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一学月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八年级一学月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一学月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一学月语文试题及答案
板桥中心校2013—2014学年度上期八年级第一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
1、用行楷书写下边的句子。
(3分)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解释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虚无缥缈(miǎo):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浣妆(wán):
梳洗打扮。
B.娓娓动听(wěi):
形容说话委婉生动,使人爱听。
脍炙人口(huì)(zhì):
味道鲜美可口。
C.大相径庭:
比喻彼此相差太远。
径,捷径。
庭,堂外的院地。
谛听(dì):
仔细听。
D.矢志不移:
立下意志决不改变。
潸然泪下(shān):
流泪的样子。
3、默写填空(3分)
,下者飘转沉塘坳。
塞下秋来风景异,
,柳暗花明又一村。
4、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宋江智取生辰纲„„这些都是出自《水浒传》的精彩故事。
()
②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我们学过他的有作品《游山西村》。
()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写自家茅屋被秋风吹破,大雨如注,自己长夜难眠的遭遇,推己及人联想到国家的命运和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④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把艺术虚构和现实讽刺结合起来,而且自如地运用了反语、对比、夸张、影射等各种讽刺手法,对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
()
5、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处有三处错误,请按要求答题。
(6分)
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局面正在我市形成,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已蔚然成风。
②巴渝文化、红岩文化,都是创作红色短信的源流,而激励重庆人创作就是激发重庆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③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④我们可以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重庆市民的素质。
(1)第处语序不当,应改为。
(2)第处搭配不当,应改为。
(3)第处成分残缺,应改为。
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
(2分)
卫生部4月30日发出公告,决定撤销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同时将在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口腔卫生处,负责全国牙病防治管理工作。
据介绍,全国牙防组是1988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的牙病防治组织。
牙防组自成立以来,在改善大众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水平、监测口腔疾病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告指出,随着近年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和行业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牙防组已难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卫生部决定予以撤销。
牙防组撤销后,原承担的工作由卫生部统一安排,群众性牙病预防保健技术工作和有关事务性管理工作,将以委托形式交专业社团或机构承担。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周庄水韵》中的几段文字,回答7——12题(15分)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
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到周庄是初春,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斑斓,令人目眩。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
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最近一次去周庄也是春天,然而是在晚上。
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节日。
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光带。
坐船夜游,感觉是进入梦境。
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
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晶莹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
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
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
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
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
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
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七彩斑斓的光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
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
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7、解释下列词语。
(2分)
瞬息万变:
稍纵即逝:
8、选段记述了作者游周庄的不同情景和感受,请你说说作者前两次游周庄的印象各是什么。
(2分)
答:
第一次:
第二次:
9、选文写了作者第三次游览周庄的情景,请拟一个合适的题目,概括其内容.(2分)
答:
10、文段中作者第二次游周庄,着重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冬天周庄的特点的?
第三次游周庄,是按照怎样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3分)
答:
11、文中画线句子中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和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各指什么?
(2分)
答:
①天上稍纵即逝的美景
②地上蔓延的惊喜
12、古镇尽头的环境幽静黯淡,这与周庄的节日气氛和谐吗?
为什么?
段末写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又有何作用?
(4分)
答:
(二)阅读《兰草》,回答13——18题(15分)
兰草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
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
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
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
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
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
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
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
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
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
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
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
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
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
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
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
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
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
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我大声叫喊起来:
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
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
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
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
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
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
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
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
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3.根据意思写出相关词语。
(2分)
①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_____________
②像渗入内脏一样感到舒畅、舒适。
形容感人至深。
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___________
14.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
(小时候)__________;(救灾时见了兰草)__________。
(2分)
15.第③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④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在下面横线里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层意。
并找出具体表现兰“顽强拼搏”精神的句子(3分)
答:
①第二层:
_________兰草。
②第二层:
__________兰草。
句子:
18.“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两篇》,完成下面19-21题。
(10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9.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4分)
①晓雾将歇()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夕日欲颓()④五色交辉()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篇短文都写自然景物,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
《答谢中书书》是表达之情,而《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是(4分)
三、作文(共40分)
有人陶醉于春日的和风细雨,有人惊心于夏日的狂风暴雨,有人伤感于秋冬的凄风苦雨……风雨是大自然的抒情诗。
其实,人生之旅并非一路阳光,也会有风雨相伴,所以才有了“风雨同舟”“风雨兼程”“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劝勉和激励……请以“风雨”为话题作文。
要求:
①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市区县_______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板桥中心校2013——2014学年度上期八年级第一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答题卡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
1、(3分)
2、(2分)()
3、(3分)①
②
③
4、(4分)()()()()
5、(6分第处语序不当,应改为。
第处搭配不当,应改为。
第处成分残缺,应改为。
6、(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15分)
7、(2分)瞬息万变:
稍纵即逝:
8、(2分)第一次:
第二次:
9、(2分)
10、(3分)
11、(2分)①
②
12、(4分)
(二)(15分)
13、(2分)①②
14、(2分)、、。
15、(2分)
16(2分)
17、(3分)①第二层兰草。
②第二层:
兰草。
句子
18、(4分)
(三)(10分)
19、(4分)①()②()③()④()
20、(2分)①
②
21、(4分)①、
②
三、作文(40分)
板桥中心校2013——2014学年度上期八年级第一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略
2、D
3、略
4、××√√
5、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发展”和“传承”交换位置
第②处搭配不当,就将改为“源流”改为“源泉
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的活动”
6、标题:
卫生部撤销全国牙防组(或:
全国牙防组被卫生部撤销)
7、略
8、像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9、水天一色的周庄七彩梦幻图、(周庄节日的夜景)意思对即可。
。
10、第二次:
先从视觉得角度描写阳光下的雪景,再从听觉的角度,滴水和流水的声音。
第三次顺序:
由河中写到屋脊至 天上的礼花 ,再到屋脊最后到地上的人们 。
11、①忽明忽暗的烟火②人们久久沉浸在热烈欢乐的节日氛围之中。
12、和谐、作者写听到从古镇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吹呼声,渲染了周庄水乡节日欢乐的气氛。
作者巧妙地将古镇水乡悠久的历史和欢乐、五彩缤纷的现实有机地联系了起来。
表现了古镇水乡在改革开放之后充满生机,反映了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且具有对外开放意识。
13、肃然起敬沁人心脾
14、具有超强生命力(生命力极强、顽强拼搏,;想见(兰草);肃然起敬。
15、反衬或衬托(或对比)。
16、惊喜、敬佩。
17、①描写或描绘、绘;②赞(赞美、颂)。
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18、揭示(表现、突出等)主旨(中心、主题等);含义理解要点:
①两者同样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或顽强拼搏的精神;②战胜灾害(困难),重建家园(美好生活)。
19、略
20、略
21、描写、议论。
沉醉山水美景的欣喜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而《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是壮志难酬的苦闷、阔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