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县发展节水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5426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某县发展节水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某县发展节水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某县发展节水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某县发展节水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某县发展节水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某县发展节水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x

《关于某县发展节水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某县发展节水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某县发展节水农业的调研与思考.docx

关于某县发展节水农业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某县发展节水农业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某县发展节水农业的调研与思考xx县是传统的灌溉农业县,有水则为绿洲,无水则为荒漠,水对发展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

历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并结合县情积极探索节水农业发展的途径和办法,力求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尽力壮大农业生产规模,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特别是近年来,面对国家实施xx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行xx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使境内水资源更加紧缺的局面,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目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善水利工程体系,大力推广节水技术,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节水农业,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又提出了坚持xxx县,做xxx章,培育xxxx产业带的基本思路,强调xx的生产要素汇聚在水系,优势聚集在水系,特色也彰显在水系,要切实抓好治水、节水、活水工作,不断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利用效率。

加强城镇生产生活节水管理工作,在城镇居民家庭中大力推广节水设施,充分发挥社区用水协会作用,巩固扩大城市节水成果;继续抓好工业企业节水试点,科学合理核定企业年度用水总量,健全完善内部节水管理规章制度,调动工业节水积极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以城镇和工业节水弥补农业用水不足。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落实xxx县的基本思路,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就当前全县发展节水农业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通过思考提出了一些今后发展节水农业的思路和措施。

一、发展节水农业具备的基础条件一是光热资源独特。

xx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年平均气温7.6℃,年最高温度39.1℃,最低-27.3℃,大于0℃积温3548℃,年均降水量117.1毫米,全年无霜期160天,最长179天,平均年日照3085.1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48.42千卡/平方厘米,属典型大陆温带干旱气候,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有效积温高,温度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大气透明度好,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农产品糖分积累,且病虫害较少,对发展优质、特色、绿色农业十分有利。

特别是由于光照好、降水少,繁育的玉米杂交种子籽粒饱满、发芽率高、质量好,被制种界专家誉为优质xxxx种子天然繁育场。

正视干旱缺水,催生以水定种安排。

去年汛末以来,荆门市降雨同比少56%,加上连续四年抗大旱,用水量大,原有库塘蓄水难以得到有效补充,全市蓄水同比少34%,其中漳河、温峡口等大型水库水位分别为34年来最低和在死水位以下3.58米,惠亭、石门、高关这些骨干水库,蓄水量锐减为大库像中库、中库像小库,至于一些小库的蓄水量已如塘堰,以及山丘岗地的一些水井已干涸无水可引等缺水现象则更为普遍,工程间、区域间蓄水严重不平衡。

连续五年少雨少蓄,气象预报今年降雨又总体偏少,极可能出现五连旱的严峻形势。

市水务局、防办见事早、行动快,当参谋、出主意,引起市委、市政府重视,党政主要领导先后于春节前后的1月15日、2月8日进行专题调研和召开市县乡村主要负责人电视电话会,要求全市上下克服厌战、畏难、观望、侥幸心理,立足抗大旱,早安排、早行动,全面动员部署抗旱保生活、保粮食、保增收的工作。

目前荆门市高层推进一抗三保工作的核心为:

保蓄增水、以水定种、向节水农业转型。

当地已将一抗三保作为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作为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标杆。

严格落实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市与县市区、县市区与乡镇层层签订了一抗三保工作责任状,建立了确责、履责、考责、问责的责任倒逼机制,将问责制贯穿在以水定种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落实到位。

二、严格顶层设计,倒逼节水农业转型荆门市水务、防办在精心测算水账的基础上,科学编制以水定种方案,以有限水量倒逼节水农业的转型,并以市防指今年一号文件下发,形成向节水农业转型的制度性安排。

在制度性安排中,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的硬约束。

一是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再生态分类施策原则,以及全力确保生活和工业用水、努力保证农业用水的要求,重点对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加强保护,实行控制性运用,科学调度、统筹需求、优化配水。

二是对河湖库十大灌区按现有水、预计来水、灌溉面积,确定保灌面积、水源调度措施、应急补水办法。

三是对丰水区,加强抢引过境客水,实施河湖库联调,提高配置能力,对灌溉范围内的农田,做到全抗全保,力争高产高效。

四是对缺水区,制定水库搬死水应急方案,落实机具设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保增效。

五是分区域编制用水需求手册,明确水量定位、定水定种、水量到田,通过逐级建立蓄水需水调水三水台账,落实到村组到田头。

五项细化水量的原则和措施,覆盖到市县乡村四级生活和农业用水,形成一种必须由粗放型灌溉农业向以水定种集约型节水农业转型的倒逼机制。

在京山县的沙坡村农业结构调整的田头。

在山岗地里一架温暖如春的西瓜育苗的大棚内,早育又耐旱的三万株架接西瓜苗,将移栽到原本种水稻的田块,一亩可收8000元左右,远超需水量大的水稻种植效益一倍。

在另一块高岗坡地新翻整的田土上,原本种水稻的300来亩田,将置换成耐旱的红樱高粱、玉米和豆角,这些新调整的作物,已由村里联系了订单销售,免除了种植结构调整的后顾之忧。

三、开源增水管水,支撑防旱措施到位在开源方面。

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大规模开展整治病险水库、扩挖改造塘堰、硬化末级渠系、筑坝扎垱拦水、掘挖深井、解决最后一公里淤积难题、建立库渠塘接瓜式灌溉体系、完善配套抗旱水网,以不断提升农田灌溉能力。

我们在京山县孙桥镇黄台村看到,村民开源意识十分强烈,形成架泵抽瓢水、架机五级提河水,将坑洼水、河流水补充到堰塘中;对承包的堰塘实行保灌保养统筹管理,以合同形式规定一次性灌溉抽水时间、保灌水量水位,力求粮食、渔业两者兼顾两满意。

在管水方面。

强化统筹功能,对水源集中管理、集中调度、集中使用,重点是上收一级水源管理权限。

即大中型水库由县一级防指统调、小型水库由乡镇一级统调、一万立方米以上大堰由村组一级专管。

所有水源一律实行计划用水、从严调度,严禁发电弃水和放水捕鱼,以保证水资源效益最大化。

在蓄水方面。

当地十分珍惜雨水资源,通过抢引客水、拦截河水、开发泉水、增蓄雨水、挖掘地下水等措施,全面蓄水保水增水。

在汛前检查中,将蓄水保水作为重要内容督办,督促基层水管单位,加强蓄水工程检查、维护,堵住跑冒滴漏。

京山县在境内的小河流中拦坝,启动沿河泵站提水补库灌塘;东宝区发动群众把泉水、散水、坑洼水引入池、田、窖、堰、塘、库,努力为春耕备耕增加水源。

四、调整种植结构,细化节水农业措施旱区调整种养结构、发展节水农业,这是避灾农业的根本路径。

荆门市在年年干旱年年灾的切肤之痛中,细化和推广了节水农业的具体措施。

一是改变育秧方式。

全市推行旱育秧、集中育秧、工厂化育秧,通过改变传统育秧方式,粗略计算不仅可节水3500万立方米,而且还减少育秧用田20万亩。

二是推行农艺节水。

实施地膜覆盖、平整土地、深翻松土、秸秆还田、化学保墒,提高入渗能力,以减少用水量。

三是发展节水农业。

全市分县、分乡镇、分村组普遍制订了调整种植结构方案,其中调整早西瓜、红樱高粱、玉米等耐旱高产作物面积40万亩,调整后的种植面积已分解落实到乡镇和村组。

在此基础上,钟祥市、京山县还组织农户代表看水源、算水账、算效益账,积极引导农民以水定种、调整种植结构。

四是产销结合保调整。

全市凡实施种植结构调整的地方,都提早组织公司加农户模式,广泛开展订单生产,保证未产先销、以销定产、产销相接,免除农户调整结构的后顾之忧。

五、破解转型困局,尚需多方配合支持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感荆门市虽然积极主动防旱,努力践行以水定种新的治水理念,大力推行向节水农业转型,取得了好的成效和经验,走在了全省旱区的前列,但也深感当地在抗旱中仍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工程设施薄弱,部分中小型泵站老化失修,有的渠系淤积堵塞;农业结构调整始终面临着市场难预测,不稳定因素多等难题。

为继续推进和支持荆门市向节水农业转型,我们有两点建议。

一应争取项目支持。

近年来湖北干旱核由传统的鄂北岗地向鄂中丘陵区蔓延,形成荆门等市为主的干旱带,不仅面上的水源工程需要建设,而且高关、惠亭等骨干水库,在城镇化加快的进程中,原有的以灌溉为主的功能取向,逐步为城镇供水的功能取向取代。

应将汉东引水工程列入十三五规划,充分论证,在扩源增流上给予支持。

二应落实电费补贴。

荆门市在连年抗旱中泵站提水电费耗资大,随着抗旱的持续,泵站提水所需资金数额更大。

根据《湖北抗旱条例》规定的建立抗旱电费补贴制度,具体补贴标准和范围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的条款,需要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快请示汇报,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力推补贴政策早日出台。

六、举一反三思考,节水转型任重道远通过对荆门市以水定种,启动向节水农业转型的调研,从其基本经验中,可以得出三个方面的启示。

一是必须正视干旱倒逼预警信号。

湖北历为江汉洪水走廊,号称千湖之省,但是水多的省份,也应正视缺水危机。

受制于降雨时空不均、人均天然水资源量1782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6%、水利工程可控灌农田仅占总数的67%三大因素制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社会用水需求也将随之提高,以中等干旱年份为例,在现有工程供水能力下,全省缺水60.3亿立方米,通过实施水利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仍缺水21.4亿立方米。

进入新世纪的十年间,湖北已经发生了五个年份严重以上的全省性干旱。

干旱困扰、缺水频现、危害趋重,这是湖北敲响的干旱倒逼预警信号,水利、抗旱部门必须重视自然灾害的预警,十分珍惜逐渐稀缺的战略性水资源,履职担当,为全省向节水农业转型,出主意、当参谋,并加大荆门市干旱倒逼以水定种的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全盘。

二是必须实施双制保驾护航。

从业务部门看,荆门市水务、抗旱部门根据缺水少雨的严重形势、气象部门预报今年降雨偏少两成以上的趋势分析,认真履行职责,精心测算水账,科学编制以水定种方案,以有限的水量倒逼向节水农业转型,并以市防指的文件作出制度安排,为推行节水农业的措施起了好头。

但是,仅此一项制度,难以实现以水定种的既定目标,必须加强组织领导。

从行政领导看。

荆门市以水定种的倒逼机制,促进了抗旱责任制度的细化与落实。

当地党政主要领导已开展了多次调研和抗旱部署,签订了市县乡村四级抗旱责任状,将问责制贯穿在抗旱减灾全过程和节水农业转型全部环节。

正是这种双制护航,保证了全市旱育秧和工厂化育秧、地膜覆盖和化学保墒、调整耐旱高产粮食经济作物等节水措施遍地开花,呈现了向节水农业转型的好势头。

向节水农业转型具有复杂性、艰难性,必须纳入抗旱减灾、发展避灾农业的社会系统工程予以统筹,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才能有效推进向节水农业的转型。

三是必须加强以水定种行业指导。

荆门市由倒逼机制催生的以水定种向节水型农业转型的路径,体现了水利改革的新方向。

向节水农业转型,荆门市开了头、起了步,但是转型具有长期性、阵痛性,需要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新的治水理念指导下,作出制度性的安排,使这种转型有良性运行机制作保障。

在制度性的安排上,要丰富和完善顶层设计方案、线路图、具体措施,进一步增强转型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当前在分类指导中,一要鼓励和推进荆门市明确水权,进而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使有限的水资源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效益最大化。

二要增强以水定种方案的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免除以水定种后,农户调整结构,所带来的后顾之忧,提升调整结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夯实以水定种转型的基础。

三要坚定实施开源节流并重的治旱方略,一方面要通过实施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增强以水定种的保障能力;一方面要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堵住跑冒滴漏、硬化渠系配套工程、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灌溉难题,为以水定种提供良好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