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5357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2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docx

《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docx

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

无机推断题复习

无机推断题是在化学学科的历次高考改革中始终保留的一种基本题型,是高考的热点题型。

它以无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相互转化为载体,不仅能全面检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抽象、求异、发散、收敛,逻辑推理,知识迁移,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很好地与化学实验、计算、基本化学用语,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及化合物,有机知识等学科内综合考查,对考生有很好的区分度,预计在今后的理科综合能力考查中,它将依然是化学学科的一种重要题型。

一、无机推断题复习方法和策略。

推断题融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理论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在解无机推断题时,读题、审题相当重要,在读题审题过程中,要认真辩析题干中有关信息,抓住突破口,分析无机推断中的转化关系,仔细推敲,挖掘出隐含条件。

(一)基本思路

读题(了解大意)→审题(寻找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与所求)→解题(抓突破口)→推断(紧扣特征与特殊)→得出结论→正向求证检验

读题:

读题的主要任务是先了解题目大意,寻找关键词、句,获取表象信息。

切勿看到一点熟悉的背景资料就匆匆答题,轻易下结论,这样很容易落入高考试题中所设的陷阱。

审题:

对读题所获信息提炼、加工,寻找明显的或潜在的突破口,更要注意挖掘隐含信息-“题眼”。

“题眼”常是一些特殊的结构、状态、颜色,特殊的反应、反应现象、反应条件和用途等等。

审题最关键的就是找出”题眼”。

解题:

找到“题眼”后,就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解无机推断题常用的方法有:

顺推法、逆推法、综合推理法、假设法、计算法、实验法等。

通常的思维模式是根据信息,大胆猜想,然后通过试探,验证猜想;试探受阻,重新阔整思路,作出新的假设,进行验证。

一般来说,先考虑常见的规律性的知识,再考虑不常见的特殊性的知识,二者缺一不可。

验证:

不论用哪种方法推出结论,都应把推出的物质代入验证。

如果与题设完全吻合,则说明我们的结论是正确的。

最后得到正确结论时还要注意按题目要求规范书写,如要求写名称就不要写化学式。

(二)相关知识储备

解答无机推断题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为基础。

下面以“考纲”为核心,以教材出发,结合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对常考的热点知识作如下归纳:

一.颜色状态

状态

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

H2O、H2O2、C6H6、C2H6O、Br2、Hg、等

颜色

有色气体:

NO2(红棕色)、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无色刺激性气体:

SO2、NH3、HX(F、Cl、Br、I);无色无味气体:

H2、N2、O2、CO2、CO、CH4、C2H2、NO。

溶液中的有色离子:

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4-[紫(红)色]。

Br2在水中显黄(橙)色,在有机溶剂中显橙(红)色,I2在水中显黄(褐)色,在有机溶剂中显紫(红)色。

有色固体:

(淡)黄(棕)色固体:

Na2O2、S、FeS2、FeCl3;黑色固体:

MnO2、C、CuO、FeO、Fe3O4、CuSCuS2;紫(黑)色固体:

KMnO4、I2;(紫)红色固体:

CuFe2O3Cu2OFe(OH)3Cu;蓝(绿)色固体:

Cu(OH)2CuSO4·5H2O。

有色沉淀:

①白色沉淀:

H2SiO3、AgCl、BaSO4(不溶于酸)、BaSO3、Mg(OH)2、Fe(OH)2、Al(OH)3、BaCO3、CaCO3、CaSO3、MgCO3等;②(浅)黄色沉淀:

AgBr、AgI、S;③红褐色沉淀:

Fe(OH)3;④蓝色沉淀:

Cu(OH)2;⑤黑色沉淀:

CuS、FeS。

二.物质的位置与结特征结构

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4、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电子数的1/2的元素;

5、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6、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6、Mg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数4倍的元素;

7、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8、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9、He、Ne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满足2n2的元素。

10、H、He、Al是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11、Mg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6的元素;

1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13、C、S是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

14、O是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

15、C、Si是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16、O、F是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17、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氢(H)

18、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19、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O、Si、Al

20、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21、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C

2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O

23、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4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4的元素)Ne

24、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元素Li、Si

25、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Mg

25、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的元素N

26、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F

27、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的元素P

28、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Al

29、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

2的元素C

30、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

31、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

32、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

3的元素O

33、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关He、C、S

34、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

35、X、Y两元素可形成X2Y和X2Y2两种化合物(或形成原子个数比2:

1与1:

1的化合物Na2O、Na2O2    、H2O、H2O2

三、含量与物理性质

1、O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Si次之,Al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

2、H是最轻的非金属元素;Li是最轻的金属元素。

3、Na是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元素;K是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元素。

4、Si是人工制得纯度最高的元素;C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元素。

5、N是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O是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6、常温下,F、Cl是单质具有有色气体的元素。

7、C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元素。

8、Cl是单质最易液化的气体、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

四、化学性质与用途

1、F是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

2、N是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

3、S是气态氢化物与其低价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元素。

4、P是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元素。

5、F是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以雕刻玻璃的元素。

6、O是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对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元素。

7、Mg是既能在CO2中燃烧,又能在N2中燃烧的金属单质。

8、Li、Na、F的单质在常温下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

五.特殊的反应现象

燃 烧

H2+Cl2(苍白色火焰),C2H2(C6H6)+O2(明亮火焰,浓烈黑烟)。

焰色反应

Na+(黄色)、K+(紫色)。

淀粉遇I2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

使品红溶液褪色

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在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

NO

Fe3+遇OH-生成红褐色沉淀,遇苯酚显紫色,遇SCN-显红色。

Fe2+遇OH-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生成红褐色;Fe2+遇SCN-无明显变化,通入Cl2后溶液显红色。

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溶液一般含NH4+

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溶液一般可能含:

CO32-、HCO3-、SO32-、HSO3-(S2-、HS-)等

六.特征反应(中学)

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物质

(1)金属单质:

Al

(2)两性物质:

两性氧化物如Al2O3,两性氢氧化物如Al(OH)3、氨基酸等。

(3)弱酸弱碱盐:

如(NH4)2CO3、CH3COONH4等。

(4)弱酸的酸式盐:

如NaHCO3、Ca(HCO3)2、AaHSO3等

固体加热后不留残渣的物质

I2、NH4Cl、(NH4)2CO3、NH4HCO3。

常温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

Na、K、F2、Na2O2、CaC2。

有MnO2参与的化学反应

(1)2H2O2MnO22H2O+O2↑

(2)2KClO3

2KCl+3O2↑

(3)MnO2+4HCl(浓)△MnCl2+2H2O+Cl2↑

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

2KmnO4△K2MnO4+MnO2+O2↑

2NaHCO3△Na2CO3+H2O+CO2↑

Ca(HCO3)2△CaCO3+H2O+CO2↑

NH4HCO3△NH3↑+H2O↑+CO2↑

(NH4)2CO3△2NH3↑+H2O↑+CO2↑

4HNO3

H2O+4NO2↑+O2↑

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

铵盐与碱反应,如NH4Cl与Ca(OH)2

Cu、C等与浓H2SO4或硝酸的反应

Na2CO3、NaHCO3、Na2SO3、NaHSO3等与强酸反应。

电解饱和NaCl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等。

Cl2与NaOH[Ca(OH)2]反应

七.置换反应的类型

置换反应的类型

高温

1.金属→金属

如Fe+Cu2+Fe2++Cu,2Al+Fe2O3Al2O3+2Fe

2.金属→非金属

(1)固态金属气态非金属

如:

Zn+2H+Zn2++H2↑,2Na+2H2O  2NaOH+H2↑,

3Fe+4H2O(g)△Fe3O4+4H2

(2)固态金属→固态非金属

点燃

如:

2Mg+CO2    2MgO+C

3.非金属→非金属

(1)固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

高温

如:

2C+SiO2Si+2CO↑

(2)固态非金属→气态非金属

高温

如:

C+H2O(g)  CO+H2

(3)气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

如:

Cl2+2KI2KCl+I2,Cl2+H2S2HCl+S↓

O2+4HI2I2+H2O

(4)气态非金属→气态非金属

如:

2F2+2H2O  4HF+O2

(5)气态非金属→液态非金属

如:

Cl2+2HBr2HCl+Br2

高温

4.非金属→金属

如:

C+CuOCu+CO↑,3H2+Fe2O32Fe+3H2O

八.分步氧化的几种情况

分步氧化的几种情况

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分步氧化如下:

O2

O2

A 

B

C

1、掌握一些特别的连续变化关系

(1)

(2)A—

O2

O2

A为弱酸的铵盐:

(NH4)2CO3或NH4HCO3;(NH4)2S或NH4HS;(NH4)2SO3、NH4HSO3

O2

O2

2.NH3NONO2

O2

O2

3.N2NONO2

O2

O2

4.CCOCO2

5.NaNa2ONa2O2

O2

O2

6.RCH2OH   RCHO   RCOOH

放电

放电

九.特殊的反应条件

放电

光照

光照

N2+O2   2NO;3O2   2O3

光照

光照

H2+Cl 2HCl;2HClO 2HCl+O2↑;

MnO2

4HNO3  4NO2↑+O2↑+2H2O

催化剂

MnO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MnO2

2H2O2    2H2O+O2↑

2KClO32KCl+3O2↑;2SO2+O2    2SO3;

Cu

N2+3H2    2NH3;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2CH3CH2OH+O2

2CH3COOH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十.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⑵铵盐:

十一.化合价变化

变价元素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是推断题的命题角度之一,常考到的元素有:

Cl、S、N、C、Fe等。

十二.物质组成的特殊配比

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

1或1:

1的特殊化合物有:

Na2O、Na2O2类,H2O、H2O2类,CaC2、C2H4、C2H2、C6H6类。

十三.物质间的一些特殊转化关系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是解无机推断题的精髓,除了熟记一般的转化网络如“铝三角”、“铁三角”等外,还要了解一些特殊的转化关系,例如:

H2     HClHNO3

H2OH2OH2O

O2Na2ONaOH

Na   Na2ONaOH

NaCl    NaCl   NaCl

Cl2HClMgCl2

MgMgOMgSO4

MgCl2MgCl2MgCl2(或把Mg换成Cu)

Cl2HClBaCl2

十四.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主要反应

工业制漂白粉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Cl2+2Ca(OH)2  CaCl2+Ca(ClO)2+2H2O

工业合成氨

催化剂

N2+3H2     2NH3 

氨的催化氧化

电解

4NH3+5O2    4NO+6H2O

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2H2O  2NaOH+H2↑+Cl2↑

电解制镁、铝

电解

电解

MgCl2   Mg+Cl2↑;2Al2O34Al+3O2↑

工业制玻璃

高温

高温

Na2CO3+SiO2   Na2SiO3+CO2↑;

点燃

高温

CaCO3+SiO2   CaSiO3+CO2↑

工业制硫酸

催化剂

4FeS2+11O2  2Fe2O3+8SO2(或S+O2  SO2);

高温

2SO2+O2    2SO3;SO3+H2O  H2SO4 

工业制粗硅

SiO2+2C   Si+2CO↑

、常见的突破口:

抓住题目的突破口,是解决无机推断题的关键。

题目中的突破口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

显性的突破口通常是指物质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用途以及一些特征的反应现象;而隐性的突破口则往往是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或者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1、物质状态

液态单质:

Br2、Hg;液态化合物:

H2O、H2O2、H2SO4、HNO3等;

气态单质:

H2、N2、O2、F2、Cl2等;气态化合物:

氧化物:

COCO2NONO2SO2

氢化物:

C2H2NH3H2SHX

(并从特殊颜色﹑气味﹑相互反应等方面总结)

2、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

(1)焰色反应:

黄色-Na;紫色(钴玻璃)-K。

(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

火焰颜色:

苍白色:

H2在Cl2中燃烧;(淡)蓝色:

H2、CH4、CO等在空气中燃烧;

黄色:

Na在Cl2或空气中燃烧;烟、雾现象:

棕(黄)色的烟:

Cu或Fe在Cl2中燃烧;

白烟:

Na在Cl2或P在空气中燃烧;白雾:

有HX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

白色烟雾:

P在Cl2中燃烧。

(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

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

Fe(OH)2→Fe(OH)3;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

AgOH→Ag2O。

(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3;

(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

SO2;

(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

NO;

(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

I2;

(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

Na2O2;

(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

P4;

(10)遇SCN-变红色、OH-产生红褐色沉淀、苯酚显紫色的离子:

Fe3+;

(11)不溶于强酸和强碱的白色沉淀:

AgCl、BaSO4;

(12)遇Ag+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浅黄色、黄色沉淀的离子分别是:

Cl-、Br-、I-。

(13)可溶于NaOH的白色沉淀:

Al(OH)3、H2SiO3;金属氧化物:

Al2O3;

(14)可溶于HF的酸性氧化物:

SiO2;

(15)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单质:

Al、Si、;化合物:

铵盐;

(16)能与浓硫酸、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

硝酸盐;

(17)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强酸的离子:

SiO32-;

(18)溶液中加酸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CO2、SO2、H2S;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可能是:

CO32-、HCO3-;SO32-、HSO3-;S2-、HS-;

(19)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的元素:

N;

(20)与酸、碱都能反应的无机物:

Al、Al2O3、Al(OH)3、弱酸酸式盐、弱酸弱碱盐等;

(21)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

K、Na、NaH;Na2O2、CaC2及Mg3N2、Al2S3等;

(22)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Ba(OH)2、Ca(OH)2与NH4HCO3、(NH4)2SO4等;

(23)先沉淀后溶解的反应:

Ca(OH)2+CO2、AgNO3+氨水、Al3++OH-、AlO2-+OH-、Ba(OH)2+H3PO4等;

(24)见光易分解的物质:

HClO、HNO3、AgCl、AgBr、AgI;

(25)使用催化剂的反应:

合成氨、三氧化硫的生成、氨的催化氧化、制氧气等。

一.金属部分:

[题眼归纳]

1.特征现象:

(1)焰色反应:

Na+(黄色)、K+(紫色)

(2)浅黄色固体:

S或Na2O2或AgBr

(3)有色溶液:

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

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黄色(AgI、Ag3PO4)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

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4)特征反应现象:

(5)既产生淡黄色沉淀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2O32-+2H+=S↓+SO2↑+H2O(Na2S2O3+H2SO4)

(6)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并产生淡黄色沉淀:

2FeCl3+H2S=2FeCl2+S↓+2HCl

(7)通CO2变白色浑浊:

石灰水(过量变清)、Na2SiO3、饱和Na2CO3、浓苯酚钠、NaAlO2

2.基本反应:

(1)与水反应产生气体或沉淀:

单质

化合物

双水解:

(2)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①单质:

Al、Si

②化合物:

Al2O3、Al(OH)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

如:

Al3+Al(OH)3AlO2-

③A—

(3)置换反应:

①金属→金属

②金属→非金属

(4)分解反应:

②硝酸盐

(3)电解反应:

电解

 

二.非金属部分:

[题眼归纳]

1.非金属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中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

2.置换反应:

(1)非金属→非金属

(2)非金属→金属

3.归中反应:

2H2S+SO2=3S+2H2O

4NH3+6NO

4N2+6H2O

4.分解反应:

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

铵盐

5.特征网络:

通式:

6.特征反应

⑴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②铵盐: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三角转化关系:

【考纲要求】2.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氯元素的知识网络)

一、卤素【知识网络】

①Cl2+H2O=HCl+HClO

②Cl2+2NaOH=NaCl+NaClO+H2O

③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①2Fe2++Cl2=2Fe3++2Cl-

②2I-+Cl2=I2+2Cl-

③S2-+Cl2=S↓+2Cl-

④SO2+Cl2+2H2O=H2SO4+2HCl

⑤8NH3+3Cl2=N2+6NH4Cl

HCl

HClO

(强氧化性)

H+

Zn

OH-

NH3

CaCO3

H2

H2O

NH4+

CO2

Cl-

Ag+

MnO2

AgCl

Cl2

C2H5OH

C2H5Cl

取代

CH2=CH

Cl

加成

CHCH

AgNO3

Ca(OH)2

H+、CO2

电解

Na

AgNO3

Cl2

(黄绿色气体)

Ca(ClO)2

氧化性

KMnO4、电解

H2S、HBr、HI

还原性

化合物

金属

①2Fe+3Cl2=2FeCl3

②Cu+Cl2=CuCl2(生成高价)

非金属

①H2+Cl2=2HCl

②2P+3Cl2=2PCl3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NaCl

AgCl

1.分清氯水、溴水的成分,反应时的作用和褪色的原理。

氯水中正因为存在可逆反应Cl2+H2OHCl+HClO,使其成分复杂且随着条件的改变,平衡发生移动,使成分发生动态的变化。

当外加不同的反应物时,要正确判断是何种成分参与了反应。

氯水中的HClO能使有色物质被氧化而褪色。

反之,也有许多物质能使氯水、溴水褪色,发生的变化可属物理变化(如萃取),也可属化学变化,如歧化法(加碱液)、还原法(如Mg、SO2等)、加成法(加不饱和的有机物)等。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虽然发生化学变化,但仍生成有色物,如Br2与Fe或KI反应。

2.区分清楚萃取和分液的原理、仪器、操作以及适用范围与其他物质分离方法不同。

萃取和分液是物质分离的众多方法之一。

每一种方法适用于一定的前提。

分液适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而萃取是根据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性有很大差异从而达到提取的目的。

一般萃取和分液结合使用。

其中萃取剂的合理选择、分液漏斗的正确使用、与过滤或蒸馏等分离方法的明确区分等是此类命题的重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命题以选择何种合适的萃取剂、萃取后呈何现象、上下层如何分离等形式出现。

解题关键是抓住适宜萃取剂的条件、液体是否分层及分层后上下层位置的决定因素。

分液操作时注意“先下后上、下流上倒”的顺序。

为确保液体顺利流出,一定要打开上部塞子或使瓶塞与瓶颈处的小孔或小槽对齐,与大气相通。

二、碳族元素

CO2

H2SiO3

H+、CO2+H2O

NaOH

C

NaOH

HCl、FeCl3、SiO2

Mg

O2

HNO3、H2SO4、O2、

CuO、O2

Fe2O3

C

CO2+H2O

CaCO3

H2O

H2O

CaC2

Ca(OH)2

CaO

Ca(HCO3)2

Δ

Na2CO3、Δ

C

CaO

CO

CO2

Na2CO3

CaCl2

Ca(OH)2

Na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