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中外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3893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三中外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专题十三中外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专题十三中外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专题十三中外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专题十三中外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十三中外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docx

《专题十三中外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三中外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十三中外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docx

专题十三中外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

 

专题十三革命与改革

 

考点一

 

1 资产阶级的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中国

 

辛亥革命

 

考点深化:

中外历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相关事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内战)、

中国辛亥革命

 

原因

 

时间

爆 发

标志

领 导

英国资产阶级革

封建专制统治阻

碍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

1640-1688 年

查理一世重新召

开议会

克伦威尔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殖民统治

阻碍了北美经

济发展。

1775-1783 年

来克星顿枪声

 

华盛顿

法国资产阶级革

封建专制统治及

等级制度阻碍了

资本主义发展。

1789-1814 年

巴黎人民攻占巴

士底狱

罗伯斯庇尔

美国内战

南北方两种经济

制度的矛盾不可

调和(奴隶制的废

存问题)

1861-1865

南部联盟主动挑

起内战

林肯

中国辛亥革命

 

封建统治,中华民

族危机加深

 

1911 年

起义军占领楚望

台军械库

孙中山

 

文献

及意

1689 年《权利法

案》确立君主立

宪制,限制了国

王的利

1776 年《独立宣  1789 年《人权宣  1862 年《解放黑  《中华民国临时

言》宣告美国的  言》宣告人生来自  人奴隶宣言》为北  约法》

诞生;          由、权利平等,私  方军队获得雄厚

1787 年宪法,确  有财产神圣不可  的兵源,扭转战争

立联邦制,体现  侵犯。

体现反对封  局势。

三权分立的原  建专制和等级制

则。

度的要求

共同作用:

上述文献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资本主义的

发展,推动了近代欧美民主政治的进程。

 

影响

推翻了封建君主

专制,确立了资

产阶级的统治;

为发展资本主义

扫清了道路;推

动了世界历史的

结束了英国的殖

民统治,实现了

国家的独立;确

立了比较民主的

资本主义政治体

制,有利于美国

摧毁了法国封建

统治;传播了资产

阶级自由民主的

进步思想;对世界

历史的发展有很

大影响。

废除了奴隶制度,

维护了国统一,扫

清了资本主义发

展的又一障碍,为

以后经济的发展

创造了条件。

推翻了清王朝的

统治,结束了两千

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了中华民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

深入人心。

进程。

资本主义的发

展;对以后欧洲

和拉丁美洲的革

命也起了作用。

 

2.社会主义的革命

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深化:

1.新制度战胜旧制度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2.民主与

法制的确立,来之不易,要不断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3.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要切实保障公民应有的权利等。

2011

 

二、古代重要的改革

 

1.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通过改革富国强兵,实现了争霸。

2.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

化,秦国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战国中后期,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

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成为实力仅次于秦、齐两国的军事

 

强国。

(山西历史)

4.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和黄河流域民

族大融合的进程。

 

5.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雅典伯利克里进行一系列改革,扩大公民

权利、鼓励学术研究,使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6.7 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

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7.8 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实行土地

分封,奠定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

 

二、近现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1861 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1868 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

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3.1898 年,中国的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

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

 

步。

 

4.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

提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和指导。

新政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1.新经济政策:

1921 年,列宁领导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

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赫鲁晓夫改革:

1953 年至 1964 年期间,赫鲁晓夫试图克服斯大

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

 

列改革。

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

 

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 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用

错误的思想指导改革,一党制变成多党制,导致苏联共产党丧失执政

 

党的地位,国家权力分散,加速了国家分裂。

1991 年 12 月,苏联解

体。

 

4.东欧国家的改革:

1956 年开始到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匈牙利改

革成效突出,曾有“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称誉; 80 年代陷入新的

困难。

1968 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被苏联镇压。

20 世纪 80 年代,

 

东欧各国都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苏联也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1989 年,东欧剧变,各国执政党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平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5.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

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

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然后扩

 

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特别提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取得

 

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同时因脱离中国国情也历经了挫折。

 1978 年以

后,依据中国国情,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专 题 感 悟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通过改革,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

力。

 

2.改革是强国之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

化精髓,善于吸收他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繁荣,才

 

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改革应注意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改革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获得成功,才能进一

 

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改革应该注意吸收不同国家经济

体制的优点。

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国内各项机制的进一步改革,才能更

 

好地发展经济。

 

5.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注定要被时代所淘汰。

但是如果改革脱离实

际,措施不当,会引起动荡甚至以失败而告终。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改革会付出流血和牺牲,它告诉人们社会进步是要付出代价的。

 

6.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要有创新意识和革新观念。

通过改革,除旧

布新,才有可能使一个国家或民族重新焕发生机,推动社会的发展

 

按其改革的性质来划分:

 

1.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有 :

中国古代史 -----商鞅变法 ; 中国近代史 -----

洋务运动; 世界史-----大化改新

 

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 :

中国近代史 -----戊戌变法 ;世界史

-----明治维新;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罗斯福新政

3.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有 :

中国的改革开放 :

俄国的新经济政策;前苏

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以匈牙利改革为代表的东欧改

 

 

按其改革的结果来划分

 

1.一类是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取得成功的改革

 

中国商鞅变法;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等

 

 

商鞅变法

性质

 

 

内容                   作用

 

1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  使秦国经济得

 

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

 到发展,军队战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 斗力加强,成为

 

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 战 国 后 期 最 富

 

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 强的国家,为秦

 

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3、 统一奠定基础

 

建立县制

 

大化改新地

 

 

 

1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  大化改新是日

 

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本从奴隶制向

 

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 封 建 制 度 过 渡

 

官;                   的标志。

 

2 、经济上,把很多贵族

 

土地收归国有,部民

 

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

 

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向他们收取赋税

 

明治维新资

 

 

 

1、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 使 日 本 从 一 个

 

加强中央集权           闭关锁国封建

 

2 、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  国家逐步变为

 

买卖,引进西方技       资本主义国家,

 

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摆 脱 了 沦 为 半

 

3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  殖民地国家命

 

“文明开化”,即向运,是日本历史

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重大转折点。

 

( 仍保留大量封

 

建残余,而且日

 

本强大起来以

 

后,很快走上了

 

对外侵略扩张

 

的军国主义道

 

路)

 

俄国 1861 年改 资

 

革产

 

 

1、“解放”农奴(农奴在法 有 利 于 资 本 主

律上是“自由人”       义发展,是

 

地主再也不允许买卖农奴 俄 国 近 代 历 史

 

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上的重大转折

 

2 、赎买份地(农奴在获  点

 

得“解放”时,可以得   ( 但这次改革留

 

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 有大量的封

 

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建残余)

 

2.一类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并取得成效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等

 

 

时间

 

领导人

改革开放

 

1978

 

邓小平

新经济政策

 

1921

 

列宁

罗斯福新政

 

1933

 

罗斯福

 

改革内容

1、农村改革:

 允许多种经

 

实 行 家 庭 联 产 济并存,大

 

承包责任制     力发展商品

 

城 市 改 经济

 

革:

重点是国有

 

企业的改革

 

2、建立四个经

 

济特区:

广东的

 

深圳、珠

 

海、汕头

 

和福建的厦门

 

形成了经

 

济特区——沿海

开放城市—

— 沿海经

济开放区——内

地的开放格局

调整农业、工

 

业、金融业;兴

 

办公共工程;建

 

立社会保障制

 

 

特点

全面改革

 

态度坚决

 

稳步推进

 

逐步深化

把社会主义同 全面加强对经

 

资本主义、市 济的干预和指

 

场、商品货币关 导

 

系联系起来

 

改革作用

1、调动了农民 促 进 了 国 民 经 开 创 了 国 家 干

 

的生产积极性, 济 的 恢 复 与 发 预经济的先河;

 

解放了         展             制度;促进了经

 

农村生产力,推

 

动了农业的发

 

展。

 

2、城市经济生

 

活出现了前所

 

未有的活跃局

 

面。

 

3、经济特区成

 

为对外开放的

 

“窗口”,

在现代化建设

 

中发挥了独特

 

的作用。

济的恢复

 

(局限性:

不可

 

能改变资本主

 

义制度的本质,

 

无法从根本上

 

消除经济危机)

 

改革开放、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共同点:

 

1、都是在坚持原有社会制度的前提下,为摆脱

 

危机而进行的改革。

 

2、制定的政策都符合了本国国情,都实事求是

 

3.一类可归为未能取得成功的改革

 

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前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东欧的匈牙利改革

 

性质目的结局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

一次失败的  富国强兵,维 它没有使中  只学习西方

 

封建统治者  护 清 政 府 统 国 富 强 起 先进技术而

 

的自救运动  治          来,但引进  不改变封建

 

了西方先进  制度

 

的科学技术

 

使中国出现

 

了第一批近

 

代企业。

 

中国近代企

 

业积累了生

 

产经验,培

 

养了技术力

 

量,在客观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性挽救民族

 

质的改良运危亡,发

 

动展资本主

 

义。

上为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

 

展起到了促

 

进作用,为

 

中国的近代

 

化开辟了

 

道路

 

虽然最终在  顽固派的阻

 

顽固派的阻  挠破坏,光

 

挠下失败,  绪帝没有实

 

但是在社会  权;没有得

 

上起到      到广大人民

 

思 想 启 蒙 群众的支持

 

(解放)作

 

用,具有爱

 

国、进步的

 

意义。

 

赫鲁晓夫改社会主义性摆脱苏联

 

革质斯大林模

 

式的束缚

一定程度上  一定程度上

 

冲击了斯大  冲击了斯大

 

林模式,但  林模式,但

 

未根本改变未根本改变

 

苏联苏联

 

高度集中的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政治经济体

 

制。

(也是失 制。

也是失

 

败的根本原败的根本原

 

因)

 

小修小补

因)

 

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性摆脱苏联

 

改革质斯大林模

 

式的束缚

苏联解体,  西方的和平

 

两级格局结  演变;未能

 

束,世界朝  突破斯大林

 

着多极化的  模式

 

趋势发展

 

考点深化:

革命改革类试题常用的启示:

改革成功能促进社会进步;

 

民改革和革命是新制度与旧制度的斗争,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制度必

 

然被先进制度所取代;改革必须符合本国国情 2010;改革必须立足

 

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稳步推进,循

 

序渐进,改革措施要抓住主要矛盾,核心内容。

改革措施要有长期性

 

和延续性,不能朝令夕改。

改革必须关注民生,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改革者必须具有优秀的品质和创新意识。

2013

2.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1.)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2.)改革派

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3.)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4 )改革的策略

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5).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3.如何评价一场改革?

1. 一场改革成功与否,不要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如何,而要看这一

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发挥。

 

2.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历史符合发展趋势,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

律。

 

3.所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改革或变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

力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