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届上学期高三历史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4735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金山区届上学期高三历史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上学期高三历史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上学期高三历史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上学期高三历史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市金山区届上学期高三历史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金山区届上学期高三历史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海市金山区届上学期高三历史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金山区届上学期高三历史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金山区届上学期高三历史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海市金山区届上学期高三历史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

金山区2020学年第一学期质量监控高三历史试卷

2020.12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做在答题纸上;做

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等相关信息。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5.本卷采用网上阅卷,请注意书写的端正和规范。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相传秦始皇修长城时,强征天下民夫,孟姜女千里寻夫,得悉其夫已劳累而死,悲恸欲

绝,竟哭倒了长城,最后,孟姜女投海而死。

该材料可作为研究以下哪一问题的直接史料

A.秦代长城损毁严重B.秦始皇暴政

C.民间对暴政的态度D.孟姜女生平

2.历史上某些时期,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被称为“大变革”。

下列叙述中不能称为“大

变革”的是

A.商周之际,方国变为封国B.三国时代,统一走向分裂

C.战国时期,分封变为郡县D.清末民初,专制走向共和

3.“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论述的对象是

A.三公九卿制B.内外朝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度

4.六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机构。

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②隶属于中书省

③隶属于尚书省④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5.宋人提出评论史书的标准:

“一曰事实,二曰褒贬,三曰文采。

”其中“褒贬”相当于刘知

畿所强调的

A.史识B.史德C.史才D.史学

6.从孔孟之道到两汉经学再到程朱理学,历代儒家学者均致力于寻找不同依据引导世人恪

守儒家伦理纲常。

下列理论依据最晚出现的是

A.宗法血缘B.宇宙本原

C.神意安排D.人之本性

7.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曾出现过一系列努力,旨在使中国一方面得以顺利参加近代世界

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无须彻底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下列史事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8.下列内容涉及对孔子重新认识和评价的有:

①《孔子改制考》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三民主义”④新文化运动中新道德与旧道德的论战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1911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画中老虎指代中国,人物指代

西方国家。

画名分别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将

来之中国”。

其中表现出作者对“将来之中国”命运深切担忧的画是

 

A.①B.②C.③D.④

10.租界从华洋分处到华洋杂居,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上海土地章程》的订立B.民族资本企业纷纷创建

C.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立D.农民起义引发社会动荡

11.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联欢大会,市长彭真在会上宣布:

我们的首都已

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这一历史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

12.如果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全球化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

A.英格兰、葡萄牙B.西班牙、荷兰

C.西班牙、葡萄牙D.英格兰、法兰西

13.启蒙思想家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他们的理论依据是

A.自然法和社会契约B.天赋人权和三权分立

C.自由平等和君主立宪D.自然法和民主共和

14.根据表格中的内容提示,推测“?

”处要认定的年份是

年份

世界贸易总值

英国(含殖民地)

法国

德国

美国

?

374

140

45

42

34

A.1765年B.1860年C.1915年D.1970年

15.在研究性学习中,小王同学尝试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的发展历程。

右图②处所指历史

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摆脱了经济危机D.取得了二战胜利

16.一位演说家称许:

我们的政治体制最完美,政府由国王、贵族、平民三者组成,互相制

衡,法律保障人人平等,人民享有自由。

该演说家所说的体制最可能发生在

A.十一世纪的英国B.十七世纪的法国

C.十八世纪的俄国D.十八世纪的英国

17.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

确的是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两国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

C.第③段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殖民霸权的是英国

D.第④段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18.“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

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

这句话应是出自于

A.《路易十四时代》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D.《政府论》

19.资本主义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

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异化”。

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

晚期表现为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现自由竞争B.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C.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D.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20.20世纪的国际格局经历了多次变动,其中带有鲜明意识形态对峙的国际格局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一超多强”

C.欧洲共同体D.雅尔塔体系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20分)

21.请将中国古代帝王与其统治时期的特征相匹配。

(填写字母)

(1)康熙()A无为而治

(2)明太祖()B走向鼎盛

(3)汉高祖()C经济重心南移

(4)唐太宗()D宰相制度结束

(5)宋高宗()E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巩固

22.就“儒学的演变及其传播”的主题,将下列关键史实与其相应时间配伍。

(将代表相应

时间段的字母填入括号中)

 

①儒学初创的源头()②孔孟之道()

③辐射日本()④经学()⑤理学()

(二)清末民初的国歌(15分)

国歌是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本国的歌曲。

近代中国,出于外交活动的需要,国歌从无到

有,又随着政权的变更几度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第一首正式的国歌《巩金瓯》,由清政府于1911年10月4日发布上

谕,颁行全国。

歌词如下:

巩金瓯[ou],承天帱[dao],民物欣凫[fu]藻,喜同袍,清时幸遭。

真熙皞[hao],

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刘锦藻撰:

《清朝续文献通考》第二册,卷一百九十九·乐十二

材料二近代中国第二首正式的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发布于1915年5月.歌词如下:

中华雄立宇宙间,廓八埏,华胄来从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

——《政府公报》第1095号,1915年5月26日

材料三近代中国第三首正式的国歌《卿云歌》于1921年7月1日正式发布。

(此歌为

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应征作品,后经重新谱曲)歌词如下: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众议院汪荣宝送国歌函》,载《教育部编撰处月刊》1913年5月,第1卷第4册

(注释卿云:

一种彩云,古以为祥瑞的象征。

卿,通“庆”。

缦缦,萦回舒卷貌。

旦复旦:

谓光明又复光明。

旦,明亮。

23.《巩金瓯》发布时,清政府正在进行王朝自救,这一事件是什么?

(1分)

 

24.《中华雄立宇宙间》问世时也引来众多批评和质疑。

结合时代背景和歌词内容,分析原

因。

(6分)

 

25.从《中华雄立宇宙间》到《卿云歌》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列举造成

这种变化的社会因素。

(8分)

 

(三)影响世界的革命(2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需再予服从....

材料二:

他在继承先贤思想的同时,反对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强调“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代表。

——摘编自《高中历史》(第七分册)

材料三:

17世纪英国革命完全是1789年法国革命的预演。

在长期的议会里,很容易识别出相当于法国制宪会议、立法会议和国民公会的三个阶段。

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制、军事专政、复辟、以至中庸革命这个转变过程,在法国革命中也鲜明地反映了出来:

克伦威尔兼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于一身。

——恩格斯《英国状况•十八世纪》

26.材料一反映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观点(2分)

 

27.材料二中,“他”指谁?

结合所学,说说“他”是如何继承“先贤思想”的?

(8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7世纪英国革命完全是1789年法国革命的预演”这一观点的看法。

(15分)

 

金山区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

高三历史试卷参考答案2020.12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1C

2B

3D

4C

5A

6B

7A

8A

9A

10D

11D

12C

13A

14B

15B

16D

17B

18C

19C

20D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20分)

(1)康熙(E)

(2)明太祖(D)(3)汉高祖(A)

(4)唐太宗(B)(5)宋高宗(C)(每空2分)

(B)①儒学初创的源头(B)②孔孟之道(C)③辐射口本(E)

④经学(D)⑤理学(F)

(二)清末民初的国歌(15分)

23.清末新政。

(1分)

24.1915年,袁世凯加紧进行复辟帝制活动,尧为先代君主禅让制是私相传授,百姓没有主权,与“五族共和”相矛盾,“亿万年”充满复辟帝制的意味。

(6分)

25.观念: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为人们接受。

(2分)

原因:

辛亥革命的影响,西方民主学说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宣传,护国运动的胜利。

(6分)

(三)影响世界的革命(25分)

26.(2分)材料反映了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的思想。

(2分)

27.(8分)材料二中他指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2分),他继承了英国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契约学说,并注入了新的内容,他认为契约一旦订立,就意味着每个人把自己的全部权利都转让给由人民结合成的集体,个人服从集体的“公意”,也就是服从自己。

(2分)人民是政治共同体的主权者。

(2分,)同时卢梭认为人民对政府拥有永久革命权(2分),他的激进理论成为了法国大革命,尤其是雅各宾派专政的理论基础。

(15分)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

评分观察的要素是:

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

观点3分

评分项二:

史实与材料4分

评分项三:

论述6分

评分项四:

组织2分

参考观点:

英国革命本身是启蒙运动的实践和发展;法国继承和发展了英国的启蒙思想,并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英国革命的影了;虽然革命过程利结果不同,但是其实质就是理性的思想冲破封建枷锁和专制统治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