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5039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一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一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一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一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案

教学案

课题

绿色行动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序号

授课时间

13月日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板书设计

 

35+4=45+3=63+2=

74+4=22+4=

教学策略

铺垫设伏——自主预习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练习与实践——自我评价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一、创设情景

师:

我们的城市是一个优美的城市,你们想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丽吗?

我们应该怎样做?

小朋友的这些做法很好。

那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出示:

主题图)

师:

你发现了什么?

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提出数学问题

(生观察图,发现问题和小组的同伴交流)

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解决问题

(一)小朋友们你说我讲:

一共有多少个牌子?

1、小朋友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2、怎样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个牌子?

(学生可能的回答是:

26+3=。

教师引导让学生说出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使其明白加法的意义)

3、26+3=你会计算吗?

(1)请你用你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向你小组的伙伴介绍一下?

(2)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向大家展示一下?

(3)小朋友真了不起,一道题竟能相处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能把你最喜欢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你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

(4)小朋友们请看,这几道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算一算吗?

35+4=45+3=63+2=74+4=22+4=

(二)解决老师提的问题

1、师:

老师这里还有个问题,你能帮老师解决一下吗?

已经浇了23棵,还有20棵没浇,一共多少花?

师:

谁会列式?

你知道怎样计算吗?

快借助学具摆摆算算吧!

(生操作)

师:

你愿意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同位听听吗?

(生交流)

师:

谁愿意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大家听?

(生答、师板书)

2、练习:

(1、)小朋友们一定很喜欢自己的计算方法吧!

那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几道题吧!

(生计算自主练习1)

师:

谁愿意告诉大家第一题的结果是多少?

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

第二题呢?

(2)自主练习2

学生说图的意思,自己独立列式,并请学生说说理由。

(3)请学生介绍图的意思,并列式解答,剩余的两道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4)把其中的加法题筛选出来,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教学案

课题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序号

授课时间

13月日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结合实际情景让学生在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不退位)。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加强与同学的交流。

4、渗透“绿色环保,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

一年级展出了4幅画,二年级展出了24幅画。

(1)班来了45人,二

(2)班来了30人

针对以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学策略

铺垫设伏——自主预习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练习与实践——自我评价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一、创设情景

师:

上一节课,同学们看图提的都是加法问题,谁能提出减法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

二、提出问题

同位交流,看提的是不是减法问题?

集体交流:

师:

谁想把自己的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

(1)浇花的有10人,给小树挂牌的有15人,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

(2)……

(如果学生提减法的问题有困难,教师可以加以引导)

三、解决问题

1、怎样才能知道“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

(学生可能的回答是:

15-10=。

教师引导让学生说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使其明白减法的意义)

2、15-10=你会计算吗?

3、请你用你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向你小组的伙伴介绍一下?

4、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向大家展示一下?

小朋友真了不起,一道题竟能相处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能把你最喜欢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你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

小朋友们请看,这几道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吗?

5、补充练习:

自主练习1中的减法问题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58-20=70-30=46-5=

“58-20=”你是怎么想的?

还有谁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

四、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

第5题

(1)学生说图的意思(要使海龟妈妈身上的算式的得数与小海龟的数字一样。

(2)学生自己完成

(3)集体交流,对于49-6,请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第6题

(1)告诉小朋友一个好消息,学校为了美化校园,决定进行一次爱护家园图画展,你看那么多的同学的作品已经展出了。

(2)学生自己看图,理解图的意思,并且要了解图中所有的数学信息。

(3)一年级展出了4幅画,二年级展出了24幅画。

(1)班来了45人,二

(2)班来了30人

(4)针对以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决,后请学生到讲台上说说自己提的是什么问题,怎么列式的?

学生判断是否正确。

聪明小屋:

(1)学生自己看图,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谈规律,然后学生自己按照规律填数。

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案

课题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序号

授课时间

13月日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结合情景图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

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实现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板书设计

25+3=

25+7=

教学策略

铺垫设伏——自主预习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练习与实践——自我评价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一、创设情境,进行环保教育。

1、认真观察情境图,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环保教育:

你看我们学校周围的环境怎样?

如果你见到有人在路上乱扔垃圾你会怎样做?

对,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再来观察情境图,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问题?

2、学生提问:

你俩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

一共捡了多少个易拉罐?

一共捡了多少节电池?

……

3、我们先来解决“你俩一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

”这个问题好吗?

4、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

打算如何解决?

怎样列式?

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5+7

看一看想一想25+7=与前几天学的25+3=有什么不同?

(个位满10了)

像这样的题目该怎样计算哪?

(1)独立思考。

(2)如有困难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3)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向组内的伙伴介绍一下。

(4)组间交流,师板书不同的方法,并解释自己喜欢此法的理由。

(学生进行自我优化)

5、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并交流解决的方法及结果。

6、总结归纳: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应用

1、列举生活中的或身边实例进行解决。

2、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计算结果。

指生说,全班做。

同桌互考。

教学案

课题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序号

授课时间

13月日

主备人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不进位、不退位)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

2、在练习中,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点。

板书设计

1、自主练习第1题。

2、自主练习2题。

3、自主练习第3题。

4、自主练习第4

教学策略

铺垫设伏——自主预习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练习与实践——自我评价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一、谈话引入:

师: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不但增强了环保意识,而且掌握了两位数加(不进位、进位)减(不退位)一位数的知识。

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吗?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去登山,学生分男女两组进行比赛,只要求准确对速度不作过高要求。

对正确律高的组进行表扬。

2、自主练习2题。

这是一个活动式的练习,练习时,可组织同位合作进行。

在计算过程中,读但要让学生熟悉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而且让他们初步体会到:

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3、自主练习第3题,绿色回收箱,把的数大于45的涂红色,这时废弃物箱,的数小于45的是回收物箱涂成绿色。

先介绍垃圾分类的知识,渗透垃圾分类的思想,再让学生计算得数并涂色。

4、自主练习第4题,是包含多个信息的情境图,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和两位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练习时先引导观察画面,找出信息,再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教学案

课题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序号

授课时间

13月日

主备人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结合实际情景让学生在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减整十数(不退位)。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思考问题。

3、通过与同伴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加强与同学的交流。

4、渗透“绿色环保,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的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

28-8=30-10=

24-8=

教学策略

铺垫设伏——自主预习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练习与实践——自我评价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一、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为了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使大家能在整洁的环境中舒适的学习、生活,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环境的活动,现在,该让我们把收集到的垃圾分类放好,送到回收站里去了。

看,绿色回收车已经开过来了。

二、整理数据,提出问题。

1、让学生独立看图,说一说图意: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还有什么人?

她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表,师:

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统计的表格,通过看这个表格,你知道了什么?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表格,同位互相交流自己通过表格知道了什么,然后全班交流。

3、师: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各班收集电池和易拉罐的数量,你能根据它来提出一个问题吗?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组长做好记录,全班交流的时候,组长汇报,其它成员补充。

教师将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三、解决问题

选择一个问题全班一起解决。

以“二班收的比一班多几节?

”为例:

师:

要想知道二班收的比一班多几节,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列出算式:

24-8

师:

怎样计算24-8等于几呢?

请你在学具的帮助下,来算一算吧。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学生操作学具,寻找解题方法。

全班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4-8不够减时,怎么办?

”,鼓励学生不同的想法。

1、选择一个类似的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

2、其余的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2——4个问题来独立解答,小组内部交流,巩固算法。

(将谁比谁多几的问题放在问题口袋,下节课解决。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王完成,先同位交流每道题是怎样算的,全班交流时选择几道来说一说算理。

2、自主练习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看题,说一说题意,弄清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自主练习第3题。

先让学生看图编故事,然后根据故事提出问题,重点解决100以内数的退位减的问题。

教学案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练习

序号

授课时间

13年月日

主备人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熟练正确的口算。

2、通过多种信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在探索交流发现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4、引导学生搜集信息、选择数据,提出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画面表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板书设计

30-24=

自主练习第4题。

自主练习第5题。

教学策略

铺垫设伏——自主预习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练习与实践——自我评价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以问题口袋导入。

师: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把一些问题放在了问题口袋,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口袋里的问题。

出示上节课中的统计表,并将问题口袋里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解决问题

1、以“二班收的比三班少多少个?

”为例巩固100以内的退位减。

师:

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列出算式:

30-24

联系上节课的内容,总结:

要求什么比什么多多少或少多少这样的问题,用减法来解答。

学生操作学具解答。

独立完成后先同位交流,说一说自已是怎样计算的,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将学生不同的算法写在黑板上。

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解决剩余的问题。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判断对错。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4题。

先让学生看图编一个数学故事,再根据数学故事提出数学问题,独立解决。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2、自主练习第5题。

看图说明图意,补充一个条件:

爸爸掂了()个球。

教师将已有信息做成统计表,画在黑板上,学生根据表内的内容提出问题,每人选择二至三个问题独立解决,完成后,全班交流。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扩展:

聪明小屋

先让学生独立看题,了解题意,然后独立思考:

这两个题的规律是什么?

最后让学生根据规律填空。

教学案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练习

序号

授课时间

13月日

主备人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熟练正确的口算。

2、通过多种信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在探索交流发现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4、引导学生搜集信息、选择数据,提出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画面表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板书设计

加法问题: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河里和岸上一共有多少只鹅?

一共有多少只乌龟?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教学策略

铺垫设伏——自主预习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练习与实践——自我评价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前几天我们一起绿化了校园、捡塑料袋、回收垃圾,干的真是不亦乐乎,人人都是了不起的环保小卫士,老师非常的高兴,经过大家的努力,相信曾经被污染、破坏的环境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蓝蓝的天、飘着几朵白云、清绿的小溪唱着欢快的童谣、唧唧喳喳的小鸟时而落在花草丛中,时而跳舞,这么美的世界,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二、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信息窗四(绿色家园)

引导学生观察:

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想知道了什么?

看谁观察的有顺序发现的问题多?

发现问题跟小组的同学或者同位好伙伴说一说。

全班汇报交流、补充。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分类。

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加法问题: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河里和岸上一共有多少只鹅?

一共有多少只乌龟?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减法问题:

小鸟比鹅多多少只?

乌龟比小鸟少多少只?

原来有36只鹅,游到河里30只,岸上有几只鹅?

……

三、独立思考、探究问题

师:

同学们真是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这些(加法)问题。

1、以学生提出的某一个问题为例,如:

“一共有多少只乌龟?

”怎样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只乌龟?

”你是怎么想的?

看谁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用加法?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同位交流、全班汇报

2、32+7等于多少呢?

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一听?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你能把自己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吗?

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3、选择喜欢的问题自己解决。

你还喜欢哪个(加法)问题?

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四、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你看,这里还有一组(减法)问题,你能帮老师解决一下吗?

好,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解决。

那么小组的同学先商量一下,你们小组想怎样分工?

2、组内交流

3、组间交流

五、巩固发展、拓展应用

1、综合练习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明确图意。

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解决?

2、摘苹果:

口算练习

教学案

课题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综合练习

序号

授课时间

13年月日

主备人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自主练习。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问题,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板书设计

教学策略

铺垫设伏——自主预习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练习与实践——自我评价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谁想谈一谈,你在我们举行的“绿色行动”中有什么感受?

(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综合练习

1、选一选(综合练习第2题)

教师出示不同的三组计算题。

师:

你喜欢做哪一组题?

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写在练习本上。

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会发现什么?

2、找一找(综合练习第3题)

(1)让学生观察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计算错误的算式,所在的叶子就是有病的叶子。

(2)学生独立去找有病的叶子。

(3)组织学生交流。

说说自己找的哪片叶子,病在哪里?

生病的原因?

可以怎么治?

3、编一编(综合练习第4题)

(1)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图中标明的数是小动物的重量。

(2)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动物?

它们在干什么?

谁能利用图中的意思说一个小故事?

(3)学生独立进行编数学故事。

注意在编数学故事过程中,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数学问题,看谁编写的不但生动形象,而且能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4)同位尝试交流。

谁愿意把你编的数学故事轻轻地讲给同位听一听?

考考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你的好伙伴能不能解决你提出的数学问题?

(5)全班汇报交流。

谁还愿意把你编的数学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谁会解答他提

出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谁最重?

谁最轻?

小熊比小鹿重多少?

怎样才能让跷跷板平衡等问题。

让学生思考并解答,要说出思路。

提一提(综合练习第5题)

(1)指导学生有序的观察情境图。

可以按照方位的顺序,也可以根据图中的“三句话”来理解图意

(2根据画面上的三组信息(栽树、天鹅、花朵),你能

(3)选择喜欢的问题、自主解决。

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把它放到问题口袋里,以后再来解决。

探一探(综合练习第6题)

(1)这一道题提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作,不作统一要求。

这道题上面的两个数分别是下面两个数的和与差,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规律,当学生不容易发现时,可作如下提示:

请同学们算一算每片绿叶上的两个数的和与差是多少?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什么?

为什么这样填?

(2)学生独立思考,也可先在小组内交流,教师要参与指导、评价。

(3)学生发现规律后再填出后面的数。

三、畅谈体会、走进生活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

师:

其实,我们身边就是一个数学王国,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还很多,只要你留心观察,会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教学案

课题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综合练习

序号

授课时间

13月日

主备人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复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提高口算能力。

2、引导学生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板书设计

教学策略

铺垫设伏——自主预习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练习与实践——自我评价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一、模拟情境、身临其境

师:

小朋友,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小白兔家做客,高兴吗?

请大家跟随小熊一起出发。

1、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1)师:

哦,到小白兔家有四条路可以走,小熊可犯愁了,不知道自己该走哪条路比较合适?

它一边看,一边想,嘴里好象还不停的计算着什么?

突然,它眼前一亮,高兴的欢呼起来“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2)大家猜一猜,小熊可能会走哪条路?

哪条路用的时间最少?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为什么?

生:

我是用眼睛看出来的,哪条路近就走哪条路,用的时间也就少……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师:

有时候用眼睛看,不一定是准确的。

谁能想个办法让大家一眼看出走哪条路最近?

(2)自己先想一想,看谁想出的方法最好?

(3)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

(4)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

生1:

可以用线绳分别量四次,然后伸直,再比较长短,就会一眼看出来了。

生2:

也可以用尺子量一量。

师:

谁还有不同的意见?

生3:

可以算一算每条路有多长,再比较。

教与学过程设计

备注

(5)筛选方法、自我优化

针对这几种方法,谁想评一评?

大家有没有补充?

有没有不同的见解?

生:

用绳或者尺子太麻烦,因为路的长度太长了,要量很多很多次……

师: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

为什么?

(6)选择喜欢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

(7)组织学生交流。

谁愿意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8你还能解决哪些问题?

用算式表示出来。

充分发挥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