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1 我不能失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3844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1 我不能失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1 我不能失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1 我不能失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1 我不能失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1 我不能失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1 我不能失信.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1 我不能失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1 我不能失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1 我不能失信.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1我不能失信

21我不能失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是本文的重点内容。

2.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和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问题交流:

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抓住机会相机总结交流,重点强调“守信用”。

2.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

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题来读一读。

3.理解题目: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

(违背协议或诺言,丧失信用。

)“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

(守信)

4.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什么?

(守信。

5.你能把课题再读一读吗?

质疑:

课文在写谁呢?

说她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

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读了课文就知道了,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6.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失信()

高兴()

耐心()

后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通课文。

(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一共用几个自然段?

课文中的“我”是谁呢?

(10个自然段宋庆龄)

简介宋庆龄:

宋庆龄曾经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名誉主席,被海内外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她毕生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倡导兴办了中国福利会等儿童文化教育机构,《儿童时代》杂志也是在她的关心下创办的。

为了纪念宋庆龄,1982年5月,我国成立了宋庆龄基金会。

宋庆龄是20世纪伟大的不平凡的女性,课文讲的是宋庆龄小时候的一个平凡的故事。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一个星期天)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

(爸爸伯伯宋庆龄妈妈小珍)

(3)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4)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交流。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约好了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故事告诉我们要做守信用的孩子。

3.学生自由读课文。

2.看拼音,写词语。

pànwàng

()

yuēdìng

()

dàoqiàn

()

xīnténg

()

3.比一比,组词语。

庆()床()

盼()扮()

 

三、学习第一段

1.同学们,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

快速读读课文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她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二女儿宋庆龄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

(板书:

特别高兴早就盼着)

4.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请用简短的话介绍一下。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评议。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

“盼着”等,体会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四、作业:

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

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课文从那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

2.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宋庆龄说的句子,并好好读一读画出来的句子。

3.探究交流。

(1)“爸爸,我不能去了!

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庆龄说。

①同学们,宋庆龄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爸爸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当时就感到很奇怪,于是他就奇怪地问庆龄回答说:

(板书:

想起约定)

②同学们,当时只是停住了脚步,可见她还是有点犹豫的,是吗?

③指名朗读。

④小结:

宋庆龄是多么想去伯伯家,多么想去看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如此想去却不能去,表明了宋庆龄为守信用作出的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不行!

不行!

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①教师引读:

正当爸爸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的时,庆龄又一次想到了小珍,连忙说

②指导加动作(边说边把手抽回来)朗读。

③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④教师小结:

从这里也可以感受到她的守信。

(3)“不,妈妈。

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

”庆龄坚定地说。

①正当爸爸和庆龄在一旁迟疑的时候,妈妈想出了一个办法: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不好?

”(板书:

父母劝说)

②引读:

可是庆龄觉得这样好不好,她是怎么说的?

③小结:

这里也可以感受到宋庆龄的守信。

4.师:

能否在宋庆龄说的每句话中恰当地加上一个表示语气的词?

(为难、扫兴、大声说、坚决、冷静、理智……)指名读,同桌读,各自读读出不同的感受。

(1)“爸爸,我不能去了!

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庆龄说。

(2)“不行!

不行!

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3)“不,妈妈。

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

”庆龄坚定地说。

5.引读守信的句子。

(1)同学们,庆龄是多么的想去伯伯家的啊!

可是当他走到门口的时候,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叠花篮的时候,她便停住了脚步,对爸爸说:

(2)爸爸让她改天再教,拉起庆龄的小手要走时,她连忙说:

(3)爸爸让她改天再教,拉起庆龄的小手要走时,她大声地坚决地说:

(4)这时,妈妈也给她建议,让她回来向小珍道歉,但是她还是拒绝了,并且说

从这一系列的语言和动作中,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庆龄是个(守信)的人。

(板书:

坚决留下诚实守信)

6.分角色朗读,师读父亲、母亲的话,学生齐读宋庆龄的话。

7.请同学们再读读人物的对话,在引用人物语言的时候,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师小黑板出示文中三个句子:

(1)父亲看见了,奇怪地问:

“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2)“爸爸,我不能去了!

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庆龄说。

(3)“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①从这三句话找出带有动作的词,读一读。

②齐读这三句话,指名读。

③从这一系列的语言和动作中,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庆龄是个(守信用)的人。

(4)同学们,在写人的习作中,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

(5)人物的语言无时不在,你能学着文章的样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来描写一个“对话”的片段吗?

如:

买文具和营业员的对话,放学回家和妈妈的对话。

7.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交流:

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候着。

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

妈妈心疼地说:

“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

”这时,庆龄是怎么说的?

(庆龄仰起脸回答道: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

(2)从庆龄的话中你又感受到什么?

(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3)怎样读好庆龄的话?

(读出庆龄自豪的心情。

8.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1.照样子,写句子。

(1)父亲看见了,奇怪地问:

“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说:

(2)“爸爸,我不能去了!

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庆龄说。

说。

(3)“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说,“

 

三、分角色朗读,组间竞赛。

1.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2.小组进行比赛。

3.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

为什么?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3.小结:

俗话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做到时时处处守信并不容易。

但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五、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2.写几句自己积累的与诚信有关的名言。

六、名言积累。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2.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

——林达生

3.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资治通鉴》

4.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莎士比亚

5.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瑞士阿米尔

6.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

7.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

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何智勇

8.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巴尔扎克

9.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10.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

——法国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我不能失信

特别高兴早就盼着

想起约定坚决留下

诚实守信

[教学反思]

《我不能失信》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要使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本文作为略读课文,学习时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运用默读、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读通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在展开讨论时,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拆分成几个小问题:

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

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

别人是怎么劝说的?

她是怎么说的?

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品质。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理解文本。

一读宋庆龄的话:

她在多么想去伯伯家玩而最终却因为和别人约好了没去,从读中体会宋庆玲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二读爸爸妈妈的话:

首先让学生体会爸爸妈妈当时的心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同学们朗读。

通过自由读,师生分角色读,小组内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

课后拓展,升华主题。

学完了课文,我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我深深感到在今后的教育中多引用故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使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将做人的道理融入了其中。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失信(守信)高兴(烦恼)耐心(急躁)后悔(无悔)

2.盼望约定道歉心疼

3.庆(庆祝)床(木床)盼(盼望)扮(打扮)

第二课时

1.

(1)老师说: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2)“假期是你们巩固所学、拓展知识的最好时机,我希望你们珍惜时间,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

(3)“真好吃!

”我一边吃着妈妈做的饭一边说,“我还要吃一碗。

2.

(1)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

——林达生

(2)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莎士比亚

(3)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瑞士阿米尔

(4)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无形资产。

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何智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