈秉公

“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

“和,犹合也”,“和合”理念强调世界是人与万物的一体性存在。

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并在矛盾与融合中共同发展演变,然后产生新要素、新事物、新生命,客观世界因而不断发展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合”是变化之源、运动之力、发展之本、生长之根。

“和合”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发轫于先秦。

《周易》提出“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内在统一思想;《左传》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意思是说,礼是天道与人道相统一的自然法则;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直言天人一体。

天人合一宇宙观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之间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着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视角,这让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天下”的观念,视天下为一体,《尚书·尧典》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协和处理不同国家关系的观念。

在“天下观”的滋养下,中国人生发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追求和责任担当,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追求天下大同,有一种要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担当。

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和合”理念在社会领域的展开,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提倡和而不同的人格、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人与人之间有性别、年龄、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分别,社会中也有因民族、宗教、地域、阶层、文化,职业等形成的差异,只有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序。

在调适具体的人与人关系上,“和合”理念表现为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其核心是“仁”。

“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孔子将“仁”解释为普遍道德原则,汉代儒学将“仁”解释为“天心”,宋明儒学以“仁”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千百年来,与人为善、人际和睦、立己达人、推己及人等道德准则已经深深烙印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中,从宇宙观、天下观到社会观、道德观,中华民族对“和合”理念的认知和践行一以贯之。

当今时代,“和合”理念为我们处理各种难题提供了宝贵智慧,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把握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的发展实际,我们就可以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选自2018年11月8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合”以人与万物并行共存为理念,内涵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之一。

B.“和合”理念强调人与万物同为一体,因此世界诸多要素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发展。

C.“和合”万物一体的理念滋养出中国人充满智慧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

D.“和合”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使中国人很早就有了追求天下大同、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担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第一段先总说“和合”理念对中国人的影响,结尾段则照应标题,指出其在当今时代的价值。

B.文章主体部分阐释“和合”理念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从宇宙到天下,再到社会,最后到个人道德,带有明显的层递性。

C.文章标题即中心论点,结尾进一步指出“和合”理念可以为破解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深化论点。

D.文章引用了很多经典语句,丰富的理论论据以时间为序,有利于阐释“和合”理念的形成、发展、传承与创新的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它与“和合”理念中天人合一宇宙观一脉相通。

B.人与人有差异,国与国有不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是“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在文明交流中的具体体现。

C.“诚信、友善”属于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继承了“和合”理念道德观中的与人为善等道德准则。

D.充分吸收“和合”理念的精华,并将之与当代相结合,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应对世界各国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在刚过去的2018年12月,许多中国女性的朋友圈都被故宫文创推出的六色口红刷了屏。

每只口红的外壳上装饰着皇家刺绣、古董家具或仙鹅等图案,其灵感就来自于故宫博物院展出的文物。

故宫口红上线仅4天,买家就将10万多只口红抢购一空。

这让“故宫”不再仅仅是历史厚重的博物馆,更成为深受青年喜爱的时是品牌。

事实上,故宫的文创产品早已不是第一次成为“网红”和“爆款”。

自2013年起,故宫文创和故宫淘宝就不断开发各类“爆款”文创产品,如“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朝珠式耳机等,一次次地抓住了年轻人追求独特与个性的心理,每每推出的文创产品均大受欢迎。

2016年5月11日,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推动了博物馆文创的进一步发展,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符合自己文化调性、具有自身展品特点的文化产品。

2018年北京国际文创产品交易会上,首都博物馆开发出“文具系列”“家居生活系列”“旅行系列”三个主题的现代衍生品,让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被这些清宫美物围绕。

此外,国际著名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也开始登录中国。

2018年7月1日,大英博物馆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中国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千里之外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这不仅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选择,同时也为国内博物馆做好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思路。

(2019年1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业简要流程

材料三

博物馆自身人才从数量到专业广度通常具有局限性,台北“故宫”的经验显示,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是高效提升文创产品质量的关键。

台北“故宫”通过举办各类公共活动,广泛向社会公众征集创意,陆续开发了“翠玉白菜伞”“‘朕知道了’纸胶带”“冰山一角袜”等广为人知的产品。

此外,还开展诸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习营”之类的活动,这类活动一方面让社会公众亲近故宫文化,愿意深入了解博物馆,另一方面有效地调动了社会资源参与公共博物馆文化创意的积极性,使文创元素更加多元化。

值得注意的是,台北“故宫”没有在内部设置部门或保留常设的文创团队,而是外聘设计师团队开展工作。

台北“故宫”要求合作团队与其进行时长半年左右的沟通磨合,团队成员共同接受培训,互相交流心得,使外聘设计师提升对院藏文物的认识,特别是对藏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入了解,确保之后的产品开发得以事半功倍。

这一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经由专业设计师与文博专家的知识互补和思维碰撞带来的“1+1>2”合作的效果,容易设计出具有时代冲击力又不失文化底蕴的文创产品。

在完成创意设计以及产品生产之后,所有经审核的产品即进入营销环节,台北“故宫”文创产品的营销在本土主要依靠委托承销渠道,包括员工消费合作社、台湾手工业推广中心,台北“故宫”馆内的专卖店等类型。

而通过品牌授权商渠道,台北“故宫”则实现了营销范围的大幅扩张:

首先与代理商建立合作与代理关系,再通过代理商的专业营销渠道销售“故宫”文创产品,例如,通过与法蓝瓷公司(Franz)的合作,台北“故害”的大量文创产品得以在遍布全球的数千家法蓝瓷经营网店中销售。

(吴静《两岸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模式研究》)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故宫文创产业包含创意与设计理念提出,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以及艺术授权等流程,文创产品的开发可以使大量沉睡中的馆藏文物重现时代生命力。

B.在文创产品研发方面,北京故宫博物院组建专业团队进行创意研究,外包的研发团队则根据这些创意设计出具有故宫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

C.为了更好地研究创意,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成立了两个独立的非建制部门——故宫学院和故宫研究院,为文创开发提供了更为专业、强大的支持。

D.北京故宫文创产品的销售渠道由线下实体店与网上商城构成,线上尤其是故宫商城、淘宝店、微博、APP等方式,拓宽了文创产品市场的覆盖面。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院藏文物身上获取灵感,抓住年轻人追求独特与个性的心理,博物馆开发出的文创产品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因此深受人众欢迎。

B.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国际著名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始登录中国,我们可以借此学习他们的经验,开发出符合国际标准的文创产品。

C.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文创产业的发展还必须基于对院藏文物的认识,深入挖掘藏品的文化内涵。

D.三则材料聚焦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

材料一是新闻评论,材料三是研究报告,材料二、三从不同角度对两岸故宫的文创开发模式作了比较。

6.根据材料内容,概括两岸故宫在文创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方面的异同。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精神明亮的人

王开岭

十九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

“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

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

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

它像一盆水泼醒了我,我浑身打个激凌。

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

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日出,则象征着一种“诞生”,一种“升跃”和“伊始”,乃富有动感、饱含汁液和青春性的一个词。

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充满了新的热力。

正像分娩决不重复,“日出”也从不重复。

它拒绝抄袭和雷同,因为它是艺术,是大自然的最重视的一幅杰作。

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力量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

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深情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

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场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赋予生命以新的索引,新的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

“按时看日出”,乃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是精神明亮的标志!

它不仅仅代表了一记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

透过那桔色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剪影:

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仪式!

与福楼拜相比,我们对自然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次沐浴晨曦的体验?

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

仔细想想,或许确实有过那么一两回吧。

可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比如某个刚下火车的凌晨——睡眠惺忪,满脸疲态的你,不情愿地背着包,拖着灌铅的腿,被人流推揉着,在昏黄的路灯陪衬下,涌向出站口。

踏上站前广场的那一刹,一束极细的腥红的浮光突然鱼鳍般游来,吹在你脸上——你倏地意识到:

日出了!

但这个闪念并没有打动你,你丝毫不关心它,你早已被沉重的身体击垮了,眼皮浮肿,头疼欲裂,除了赶紧找地儿睡一觉,你啥也不想,一秒也不愿多呆。

或许还有其他机会,比如登泰山、游五岳什么的:

蹲在人山人海中,蜷在租来的军大衣里,无聊而焦急地看夜光表,熬上一宿。

终于,当人群开始骚动,在巨大的欢呼声中,大幕拉开,期待已久的演出开始了……然而,这一切都是在混乱、嘈杂、拥挤不堪中进行的。

越过无数的后脑勺和下巴,你终于看到了,和预期一模一样——像升国旗一样准时,规定时分、规定地点、规定程序。

你会突然惊醒:

这是早就被设计好了的,美则美,但就是感觉不对劲儿:

有点失真,有人工痕迹,且谋划太久,准备得太充分,有“主题先行”的味道。

而更多的人,或许连一次都没有!

一生中的那个时刻,他们无不蜷缩在被子里,他们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

那光线永远照不到他们,照不见那身体和灵魂。

放弃早晨,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已先被遗弃了。

意味着你所看到的世界是“旧”的,和昨天一模一样的“陈”。

仿佛一个人老是吃经年发霉的粮食,永远轮不上新的,永远只会把新的变成旧的。

意味着不等你开始,不等你站在起点上,就已被抛至中场,就像一个人未谙童趣即已步入中年。

一个真正热爱自然、值得尊敬的成年人,一定是那种“直至成年依然童心未泯的人”,一如福楼拜。

我甚至敢断言,假如他能活到今天,在那所谓“第一缕曙光”照着的地方,一定找不着他的身影。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只有恢复孩子般的好奇与纯真,只有像儿童一样精神明亮、目光清澈,才能对这世界有所发现,才能比平日看到更多,才能从最平凡的事物中注视到神奇与美丽。

(选自王开岭散文集《精神明亮的人》,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极具文学性的福楼拜的故事开头,由此引发系列思考,阐述了“日出”的含义、阐明了“按时看日出”的意义,最后揭示了“精神明亮的人”的内涵。

B.“透过那桔色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剪影:

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仪式!

”这句话是对福楼拜“按时看日出”的生命哲学、精神美学的形象概括。

C.围绕“按时看日出”,作者把福楼拜和生活中的某些人对自然的态度做对比,是为了说明欣赏自然必须具有美学心理积淀,才能获得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

D.文章语言富有美感。

作者遣词造句典雅凝练,融描写、抒情、议论为一炉,综合运用了比喻、对比、象征、排比等手法,使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还具有诗情画意。

8.面对日出,文中有几种态度?

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6分)

9.综观全文,福楼拜式的“精神明亮的人”是怎样的人?

这类人有何具体特征?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施世纶,字文贤,汉军镶黄旗人,琅仲子。

康熙二十四年,以荫生授江南泰州知州。

世纶廉惠勤民,州大治。

淮安被水,上遣使督堤工,从者数十辈,驿骚扰民,世纶白其不法者治之。

湖北兵变,官兵赴援出州境,世纶具刍粮,而使吏人执挺列而待,兵有扰民,立捕治,兵皆敛手去。

后擢扬州知府,又移江宁知府。

三十五年,琅卒,总督范成勋疏以世轮舆情爱戴,请在任守制,御史胡德迈疏论,世纶乃得去官,复居母丧。

岁馀,授苏州知府,仍请终制,辞不赴。

三十八年,既终制,授江南淮徐道。

四十年,湖南按察使员缺,九卿举世纶,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事偏执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榖之事则相宜耳授湖南布政使。

世纶至,尽革徭费,民立石颂之。

四十三年,移安徽布政使。

四十九年,迁户部侍郎,督理钱法。

五十四年,授云南巡抚,未行,调漕运总督。

世纶察漕运积弊,革羡金,劾贪弁,除蠡役,以严明为治。

岁督漕船,应限全完,无稍愆误。

世纶当官聪强果决,摧抑豪猾,禁戢胥吏,所至有惠政,民号之曰“青天”,在江宁以忧归,民乞留者逾万。

既不得请,人出一钱建两亭府署前,号一文亭,步军统领托合齐方贵幸,出必拥驺从。

世纶与相值,拱立道旁俟。

托合齐下舆惊问,世纶抗声曰:

“国制,诸王始县驺从。

吾以为诸王至,据立以俟,不意为汝也!

”将疏劾,托合齐谢之乃已。

赈陕西,陕西积储多虚耗,将疏劾。

总督鄂海以世纶子廷祥知会宁,语徵及之,世纶曰:

“吾自入官,身且不顾,何有於子?

”卒疏言之。

鄂海坐罢去。

(节选自《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七·列传六十四》,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事偏/执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穀之事/则相宜耳

B.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偏/执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穀之/事则相宜耳

C.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偏执/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穀之事/则相宜耳

D.圣祖谕曰/朕深知世纶/廉但遇偏执/处事惟求得/中岂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穀之事/则相宜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生:

指凭借上代余荫取得监生资格的人,自汉至清,名目各有不同,名义上是入国子监读书,实则只需经一次考试,即可授官。

B.守制:

即丁忧,唐以后国家将居丧制度化,故称“守制”,居丧守孝共27个月,为父服丧叫“丁内艰”,为母服丧叫“丁外艰”。

C.布政使:

即承宣布政使,是一省的行政长官,与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分管一省的民政、司法、军事。

清时为督、扰的属官。

D.驺从:

驺,古代指养马兼管驾车的人。

“驺从”指贵族官僚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与排场,出门时所带的骑马侍从,也叫驺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施世纶为官有方,尽心于民。

在他治理之下,泰州政治修明,局势安定,不论是治水使者的随从,还是赴援过境的士兵,只要扰民他都设法使之受到制裁。

B.施世纶遇事偏执,得罪他人。

总督范成勋请求朝廷,希望他能留任江宁府,但在御史胡德迈的弹劾下,他被迫免职,离官三年之后,才得以重新起用。

C.施世纶廉洁奉公,勤政爱民。

他在任上做了革徭费、察积弊、劾贪弁、除蠡役等实事;他的惠政得到百姓的感激,治下百姓为之或立碑,或建亭,以表敬意。

D.施世纶不惧权贵,不徇私情。

托合齐违制,他不顾对方正得宠幸,要上书弹劾;陕西总督鄂海以其子在会宁任职相威胁,他不为所动,终使鄂海获罪免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所至有惠政,民号之日“青天”,在江宁以忧归,民乞留者逾万。

(5分)

(2)世纶抗声上:

“国制,诸王始具驺从。

吾以为诸王至,拱立以俟,不意为汝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夜坐有感

何梦桂①

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熟云归岫②,枝鹊啼干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世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进参差③国到夜深。

【注释】①宋亡以后,何梦桂为了避免元朝的累次征辟,离开家乡,隐居湖南小西源。

此诗乃此时所作。

②龙、云:

指君臣风云际会。

③参差:

即排箫,古乐器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暗点“夜坐”。

“无声”写夜之静谧,“沉”写漏声沉重,更显深夜静穆,“入”点明风露渗入衣襟,更进一步写夜深久坐。

B.颔联写周遭的夜景。

“洞龙熟睡”暗示南宋政权已不存在,“云归岫”化用陶潜“云无心以出岫”形象地表现出遗民闲居的情态。

C.颔联化用诗句。

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意,表明自己眷念故国故君和决不屈服于元朝的情怀。

D.尾联叙写了诗人高楼独坐、望断征鸿、深夜吹箫等行为,同时化用屈原“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的诗意,含蓄表达对故主的思念。

15.本诗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都借“梦”与“剑”来表达情感,两首诗歌借此表达的情感内蕴有何异同?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水,千姿百态,蜿蜒绵长,起伏不定,自然容易滋生出无数诗意,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以“

(1)”写出沧海的荡漾之波(《观沧海》);柳宗元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以“

(2)“直言潭水的清澈(《小石潭记》);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倾听琵琶曲,以“(3)”一句借江面的静谧烘托琴声余韵(《琵琶行》);杜甫夔州登高,近看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远眺“(4)”的壮阔之景(《登高》);东坡泛舟赤璧,借客之口表达了生命之思,以“(5)”表达生命的渺小之叹,以“(6)”来表达对自然永恒生命的羡慕(《赤壁赋》)。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7~19题。

(9分)

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经部,收录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

自汉武帝以来,儒家超越了诸子百家,儒家文化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

此后的历朝历代,儒家思想都被看做纲常伦理,被认为是思想文化界的______。

史部,收录的主要是史书,中国历史上的“正史”,从汉代的《史记》开始,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史书《清史稿》为止,总称为“二十六史”。

子部,收录的是人们常说的“诸子百家”的著作。

百家之长与儒家之尊共同盛放于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才使得中国文化______,鲜活有力。

集,即文集,集部则是古代诗词文集的汇编。

综合来看,如果我们将国学比喻为一座______的文化大厦,那么,经是这座大厦的钢筋结构,有了儒家经典,就立起了中国主流思想;史是大厦的水泥浇筑,水泥的巍然填充与钢筋的盎然挺立,就构筑起了中国文化的坚实外形;(),所以,子部的百家思想,就如同是为这座大厦开了一扇扇的门窗,正因为有门窗的参与,才使得空气流通、阳光充盈;集部,像是大厦里一切装潢与内饰,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正是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全面支撑起了中国文化这座______的殿堂。

17.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

B.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而“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

C.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D.“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而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18.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流砥柱源源不断蔚为大观古色古香

B.擎天之柱生生不息蔚为大观美轮美奂

C.中流砥柱生生不息富丽堂皇古色古香

D.擎天之柱源源不断富丽堂皇美轮美奂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然而钢筋水泥虽然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却也使得这座楼宇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B.钢筋水泥建起的这座庞然大楼,不仅非常庞大,而且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C.使用钢筋水泥虽然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这座楼宇却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D.钢筋水泥建起的这座楼宇密不透风、缺乏生机,虽然它是一座庞然大楼

20.用下面的短语分别为孔子和孟子拟写一副对联。

要求:

上下联各为九个字,语意连贯,符合人物和对联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6分)

宣儒家仁政立万世师表倡浩然正气成一代儒宗

德合乾坤含生取义轻君贵民道通中外

孔子——

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

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