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教本科论文写作要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4194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小教本科论文写作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3小教本科论文写作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3小教本科论文写作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3小教本科论文写作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3小教本科论文写作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小教本科论文写作要求.docx

《13小教本科论文写作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小教本科论文写作要求.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小教本科论文写作要求.docx

13小教本科论文写作要求

小学教育本科综合实践环节要求

小学教育专业综合实践环节共计8学分,

包括教育教学调查(4学分)和毕业论文(4学分)两部分。

一、教育教学调查

教育教学调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教育实际以及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力与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意识,同时也为下一步完成毕业作业积累材料,提供选题思路和立题角度。

(一)调查范围

1.所任职的学校或地区基础教育改革情况(如基础教育改革现状、接受新课程标准培训的情况、新教材实验情况等);

2.所任职的学校或地区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如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素质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体现、素质教育与教师等);

3.所任职的学校或地区小学课程情况(如课程设置、课程改革、教材评价、活动课的开展、校本课程等);

4.小学教育学科教学方法情况(如学科教法改革与创新、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复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参与式教学等);

5.小学德育情况(如小学班主任工作、主题班会工作、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影响、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等);

6.小学美育情况(如艺术课程或艺术活动、热爱和亲近自然的教育活动、师法英雄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等);

7.小学生学习心理情况(小学生学习障碍、小学生学习动机、小学生学习策略、小学生学习能力的个案分析等);

8.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如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情况、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情况、师德状况、学历进修情况、教学及科研能力等);

9.教育技术手段与小学教育教学(如教育技术手段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及效能、教育技术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对教育技术手段的认识和理解、教育技术与教师等);

(二)调查重点与方法建议

1.调查重点

本学校或本地区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小学教育学科教学方法情况(尤其是课堂教学);小学生学习心理情况;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教育技术与小学教育教学。

2.调查方法建议

教育教学调查可以采用实际考察、召开座谈会、个别访问、问卷调查或资料调查等方法,也可以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进行。

(三)教育教学调查的成果形式要求

教育教学调查的成果形式是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字数要求不低于3000字。

调查报告包括教育实践的题目、参加的时间、地点、方式、调查对象、调查过程、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调查收集到的材料、分析、措施、以及调查的体会、收获等。

调查报告采用陈述性和说明性的语言。

二、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撰写。

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

毕业论文字数本科不低于6000字,一般不多于10000字。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后,应送指导教师审阅,并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做3次以上修改,直到指导教师认为合格,同意提交评审、答辩为止。

毕业论文考核不及格的学生,给予重新修改论文的机会。

(一)毕业论文主要内容要求

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毕业论文主要分教育研究论文和教学研究论文。

学生在其中任选一类完成。

1、围绕本专业和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所进行的思考和创新。

例如:

①小学教师必备的学科基础——谈心理学教学②现代化教学的技术支撑——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整合③探索人类的起源,认识社会的发展——小学生成长过程探微④如何使小学教师初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探索

2、小学教育专业各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

例如:

①小学美育与教师素质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较研究③计算器用于数学教学的研究④教育教学中的模式研究

3、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

例如:

①小学生素质教育之我见②浅论教师教育中的素质教育③小学班主任工作刍议④论小学教育的社会实践⑤谈小学生的爱心教育

三、格式要求

(一)毕业论文

主要内容包括:

封面、题目、摘要(字数300字左右)、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具体要求:

封面: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

论文题目:

(三号黑体,居中)

以下几项按列编排并居中成两列:

第一列:

学生姓名:

(××××××××三号宋体),学号:

(××××××××三号宋体);指导教师:

(××××××××三号宋体);第二列(与第一列平行):

年级:

(××××××××三号宋体);分校(××××××××三号宋体);提交日期(××××××××三号宋体)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

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封面页后。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汉字左右,用5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

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目次页(目录):

目次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

5号宋体。

论文正文:

正文要另起一页开始。

不要外框。

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

各级标题序号为“一”、“

(一)”、“1”、“

(1)”、“①”,其中一级标题即“一”字号要用黑体字。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要求列出六个以上。

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号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著作:

[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注意中间用点隔开)

期刊:

[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会议论文集:

[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

引用其他参考资料应注明资料来源。

原则上不要引用互联网网页上的文章,如确要引用,一定要核实文章的可靠性,并注明网页地址、日期等。

论文从封面到论文相关内容到封底,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及左边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CM。

封面首页不显示页码,“格式”里起始页码为0。

(二)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与论文一样要有统一的格式。

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及左边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CM。

报告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

各级标题序号为“一”、“

(一)”、“1”、“

(1)”、“①”。

论文定稿一式三份,并附交原始初稿、修改稿。

调查报告一式一份。

报告封底第一栏四方面要填写,下面被调查单位公章需加盖。

每个学生一个毕业论文档案袋,其中包括论文的初稿、修改稿、最后定稿一式三份、教师指导意见以及成绩评审表等内容,必须反映论文写作的真实过程。

同时交调查报告一式两份,集中交各试点电大教务处存档保管,以交省电大和中央电大检查。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题目

 

姓名

 

教育层次

 

学号

 

分校

 

专业

 

教学点

 

 

 

初评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答辩主持人

答辩小组成员

秘书

答辩日期

答辩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情况

1.

2.

 

 

3.

 

4.

 

5.

 

答辩小组评语

 

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月日

答辩成绩

 

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月日

电大分校初审意见

 

分校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省级电大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实践考核表

 

实践课题关于农村中学生补课情况的调查报告

 

姓名  XXX教育层次 本科  

学号051150196分校邢台电大

专业小学教育教学点XX电大

指导教师XXX日期二OO七年十月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

实践单位(基地)

实践活动时间

实践课题

XX乡第一中心小学

2007年5月15日-2007年8月15日

关于农村中学生补课情况的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情况

姓名

工作单位

学历

专业

专业技术职务

XXX

沧州电大

大学本科

汉语言文学

副教授

社会实践报告(由学生填写):

关于农村中学生补课情况的调查报告

2007年5月—8月,我们就中学生补课现象,对XX中学的12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20张,收回117张。

一、中学生补课的现状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有63名中学生在补课。

众所周知,初二学生要参加地理、生物的会考,初三学生要参加中考,因此,有些学生透露说,一进中学就要“充电”,要不以后就跟不上了。

参加补课的同学成绩一般的占44.2%,平时考试即轮不到好名次,也坐不了倒数的位置,有些成绩还有点“悬”,于是大多有了向上挤的念头。

成绩较差的同学占41%,他们面对的是能不能升学,能不能跟上班的问题,用补课来调节成绩上的差距,也是一个普遍的方式。

成绩较好的占14.8%,他们为有更好的成绩也去参加补课。

据了解,现在补课时间每一科每次约2小时,调查结果显示50.5%的学生每周补课时间在4小时以上,说明一半学生补课每周在两次以上。

以此类推,每周补课1—2次的学生也有1/3,只有不到1/5的学生每周补课一次。

更有些学校的学生以从高一起每周六到少要到校上半天的课,有些甚至要上一天的课。

将近一半学生的补课内容都局限于书本,无非是指导老师上课的东西再复习一遍;另外的学生都是在深度、广度上作文章。

前者是要及格,后者是要高分。

补课的原因,有62.8%的学生自愿通过补课提高成绩,有27.7%的学生是受父母的安排,还有9.5%的随大流,说明学生及家长都对补课的效果十分信任。

补课关键是要看补课的实质效果。

由调查来看,补课的效果是可以肯定的,因为72.6%的同学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说达到了目的。

我们在问卷中作了一个假设,如果补课后成绩没提高,同学们会怎么办?

85%的同学将会更加努力,继续补课。

他们对补课是非常信任的,而且对成绩也是非常重视的。

放弃补课但更加努力的那同学,和放弃补课失去信心的同学为13%,也就是说,如果补课没有什么成效,这一部分人将首先放弃补课,但这是极少数人的选择。

最后一题,是同学们对理想补课环境的设想。

普遍的答案都是环境安静、舒适,老师能认真讲课,同学能认真听课,即营造良好的补课环境要老师学生两方配合。

也有一部分同学提到了补课人数的问题,说到人数少一些更好,2—3人一起补课,即有比较,教师又能进行个别辅导,还便于教师管理。

大家也强调了课堂气氛要轻松。

同学们希望不要考试,不要站起来回答问题等等。

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环境无所谓,只要能提高成绩就行。

还有几个初二的同学在问卷上写道:

没想过什么环境,老师让我们都要补课。

他们看来显然是不赞成补课的了。

还有的干脆写“不要补课”。

在我们发放问卷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我们在向身边的同学发问卷时,大多数同学都不愿意接受问卷,有些同学对补课避而不谈,有些成绩好的同学正在补课,却不愿协助我们完成问卷。

看得出补课对中学生来说是件非常敏感的事。

同时,我们以一些当今的大学生进行了询问,了解到他们的中学时期很少有同书法家补课,而且补课的同学也一般是些成绩较差的同学,补的科目较少,补课时间也不长,我们又询问了一些年龄在30—40岁的人,他们中大部分说那时根本不知道补课这回事。

另外,我们调查到的资料也显示,现在学生一般是利用双休日或各种节假日来补课,一次补课的人数一般较多(10人以上),地点是在老师的家中。

有些同学有这样的描述:

补课的同学挤满了老师的家,客厅、卧室、阳台……

以上内容都是我们对中学生补课现状的调查结果。

当今中学生补课的总体趋势令人深思。

因此,我们应对补课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中学生补课的根源

如今,“补课”已成为不少中学生的必备大餐,刚进初中,学习上较大的跨跃无疑会让一些同学难以适应,于是“补课”便成了他们适应学习的催化剂。

读到二年级,大家的学习基本上步入了正轨,竞争越来越激烈,“补课”自然成为他们的课外充电器。

到了毕业班,“一考定乾坤”的形势步步逼近为了增强战斗力,大多数同学拿起了“补课”这种锐利的武器。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中学生补课热与以下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

(一)现代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十分繁重

一进中学,主科猛增为七门,且每个科任老师都将本学科视为重中之重,就向学生下达了具体任务,如某单元考试80分以下请家长,60分以下补考等。

同时,一些副科如修自行车、缝纫、打柳钉等也搬上了考场,并规定不达多少分便会在评优秀时被一票否决,面以这样的要求,不少同学失去方向感,丝毫不敢厚此薄彼,于是开始了补课。

同学四说:

“进初一的第一天,家庭作业有五门课的基础训练以及三门课的书上练习题。

小学时半个钟头可完成作业的我,第一次学习到了晚上十点。

我感到焦虑,担心是不是自己的成绩太差,更不敢想象如果这样下去会是个么样子。

后经人介绍,补习能够提高成绩,于是我二话不说,加入了补课的行列”。

同学乙打趣地说:

“要期中考试了,七个科任老师都说每天至少复习其所教学科一小时,不然必定失败。

可是我一寻思,一个小时虽然不长,但七个小时就难安排了。

我从七点开始,也得学到凌晨两点呀,这可不行,得找个老师提取点精华,不然,我是非败不可的了”。

同学丁说:

“我现在基本上每天都去补课。

老师拓宽加深了不少知识,这些内容学校里虽不能接受到,但考试时必不可少。

看样子补课不真有必要!

现将当代中学生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学生相比,补课人数比率悬殊。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学生眼里,补课是极不正常的,只有个别个同学因学习跟不上才会适当进行补习。

当然,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学习任务比较轻松,教师基本上按部就按地传授课本上的知识。

不像现在,光学完课本上的知识很难应付那高难度的试卷。

这也难怪老师,他们为了三年后的一博,只好快马加鞭地赶着学生跑。

出发点是好的,但他们没有意识到速度是存在极限的,过了最大值,必然就会出现一些不自然的东西。

(二)中学生的学习竞争日益激烈

由于知识难度不断加深,没有谁能够轻易地将知识彻底弄通,于是成绩好的同学也学不完内容。

补课能让他们比别人知道得更多,理解得更深,精益求精的道理使他们也热衷于补课。

基础好的同学都补课,那些不如他们的人不没了不补的理由。

大家都全力投入到学校中,加上城市里优越的学习环境,竞争力便日益增强了。

而竞争力的增强又加大了获得优势的难度,补课便成了不少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动力。

但更多的动力总是与更强的竞争力相统一的。

于是补课,竞争力增强;竞争力再增强,再补课。

如此反复,看得出补课与竞争力的增强是相互推动的。

同学甲说:

“现在竞争可强了,稍不留神就会落得很远,这期段考与期考的前十名中,有五名都是不同的人,我段考没进前十名,被爸妈拖着去补课,效果还不错,期末到了第八名,爸妈将功劳归于补课,看样子我得一直补下去了!

”教师乙说:

“有十人学生在我这儿补课,他们的成绩都不错,听说在班里也排得上前十名,超过别人当然是越远越好。

”家长丙说:

“又不是没条件,咱总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学得少。

别人都补习,我们的孩子不补也不行。

反正看形势,竞争嘛!

归根结底,由竞争而引起的补课热主要有两种情况:

程度较差的希望消除差距,而程度较好的希望扩大差距,这两种矛盾的意识统一于同一种事,中间必然就会产生一些强制性的环节以减少两种矛盾的冲突。

(三)分数高低是衡量中国中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尺度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这句流行于中国民间的话道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中华民族可以算得上是考过千余年的国度,不少状元,大学生都诞生于考场。

也正是一考,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

古人希望高中状元,给未来的道路铺上金色的地毯;今天的人们期待一个好的大学,以便今后能找个好工作。

说到底,古人的十年寒窗以及现代学生的小学、中学都是为了最后的考场一搏。

于是,中国学生都对考试十分重视。

哪怕是为了一分,他们也愿意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个代价无非就是加倍地刻苦;或挑战题山题海,或聘请家教。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聘请家教似乎更让人觉得比较高效。

高一补高二的课,高二补高三的课,到了高三就得一心为高考而进一步大补了。

反正题是做不完的,补课自然也是无止境的了。

同学甲说:

“每学期评先进,三好标兵得各科90分以上,三好学生各科80分以上,文明学生也要60分。

于是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的目标。

毕竟走出去别人看重的是分数跟名誉。

我虽然成绩不好,但讲文明应该是做得到的,可不能因分数连文明学生都落选。

没办法,只好补课!

”家长乙说:

“我们的孩子上次期考英语没及格,听同事介绍可让孩子去补补课,效果不错。

于是我们四处打听,为孩子找了一位知名家教。

半年下来,孩子的英语考了70分,咱们都尝到了补课的甜头。

看样子,这课还得长期补下去。

”教师丙说:

“学生成绩的好坏是衡量老师水平高低的标准,我们也不想让学生整天补课,但达不到那个分数就是失败的。

还不如暂时吃点苦,有洞补洞,无洞提高,分数是不嫌多的。

因此,我十分支持自己的学生去补课。

如果将中国与许多西方国家相比较,就会发现中国的学生更加刻苦。

只是这里的“刻苦”是狭隘的啃书本,如为一个单调的物理公式而翻来覆去地做题、补课。

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国家中学生的路似乎要比中国中学生的宽,因为他们的教育推崇的是自由发展。

也就是说他们的人才不是单纯地从考场上脱颖而出的,他们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这也意味着西方的中学生不必背上考试决定一切的包袱。

他们有精力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甚至脱离书本的有意义的事情。

这样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料想应该没有谁会整天抱着均衡教科书“补得浑身是伤”吧。

但中国学生正是有了考试的压力,才不得不将一门心思放在补课做题上。

三、对目前中学生补课现状的反思

我们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补课经历中抽象出一条线索:

当考试没有达到某定分数时,就表明你的成绩有所欠缺;为了弥补这个欠缺,你便开始了补课;等到第二次考试分数出来,如果达到了预定分数,就说明你的成绩有了提高,你若想保住这个成绩,就必须补下去;如果没有达到预定分数,则说明你的成绩仍然很差,那么你得别无选择地继续补课。

在这条线索中,人们的出发点是为提高成绩,而成绩最直接的体现方式就是分数,提高分数的最佳办法便是去补课。

可见,分数是补课的原动力。

同时,我们能够学习的负担以及竞争最终为是分数,而它们的产物就是补课。

随着补课热潮不断升温,有的地方教委出台了一些禁止中学生补课的规定,可是规定下的对策便是对补课的遮掩,而并没有使这一现象发生质的改变,因为高考是摆在中学生眼前最迫切的问题。

对120名中学生的随机调查中,有57名中学生认为学习说到底就是为了拿高分,为此他们不得不补课。

只要有了分数,补课热就不会因某种规定而降温。

研究表明,补课的根源就是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决定了中国中学教育的基本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的许多小环节也不得不顺着应试的大方向去发展。

补课的畸形发展就是其中的缩影。

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应该体制,单纯地依靠一些很难执行的规定规范这一问题,是行不通的。

因为目标没有变,那么发展的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但是,在短期内我们无法改变应试教育的的模式,因此我们只能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提出一些方案,尽可能地规范这一问题。

教育部门为了把握全局,提出了不补课的主张。

有关人士认为,补课的普遍性是极不正常的,我们应该尽早扭转这个时局。

许多老师认为,补课热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要对内容进行规范。

当补课学生限定一成绩较差的同学后,补课内容就应是最基本的知识点,充分体现“补”的特点。

如果将补课内容不断提升,就会使学生的程度普遍提高,超过常规水平,使按部就班的课堂反而成了“辅助品”,补课就不能缩短学生成绩差距。

大部分学生及家长认为,应该让补课公开化,透明化。

不要以补课遮遮掩掩,而应将它当成一种平常的学习方式,以轻松的心情去进行,这样才不会因自己是“补习生”而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同时可以交补课与学校授课联系起来,加强“补”与“学”的贯通,包括补课老师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及补课内同学和没补课同学的交流,进而,掌握“补”与“学”的特点,才能对补课学生因材施教。

而这个过程需要“补”与“学”中各环节的透明化。

 

学生(签名):

XXX

 2007年10月10日

评语

实践情况

出勤情况

实践态度

实践能力

实践效果

实践单位意见

指导教师意见

实践单位(章):

年月日

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教学点初审意见

 

审核人(签章):

年月日

分校复审意见

 

复审人(签章):

年月日

省电大抽查意见

 

验收人(签章):

年月日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实践考核表

 

实践课题关于农村中学生补课情况的调查报告

 

姓名  XXX教育层次 本科  

学号051150196分校邢台电大

专业小学教育教学点XX电大

指导教师XXX日期二OO七年十月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

实践单位(基地)

实践活动时间

实践课题

XX乡第一中心小学

2007年5月15日-2007年8月15日

关于农村中学生补课情况的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情况

姓名

工作单位

学历

专业

专业技术职务

XXX

沧州电大

大学本科

汉语言文学

副教授

社会实践报告(由学生填写):

关于农村中学生补课情况的调查报告

2007年5月—8月,我们就中学生补课现象,对XX中学的12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20张,收回117张。

一、中学生补课的现状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有63名中学生在补课。

众所周知,初二学生要参加地理、生物的会考,初三学生要参加中考,因此,有些学生透露说,一进中学就要“充电”,要不以后就跟不上了。

参加补课的同学成绩一般的占44.2%,平时考试即轮不到好名次,也坐不了倒数的位置,有些成绩还有点“悬”,于是大多有了向上挤的念头。

成绩较差的同学占41%,他们面对的是能不能升学,能不能跟上班的问题,用补课来调节成绩上的差距,也是一个普遍的方式。

成绩较好的占14.8%,他们为有更好的成绩也去参加补课。

据了解,现在补课时间每一科每次约2小时,调查结果显示50.5%的学生每周补课时间在4小时以上,说明一半学生补课每周在两次以上。

以此类推,每周补课1—2次的学生也有1/3,只有不到1/5的学生每周补课一次。

更有些学校的学生以从高一起每周六到少要到校上半天的课,有些甚至要上一天的课。

将近一半学生的补课内容都局限于书本,无非是指导老师上课的东西再复习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