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病理学鉴定习题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3818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医病理学鉴定习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法医病理学鉴定习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法医病理学鉴定习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法医病理学鉴定习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法医病理学鉴定习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医病理学鉴定习题库.docx

《法医病理学鉴定习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医病理学鉴定习题库.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医病理学鉴定习题库.docx

法医病理学鉴定习题库

第一章法医病理学鉴定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尸体剖验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A客观性

B合法性

C针对性

D科学性

E条件性

2下列哪项不属于研究人识别的内容

A性别

B年龄

C族

D职业,无名尸的颅相重令,颅骨复容等

E损伤程度。

3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医学的研究对象

A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B尸体检查和尸体剖验

C活体检查

D物证检查和文证审查

E现场勘验

二、填空题

1法医学研究死亡应包括()、()、()、()、()、()

2法医学鉴定程序包括()、()和鉴定,其中鉴定又包括()、()、()

3规范的法医学鉴定书应包括()、()、()、()、()、()六部分

三、简答题

1法医病理学

2法医学

3法医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用福尔马林固定液有何有缺点常用福尔马林固定液的浓度是少

5福尔马林固定液在低温下久存容易产生什么物质对组织切片产生什么影响

6固定液分几类最常用的单纯固定液有几种

7固定液选择标准是什么

8用酒精作固定液有哪些有缺点起固定作用的酒精浓度多少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2E3A

填空题

1

2

3绪言(言)、案情摘要、检验所见、分析说明、鉴定结论、鉴定书结尾等五个部分

简答题

1.法医病理学(forensicpathology)是研究涉及法律有关的伤、残、病、死的变化及发展的规律,目的是为暴力性案件的侦察或审判提供医学证据,运用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解决有关暴力性和非暴力性死亡的死亡征象、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死亡地点、个人识别,以及致伤物的推断和确定的一门科学。

应用该学科的理论、技术及相关的刑事科学技术等,对暴力性案件中伤亡者的尸体进行检验,全面分析得出科学结论,为法律的实施提供科学、公平和公正的医学证据。

2

3

4优缺点:

1)穿透力较强

2)组织收缩小

3)对细胞核染色较好

4)质量较差的福尔马林容易产生福尔马林色素颗粒最常用的福尔马林固定的浓度为10%-20%

5.容易产生一种白色的沉淀物质称“三聚甲醛”也称“副醛”。

氧化后使固定液产生酸性,

失去固定作用。

可影响细胞核的染色,同时组织切片中可见福尔马林色素颗粒,呈黑色的小颗粒既不溶于酒精也不溶于水。

6.固定液分为2类:

一类称为单纯固定液,由一种药剂组成。

另一类称为混合固定液或称复合固定液,由两种以上药剂组成。

最常用的单纯固定液有两种:

酒精,福尔马林

7.1)具有较强的穿透组织能力,迅速将组织结构固定下来。

2)不使组织过度收缩及膨胀。

3)使组织中的蛋白质、糖、脂肪等物质凝固而成为不溶性物质。

4)硬化组织便于染色。

5)价格便宜,使用方便。

8.优缺点:

1)使用方便,经济

2)硬化组织

3)穿透力小

4)组织收缩厉害

5)染色效果一般

酒精起固定作用的浓度为70%-80%。

浓度越大组织中的水分越多,组织硬化,不

起固定作用而起脱水作用。

第二章死亡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脑死亡的检查方法A

A荧光色素钠点眼试验

B阿托品试验

C变温试验

D脑电图

E脑超声图

2有无自主呼吸的检查关闭呼吸肌的时间为C

A1分钟

B2分钟

C3分钟

D5分钟

E10分钟

3下列哪项不属于继发性休克D

A失血性休克

BDIC

C微循环环障碍及血管扩张

D脑震荡休克

E脊髓休克

4下列哪项不属于脑死亡的临床诊断的哈佛指标D

A对刺激完全无反应性

B无自主呼吸

C颅神经反射消失

D平线心电图

E平线脑电图

5下列哪项是诊断脑死亡的检查方法(E)

A瞳孔变形试验

B眼底视网膜血管检查

C微弱呼吸检查

D微弱心跳检查

E变温试验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假死的鉴别方法(E)

A眼底检查

B结扎指头

C心电图测定

D微弱呼吸的检查

E脑电图检查

7

D)

下列哪项不属于法医学研究机械损伤及其他物理性损伤的内容(

A损伤的机制,征象,程度,后果,检验方法

B鉴定损伤时间致伤因素

C判断致伤方式和方法

D研究损伤的治疗方法

E判定死亡方式或死亡性质

8锥形镐猛力垂直打击人体头部时,下列哪种损伤很少出现(E)

A类圆形穿孔性骨折B硬脑膜下血肿

C严重脑挫裂伤

D脑组织外溢E脑震荡

二、填空题

1()损伤是法医检验中最常见的()损伤

2按暴力死分和方式暴力死分为以下三类()、()、()

3死亡过程包括()、()、()

4脑死亡常见检查方法包括()、()、()、()

5根据心跳和呼吸不可逆性停止作为标志的死亡,其死亡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即()、()、()

6脑死亡的诊断标准包括()()()()()。

深度昏迷,脑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大脑电沉默,脑循环停止

三、概念题

1假死的原因有哪些

2何为辅助死因

3何为死亡的诱因

4何为直接死因

5何为主要死因

6何为死亡方式

7何为死亡机理

8何为死因

9何为超生反应

10何为假死

11何为暴力死

12何为自杀死

13何为合并死因

14衰老死

15意外死

16他杀死

17病理性死亡

18肺性死亡

19心性死亡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ACDDE6-8EDE

填空题

1机械性损伤,暴力

2自杀死、他杀死、意外死

3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4

(1)瞳孔固定,无对光反射、无角膜反射、无前庭反射、给身体以强刺激,在脑神经分布区无反射。

5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6

(1)瞳孔固定,无对光反射

(2)无角膜反射(3)无前庭反射(4)给身体以强刺激,在脑神经分布区无反射(5)无咀嚼反射,对吸引管插入气管无反射(6)撤去人工呼吸机,其时间足以使二氧化碳张力上升到呼吸刺激阈以上时,仍无自主呼吸运动出现。

概念题

11缺氧、失血损害2电损伤3损伤致失血、反射性抑制、昏迷等4麻醉剂过量5尿毒症等

2辅助死因是主要死因之外的自然性疾病或损伤,它们本身不会致命,但在死亡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

3诱因即诱发身体原有潜在疾病恶化而引起死亡的因素,包括各种精神情绪因素、劳累过度、吸烟、外伤、大量饮酒、性交、过度饱食、饥饿、寒冷等。

些因素对健康人一般不会致命,但对某些重要器官有潜在性病变的人,却能诱发疾病恶化而引起死亡。

4直接死因(directcauseofdeath)是指直接引起死亡的原因。

在法医学中常见的直接死因有:

感染、出血、栓塞、中毒、全身衰竭

5

6暴力死如何得以实现,称为死亡方式

7死亡机制是指由损伤或疾病引起的、最终导致死亡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各种不同的死因通向死亡终点的几条共同通道。

8死因是指直接或间接促进死亡的疾病或损伤,即导致死亡发生的疾病、暴力或衰老等因素。

9超生反应是整体死亡后某些器官、组织生活能力的反应。

生物学死亡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该过程是由临床死亡期发展而来,呼吸、循环以及脑、心等脏器功能永久性丧失。

但有些对缺血缺氧耐受性强的组织器官,如皮肤、粘膜、结缔组织等还有生命功能,并对刺激可发生反应,称为超生反应。

10人的循环、呼吸和脑的机能活动高度抑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微弱状态,用一般的临床检查方法查不出生命指征,从外表上看好像人已经死亡,但实际上人还活着,这种状态称为假死。

11暴力死也称非自然死亡或非正常死亡,暴力可以是别人施加的,也可以是自己实施的,或因某种意外造成,通常有以下几种:

自杀死、他杀死、意外死

12自杀死指蓄意地自己对自己施加暴力手段中止自己的生命的事件。

13联合死因又称合并死因,是两种或两种以上难以区分主次的死因在同一案例中联合在一起引起死亡而共同构成死因。

14生理性死亡也称衰老死,指由于机体自然衰老,体内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直至衰竭,尤其是脑、心或/和肺功能的自然衰竭以至不能维持生命功能而导致的死亡。

15意外死指未曾预料到的、非故意的行为所造成的死亡。

16他杀死指用暴力手段剥夺他人生命的事件。

17病理性死亡指由于各种疾病的发展、恶化而引起的死亡,习惯上称为病死即病理性死亡。

18呼吸性死亡是指源于呼吸系统,尤其是肺的疾病或损伤而致其功能严重障碍或衰竭所引起的死亡,也称肺死亡。

19心性死亡是指源于心脏疾病或损伤而致其功能严重障碍或衰竭所引起的死亡,包括心外膜、心肌、心内膜、心冠状动脉系统和传导系统的各种病变、损伤以及心律失常等。

第三章死后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早期尸体现象

A尸冷

B尸僵

C泥炭鞣尸

D尸体痉挛

E角膜混浊

2下列哪一项属于保存型尸体现象

A尸体痉挛

B尸僵

C皮革样化

D尸蜡

E白骨化

3生前出血伴有纤维蛋白的出现,其组织学检查可用以下方法,但除外

APAS染色

BWeigert-Schueinoff染色

C磷钨酸苏木素(PTAH)染色

DMartius猩红蓝染色

E苏丹川染色

4皮下出血几天能见到含铁血黄素

A1天

B2天

C3-4天

D1周

E1个月

5皮下出血大约在几小时后出现中性血细胞反应

A1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8小时

E16小时

6下列哪项不属于皮下出血与尸斑的鉴别要点

A血色斑迹的分布

B边界是否清楚

C压之是否退色

D切开有无滴状物流出

E镶边挫伤带

7生活反应的生化表现为外伤后激素的反应,其中有一项是不正确的:

A.皮质醇升高

B.肾上腺素升高

升高

D.胰咼血糖素升咼

E胰岛素下降

8下列哪项不属于尸体现象的法医学意义

A确证死亡

B推断致伤物

C推断死亡时间

D提示死亡原因

E反映死亡时躯体的位置和状态

9急性时相蛋白反应中以下哪种蛋白在外伤后升高最快

Aa-1酸性糖蛋白

Ba-1抗胰蛋白酶

C纤维蛋白原

D血红素结合蛋白

EC反应蛋白

10急性时相蛋白反应中以下哪项正确

A是机体对外伤和感染的特异性反应

B常伴有白细胞减少

C与肌肉崩解负氮平衡有关

D常伴铁锌浓度的升高

Ea-1酸性糖蛋白升高最快

11死后器官和组织也能发现自发性出血,但以下哪种情况不是死后继发性出血

A尸斑和坠积性淤血明显处出现的淤点或瘀斑

B颅内热血肿

C尸体解剖时颈部软组织受损伤出血

D腹腔内大失血死,胰腺周围出血

E腹腔内大失血死,肠管内柏油样变

二、填空题

1早期尸体现象包括()()()()()()()()

2生前出血的特征包括()()()()

3炎症是最常见,最基本的生活反应,包括()()()()

4早期尸体现象包括()()()()()()()()

5保存型尸体现象包括()()()

6毁坏型的尸体现象包括()()()

7晚期尸体现象包括()和()两类

8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生活反应,其病理变化是()()()()

9尸僵形成的学说主要包括()、()、()

10尸体现象可分为()和()两大类

11死亡征象包括()()()()()()()()()。

三、简答题

1试述尸斑的法医学意义。

2皮革样化

3木乃伊

4腐败

5何为尸冷

6何为尸斑

7何为尸体的局部干燥

8何为自溶

9何为尸体痉挛

10何为尸僵

11何为角膜混浊

12何为肌肉松弛

13何为尸体现象

14生活反应的概念

15超生反应的概念

16简述尸僵的形成机理

17简述早期尸体现象的法医学意义

18简述影响尸温下降的因素

19简述尸冷的法医学意义

20简述生前出血与死后出血的鉴别

21简述尸体痉挛的法医学意义

22简述肌肉松弛的法医学意义

23何为Larcher斑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CDECC6-10EXBEC11E填空题

1肌肉松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尸冷,尸斑,尸僵,尸体痉挛,自溶

2出现纤维蛋白,出现弹力纤维,白细胞反应,血栓形成

3充血,渗出,变质,增生

4尸冷,尸斑,局部干燥,角膜混浊,肌肉松弛,尸僵,尸体痉挛,自溶

5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

6腐败,浸软,白骨化

7毁坏型,保存型

8广泛微血栓形成,周围血液中出现巨噬细胞,出血现象,梗死性病变

9乳酸学说,神经因素学说,三磷酸腺苷学说

10早期尸体现象,晚期尸体现象

11心跳停止,自主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其他各种反射也消,肌肉松弛,皮肤苍白,体温冷却,皮肤粘膜干燥,尸斑出现,尸僵出现。

简答题

1判断尸体曾否被移动,尸斑与皮下出血的区别,与内部器官淤血的区别

2尸表皮肤较薄的局部因水分迅速蒸发,干燥变硬,而呈蜡黄色、黄褐色或深褐色的羊皮纸样的变化称为皮革样化,也称局部干燥。

3尸体处在干热或通风条件良好的环境中,水分迅速蒸发而不发生腐败,以干枯状态保存下来,称为干尸或称木乃伊。

4蛋白质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逐渐分解和消失的过程称为腐败。

5人死后,因新陈代谢停止、不再产生热量,尸体原有热量不断散发,使尸温逐渐下降至环境温度,或低于环境温度,称尸冷。

6尸体血液因重力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血管,并在该处皮肤呈现有色斑痕称为尸

斑。

7尸表皮肤较薄的局部因水分迅速蒸发,干燥变硬,而呈蜡黄色、黄褐色或深褐色的羊皮纸样的变化称为皮革样化,也称局部干燥。

8人死后,组织、细胞因受细胞自身固有的各种酶的作用而发生结构破坏、溶解,使组织变软、甚至液化,称为自溶。

9死后肌肉未经松弛阶段、立即发生僵直,使尸体保持着死时的动作和姿态,称为尸体痉挛。

10人死后,各肌群发生僵硬并将关节固定的现象称为尸僵。

11角膜的透明度减低,直至完全不能透视瞳孔,呈灰白色样外观,称角膜混浊。

12人死后肌张力消失,肌肉变软,称为肌肉松弛。

13人体死后受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在尸体上发生各种变化称为死后变化;这些变化使尸体表面和内部器官组织呈现与活体不同的征象,故亦称尸体现象。

14

15生物个体死亡后,其器官、组织和细胞在短时间内仍保持某些活动功能,对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能力称为超生反应。

16人体肌肉依靠足够量的ATP保持弹性和收缩性。

在活体内,因新陈代谢使ATP的产生和

分解维持相对平衡,在ATP酶作用下,ATP分解成ADP和磷酸,产生的能量使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肌节缩短,使肌肉保持正常的舒缩功能。

人死后,新陈代谢停止,ATP不再产

生,而持续分解,当其含量减少至正常的1/4时,肌动球蛋白分离停止,使肌肉保持收缩凝固状态,形成尸僵。

17

18尸温是推断死后经过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

19尸温是推断死后经过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

20

21由于尸体痉挛可保持着死者生前最后时刻全身或身体局部某些肌群的收缩状态,故对分析案情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22发生肌肉松弛的尸体因皮肤和肌肉失去弹性和张力,在受压部位可形成反映接触物体表面形态的特征性压痕,且不易消失而保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据此可推测死后尸体的停放地点和姿势及有无移尸。

23由于眼球结膜和巩膜可因水分丧失而变薄,是巩膜下面的脉络膜层的色素呈现,在眼球外侧形成深褐色或黑褐色的三角形,椭圆形的干燥斑。

第四章死亡时间推断

一、选择题

1根据以下尸体现象的程度:

尸僵开始缓解,角膜混浊加重,瞳孔可辨,腹部出现尸绿,口鼻眼蝇卵或蛆出现,其死亡时间为

A12-15小时

B24小时

C24-48小时

D2-3天

E3-4天

2根据死后肝脏酶活性下降甚至消失的变化规律推断死亡时间,其中丁二酸脱氢酶,乳酸脱氢

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其活性完全消失的时间是

A4小时以内

B12-18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E72小时

3根据以下尸体现象的发生程度,尸斑大片融合,指压不退色,尸僵延及全身,角膜轻度混浊,推

断死亡时间为

A1小时以内

B1-4小时

C4-6小时

D6-12小时

E12-15小时

4若尸体所处环境温度为16-18C,或15-20C尸体直肠温度在头10小时和10小时后每小时

下降分别为多少度

A1CC

B1CC

CC1C

DC1C

E2C1C

5以下哪一尸体现象在推断死亡时间上意义不大

A尸温测定

B角膜混浊程度

C尸僵

D尸体痉挛

,其死亡时间

E尸斑

6死后肝内乙醇脱氢酶,辅酶脱氢酶I及a-甘油磷酸酯脱氢酶活性完全消失

A6小时

B12小时

C18小时

D36小时

E48小时

7出血后几天可以见到不含铁的色素(橙色血晶)

A1天

B2天

C3-4天

D1周或9-11天

E1个月

8根据尸温、尸斑、尸僵等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有意义

A尸体腐败发生以前

B腐败发生以后周

C腐败发生以后数月

D尸体低温保存

E尸体冰冻保存

9以下哪种是尸冷测量的最好部位,既准确又方便易行

A肝脏温度

B脑池温度

C腋窝温度

D口腔温度

E皮下温度

10急性时相蛋白反应中蛋白浓度升高首先有()小时的慢时相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11

)小时达高峰

)小时达高峰

急性时相蛋白反应期间,皮质醇升高约在第(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12急性时相蛋白反应中白细胞的增高在第(

A1-2小时

B2-4小时

C4-6小时

D6-8小时

E8-0小时

参考答案:

1-5BDDBD6-10DDAAC11-12CE

第五章机械性损伤习题

1填空题

1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定入射口的依据A皮肤创口中心组织缺损

B创口周围皮肤外翻

C挫伤轮

D擦拭轮

E烟晕火药颗粒

2下列哪项不属锐器创的特点

A创腔间有组织间桥

B创角锐利

C创缘整齐

D创壁平整

E创底整齐

3下列哪项不能鉴别切创和砍创

A创口位置

B创腔

C创角

D创缘

E创底

4下列哪项不属于坠落伤的特征A创口可检出金属碎屑

B体表损伤轻于体内损伤

C着力处的远隔部位可见严重损伤

D广泛严重损伤都是一次性巨大暴力所致

E发生多处骨折

5下列哪项不属于撕裂创的特点

A创口呈直线形

B创缘整齐

C创口长且大于创底

D无挫伤缘

E创角锐利

6下列哪项不属于切创的特点

A创缘平整

B创壁光滑

C创底小于创口

D创底平整

E创角锐利

7下列哪项不属于他杀切创特点

A切口位于颈部和其它部位

B常有试切创

C切创刀口方向零乱

D伤势较重

E常在卧位造成

8机械性损伤时法医学的鉴定任务是:

A认定致伤物

B判断损伤的形成时间和损伤程度

C判断伤后有无有意识的行为能力

D判断致伤方式

E以上各项均是

9下列哪项不是外伤性脑内血肿的发生原因

A高坠

B车祸撞击

C锐器砍击头顶部

D钝器重复打击头部

E脑脊液冲击脑室室管膜

10下列哪项不是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症状

A伤后出现昏迷,持续时间较长

B脑疝

C瞳孔散大,眼外肌麻痹

D肢体进行性瘫痪

E伤后3周以上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

11在车撞人后逃跑的案件要特别注意检查受害者的衣服,下列哪项不属于车撞人后衣服上留下的痕迹

A衣服上有撞落的油漆或碎玻璃

E有擦上的油污

C有车轮胎印痕

D有衣服扣的脱落

E有粘上的泥土

12下列交通事故,哪项不属于蓄意谋杀

A驾驶者蓄意将车开向别人,将其撞到压过致死

E司机故意高速驶向障碍物或驶落悬崖或江河致死

C故意破坏汽车机件或偷换润滑剂致司机驾驶过程中不能控制汽车而发生车毁人亡

D故意把行人撞挤于车头及外侧物体之间,导致死亡

E司机驾驶过程中突然发生心脏或脑的急死而死亡导致汽车失控,撞死行人

13下列交通事故中哪项属于交通意外

A将人杀死后利用斜坡或悬崖伪装现场

B故意毁坏或拆除汽车零件使得车在途中失控而车毁人亡

C利用车辆进行自杀或者企图嫁祸别人

D司机载驾驶过程中,突然发生斯内脏或脑的急病死亡

E出事司机未死,乘车人死亡,司机称是死者开了她的车

14检查交通事故时法医病理学者最适当的是哪项工作

A进行现场勘查

E检查车辆损坏程度

C检查车辆、车胎、车底有无血痕、撞痕及附着物等

D对死者进行全身的系统尸体解剖

E对存活的驾驶员进行身体检查和精神神经状态检查

15最常见最重要的内部器官震荡是

A心

B肺

C脑

D肝

E脾

16下列哪项不属机械性损伤中外力作用方式:

A牵拉

B压缩

C剪切

D折曲和扭转

E应力

17造成机械性损伤最关键因素是:

A人体组织

B致伤物

C运动状态

D力

E损伤时间

18下列哪项不属于钝器作用方式:

A棍棒打击人体头部

B盲人撞击电线柱

C高坠

D汽车与外人相撞

E子弹射入人体

19外伤性骨折最重要最常见的是:

A肋骨骨折

B颅骨骨折

C四肢骨折

D脊柱骨折

E盆骨骨折

2填空题

1创有()()()()()()。

2在机械性损伤形成过程中基本因素是()()()。

3射入口由于弹头的作用在皮肤上形成的损伤有()()(),枪弹其它成分所致的

4损伤有()()()()

5机械性损伤时法医学鉴定的任务是()()()()()()。

6徒手伤包括()()()()()()()。

7高坠的现场必须勘验()()()()。

8机械性损伤致死的原因是()()()()()()()。

3简答题

1挫伤

2创

3损伤

参考答案

1选择题

1-5BABAC6-10CBECE11-15DEDDC16-19EDEB

2填空题

1(创口)(创缘)(创腔)(创角)(创壁)(创底)

2(人体组织)(致伤物)(力)

3()()()

4(中心组织缺损)(挫伤轮)(擦拭轮)(烟晕)(颗粒灼伤)(枪口印痕)(炭氧血红蛋白形成)

5(认定致伤物)(判定损伤形成时间)(判断损伤程度)(判断伤后有无有意识的行为能力)(致伤的方式)

6(指端所致损伤)(拳击伤)(脚踢伤)(掌击伤)(头撞伤)(咬伤)7(起点)(空间)(着地点)(衣物的检查)

8(出血及失血)(吸入性窒息)(挤压综合症)(栓塞)(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休克)(感染)

3简答题

1皮肤受钝性暴力作用,造成皮肤非开放性损伤,伴有皮内皮下软组织血管破裂出血者称为挫伤。

2暴力作用于人体超过皮肤弹性极限,使皮肤、皮下组织甚至血管和神经,肌肉都发生断裂,这种损伤称为创。

3损伤是机体对致伤因素作用的一种反应,表现为组织结构的破坏和功能障碍。

第六章颅脑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