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现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5011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变化现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物态变化现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物态变化现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物态变化现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物态变化现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现象.docx

《物态变化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变化现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态变化现象.docx

物态变化现象

物态变化现象:

   1.夏天从冰糕上滴落的水滴(熔化)

   2.冰粒变成雨滴降落下来(熔化)

   3.修柏油马路时,用大熔灶熔沥青(熔化)

   4.冰放在太阳下,一会儿就变成了水(熔化)

   5.将钢放在炼钢炉内,一会儿就变成了钢水(熔化)

   6.纯水凝结,结成冰块(凝固)

   7.钢水浇铸成车轮(凝固)

   8.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凝固)

   9.钢水烧铸成火车轮(凝固)

   10.火山喷发(先熔化后凝固)

   11.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汽化——蒸发)

   12.洒在地面上的水不见了(汽化——蒸发)

   13.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蒸发)

   14.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汽化——蒸发)

   15.烧开一壶水(汽化——沸腾)

  16.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液化)

   17.夏天,水缸外层“出汗”(液化)

   18、早晨,草木上的小水滴(液化)

   19.早晨的浓雾、露水(液化)

   20.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液化)

   21、洗热水澡后,卫生间的玻璃变得模糊不清,一会儿又变得清晰起来(先液化后汽化)

   22、用电热水器烧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汽”冒出(先汽化后液化)

   23、高温加热碘,碘的体积变小(升华)

   24.衣箱中的樟脑丸渐渐变小(升华)

   25.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

   26.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升华)

   27.灯丝(钨丝)变细(升华)28.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用来人工降雨(升华)

   29.冬天,玻璃窗内表面上形成的冰花(或“窗花”)(凝华)

   30.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凝华)31.北方冬天的树挂(凝华)

   32.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凝华)33.灯泡(钨丝)发黑(凝华)

   34.雪糕纸中发现的“白粉”(凝华)

   35.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用来打造绝妙的舞台效果(先升华后液化)

   36.雨的形成:

①汽化(或蒸发)→液化→凝固→熔化;②汽化(或蒸发)→凝华→熔化③汽化(或蒸发)→液化水的三大名称:

固态:

冰(凝固)、霜(凝华)、雪(凝华)、凇、“窗花”(凝华)、雹(凝固)、白冰液态:

水、露(液化)、雨(液化)、雾(液化)、“白气”(液化)气态:

水蒸气【注:

水蒸气不可见,可见的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

 物态变化的误区讲解

   一、对几对关键字的误写

   1、"熔"和"溶"

   固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熔化,如对海波加热,海波由因态变成了液态;固体溶于另一种液态物质中的现象叫溶化,如海波放入水中变成了海波溶液。

熔化是吸热过程,所以要用到"火",故用"火"旁;而溶解时不需要加热,只不过有的溶解过程是吸热过程,液体的温度会降低,有的是放热过程,学习方法,液体的温度会升高,但必须有液体物质,故用"水"旁。

如食盐溶于水,白糖溶于水等。

   2、"汽"和"气"

   "汽"是指由液体或固体变成的气体,也特指水蒸气。

如汽油、汽水等,由于它身上有"水",所以常与液态有关,"汽化"是指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而"气"是指某种气体,如空气、水蒸气等,所以常与气态有关。

   3、"凝固"和"凝结"

   "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固在一起就成了固态;而"凝结"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将分散的水蒸气结合在一起形成水滴。

如常说的凝结成小水滴,就是水蒸气变为液体的过程。

   二、对"白气"状态的误解

   能飘浮在空气中的都认为是气态,如对"白气"的误解,形成"白气"时,它在空中也能飘浮,表面上与气体的状态是一样的,但它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不能被人所看到的,我们生活的空间无处不存在水蒸气,但我们却看不到它,可"白气"却能被我们所看到,说明"白气"不是水蒸气,那么它是什么呢?

仔细观察发现,这些"白气"都是由一些细小的小水滴组成的,它们的平均直径只有几个微米,因此它们能够在空中悬浮成为白色的气状物质。

如生活中的雾、吃冰棒时冰棒上冒的白烟、做饭时锅里冒出的"白气"、打开冰箱后出现的"白气"、冬天嘴里哈出的"白气"等,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小液滴。

所以学习时我们不但要善于比较,更要善于归纳、总结、善于举一反三。

   三、对吸、放热记忆的误区

   在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中,关于物体的吸、放热过程极易产生混淆,有时死记硬背的效果又不好,所以这部分有时被认为是学习的难点。

   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图示来描述,如图1所示,凡是向上的变化,都是吸热的,向下的变化都是放热的。

这种将六个物态变化立起来的直观方式很适合我们的记忆。

   同时也可以从状态来记忆,凡是向体积变大、没有形状的方向转变的变化都是需要能量的,要吸热;凡是向体积变小,越来越稳固方向转变的都需要将能量释放出来的,应该放热。

物态变化之熔化

   熔化定义: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

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

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时,

  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

(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

(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

(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

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

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

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物态变化之凝固

   凝固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1、凝固现象:

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2、凝固规律:

   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

   3、晶体凝固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4、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

(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

(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热)

   5、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注意:

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

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物态变化之凝华

   凝华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华现象:

   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

   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物态变化之升华

   升华定义:

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升华现象:

   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

(冰升华成水蒸气)

   升华吸热:

   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物态变化之液化

   液化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1.液化现象:

   ①水开后,壶嘴看见白气(壶中汽化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雾状小水珠)

   ②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

  2.液化的方法分为: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⑴降低温度(遇冷、放热)液化:

①雾与露的形成(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附在尘埃浮在空中,形成雾;附在草木,聚成露)②冬天,嘴里呼出白气。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③冬天,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

(屋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④牙医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将检查用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稍微烤一下,然后放入口腔中。

(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

   ⑵压缩体积液化:

①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

②长征火箭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

压缩成的液态氢和液态氧。

③打火机中,常用压缩后的液态丁烷作为燃料。

   3.液化放热:

  ①北方的冬天,在室内暖气管道中通以灼热的水蒸气来取暖,最后在管道另一头回收到的是水。

(水蒸气液化成水放出大量热)

   ②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更容易烫伤人体。

(100℃的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要放热)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1.沸腾:

   ⑴沸腾现象:

例-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

   ⑵沸腾规律:

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⑶液体沸腾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⑷有关沸点知识:

   ①液态氧的沸点是-183℃,固态氧的熔点是-218℃。

-182℃时,氧为气态。

   -184℃时,氧为液态。

-219℃时,氧为固态。

-183℃氧是液态、气态或气液共存都可以。

   ②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

(水沸腾时,保持在100℃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

   ③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放入80℃以上的水中,塑料袋变鼓了。

   (酒精汽化成了蒸气。

酒精沸点为78℃,高于78℃时为气态)

   2.蒸发:

   ⑴蒸发现象:

  ①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②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

   ⑵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①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

   ②一杯40℃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温度低于40℃。

(蒸发要向周围环境和液体自身吸热。

   ③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先下降再升高。

(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后温度回升到室温)

沸腾与熔化的比较

   1、液体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晶体熔化也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

   3、沸腾的必要条件:

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

晶体熔化的必要条件:

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需要继续加热

 温度计表示与用法

   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

而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

-6℃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下6摄氏度。

   使用温度计之前应:

   

(1)观察它的量程;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

即分度值

   (3)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物质的三种状态

   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1)固态:

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很难被压缩

   2)液态:

不容易被压缩且有一定的体积,但由于它具有流动性,没有一定的形状

   3)气态:

很容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

即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4)等离子态:

由等量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组成。

(了解,重在强调应用)

常见温度计分类

   a)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b)一般说来,一切物质的任一物理属性,只要它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单调的、显着的变化,都可用来标志温度而制成温度计。

   c)构造:

   ①粗细均匀的玻璃壳,壳上有刻度和符号

   ②壳中间是一个毛细管

   ③毛细管下端内的玻璃泡内装液体

   d)分类:

   ①实验室用温度计:

用在实验室里测试温度,测温物质一般是水银、酒精和煤几种液体。

它的量程是:

-20~100℃,它的最小刻度为1℃

   ②体温计:

测温物质是水银。

它的玻璃泡容积比一般温度计的大,玻璃管内径也更细,对于微小的体温变化能显示出较长的水银柱变化,因此测量结果更精确。

体温计成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缩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升到上面玻璃管中,读体温计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仍指示原来的温度,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而普通温度计则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而读数。

要使温度计中已上升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中,需拿着体温计的上部用力向下甩。

它的量程是:

35~42℃,最小分度值:

0.1℃

   ③寒暑表:

家用温度计,测量室内气温。

它的测温物质是酒精。

量程是:

-30~50℃,最小分度值:

1℃

物态变化口诀分享

   1.温度计

  测温度的温度计,热胀冷缩是规律。

   冰水混合作零度,标准沸水XX计。

   2.温度计的使用

   泡全浸入被测液,不碰容器底或壁。

   进入稍候一会儿,示数稳定再读数。

   计数仍留被测液,视线与柱上面平。

   读数:

仰读偏小俯偏大。

   3.熔化和凝固

   固态变液为熔化,液态变固称凝固。

   固体分晶和非晶,非晶熔化无局限。

   晶体熔化有熔点,吸收热量温不变。

   4.汽化和液化

   汽化

   液态变气称汽化,包括沸腾和蒸发。

   蒸发发生液表面,任何温度都进行。

   液体蒸发要吸热,依附物体温下降。

  剧烈汽化是沸腾,内部表面同进行。

   一定温度才发生,沸腾吸热温(度)不变。

   沸腾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异。

   压强与之有关系,压强减小沸点(降)低。

如何判断是什么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共有六种,虽然每种单独理解起来都不难,可一旦将它们放在一起,综合起来再去认识,它们之间的名称就容易混淆了。

近年来,判断是什么物态变化的习题多了起来,所以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一定要先明确两个问题。

  一、选准研究对象

   题目中是研究谁的,是谁的物态发生了变化,这是首先要搞清楚的。

如夏天,吃冰棒能解热,这是为什么?

该问题的研究对象就是冰棒,它在嘴里熔化时要吸热,所以能解热;但有的研究对象不好选择,容易发生思维的混乱,如向手上"哈气"和"吹气"时,手的感觉为什么会不同?

"哈气"时,是呼出的水蒸气在手掌上液化放热而使人手感到暖和的;而"吹气"时,是加快了手上汗液的蒸发速度,蒸发吸热加快而使手感到凉爽的。

可见,它们的做法虽然相似,但由于手上感觉的不同,就推出了发生变化的对象不同,致使物态变化的过程也不同。

  二、正确把握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

   物态变化的过程归根到底就是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所以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一旦确定了,那变化的名称也就可以确定了。

但在确定前后两种状态时,题目中常常有干扰因素的出现,如空气中的水蒸气及人眼看不到的气体常隐含起来而不说出,像水变没了、樟脑球变小了等;有的物质状态还有容易使人混淆的字眼,如"白气"、"白雾"等,明辩它们所处的状态也是一个关键,由于"白气"能被人看到,所以它不是水蒸气,而是由小液滴组成的雾状物,由于小液滴的体积非常小,它能悬浮于空中,好像"气"一样,但它不是气体,而是液体,同理"白雾"也是由小液滴组成的。

热现象及物态变化

   1.温度:

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3.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吸热。

   4.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

   5.蒸发:

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6.沸腾:

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7.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例如:

樟脑丸变小,冬天结冰的衣服干了);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例如:

霜、冰花、雾凇)。

物态变化—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为什么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我们知道,水中能溶有少量空气,容器壁的表面小空穴中也吸附着空气,这些小气泡起气化核的作用。

水对空气的溶解度及器壁对空气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当水被加热时,气泡首先在受热面的器壁上生成。

   气泡生成之后,由于水继续被加热,在受热面附近形成过热水层,它将不断地向小气泡内蒸发水蒸汽,使泡内的压强(空气压与蒸汽压之和)不断增大,结果使气泡的体积不断膨胀,气泡所受的浮力也随之增大,当气泡所受的浮力大于气泡与壁间的附着力时,气泡便离开器壁开始上浮。

  在沸腾前,窗口里各水层的温度不同,受热面附近水层的温度较高,水面附近的温度较低。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仅泡内空气压强P.随水温的降低而降低,泡内有一部分水蒸汽凝结成饱和蒸汽,压强亦在减小,而外界压强基本不变,此时,泡外压强大于内压强,于是,上浮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将缩小,当水温接近沸点时,有大量的气泡涌现,接连不断地上升,并迅速地由大变小,使水剧烈振荡,产生“嗡,嗡”的响声,这就是“响水不开”的道理。

  对水继续加热,由于对流和气泡不断地将热能带至中、上层,使整个溶器的水温趋于一致,此时,气泡脱离器壁上浮,其内部的饱和水蒸汽将不会凝结,饱和蒸汽压趋于一个稳定值。

气泡在上浮过程中,液体对气泡的静压强随着水的深度变小而减小,因此气泡壁所受的外压强与其内压强相比也在逐渐减小,气泡液——气分界面上的力学平衡遭破坏,气泡迅速膨胀,加速上浮,直至水面释出蒸汽和空气,水开始沸腾了。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水开了”,由于此时气泡上升至水面破裂,对水的振荡减弱,几乎听不到“嗡嗡声”,这就是“开水不响”的原因。

物态变化—井水为何冬暖夏凉

  人们常说:

井水冬暖夏凉,不少人认为井水冬天的温度比夏天高,其实恰好相反,井水冬天的温度比夏天低一些,这是怎么回事呢?

   人们的感觉是相对当时地面上的温度来说的,炎热的夏天,地球表面受太阳的照射和气流的影响,温度升高很快,而地下的泥土只能通过上层泥土从大气中吸热,由于泥土传热慢,因此地下深处的温度要比地面上的温度低,所以井水温度比地面低,假如把井水提到地面上,就觉得凉。

寒冷的冬天,地面上的温度降低的很快,常在0℃以下,湖面的水要结冰了,由于地下深处的泥土不能直接向空气中散热,因此,地下温度变化不大,井水的温度就比上面高。

把水提到地面上,就觉得暖和一些。

  这种冬暖夏凉现象,在地下室里同样存在,冬季地窖里贮存蔬菜,水果可以防冻,夏季在地窖里贮有蔬菜、水果以可以防腐,也是因为地窖“冬暖夏凉”。

物态变化—湿布抹冰箱冰格被粘着

   冰箱中的冷凝格温度是多少?

水碰到摄氏零下的物体就会结冰。

结冰的快慢和什么有关?

冰箱最上部是冷凝格(freezercompartment),温度约为-18℃左右,用来储存结冻食物及制冰。

   冰格(icetray)常用铝制。

当以湿布接触冰格时,由于冰格温度既低,又是良导体,故湿布中的微量水份就很快冷冻成薄冰,也就是与冰格凝固在一起,于是就粘着了。

   当人手与冰格接触,却不易粘着,因皮肤的温度比湿布高。

但若人手不慎(这是危险的)与干冰接触,由于干冰的温度为-78.5℃,皮肤的水就立即凝结而被乾冰粘着。

应立即用自来水浇淋,直至皮肤与干冰分离,如冻伤的话应看医生。

物态变化—多孔的冻豆腐

   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热乎乎的“冻豆腐”,那真算得上是一种别具风味的美菜呢!

   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冰冻以后,它的模样为什么会变得象泡沫塑料呢?

   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

我们知道,水有一种奇异的特性:

在4℃时,它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到0℃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了,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

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络形状。

等到冰融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变得象泡沫塑料一样。

冻豆腐经过烹调,这些孔洞里都灌进了汤汁,吃起来不但富有弹性,而且味道也格外鲜美可口。

   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就已经懂得了冰冻膨胀的原理,并利用它来开采石头:

冬天,他们在岩石缝里灌满水,让水结冰膨大,把巨大的山石撑得四分五裂,很快就能采到大量的石料。

   近年来,工业生产上出现了一种巧妙的新工艺——“冰冻成型”,也是冰冻膨胀原理的应用。

办法是:

根据零件的形状,用强度很大的金属,做一个凹形的阴模和一个凸形的阳模,把要加工的金属板放在两个模的中间,在阳模和密闭的外壳之间,灌满4℃左右的水,然后把这个装置冷却到0℃以下。

这时,由于水结冰,体积膨胀,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把阳模压向阴模,便把金属板压成一定形状的部件了。

   由于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水温低于4℃时体积反而增大,所以,在4℃时水就不再上下对流了。

因此,到了冬季,寒冷地区的江河湖海,表面上虽然结了厚厚的冰层,但下面水的温度却保持在4℃左右,这就给水生物创造了生存的环境。

   冰冻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它能使水缸冻破,把自来水管道冻裂,因此在冬季来临的时候,要及时做好保暖防冻工作。

 物态变化—吃鸡蛋有诀窍

   五香茶鸡蛋是人们爱吃的,尤其是趁热吃味道更美。

   细心的人会发现,鸡蛋刚从滚开的卤汁里取出来的时候,如果你急于剥壳吃蛋,就难免连壳带“肉”一起剥下来。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诀窍,就是把刚出锅的鸡蛋先放在凉水中浸一会,然后再剥,蛋壳就容易剥下来。

 

  一般的物质(少数几种例外),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可是,不同的物质受热或冷却的时候,伸缩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

一般说来,密度小的物质,要比密度大的物质容易发生伸缩,伸缩的幅度也大,传热快的物质,要比传热慢的物质容易伸缩。

鸡蛋是硬的蛋壳和软的蛋白、蛋黄组成的,它们的伸缩情况是不一样的。

在温度变化不大,或变化比较缓慢均匀的情况下,还显不出什么;一旦温度剧烈变化,蛋壳和蛋白的伸缩步调就不一致了。

把煮得滚烫的鸡蛋立即浸入冷水里,蛋壳温度降低,很快收缩,而蛋白仍然是原来的温度,还没有收缩,这时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壳压挤到蛋的空头处。

随后蛋白又因为温度降低而逐渐收缩,而这时蛋壳的收缩已经很缓慢了,这样就使蛋白与蛋壳脱离开来,因此,剥起来就不会连壳带“肉”一起下来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我们很有用处。

凡需要经受较大温度变化的东西,如果它们是用两种不同材料合在一起做的,那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它们的热膨胀性质,两者越接近越好。

工程师在设计房屋和桥梁时,都广泛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