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某知名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5168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7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某知名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某知名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某知名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某知名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某知名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某知名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2.docx

《安徽省某知名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某知名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某知名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2.docx

安徽省某知名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2

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统考

高三地理

时间:

100分钟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70分)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

下图为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

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 )

A.曲线①B.曲线②C.曲线③D.曲线④

2.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与全球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的城市是( )

A.城市①B.城市②C.城市③D.城市④

3.城市③7、8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B.受高压控制,晴天多

C.纬度高,日照时间长

D.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

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

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A.云量厚度B.地势高低C.植被状况D.正午太阳高度

5.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B.云量增加C.环境污染D.人口增加

近日,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图)在山东济南亮相,这是我国首个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

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可以让阳光透过它,使下面的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与西北地区相比,在济南周边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是(  )

①光照充足②资金、技术力量雄厚③节约土地④高速公路网密集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

是(  )

A.地质及水文条件B.气象及水文条件

C.气象及气候条件D.地质及气候条件

8.下列地区中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的是(  )

A.南方水乡B.西北戈壁C.青藏高原D.东南丘陵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10.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季风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壶口瀑布水量骤增,每秒流量达到2440立方米,形成壮美瀑布群。

由于恰

逢沿岸山桃花盛开,故被称为“桃花汛”。

下图是区域水系分布图和壶口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桃花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降水丰富B.季节性积雪融水多

C.上游冰凌消融D.高山冰雪融水猛增

12.壶口瀑布含沙量最大出现在(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3.桃花汛期间,图示区域(  )

A.日落时间推迟B.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C.昼长逐渐变短D.正午日影逐渐变长

为避免人们生活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

下图是某校同学自制的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  )

A.21时B.15时C.9时

D.3时

15.当北京时间8:

00整,长指针指向(  )

A.MB.NC.PD.Q

16.图中长指针转动方向和角速度分别是(  )

A.逆时针 7.5°/小时B.顺时针 7.5°/小时

C.逆时针 15°/小时D.顺时针 15°/小时

下图为地球上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实线为等太阳高度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此时,中时区的区时为(  )

A.6时B.9时C.17时D.21时

18.若①②经度相同,②③纬度相同,则该时刻太阳高度(  )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③

19.与此日Q点太阳高度日变化相符的图是(  )

A.

B.

C.

D.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20.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1.四地所处位置中纬度相同的两地是(  )

A.甲乙B.甲丙C.丙丁D.乙丙

22.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

他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美国人约翰的度假屋距离北美五大湖中的安大略湖湖岸约8米,3月初的一场寒冷风暴侵袭了他的度假屋,将这里的一切都冻成了“冰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结合材料推测,该度假屋最可能位于安大略湖的(  )

A.东南侧B.东北侧C.西北侧D.西南侧

24.形成该“冰雕”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太平洋B.大西洋C.五大湖D.北冰洋

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m);右图是风力统计曲线图,其中两条曲线分别对应左图中甲、乙两地。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5.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甲——①、乙——②B.甲——③、乙——②

C.甲——②、乙——③D.甲——②、乙——①

2

6.影响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产生差异的因素是(  )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②地形起伏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④海陆位置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

 

舒中高三统考地理第6页(共10页)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7.关于图中表示的四地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冬温夏热;夏秋降水多,年变化大

B.②——冬冷夏热;降水较多,分配较均匀

C.③——全年高温,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D.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

28.图中表示的四种气候中,在我国有分布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下图中实线为锋线,正在向a地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9.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反气旋B.暖锋C.冷锋D.气旋

30.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不可能出现降水天气B.最有可能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C.最有可能出现晴朗天气,气温上升D.最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

31.下列天气现象由该天气系统控制的是(  )

A.江淮梅雨B.长江中下游伏旱

C.台湾岛台风D.北方夏季暴雨

湖泊往往成为所在城市的重要名片,风光优美,景色宜人。

宋代杨万里曾写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代苏轼曾在黄州沙湖遇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舒中高三统考地理第8页(共10页)

32.在材料提及的时期内,对杭州西湖可能出现的“风光”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受副高脊影响,晴天多,高温少雨

B.周围群山葱翠,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C.梅雨季节刚过,湖水多,湖面宽阔

D.受钱塘江潮的影响,湖水盐度较大

33.推测苏轼遭遇的这次降雨的形成原因(  )

A.春季气温回升快,对流旺盛

B.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天气不稳定

C.地形阻挡抬升,水汽凝结致雨

D.东部雨带推移至长江中下游

冰川物质平衡又称

冰川物质收支,

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

斯瓦尔巴地区位于北欧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

下图为该地区某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  )

A.冬季平衡波动较大B.总体呈负平衡趋势

C.年际平衡变化较小D.年内季节变化不大

35.导致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冬、夏平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地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B.冬季受暖流影响,降水量较少

C.夏季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大D.冬季降水少,冰川积累波动变化小

二、综合题(30分)

3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山西运城及河东盐池略图。

材料二:

盐池湖水富含食盐,在南风盛行的季节,湖边盐田常有“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的奇特现象。

材料三:

运城市地处汾河谷地的最南部,南临中条山。

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显著,寒潮多发。

(1)简析湖边盐田“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现象的原因。

(3分)

 

(2)简析运城成为盐运中心的主要原因。

(3分)

 

(3)总结黄河①河段水系显著特征。

(6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8分)

材料一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观音铜像面朝东面大海,是普陀山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左图是我国沪杭甬大湾区部分区域略图,右图是舟山普陀山观音铜像。

材料二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

当入海河流水量不足,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

咸,即形成咸潮。

材料三彩虹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它最常出现在雨过天晴后,在天空中与太阳遥遥相对。

(1)简述沪杭甬大湾区设立的有利区位条件。

(4分)

 

(2)推测图示区域咸潮最可能发生的季节,并说出咸潮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4分)

 

(3)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简述其主要原因。

(4分)

 

(4)夏日雨过天晴的午后,观音菩萨

可能“迎着海风看彩虹”,判断上述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