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贵州基础研究计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43543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贵州基础研究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度贵州基础研究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度贵州基础研究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度贵州基础研究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度贵州基础研究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贵州基础研究计划.docx

《度贵州基础研究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贵州基础研究计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度贵州基础研究计划.docx

度贵州基础研究计划

2019年度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一、支持范围

(一)理学领域

1.数学:

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

2.物理学:

基础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学、光学、声学、力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空间探测。

3.化学:

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

4.生命科学:

生态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生态补偿机理。

5.天文学:

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天文技术和方法。

6.地球科学:

环境化学、大气科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

(二)农学领域

1.农业生物种质(农经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花卉、林木等)优异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创新及利用方法。

2.农业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调控机制、作物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机制。

3.主要畜禽、水产和经济动物的选育、营养调控机理及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主要林木丰产高效栽培机理及调控方法。

4.生物技术在特优作(植)物、畜禽、珍稀水产品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中的融合应用原理。

5.森林可持续经营机理及调控方法。

6.花卉、林木等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方法。

7.外来入侵生物发生机理及控制方法。

8.土壤肥力、养分的高效利用机理,土壤连作障碍机理与防治方法。

9.农用化学品、农药、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等的残留机理,及其对农产品安全、环境保护的影响规律与防控方法。

10.天然产物导向的绿色新农药创制方法。

11.动植物产品营养评价与安全控制方法。

重点支持:

1.水稻、马铃薯、蔬菜等主要粮经作物,茶叶、烤烟、酒用原料、中草药、精品水果等特色作物,以及主要畜禽、水产和经济动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方法。

2.开展遥感探测、预测预报、抗病虫品种、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体系构建。

3.森林资源提质增效调控机理及技术体系构建。

4.生物种质资源重要功能基因发掘、克隆及鉴定。

5.名特优稀食(药)用菌新品种的驯化与筛选。

6.茶树种质特色资源发掘。

7.重金属低积累的粮经作物筛选与应用。

(三)医学领域

1.预防保健、检验医学、康复科学、转化医学、整合医学。

2.公共卫生安全、生育生殖与优生优育、肿瘤免疫机理。

3.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4.人体微生物组。

5.医用新型生物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原理。

6.中西医药结合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7.中药民族药资源收集、鉴定、评价。

8.中药民族药功能性成份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

9.以天然药物为基础的先导化合物的发掘与合成研究。

10.药食同源植物的理论及应用规律。

重点支持:

1.重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病因、流行特征、发病机制及预防控制方法。

2.结核、脑卒中等慢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发病机制及预防控制方法。

3.濒危难繁中药民族药的生物遗传、繁育技术原理。

4.中药民族药加工炮制、组方配伍、用药规律。

5.医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应用原理。

6.干细胞技术及基因检测技术应用原理。

7.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应用原理。

(四)资源与环境领域

1.环境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律。

2.储能、新能源、可再生与替代能源利用原理。

3.浅层地温能的利用原理。

4.煤炭资源清洁利用和绿色开发原理。

5.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原理。

6.页岩气形成机理、成藏条件与资源潜力规律。

7.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8.低碳经济应用原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

9.矿冶生态与环境关系规律、资源循环与利用原理。

10.区域环境质量演变过程与机制。

11.环境(大气、水、土壤)污染控制及修复原理。

12.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及防灾减灾方法体系。

13.有害元素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规律。

14.贵州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

1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资产)演变及生态安全规律。

16.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生态资产评估与管理方法。

重点支持:

1.矿产资源勘探规律:

优势矿产资源和战略性(三稀)资源成矿作用机制和成矿预测理论;深部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体系和勘探关键技术应用原理。

2.矿产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方法:

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组元特性与分离行为机制;多元多相矿物分离提取的矿相演变规律与调控机制;矿物加工利用副产物以及磷、铝、锰等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方法。

3.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及环境效应:

岩溶地下水环境演化趋势;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数量与质量的影响机制;岩溶地下水系统中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与迁移转化规律。

4.土地资源利用方法:

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优化调控方法;水土资源综合整治方法;土地资源承载力及持续利用方法;工业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方法。

5.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原理:

矿山环境污染途径与修复机制;高原湖泊退化机理与恢复机制;石漠化发生过程及与生态修复机制;喀斯特地区湿地生态修复机制;喀斯特山区土壤退化机理及生态修复机制。

6.农村环境改善方法:

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法;菌棒、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养殖环境净化方法;农村污水处理机制及其优化途径;农村生活垃圾生态化处理途径。

(五)工学领域

1.软件工程与软件方法学、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

2.网络工程与信息安全、可信计算理论、密码学与安全计算理论、量子密码学、隐私保护算法与应用方法。

3.计算理论及算法。

4.工程与信息领域相关问题的数值方法、统计方法研究。

5.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方法。

6.生物信息处理理论与应用方法。

7.信息获取方法与传感器技术应用规律。

8.光信息处理理论与应用规律。

9.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媒体、虚拟现实应用规律。

10.复杂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与优化控制规律。

11.产品建模、设计理论和方法创新。

12.制造系统、制造工艺、装备新原理与新方法。

13.机器人研究基础科学问题,面向高端的机构/机器人创新设计方法。

14.分布式系统及分布式处理理论与应用原理。

15.金属及其合金、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含生物医用)、智能与仿生材料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应用原理。

16.材料的复合化、低维化、功能化、智能化、高性能化及传统材料的改性机制。

17.新型材料、难加工材料的连接与焊接方法。

18.材料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材料可再生利用方法。

19.新型激光与光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超快光学的新现象、新型光电显示的基础科学问题及应用原理。

20.工程电磁、医学电磁理论与应用规律。

21.电器可靠性、智能化原理与现代设计规律。

22.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控制和保护原理。

23.冶金动力学与热力学。

24.复杂土木工程结构等的分析、设计与可靠性及健康检测、诊断与损伤修复原理。

25.功能性肥料的增效机制及制备原理。

26.化工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前沿问题。

重点支持:

1.大数据应用原理:

面向大数据的统计优化方法与理论;并行化深度学习与数据挖掘方法;图分析挖掘与深度学习原理;多源数据融合与可视化原理;面向行业的数据分析与应用原理;高性能计算(可计算建模与算法优化)、海量天文大数据处理算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等。

2.人工智能新原理与新方法:

数据驱动与知识引导结合原理、认知计算原理、高级机器学习理论;综合深度推理与创意人工智能原理、非完全信息下智能决策基础理论、数据驱动的通用人工智能数学模型;知识表示、推理计算理论与生物信息学、心理学、统计学、几何学中的理论结合;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器的新原理、新结构和新方法;以知识图谱为基础的知识工程理论。

3.智能制造应用规律:

智能制造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模式;工业物联网基础及智能车间原理;“互联网+”协同制造技术及系统原理;工业大数据理论及制造大数据技术与系统原理。

4.智能控制应用规律:

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环境适应性规律;基于现场操作数据的在线建模、控制与优化方法;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新原理、新方法、新模式。

5.增材制造应用规律:

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制备原理;工业产品原型制造、民间工艺品(银饰),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高性能、难加工零部件与模具增材制造原理。

6.微纳结构与材料基础理论和应用原理:

微纳系统设计与制造新原理;金属材料的表面纳米化规律;纳米材料的本征结构与性能;新型微纳器件与材料应用原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微纳加工和增材制造的新方法和新原理。

7.结构材料与服役安全规律:

多载荷条件下材料及构件的可靠性与寿命;极端服役条件下材料力学与化学交互作用;材料跨尺度、多层次微观结构表征、相变规律与性能。

8.其他新材料基础理论和应用原理: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新型高效催化材料;金属-石墨烯复合材料;绿色先进光电子材料;生物质材料;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材料。

9.新型运输工具应用规律: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直流高压电器灭弧、电动汽车、电力机车专用电力电子器件、自动驾驶、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的基础科学和应用原理。

10.建筑工业化应用规律:

建筑信息模型(BIM),现代木结构,绿色建筑材料可再生利用原理。

(六)质量技术基础研究

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产业行业共性技术标准、基础公益和重要产业行业检验检测技术、基础和新兴领域认证认可技术等。

(七)专利分析

1.《贵州省“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中涉及的大数据应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医药、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等技术领域。

2.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中涉及的关键共性技术领域。

3.贵州省重点出口产品侵权风险防控与专利预警。

4.其他特别需要研究的重要项目。

二、申报要求

1.申报主体为省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

专利分析项目可以单独申报,也可联合其他单位共同申报。

2.课题主持人年龄在55周岁以下(其中申报重点项目的主持人年龄在50周岁以下)。

申请者应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在职人员,或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凡不具备上述条件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专利分析”项目不作以上限定。

3.专利分析项目申报牵头单位具有专利信息分析或产业专利等基础,有专门的专利工作人员,有稳定的研究队伍,能够整合相关技术研究或专业人员参与研究。

重点项目原则上除了中国专利,还应检索分析相关国家或地区的专利文献。

4.申报人有两项(含两项)以上在研项目的,或有到期未验收项目的,或同年申报科技厅两个及以上计划项目的,或同一项目申报科技厅两个及以上计划项目(不包括平台及人才类项目),不予受理。

5.支持方式: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般支持项目经费每项10万元(实施期限2-3年),重点支持项目经费每项30万元(实施期限3-4年)。

专利战略分析项目,一般项目支持经费10万元(项目实施期限为1年)。

附件:

1.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科技基金)项目申请书填报说明

2.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科技基金)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

3.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模板

附件1

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含重点项目)项目申报数分配表

(注:

各单位按该表分配数限额组织并推荐申报,其中名单未列的单位通过当地科技局组织推荐;递交申报纸质申报材料时,请各推荐单位出具推荐函一份,推荐函后附推荐项目清单(请排序)。

2019年申报的限额数是根据各单位在前三年度的项目立项率平均加权予以动态调整。

各单位持有《贵州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的高层次人才申报时,可不受所在单位项目申报数的限制。

序号

单位名称

地区

各单位申报控制数

1

贵州大学

贵阳

60

2

贵州医科大学

贵阳

30

3

贵州理工学院

贵阳

30

4

贵州师范大学

贵阳

25

5

贵阳中医学院

贵阳

25

6

贵州财经大学

贵阳

25

7

贵州民族大学

贵阳

25

8

贵州师范学院

贵阳

25

9

遵义医学院

遵义

30

10

中科院贵阳地化所

贵阳

15

11

贵州省人民医院

贵阳

25

12

贵州科学院

贵阳

25

13

贵州省农科院

贵阳

25

14

省属科研院所及其他科研机构(不包括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农科院)

贵阳

5

15

贵阳学院

贵阳

10

16

贵州商学院

贵阳

10

17

遵义师范学院

遵义

10

18

安顺学院

安顺

10

19

六盘水师范学院

六盘水

10

20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黔南

10

21

凯里学院

黔东南

10

22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黔西南

10

23

铜仁学院

铜仁

10

24

贵州工程技术学院

毕节

10

25

贵阳市科技局

贵阳

20

26

遵义市科技局

遵义

15

27

安顺市科技局

安顺

15

28

六盘水市科技局

六盘水

15

29

黔南州科技局

黔南

15

30

黔东南州科技局

黔东南

15

31

黔西南州科技局

黔西南

15

32

铜仁市科技局

铜仁

15

33

毕节市科技局

毕节

15

附件2

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填报说明

为规范填写内容,减轻申请者负担,现采用统一的《贵州省科技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进行申报,项目申请人在网上填写、保存并打印《申请书》。

《申请书》中每一栏目仅需填写一次,重复出现的信息由系统自动生成。

《申请书》要求信息内容填写务必准确、详实。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①项目基本信息;②承担单位信息;③其他主要参加单位;④项目负责人;⑤项目组主要研究人员;⑥研究内容及条件基础;⑦技术经济指标;⑧经费申请表;⑨签字和盖章页;⑩附件材料等。

请申请者注意:

您的项目获得资助后,申请书的内容将在科技厅网站等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开,凡涉及保密和知识产权问题的内容不得写入,必须写入摘要及报告中的保密内容,应特殊声明,并说明理由,其声明和说明以书面形式,作为附件随同纸质申请书一并申报,项目申请单位须认真核查,否则,责任自负。

一.需要填写的信息:

1.项目基本信息

2.承担单位信息

3.其他主要参加单位

4.项目负责人

5.项目组主要研究人员

6.研究内容及条件基础

7.技术经济指标

8.经费申请表

9.签字和盖章页

10.附件材料:

不具备中级职称或不具备硕士学位的申请者,须提供两名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意见。

二.申请书填写分为下拉式菜单选择和自行输入二种方式进行。

三.填写具体说明

首页信息不必填写,系统自动生成。

计划类别、归口领域、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为项目基本情况的填写内容;

申请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推荐单位、填报日期,为单位注册信息。

申请编号由系统自动生成。

(一)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系统自行输入

经费需求:

系统自动生成(在“投资预算”栏目中填写后自动生成)

申请经费:

系统自动生成(在“投资预算”栏目中填写后自动生成)

计划起止时间:

点击按钮,弹出日历表选择填入起始年月至终止年月(年月—年月)

项目与《技术榜单》或《指南》的衔接性:

自行输入,分别参照申报指南的领域和主题填写。

项目归口领域:

下拉式菜单选择(为基础研究计划)

项目类别:

下拉式菜单选择(选项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

所属学科:

下拉式菜单选择

所属技术领域:

下拉式菜单选择

技术来源:

下拉式菜单选择(选项为国内技术/国外技术/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再吸收/产学研结合)

项目活动类型:

下拉式菜单选择(选项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开发/其他”)。

(基础研究:

指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不直接考虑应用目标的研究活动;应用基础研究:

指有应用前景,但以获取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目标的研究活动。

创新类型:

下拉式菜单选择(选项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项目完成时的应用类型:

下拉式菜单选择(选项为形成自主研发能力 /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局部试点示范/较大范围推广应用)

项目简介:

自行输入,主要阐述项目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及指标(限500字)

关键词:

自行输入(指申请项目研究内容的关键词,用分号隔开,不超过5个)

(二)承担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单位类型: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主管部门: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组织机构代码或(统一信用代码):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通讯地址: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所在地代码: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邮编: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联系人: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E-mail: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联系电话: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传真: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开户银行: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银行帐号: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三)其他主要参加单位

单位名称:

自行输入或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组织机构代码或(统一信用代码):

自行输入或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联系人:

自行输入或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联系电话:

自行输入或系统自动生成(调用申请单位注册信息)

注意:

请务必按系统向导完善单位信息,一般由单位管理员处理。

(四)项目负责人

姓名: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项目申请者注册信息)

民族: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项目申请者注册信息)

证件类型: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项目申请者注册信息)

身份证号: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项目申请者注册信息)

学历: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项目申请者注册信息)

学位: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项目申请者注册信息)

职称: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项目申请者注册信息)

从事专业: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项目申请者注册信息)

手机: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项目申请者注册信息)

E-mail: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项目申请者注册信息)

所在单位:

系统自动生成(调用项目申请者注册信息)

项目分工:

自行输入

注意:

请务必按系统向导完善个人信息。

(五)项目组主要研究人员

姓名:

自行录入或调用生成(调用研究人员注册信息)

民族:

自行录入或调用生成(调用研究人员注册信息)

证件类型:

自行录入或调用生成(调用研究人员注册信息)

身份证号:

自行录入或调用生成(调用研究人员注册信息)

学历:

自行录入或调用生成(调用研究人员注册信息)

学位:

自行录入或调用生成(调用研究人员注册信息)

职称:

自行录入或调用生成(调用研究人员注册信息)

从事专业:

自行录入或调用生成(调用研究人员注册信息)

手机:

自行录入或调用生成(调用研究人员注册信息)

E-mail:

自行录入或调用生成(调用研究人员注册信息)

所在单位:

下拉式菜单选择(调用承担单位或其他主要参加单位)

项目分工:

自行输入

(六)研究内容及条件基础:

自行输入(具体要求详见《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基础研究计划)》。

(七)技术经济指标

1.量化考核指标:

自行输入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社会效益说明:

文字说明,自行输入,限500字。

(八)经费申请表

科技经费:

系统自动生成(在直接费用“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仪器设备费、实验室改装费、协作费等”、间接费用栏目填写后自动生成。

1.直接费用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与项目研究直接相关的费用,具体包括:

(1)设备费:

自行输入。

(2)材料费:

自行输入。

(3)测试化验加工费:

自行输入。

(4)燃料动力费:

自行输入。

(5)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自行输入。

(6)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自行输入。

(7)劳务费:

自行输入。

(8)专家咨询费:

自行输入。

(9)其他支出:

自行输入。

2.间接费用是指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用于补偿项目承担单位为了项目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以及绩效支出等。

绩效支出是指项目承担单位为了提高科研工作绩效而安排的相关支出。

间接费用及绩效支出请按照国家和贵州省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相关办法的要求填写。

备注(预算说明):

自行输入(以简短文字说明)。

经费支出(合计):

系统自动生成

计划投资总额:

系统自动生成(万元)

计划投资总额包括:

1.已完成投资:

自行输入(万元)

(已完成投资)其中的自筹:

自行输入(万元)

2.计划新增投资:

系统自动生成,以下内容之和(万元)

计划新增投资其中的申请科技经费:

自行输入(万元)

计划新增投资其中的自筹:

自行输入(万元)

计划新增投资其中的其他拨款:

自行输入(万元)

(九)签字和盖章页:

签字:

(必须为本人签名的原件)

申请单位公章:

(必须是申报单位公章盖印)

合作单位公章:

(必须是申报单位公章盖印)

主管部门或推荐单位公章

(十)附件材料:

不具备中级职称或不具备硕士学位的申请者,须提供两名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意见。

自行输入后用WORD(office2003版的doc)格式上传。

附件3

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

贵州省科技基金项目主要支持省内科技工作者在本基金资助范围内自由选题,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

申请科技基金项目要求充分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动态,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开展具有创新性、前瞻性以及具有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注重原始创新和科研人员的潜力,鼓励探索,宽容失败。

项目申请使用统一格式的《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和撰写提纲。

《申请书》由基本信息表(规范格式)和正文报告(按照提纲要示撰写,自由格式)两部分构成。

(正式申请书从申报系统中打印)

一、基本信息表:

为计算机录入的专用表格,请认真阅读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科技基金)项目申请书填报说明。

二、研究内容及条件基础:

参照提纲撰写,要求重点突出、内容翔实、清晰、层次分明。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1.项目的立项依据

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基础研究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应用研究需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包括有关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包括拟组织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国内外合作与交流计划等。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工作基础。

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2、工作条件。

包括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包括利用现有实验室的计划与落实情况。

3、申请人简历。

包括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学历和研究工作简历,近期已发表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论著目录和获得学术奖励情况及在本项目中承担的任务。

论著目录要求详细列出所有作者、论著题目、期刊名或出版社名、年、卷(期)、起止页码等;奖励情况也须详细列出全部授奖人员、奖励名称、奖励等级、授奖年等。

4、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包括省科学技术基金的项目,要注明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等内容。

5、完成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情况。

对申请者负责的前一个已结题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及批准号)完成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