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套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4934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套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五套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五套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五套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五套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套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五套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套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套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五套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届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2019届物理八(上)期末调研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s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

A.15m/sB.10m/s

C.6.75m/sD.2.5m/s

2.关于物理测量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刻度线缺失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B.使用天平测质量时,一定要等指针静止并在分度盘的中央时横梁才算平衡

C.所有液体温度计都不能拿离人体读数

D.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由此将可能引起测量结果偏小

3.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做出的图象。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若V甲=V乙,则m甲=m乙

B.若m甲=m乙,则V甲=V乙

C.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4.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的图象,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B.若m甲=m乙,则V甲<V乙

C.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

D.密度会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5.下列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

B.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

C.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

D.凸透镜能使发散的光线减小发散

6.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C.光是一种电磁波

D.白光是单色光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和20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凸透镜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B.若凸透镜是L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C.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D.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70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8.太阳光通过校园林荫道旁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光斑,这些光斑

A.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树叶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树叶缝隙形的,它是太阳的影子

9.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

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

10.下列实例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给发烧的病人用酒精擦拭身体以进行物理降温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11.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12.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以传声

B.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音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m/s

D.优美动听的交响乐一定不会是噪声

二、填空题

13.小李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由如图可以知道,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

ρ乙= _______;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

V乙= ________。

14.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利用手机拍照,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

图中的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使物距_____,从而改变像的大小,使取景范围_____,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5.运动会上赛跑时,计时裁判为计时更准确一点,总是_____(选填“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或“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如果选用另一种方式计时,会使运动员的成绩比真实成绩________.(选填“变好”、“不变”或“变差”).

16.2014年11月,溧阳某钢铁厂液氧塔发生泄漏.消防队员赶赴现场,发现泄漏点周围雪花飘飘.雪花的形成是______(物态变化名)过程,需______(吸/放)热.消防队员用湿棉布捂在泄漏口,借助水的_____(物态变化名)止住泄漏.

17.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于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

(1)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

(2)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

(3)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

上述三种方案中,

(1)是在_____中减弱:

(2)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

(3)是在_____处减弱噪声。

18.图甲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图乙中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

三、计算题

19.将质量为178g的铜球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内,当铜球完全浸没(球全部浸在水中)时溢出了30g的水。

(ρ铜=8.9×103kg/m3)

(1)该球的体积是多少?

(2)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3)若是空心的,则将其空心部分注满水后,钢球与水的总质量为多少?

20.小阳用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量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_____;

(3)小车通过全程

的平均速度为

通过上半段路程

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小阳还想探究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上滑到低端的平均速度是否相同,他应该让质量____(选填:

“相同”或“不同”)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通过测量小车到达斜面低端所用的________来比较平均速度。

四、实验题

21.要测量一根大头针的质量,几个同学分别采用下列不同的测量方法.

甲同学:

把一根大头针放在天平左盘中仔细测量,多次测量同一根大头针的质量,然后求平均值.

乙同学:

测出100根大头针的质量,然后求平均值.

丙同学:

将一根大头针放在容器里测出总质量,再减去容器质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你认为在三个同学中,最好的是 ________同学采用的方法;

(2)选择一个你认为不好的方法,简单说明不好的理由 ________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

(1)实验前先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在屏上得到一个亮点,如图所示,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_cm。

(2)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3)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_________(填像的性质)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___________(填像的性质)像.

(4)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5)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23.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色的方格纸,玻璃板与桌面垂直,两个相同的棋子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白纸上,以A棋子为成像物体。

(1)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好处是_____。

为了使所成的像更清晰,可用手电筒对着_____(A/B)棋子照射。

(2)将A棋子固定,小心地移动B棋子,直到与A棋子的像_____为止,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进一步观察A、B两个棋子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将棋子A逐渐远离玻璃板,则像的大小_____(变大/变小/不变)。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移动(向右/向左/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转向自己/转离自己/不动)。

24.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

(2)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相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

由图象可知:

①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③该物质在CD段处于________(填“固态"“固液共存状态”“液态”)

25.以下是物理课本上的一些声学实验:

甲: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抽去钟罩内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乙:

在衣架的挂钩上系上细线,细线的两端分别绕在两根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耳朵,敲击衣架,可以听到很清晰的声音;丙: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两次听到的声音不同.请你说出上述实验分别在研究什么问题:

甲:

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

丙:

____________.

26.在学习《速度》一节的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锥角及其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下表中,请你解答: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cm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o

纸锥锥角α/o

下落时间t/s

1

1.9

10

90

81.9

2.20

2

1.9

10

135

71.1

1.84

3

1.9

5

90

81.9

2.20

(1)实验中通过纸锥的_____来反映纸锥下落的快慢;

(2)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图乙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

(3)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_____有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D

4.D

5.C

6.D

7.B

8.C

9.B

10.D

11.B

12.B

二、填空题

13.9:

4,4:

9

14.凸增大增大

15.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变好

16.凝华放凝固

17.传播过程声源人耳

18.8537.8

三、计算题

19.

(1)30cm3;

(2)是空心的;(3)188g

20.

停表大于不同相同时间

四、实验题

21.乙甲(或丙)的测量误差会很大

22.10cm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实正立DC

23.便于确定像的位置A完全重合像和物等大相等不变不转向自己

24.(保持)不变晶体液态

25.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探究固体是否可以传声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6.下落时间A锥角

2019届物理八(上)期末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

乙距M点12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

A.v甲<v乙,s=36米B.v甲<v乙,s=12米

C.v甲>v乙,s=36米D.v甲>v乙,s=18米

2.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s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

A.15m/sB.10m/s

C.6.75m/sD.2.5m/s

3.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减小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动的过程中密度不变

4.甲乙两物质密度之比是4:

1,用甲乙分别制作了质量、体积均不相等的两个正方体A、B,A、B的质量之比为3:

4,边长之比为1:

2,则可以判断

A.A物体一定为空心

B.B物体一定为空心

C.A、B均不可能为空心

D.A、B空心与否均不能判断

5.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眼镜

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B.

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

C.

放大镜把字“放大”

D.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7.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像,墙壁、凸透镜和窗户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幻灯机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C.向右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个像

D.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一半,墙上不能看到窗户完整的像

8.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头放于S点时刚好接收到红色的亮点。

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上,激光经玻璃砖向右侧照射,如图所示。

他将手指头放于哪一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

A.放于A点B.放于S点

C.放于B点D.无论哪一点都可以

9.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

10.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

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于26℃B.先下降,后上升到26℃

C.低于26℃D.等于26℃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不会停止

B.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用棉花团堵住耳道,就听不清外界的声音,说明声音不能在棉花中传播

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

12.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

A.频率高 

B.音色好 

C.响度大

D.速度快

二、填空题

13.小明五一随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榆林时发现他在西藏喝剩的矿泉水瓶变瘪了,则矿泉水瓶的瓶内气体体积_____,瓶内气体的密度_____,冬天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破裂,是因为水变成冰的过程中密度_____,体积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如图所示,将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置于光具座的C点处,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____,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_____。

将蜡烛置于A点,应在_____间移动光屏找像(选填“CD”、“DE”或“EF”),直至光屏上的像最清晰。

15.由于气候较冷,学校各班早上暂停拖地。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发生_______,避免使同学们摔倒受伤;小林在家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晚上外面气温骤降,早上小明看到窗户上会结上一层冰花,这层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当他走到室外,眼镜上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会蒙上一层水雾。

16.江阴市虹桥北路路边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

54.4_____。

噪声监测仪_____(选填“能”或“不能”)降低噪声。

17.教室里,坐在每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黑板和粉笔字都发生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手中粉笔的质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铝块进行实验.

(1)如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铝块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为________g/cm3.

三、计算题

19.如图是一普通的玻璃杯其相关数据如图表格所示,(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冰的密度ρ冰=0.9×103kg/m3)求:

空杯质量

200g

容量

450mL

生产日期

2018.9

(1)空杯时杯子受到的重力?

(2)装满水时杯子和水的总质量?

(3)在寒冷的冬天室外,当满杯水都结成冰时冰的体积是多少?

20.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min,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2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四、实验题

21.小城很喜欢喝奶茶,想通过实验测量出某品牌奶茶的密度,除了奶茶以外他家里面有如下实验物品和器材:

电子秤

质量均匀的正方体木块

不规则的透明杯子

刻度尺

 

已知把木块浸没在奶茶中松手后木块会上浮,木块既可以放在电子秤上也可以放入杯子中,不考虑木块放在奶茶中的质量变化。

请你根据上面的物品器材,帮助小城设计实验步骤并根据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写出最终的表达式。

22.甲乙一起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甲乙用相同规格的凸透镜做实验,分析数据时发现,他们实验时物距相同但像距不同,可能原因是__;

(2)如图所示,线段AB为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对应关系,则透镜焦距为____cm;若用此透镜成像,当物距为0.3m时,可在光屏上看到_____的像。

23.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1)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方便确定_____。

(2)在寻找棋子像的位置时,应该移动棋子B,人要在棋子_____(选填“A”或“B”)一侧,直到观察到手中棋子与另一棋子的像完全重合。

(3)在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A棋子的位置,重复实验,多次实验的好处是_____。

(4)在探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小明应把光屏放在棋子B的位置处,然后_____(选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观察光屏,实验中他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

(5)如图所示,有人从平面镜看到的某钟面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则此时的时间应为_____。

24.小红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64

68

72

76

80

80

80

80

84

88

92

96

由上表数据可知:

(1)此物质一定属于_____(填“非晶体”或“晶体”)。

(2)此物质的熔点是_____,在第10min时,物质处于_____(“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____;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_____(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

25.小明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探究:

(1)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逐渐变小”,这是在描述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

(2)小明用塑料袋把一只正在响铃的小闹钟密封好放进水中后,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_____;小明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此时几乎听不到铃声,这一举措属于_______(选填减弱噪声的方法)。

26.小明在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

分:

秒”)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1中信息回答:

sAB=________cm,tBC=________s,vAC=__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5)如图所示的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